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在审题时不要玩概念偷换的文字游戏

2023/8/8 17:22:21  阅读:43 发布者:

在审题时不要玩概念偷换的文字游戏

最近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和学生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能看出学生写作文的一些错误倾向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特与大家分享。

指导的作文题目是这个:

饶宗颐是著名国学大师,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着,而不为执着所累,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这个作文题目,从我的理解来看,审题的核心是三颗心,即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既然是三颗心,那么应该有三个核心概念,是典型的三元作文,所以审题和核心关键,首先是厘定概念,到底什么是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

“好奇心”比较简单,学生一答即对,但是到“孩童心”的时候,学生就把握不住了,告诉我说:“我认为,孩童心就是对一件事情非常执着,坚持的心理。”

这个回答就有些“反常识”了,因为对一件事情非常执着,坚持的心理,恰恰是儿童最不具备的,于是我就问她:“不对吧,你的意思是我是一个成年人,就没有对执着于一件事情的心理了?如果说对一件事情非常执着、坚持的心理是孩童的特殊能力的话,那么曹雪芹又如何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苦心孤诣的写《红楼梦》呢?”

这的确是把学生给问住了,于是她想了想,回答我说:“我觉得孩童心是一种赤子心,赤子就是刚出生的小孩子嘛!”

还是没有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孩童心,于是我接着问:“那么赤子心又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想了想,接着说:“赤子心就是一种初心嘛!”

问到这里,学生的问题就非常明显了,从孩童心到赤子心再到初心,概念变来变去,用B去解释A,再用C去解释B,却始终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孩童心”,这也就是学生写作文时的最大问题,即并没有厘清作文材料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基本外延和内涵便匆匆下笔,看似言之凿凿洋洋洒洒的写一大篇文章,但实际上却只是再概念的转换间不停的打转,并不能深入到概念的内部中去明晰说理。

就比如说今年新高考一卷的“故事”作文,各色各样的考场范文、满分作文都在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声音……但却很少有作文对于“故事”概念本身进行思考的,到底何谓“故事”?“故事”又有什么特殊的为?

而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教科书上那句“一个故事胜过一沓道理”就呼之欲出了,你会发现,原来我们认识一个概念,并不能从概念本身去认识,而是要从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异中去认识,正如《道德经》所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概念只有找到其对立面,我们才能发现其本身的特点,“故事”的对立面是“道理”,一个故事胜过一沓道理,只有去思考“故事”与“道理”之间的“异”,才能明白到底什么是“故事”的独特力量。

而这道题也是同理,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孩童心”,我们也要找到其隐藏的对立概念“成人心”,去思考孩童心”和“成人心”之间的真正区别是什么?我们会发现,相较于成人,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情的专注度要远高于成人,儿童可能不能在一件事保持太长久的注意力,但是在一瞬间的专注度上,是要远远高于成人的,如果我们去观察小孩子,我们会发现,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会非常的投入、忘情,而这种投入和忘情,是我们成年人非常羡慕却已经失去的一种能力,而正因为孩童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孩子远远比我们成年人要活得“自在”一些,而成年人的“不自在”,也是因为我们思虑过多而导致注意力无法在一个点上完全集中,反而比不上涉世未深的孩童了。

那么孩童为什么会比成年人更专注呢?我想,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孩童比成年人拥有更大的好奇心吧!因此好奇而专注,因为专注而自在,审题至此,我们也就打通了题目的内在逻辑,写一篇逻辑自洽的优秀作文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因此,审题的关键还是在把握题目中的核心概念,用王涛老师提出精准审题四步法,从判断核心概念、分析概念内涵、分析概念外延和两者关系,最终到确定核心立意,而如果不进行核心概念的判断只玩从“孩童心”到“赤子心”再到“初心”的概念偷换游戏的话,写出来的作文也只能在概念之间滑来滑去,不断地转化命题,猫叫做咪,而咪又叫做猫,却无法深入到思辨的核心中去,自然也写不出给人以真正启示的好文章。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