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祁智 | “古今”组合单元的统整教学

2023/7/31 15:38:22  阅读:49 发布者:

编者荐语:

我听过不少公开课。这些公开课,基本上是一首一首教,没有把三首古诗当成一篇课文。三首“不搭界”的古诗,组合成一篇课文,怎么教?

以下文章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 ,作者祁智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为:《古诗三首》(《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和《清贫》,属于古诗加现代文的“古今”组合。

这样的“古今”组合单元,最早出现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排?我能想得到也站得住的理由是,不把“古今”截然切断,而是让“古今”结合,有“老树新花”的意思。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语页上有人文主题的提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说明也有提示: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结合这两个提示,以及三首古诗和三篇散文的精神内核,或许可以找到这一“古今”组合单元如何的组元指向——家国情怀。那么,这一“古今”组合单元如何统整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1

三首“不搭界”的古诗:

读出诗中相同的情感

我听过不少公开课。这些公开课,基本上是一首一首教,没有把三首古诗当成一篇课文。三首“不搭界”的古诗,组合成一篇课文,怎么教?

了解三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是首要的。

王昌龄(698—约756)与杜甫(712770),是同时代的人。但是,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

王昌龄写《从军行》,是在724726年之间。当时的王昌龄二十七八岁。

年纪很关键。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点,王昌龄才华横溢,青壮年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就达到很高的水平。第二点,年轻时的边塞与中年、老年时的边塞是不一样的。年轻时的边塞,更多的是“豪”——豪情、豪气、豪迈。

大唐如日中天,四方来朝。吐蕃、突厥也来——来骚扰,经常在甘肃一带“搞事情”。唐朝将士在太平年代生活久了,都渴望到边疆一战,立下战功。这成为时代的一种风尚。年轻的诗人王昌龄,也受到感染,赴河陇(今甘肃西部,大致包括敦煌、嘉峪关、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出玉门关,游历大漠边关。他的边塞诗,大部分是在这时候写成的。著名的《从军行》,一组七首,“青海长云暗雪山”是其四。

严格意义上说,王昌龄并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争。假如边塞烽火硝烟,他也不可能去游历。但他毕竟到了真正的前线,感受到了边疆的壮阔与荒凉,看到了戍边的无畏与孤独,也听到了将士的鼓角与羌管。所以,他更多的是写景物、写场面、写气氛、写心情。

杜甫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在763年。这一年很重要,“安史之乱”结束。官军收河南河北,是762年冬天的事,消息传到杜甫的耳朵里,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这一年,他52岁。

年纪很关键。也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点,到这个年纪,杜甫潦倒一生已成定局。第二点,这个年纪的悲喜,与青年、中年的悲喜,无论是内心还是外表,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大唐由盛而衰。杜甫以为只能是“国破山河在”,但在52岁的早春,他在成都的乡下,竟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极而泣。他年老体衰,步履蹒跚,但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陆游(11251210)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在杜甫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30年之后。1192年秋天,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写下这首诗。这一年,他67岁。

年纪很关键。同样说明两点。第一点,陆游永远不可能再上前线,“铁马金戈”已是梦想。第二点,陆游在这个年纪,时刻有死亡逼近的危机感。他应该是不怕死的,但他怕到死也看不到大宋收复中原。

中原沦陷,已经六十多年了!宋朝的陆游,一生下来,就在“南宋”。

秋天的后半夜,按理说,即使暑气未退,到了这个年纪,也能耐得住。但陆游惦记着陷入金人之手的中原。衰老的心顽强地跳动着,搞得他躁动不安,干脆爬起来去寻凉快。

一个67岁的老人,趁着拂晓微弱的天光,摸到了篱门口。他一站住,面对的就是北方。

这些背景,要不要掌握呢?当然要掌握。不掌握,上课就没有底气,课堂就没有魂魄。

这些背景,要不要讲授呢?当然要讲授。不讲授,经典就没有根源,没有力量,也就不成为经典。

《古诗三首》,当然不能只是讲背景。但是,这个背景是有用的,不可或缺。背景讲到这里,《古诗三首》的课堂氛围一定是沉重的、压抑的,至少不是昂扬的。这是《古诗三首》需要的氛围。

上课是需要氛围的。上什么课,需要什么氛围。这个氛围,需要花时间营造,需要花精力“养”。

《古诗三首》不是三首古诗。作为一篇课文的《古诗三首》,教学必须有一个抓手。

这个抓手在哪里?我以为,是课文后面的第一道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学生,知道《古诗三首》课文后面的第一道练习吗?

学生基本摇头。个别学生不确定地说:“是朗读……背诵……”也有学生说:“是……有表情地朗读吧?”

