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重温经典】吕叔湘:怎样学习语法

2023/7/24 10:59:25  阅读:36 发布者:

吕叔湘(19041998), 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后赴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著有《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文常谈》等,主编《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著作辑为《吕叔湘文集》。

怎样学习语法

|吕叔湘

今天讲的题目是“怎样学习语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得先回答“谁学习语法?”“为什么学习语法?”甚至“要不要学习语法?”“什么叫语法?”这样一系列问题。

先从“什么叫语法?”谈起。首先得知道,“语法”这个名词在不同的场合常常有不同的涵义。一般说“语法是一种语言的词句组织规律”,这是“语法”的第一个意义,不妨称之为“语法一”。语言学家研究了一种语言的语法,写成论文,写成大本的书,管它叫“某语语法”,这是“语法”的另一个意义,不妨称之为“语法二”。由于各人掌握事实的广度可能不同,分析事实的深度也可能不同,特别是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因此同一种语言的语法(语法一)在不同的语法著作(语法二)里就会呈现一种大同小异甚至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情况。

语法包括三类问题。

(1) 语法结构的分析

句子是怎样构成的?词是怎样构成的?词分几类?某类词有哪些特点,等等。比如“我们今天要谈谈这个问题”这么句话,按一般语法书是这样分析:这个句子是由“我们、今天、要、谈谈、这、个、问题”这七个词构成的;“我们”是主语,“要谈谈”是谓语,“今天”是修饰“要谈谈”的,叫做状语,“问题”是“谈谈”的连带成分,叫做宾语,“这个”是“问题”的修饰语,叫做定语。“今天”和“问题”是名词,“我们”是人称代词,“这”是指示代词,“个”是量词,“谈谈”是动词,“要”是助动词,或者叫能愿动词。“要、这、个”都是单纯词,“我们、今天、问题”都是合成词,“我们”是第二个语素附加在第一个语素上(附加式),“今天”是第一个语素修饰第二个语素(偏正式),“问题”是两个同类的语素平等联合(联合式),“谈谈”是“谈”的重迭式。

(2) 有哪些格式,没有哪些格式

分析语法结构必须以确实有这种结构为前题。如果根本没有这种结构,比如说,汉语里没有“问题这个”或“谈谈要我们”这种格式,那还去分析它干吗?语法书里一般都提出一些语法结构的公式,这是有用的,可是不够。要知道公式是抽象的,它的具体实现不是无限制的。有些组合符合这个公式,但是实际上没有这种说法。

例如:

可以组成同一格式的十二个句子,其中有五句是从来不说的 (*为记)

又例如语法书上说,形容词的功能是可以做定语(带“的”或不带“的”),也可以做谓语,例如“好诗,好的诗,这首诗好。”可是实际上有许多形容词从来不做谓语,如:“横,竖,真,假,错,永久,临时”等等。这些形容词只能放在“是……的”中间,作为谓语的一部分。另外有一些形容词从来不做定语,例如“多”和“少”:只有“很多人,很少人”,没有“多人,少人”或“多的人,少的人”。有些形容词只能直接修饰名词,不能加“的”,例如“晴”和“阴”:只有“晴天,阴天”,没有“晴的天,阴的天”。又例如语法书上说,动词重叠之后可以在中间加“一”,例如“看看,看一看”。可是在这一点上双音动词跟单音动词有些不同。尽管“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很普通,“研究一研究,讨论一讨论”好像很难得听到。

3)某一语法格式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例如:

这两组句子每组三句,都是第一句没有“了”字,第二句有一个“了”字,第三句有两个“了”字,表示三种不同的意思。

语法二既然是反映语法一的,语法书里也应该包括这三类问题。可是一般语法书讲第一类问题讲得最多,争论也最多。第三类问题一般也都讲,但是讲透了的不多。第二类问题讲得最少,其实很重要。

以上讲的是语言学家心目中的“语法”的内容。一般人心目中的“语法”又往往有别的意思。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这句话的语法不通”。这里的“不通”可能真是不符合语法一的规律,例如说“*今天要谈谈两个问题”。也可能跟语法一的规律无关,例如说“我们必须发挥协作关系”,或者“他喜欢画画儿,所以难得看电影”。这里的词句组织完全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其所以不通是由于这些词语不能这样搭配,把它们放在一块儿要闹矛盾。第一句里,“关系”不能“发挥”,要就是“发挥协作精神”,要就是“搞好协作关系”(意思不一样)。第二句的上半句和下半句没有因果关系,不能用“所以”联结。如果要把这一类问题也纳入“语法”的范围,这个“语法”就只能叫做“语法三”。这“语法三”的内容实在广泛得很,连修辞带逻辑全都包括进去了。

