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二轮复习 | 备考202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大纲

2023/7/24 11:30:42  阅读:41 发布者:

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建议分配时间:10分钟)

总原则

古代诗歌鉴赏题涉及的考点众多,以形象意境、语言风格、炼字炼句、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章法结构为主;随着新高考的推进,比较阅读、情境化阅读新题型也在出现。

备考阶段,一是要“求稳”,常规考点要力争高分拿下;二是要“求准”,套路题的答题套路要熟知,规范答题意识要浓;三是要“求变”,如对比阅读以生考熟、回归教材,情境化阅读理解要学会审题、找到突破口,这些新题型考前要认识并能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考场应变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汇总

一、鉴赏人物形象

1.找:找到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诗句(包括间接描写)。

2.析:分析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以人物身份为主)和精神品质(以思想性格特征为主)。

3.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一人物形象。

4.明:指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即分析人物形象中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点明特点+分析例句+指明作用。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⑥戍守边关、反对征战的形象;

⑦思念故乡的游子形象;⑧怜才惜贤的形象;⑨儿女情长的形象。

二、鉴赏事物形象

1.总结概括出诗歌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物象的形态、色泽等),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3.结合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比喻、双关等)、诗人自身经历,剖析物象所寄托的情感(诗人的理想、追求、品性等)。

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点明特点+分析例句+指明作用。

三、鉴赏景物形象

1.概括诗歌中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歌,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简练优美。

3.分析景物在营造氛围、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的伤感”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伤感。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点明特点+描绘画面+指明作用。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境特点】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华美瑰丽

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酒、长亭、南浦。

2.思怀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牵挂):月亮、捣衣、鸿雁、双鲤。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鹧鸪、夕阳。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

5.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莲、青鸟、琴瑟。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渔樵、三径(归隐者的家园)。

四、炼字题

1.解释字义。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描绘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合理想象和联想,把需要赏析的字放入原句中结合诗句描述画面,要注意字不离句。

3.分析作用。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一点是答题的重点环节,一定要答得具体全面,要有全局观,做到句不离篇。

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该字有……的含义,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化……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形,渲染了……的氛围,表达了……情感,同时与……照应(或为……作铺垫),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添了诗歌的意蕴。

五、确定“诗眼”

就一首诗而言,“诗眼”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练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有时也指某一词。

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

①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

②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地方往往是“诗眼”。

③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字数表达最多的思想情感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④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的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的第五个字。

六、炼句题

1.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分析句子包含的内容、情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

2.分析其语言结构的艺术特点: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阖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

3.赏析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诗歌赏析题中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分析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歌不同的位置,其作用有所不同。高考诗歌赏析题中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诗的第三句、词的上阕末句或下阕首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内容+手法+作用。

七、解答语言特色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

2.列例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效果。指出这一特色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语言特色+具体分析+作用效果。

【语言特色常用术语类型】

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高旷壮阔、雄浑苍茫、辽阔深远

清幽型: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奇伟诡谲、含蓄深幽、空灵高远

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肃杀凄凉

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

八、鉴赏表达技巧

首先,明确说出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什么;其次,分析该技巧(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再次,分析作者选用该技巧(手法)的妙处;最后,指出该技巧(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用典、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等。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衬托、对比、铺陈、象征、联想、想象、照应、抑扬变化、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九、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二是思想内容的评价,包括意象评价和情感倾向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从高考命题来看,“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

第一,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出现“(思想)感情”“情怀(心情)”“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词中的某一个字、某一个意象、某一句诗、某一联诗等切入,要求学生分析概括其中的情感。

第二,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具体答案组织形式为:描写了……内容(情调),运用技巧,抒发某人……的情感。

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

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

自谦说法。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抱柱

坚守信约。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声明  :本文内容来宇文家的韦先生公众号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