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关喜鹊 颜晓敏丨自能作文能力这样炼成——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2023/8/16 15:57:29  阅读:37 发布者:

【摘 要】素材加工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的习惯,审题选材的意识,发展思维、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修改习作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笔者将素材加工教学模式应用于统编教材纪实习作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前布置搜集任务,让学生积累素材;课中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探究素材加工方法,并把素材加工成文。期末考试学生独立完成的作文显示,素材加工教学模式优化了习作指导过程,促进了学生真实写作能力的提升,较好地实现了从素材加工到自能习作的跨越。

【关键词】习作教学,素材加工,语言运用,自能习作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施茂枝认为,纪实习作可采用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素材加工教学模式是指从学习某单元课文开始到习作指导前,根据整个单元主题和教材规定的习作训练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采集、积累相关素材并记录下来,在习作指导课上引导学生从素材本中筛选素材,并寻找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加工素材,把它扩充为一篇完整的习作。[1]两年来,笔者将此教学模式应用于统编教材纪实习作的教学实践,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系统的训练,发现其可以优化习作指导过程,改变学生的习作习惯,促进学生真实学力的提升,较好地实现了从素材加工到自能习作的跨越。

一、前置搜集任务,养成积累习惯

2021年,笔者所在地区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作文主题为“感谢”,本班学生从未写过相同、相近主题的习作,这是一次典型的限时自主习作。笔者发现,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习作。作文分值为30分,本班学生50人,习作优秀率达92%,特别是一档作文达62%,比同年级班级高30%左右。本班学生作文主要表现为:题材丰富,事例典型;重点突出,细节具体生动;抒发真挚的情感。从作文的题材看,本班学生选材范围较广,所感谢对象涉及家人、同学、邻居、陌生人等;所选事例涉及学习、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

笔者长期教高年级,往届学生写关于“感动”“感谢”等写人记事文章,选材主要为三大类:谈母爱就生病,说师爱就送伞,讲友情就上医疗室。就本次作文来说,其他班级选材严重“窄化”和雷同,也出现了“搬井盖”“让座”等题材的作文。而本班学生的选材来自家庭、学校、社区,感谢对象各不相同,所选事例真实、典型。例如,“我”很内向,同学主动和“我”交朋友,“我”变得开朗,很快融入集体;邻居阿姨在大雨来临前,想尽办法帮助住在楼下的我们收好晾在阳台的蚕丝被。选择写感谢“父母关爱”这一素材的人数最多,但题材各具特色。例如,妈妈不辞辛苦地学做我爱吃的杏鲍菇牛肉,不惜代价地支持我学习架子鼓;爸爸不陪我复习功课,教育我要学会独立,不要总依赖父母;一辆车疾驰而来,危急时刻,妈妈迅速挡在我面前保护我。

上述题材,生动鲜活,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与平时素材积累的丰富性、真实性密不可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无米之炊”是回忆性的纪实习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应该说当下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一写作文,就想不出曾经发生过的事,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与写作割裂,未能很好地将二者联系起来。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是“素材积累”。强调写作前的素材积累,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与写作割裂的问题。它与写日记不同,是根据习作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地观察、搜集、记录素材。以五年级习作训练为例,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画”老师》、第六单元《我想对您说》、第七单元《   即景》以及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第四单元《他   了》、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笔者均采用素材加工模式进行教学。积累素材,离不开观察生活。上述习作素材的积累,观察对象涉及人、事、景,还包括人物情态;观察的方法各不相同,如写《“漫画”老师》《形形色色的人》,可先确定有特点的人,对其进行连续观察,也可以随时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记录其人其事,还可以适当记录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我想对您说》《那一刻,我长大了》,可以翻阅影集、日记等回忆成长历程中难忘的时刻或事情,也可以及时记录近期发生的触动内心的事。写《他   了》,不仅要记录使他产生某种情绪的事件,还需要细致观察,从多个角度详细记录表现某种情态的镜头。根据主旨积累素材,直面学生习作的最大“需求”,打通生活与写作,架起客观事物与习作立意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时常保持好奇心,关注生活,采用多种方法积累,使学生存于大脑的素材储备更多元、丰富、立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第三学段要求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2]根据主旨积累素材,打破时空限制,让习作学习从课堂、书本走向广阔的生活,沟通学生课外观察、积累和课内习作的联系。学生认真观察,用心体验,捕捉生活中与习作要求相符的素材,日积月累,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与洞察力,由在教师要求下观察逐渐发展为自觉主动地观察,为实现自能习作做了充足的准备。