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老师,他们顾左右而言他。他们可能要关心的问题很多、很大,顾不上、看不到这个联系,或者看见了,滑过去了——朗读、背诵、默写,这些需要特别注意吗?当然需要。

我问学生,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说:“学习字词,朗读、背诵、默写。”“会了吗?”“会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回去了吗?”我问。学生答:“回去啦。”

我问老师,是怎么教学生的。老师说:“先导入,再正字正音,再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讲,再要求朗读、背诵、默写。”“怎么导入呢?”我问。老师说:“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边塞,知不知道边塞诗,然后引到《从军行》。”“这是《从军行》的导入,不是《古诗三首》的导入啊。”我说。老师笑着说:“还是要一首一首拆开来讲。”“‘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回去了吗?”我问。老师说:“回去了!”

有一位老师对我说,《从军行》最大的难点,在于作者所处的位置:王昌龄到底是从哪里看的青海长云?孤城在哪里?怎么才能望到玉门关?“讲清楚了吗?”我问。老师如同完成了一个艰巨而重大的任务说:“费了好大的劲,讲清楚了。”

这位老师很认真,也很天真。但我知道,他是讲不清楚的。王昌龄所写的,是一个很大的地理空间,不是具体位置。那是一个年轻诗人在雄浑边塞的万丈豪情,那是戍边将士慷慨赴死的英雄气魄,那是无比丰富、强盛、雍容、灿烂、辉煌的大唐气象。根据网上搜到的一些知识,加上自己的一些牵强理解,无论如何,也是讲不清楚的。

没有谁讲得清,因为不需要讲得清。而且,当你想讲清楚的时候,其实已经讲不清楚了。

我上过公开课《古诗三首》。我相信学生不存在基本层面的问题。因此,背景讲述之后,不需要专门正字正音——正字正音,就把氛围破坏了。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的要求,来自课文后面的第一个练习。

“剑外忽传收蓟北……”学生的声音是“喜”的。

“得70分。请同学们第二次有感情地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学生的声音是“喜欲狂”的。

“得50分。请同学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学生的声音是“狂”的。

“得0分。”

学生都愣住了。听课的老师、专家也愣住了。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越来越高兴,得分越来越低?”没人能回答我。“因为大家把氛围破坏了。”我说。

我知道学生会破坏氛围,否则我不会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我事先不提醒,中途不纠正,就是要有一个“现场”,然后处理。

这是我教学的抓手、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会成为抓手、重点?是的。否则,课文后面的第一个练习,为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个练习,往往是大问题。

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些事不得不说——

755年,“安史之乱”开始,杜甫的小儿子饿死了。

756年,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出逃。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登基,为肃宗。杜甫投奔唐肃宗,半路被叛军俘获,押回长安,写《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57年,杜甫逃出长安,再次投奔唐肃宗,获任左拾遗。后因得罪唐肃宗,被贬。

758年,杜甫开始颠沛流离,写“三吏”“三别”。

759年,杜甫辗转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建草堂安家。

763年,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创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64年,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65年,杜甫离开成都,开始漂泊。之后的日子,他基本上是在一条小船上度过的。

768年,杜甫到岳阳,写《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770年,杜甫与世长辞,终年59岁。没人知道他去世的确切时间,只知道是冬天,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他年老体衰、饥寒交迫。

杜甫到死也没能回洛阳。

把这些告诉学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还会那样欢天喜地吗?

至此,就知道课文后第一个练习的妙处,也就明白为什么可以做抓手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上,我列了一串年份,还提到了杜甫写的几首诗。

可能会有老师质疑:这不占用课堂时间吗?这些诗学生都能懂吗?讲这些有必要吗?

第一,所需时间约5分钟。两课时,再紧张,5分钟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何况,这个5分钟,是在整体设计之中的。

时间花在当口上。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学生除了“三吏”“三别”不熟悉之外,其余几首提及的诗,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绝句》还是二年级下册的课文。提“三吏”“三别”,预料到学生可能不熟悉,是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埋下伏笔。

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作为”在今天,“作用”在明天。

至于“懂”,什么叫“懂”?“少小离家老大回”,懵懂少年是一种懂,沧桑老年也是一种懂。“懂”的程度不一样,而且允许不一样。

“懂”是动态的,是开放的。

“懂”,不是不要的理由,不“懂”才得要。

第三,当然有这个必要。杜甫的不朽诗篇,主要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国家不幸诗家幸。”一个国家动荡不堪,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不幸。但这样的时代,也能激发诗人的情感,使其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杜甫的笔,全面、真实、深刻地记载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灾难,人为“诗圣”,文为“诗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难道不需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前后吗?