二、辨析素材优劣,练就选材慧眼

学生习作所呈现出的生活气息和题材的多样性、新颖性,固然与其平时扎实的观察、积累有关,但也离不开有效的选材指导。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就是“筛选素材”,引导学生就所积累的素材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从中选出最佳的习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选材的标准:首先,入格之选,对照习作要求,挑选符合主题的素材;其次,个性之选,对比自己积累的素材,挑选最真实、最触动心灵的;最后,优化之选,通过同学间的分享交流,发现独特、新颖的素材。如写《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习作要求,紧扣“体现成长”“印象深刻”“触动心灵”这几个关键词,对照自己的素材检验是否切题,并给符合题意的素材做上记号。接着,引导学生交流所选的素材,比较哪个更符合上述标准。如表达感恩母亲的素材有:妈妈忙完家务,总要检查我的作业,耐心辅导我订正错题;妈妈低头拖地的瞬间,我看到了几根白发,感受到妈妈的辛苦,认识到自己也应该多关心妈妈;妈妈提醒我要保护视力,监督我看书写作业要与书本保持距离,我感到厌烦,顶撞妈妈,妈妈居然着急落泪,我意识到母爱的可贵。通过比较,学生感受到这些素材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但第三个素材更能体现我的成长,更能触动心灵。素材一,妈妈任劳任怨,辅导孩子做功课,几乎是天底下母亲的共性,这个素材虽然真实但缺乏个性。素材二,看到妈妈的白发,引发触动,体会到妈妈的辛劳,产生照顾妈妈的念头,也是身为子女的常有之情,像这样由白发联想到辛劳的素材不够新颖。素材三,在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中,孩子在母亲面前哭,是其随意、率性的表现。但身为大人,而且是一向开朗、坚强的妈妈竟然在孩子面前流泪,不是因为家庭变故,不是因为亲人伤痛,仅仅是因为孩子不注意保护视力而着急落泪,这样的举动是较为少见的,这样不寻常的行为,对孩子的内心更具冲击力,更能引发孩子对母爱的深切感受。这样非同寻常的事例,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大众化的素材相比,更具独特性、新鲜感,因而也更具价值。通过层层比照,学生深入领会到,观察、积累不要局限于狭小的空间,要扩大视野;选择素材不要人云亦云、按部就班,要多关注新颖事例。这时,再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所选的素材,“好中选优”,若有必要可以重选一个。紧扣单元习作要求,结合学生积累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斟酌、比照、甄选,在实践中发现、挖掘生活素材蕴含的特殊价值,教会学生学习“优选素材”。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优选素材”的能力。

“优选素材”基于习作的要求,充分链接学生的生活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分析、判断、取舍、重构的思维过程,这是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实践与真实学情之上的过程性指导,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好素材的意识,提高选材能力,这是自能习作的重要条件。

三、探究加工方法,发展表达能力

这次考试作文,文字表达上也显示了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的优长,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描写具体、富有文采。学生能自觉地将学到的习作方法应用到考场限时作文中,将学到的分散在不同单元的写作知识融会贯通,迁移运用到新的习作情境中,进行具体细致的表达,富有真情实感。如:

我脚下一不留神,竟踩到了水坑里,滑了一跤,我感觉身子在往后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双有力的手抓住了我的后衣襟,我这才站稳了。我转过头,只见一位老爷爷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他的头发稀稀疏疏,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老花镜反射着太阳的光,他眯缝着眼,慈祥地看着我。“小朋友,你没事吧?”老爷爷问我。“没事,没事,谢谢您!”“没事就好!路滑,要当心呀,小朋友!”老爷爷说着,转身就离开了。我感觉心中暖暖的……

小作者运用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特写镜头慢刻画”与第五单元关于写人的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致地描写了老爷爷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其他学生的习作有的运用了联想再现法,如“灯光照在她的脸上,恍惚中,我仿佛回到了从前:我们一起拼积木,她总是把最好的让给我;我被小朋友欺负,她总是挺身而出,护着我……感谢有你。四季有你,便是幸福”。有的运用了借景抒情法,如“黄昏如此的美丽,可谁又知晓,最美的黄昏后是最黑的夜!我凝望着被彩霞染黄的天边,云彩中仿佛现出奶奶的脸庞。这让我更加确信,不论奶奶在哪里,她的爱永远与我相伴!”笔者所在的班级,像这样能够具体细致描写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所运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来自平时的训练所得。写作是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转化过程。学生将生活积累转化为习作,需要思维加工和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将平时学到的习作知识、写作技能自觉迁移运用到考试作文中,且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得益于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素材加工方法指导”。

“素材加工方法指导”是这样进行的:教师出示一则素材,以及根据素材加工而成的作文,学生对照阅读,探究发现加工方法。这一环节旨在于实践运用中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如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师出示范文《成长就在一瞬间》,学生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加工素材?有怎样的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发现素材加工的方法:1. 写清整个事件的经过,再现了“宅家烦—保安劝阻打球—社区人员辛苦工作—决心宅家”几个场景。其中后两个场景是重点部分,写得特别详细。2. 关注心理描写,由“不情愿”到“羞愧”,最后“下决心宅家”,通过前后的心理变化对比,体现了“我”的成长。接着聚焦“那一刻”,讨论把这一部分写具体的方法。方法一,分解镜头慢刻画。小作者将在小区路口的所见分解成几个特写镜头,详细描写帐篷的环境、工作人员的动作、神态等,为下文的“顿悟”做好铺垫。方法二,瞬间感受细描写。1. 运用联想再现法,具体写了看到工作人员辛苦工作时,联想到看到的情景、听到的话语。2. 运用内心独白法,用一连串的反问句责问自己,表达内心的“羞愧”与“感悟”。3. 运用借景抒情法,描写柔和的夕阳、红色的帐篷,表达美好的愿望与真挚的情感,更体现“我”的成长。最后当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根据自己选定的素材,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表达出当时的真实感受。

纵观这一教学过程,相关习作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完成的,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所得更易内化,实现迁移。

一是对比范例,助推运思。将素材转化为习作,需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包括架构框架,酝酿细节、生成句子等。习作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来完成。没有范例的介入,学生对素材的处理或无所适从或仅三言两语叙述梗概。范例引导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素材加工的方法,这是本模式的重要措施。这里的范例与通常使用的优秀习作不同,笔者将其称为“特制范文”,是因为它囊括了习作要求掌握的习作知识,直观呈现习作的整体架构,可提供立意、选材、构思、表达方法等内容,完整展示其逻辑关系。学生在对比素材与范文的过程中,要感受行文思路,思考表达方法与内容、情感的关系,品析语言,发现加工方法,在探究中获取习作运思的方法,开启思维。

二是习得为主,内化方法。一般写作指导课上,教师往往是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讲授写作知识、习作技巧,这样说教式的教学往往低效甚至无效。写作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形成写作能力,不能停留在架空讲授写作知识上,而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习作知识的运用。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的将“那一刻”写具体是学习的重点,联想再现法、内心独白法、借景抒情法等表达方法,不是教师简单地讲授,而是学生带着寻找加工方法的任务,在素材与习作的对比中探究发现。通过自主探究而获得的方法,及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素材加工之中,可以在实践运用中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明晰评价标准,学会自能修改

素材加工教学模式的创意还体现在评价这一环节,包括双重评价标准:一是本次习作规格的标准。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为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真实的感受”是习作规格的标准,用以评价习作的结果,这是终结性评价;二是过程与方法的标准,具体指“运用前后变化巧对比”“分解镜头慢刻画”“瞬间感受细描写”等素材加工方法,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把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用以评价学生的素材加工,这是过程性评价。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过程性评价应有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3]素材加工教学模式更关注过程性评价,不是泛泛而评,而是着眼于学生运用何种加工方法,达到怎样的效果,还有哪些不足,还可以进一步使用何种加工方法,评价聚焦“习作知识的运用”。学生凭借标准,赏析、评价别人的习作,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习作,再运用加工方法进行修改。在充分赏析、交流、评价、修改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习作知识,有效促进自身言语能力的发展。

素材加工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精准施策,使学生亲历真实、完整的习作学习过程,收获的不再是概念化的“知识”,而是语言实践能力的生长。真实鲜活的题材,加上适切的表达形式,使得自能习作锦上添花,实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颜晓敏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施茂枝. 这样教写作不难——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17~231.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347.

(关喜鹊: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颜晓敏:集美大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212(下半月)]

转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