“闻”,只知道“喜欲狂”;“闻”了,才知道为什么“涕泪满衣裳”。

“闻”,只知道“即从巴峡穿巫峡”;“闻”了,才知道终究有没有“便从襄阳向洛阳”。

“闻”,只知道“有感情”;“闻”了,才知道什么是“有感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说。

学生的声音变了,如同喷泉的口被石头压着,如同鸟的翅膀被绳索拴着。我知道,他们突然的变化,很大程度是在“伪装”。但是,他们能“伪装”,就是一个大进步。经过不断体悟,“伪装”会逐渐成“武装”。

成长需要过程,永远不要相信速成。

到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不着急“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先回忆《示儿》吧:“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知道《示儿》要更早一些。

《示儿》写于12101月。这是陆游的“绝命诗”,写完他就离开了人世,终年85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于1192年秋天,这一年陆游67岁。从1192年到1210年,陆游“望”了18年,也没有“见”。

不要吝啬时间,把“南望王师又一年”,连续吟18遍。陆游望了18年,我们吟18遍的时间都没有吗?吟出泪,吟出血,吟出胆汁,吟出彻夜不眠,吟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望”,是希望,也是失望,但不是绝望,因此继续希望、失望,但不绝望……即使到死,也还在希望,也许还会失望,但永远不会绝望。不肯绝望啊!哪怕明明知道无望!

那么,《从军行》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面两句写环境,后面两句写心情。环境是客观,长云、雪山、孤城。心情是主观,英勇、乐观、豪迈。

边塞诗,都是悲壮的。只不过有的“悲”多一些,有的“壮”多一些;有的先“悲”后“壮”,有的先“壮”后“悲”。

《从军行》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同之处在于,第一、二句都是景,第三、四句都是情;不同之处在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景“壮”、情“悲”,《从军行》景“悲”、情“壮”。

我在黑板上写了3个词,请学生对照:悲壮、悲伤、悲欢。悲壮:《从军行》;悲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悲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至此,看文后的第二道练习:“借助解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个时候,学生不仅知道意思,也能体会到真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用于任何一篇课文。正因为如此,往往不需要出现在课文的练习里。但是,它出现在《古诗三首》文后,一定有道理。

教师对教材里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敏感、警觉的。

我出了3道练习题:

1.王昌龄《从军行》之“望”,与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望”,之比较。

2.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欢快”,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之“欢快”,之比较。

3.《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悲而不同,之我见。

能出合适的、开放式的练习题,是对一个教师教学水准的评判标准之一。何况是“双减”“新课标”之后的练习。

2

三篇“区别大”的散文:

走近人物共通的内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散文虽然独立成篇,但同在一个单元里,应该综合起来教。

三篇散文,有区别。《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是纪实性散文。简单地说,是他人为伟人立传。《清贫》是自传性散文。简单地说,是自己写自己。

《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同属纪实性散文,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

《青山处处埋忠骨》,自然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毛泽东面对毛岸英牺牲的电报,第二部分写毛泽东面对安葬毛岸英遗骨的电报记录稿。心理活动多。

《军神》一共26小节,写了一件事。这一件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三个部分,需要细读课文后准确划分。对话多。

《青山处处埋忠骨》,作者角度抓得好,以小见大。多处心理活动描写,是这篇课文的特点。但我以为,纪实性文章,尤其是纪实伟人,简单地揣度人心,并不可取。

相比较,《军神》中的对话描写要好得多:“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对话推动情节,而且对话短促,配合以变化多端的表情,切合当时的氛围,也与人物身份相吻合。

《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虽然纪实,但因为是文艺作品,演绎是免不了的,成分多少而已。演绎得好,锦上添花;演绎得不好,弄巧成拙。

《清贫》不同于《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这篇课文虽然归结于散文,内容却不是假借他人之手演绎,而是一位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内心独白。

19351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方志敏不幸被捕。匪兵们认为,像方志敏这样的“大官”,身上肯定带着很多钱。他们搜查方志敏全身,除了一支笔、一只怀表之外,连一枚铜板也没有找到。

方志敏在国民党的牢房里,以一身正气,感动、感化了看守,获得写文章的机会。他于52日写《可爱的中国》,526日写《清贫》,再秘密托人辗转送到上海,通过宋庆龄、鲁迅等转交党中央。

《清贫》的最后一句是“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不少老师上课,把这一句丢掉了,或者忽略了。这很不好。

86日,方志敏在南昌就义,年仅36岁。《清贫》朴实无华,没有演绎,甚至不需要写作“手法”,但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共产党人对信仰的绝对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大爱。

这个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把笔墨集中到场面、细节上,以小博大、见微知著。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文学习与作文练习结合起来。

一个摆在眼前的作文练习就是,改写《清贫》。改写之后的《清贫》,作者不是方志敏,是“你”。

练习时,注意单元导语的要求:“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这是两个任务。一个是通过阅读去体会,一个是通过运用去表达。这两个任务,学生不会一下子完成得很好,但不要急,慢慢来。

三首古诗中蕴藏的深挚情感及三篇散文中描摹的人物内心,正是家国情怀的完美注脚。

| 祁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本文刊发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7月刊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