要不要学习语法?首先要决定:谁来学和为什么目的而学。姑且假定是指受过一定的语文教育(不管是受学校教育还是自学)的成年人,目的是要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这样的人,为了这样的目的,要不要学语法?对于这个问题,自来就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完全用不着学。理由是大多数作家都没有学过语法,可是能写出很好的作品。另一种意见是应该学习语法。理由是有些人写的文章常常有不通顺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学过语法。相信后一种意见的人,经过一段试验之后又往往转向前一种意见,因为他们念了一些语法书,可是在写作上没有获得显著提高。这两种意见究竟哪一种对呢?可以说是都有对的地方,也都有不对的地方。原因是他们所说的语法的涵义不同。主张不必学语法的人指的是反映在一般语法书里的语法一。这个意义的语法事实上已经为我们所掌握了。因为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谁要是没掌握一种语言的语法,谁也就没法使用这种语言。如果一个人把一种外语的词典里的词全都背熟了,可是对于那种外语的语法一无所知,他就不可能随便张嘴说话,提笔写信。一个六七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用他的母语满足他生活上的需要,这就证明他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只有当我们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才有学习那种语言的语法的需要。其实就是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也不能用背诵语法书的方式来学习语法,而是要根据所要学习的语言的语法特点,参考学习者母语的语法特点,设计一种合理的程序来安排教材。这仍然是通过实践来学习语法,不过比儿童学习母语时纯粹依靠摸索经验要节省些时间,不至于那样旷日持久罢了。

可是我们小时候学会的语法是口语的语法,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却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语法是用口语的语法作基础的,可是有两点小小差别:一、词句的组织比口语要求严格些,也常常比较复杂些;二、有些语法格式(包括虚词)只在书面上常见,在口语里不大用到。因此,还有需要学习学习。主张学习语法的人指的正是这一部分语法,可能还指选词用语和篇章结构等等,合起来就是上面所说的语法三。尽管语法学家有理由不承认选词用语和篇章结构等等属于语法范围,可是他们也决不否认这是需要学习的。

假如我们肯定要学点儿语法,马上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学哪一家的语法?”这句话咋一听好像很奇怪,难道一种语言还能有多种语法?可是我们刚才已经谈过,尽管语法一只有一种(不可能有两种),语法二却可能多种多样。怎么办呢?要知道每一本书都有优点有缺点。这本书也许在这个问题上讲得全面些,透彻些,或者比较清楚,比较扼要,可是在另一问题上就不如那本书全面、透彻,或者不如那本书清楚、扼要。如果诸位要我举荐一本语法书,说是它胜过一切同类的书,我可举荐不出来。是不是可以这样:有时间就看个两种三种,没有时间就看它一种也行。跟着还有一个问题:语法体系分歧,术语不统一,几种书凑不到一块儿,怎么办?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不过也不必夸大这方面的困难。如果你要做“比较研究”,确实得费点儿事。如果你只要求在这方面得点常识,懂得一些最常见的术语的意思,也并不太费劲。

还有一个问题:“看语法书能否解决我的问题——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我们已经说过,语法有一定的范围,语法书不可能担负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另一方面,语法书讲的是全部语法,其中有些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例如说汉语里只能说“我看书”,不能说“我书看”,在诸位听来,这岂不等于废话?可这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讲汉语语法应该讲到。所以我劝诸位,看语法书的时候,不要在里面找那一定不会有的东西(像如何辨别同义词之类),不要从头到尾平均用力,有用的地方可以多看两遍,无用的地方不妨翻翻篇儿就过去。总之是要“争取主动”,要叫书听我的指挥,不要搞成我听书的指挥。

关于语法和怎样学习语法一般情况就讲到这里为止。恐怕大部分是所谓“空话”,很不解决问题,跟诸位的希望有很大的距离。我很愿意多讲点于诸位切实有用的东西,无奈时间有限,只能再提出一个问题来谈谈,希望这不再是空话。这个问题就是长句子。据我了解,这是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感觉不容易对付的,在写作的时候感觉不好掌握的东西。

句子之所以长,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分句多,一个因素是成分复杂。后者又可以分别两种情形:或者是名词和动词的修饰语多或者长,或者是名词性成分本身长而复杂。当然,很多长句子是兼而有这两种因素的,但是仍然可以分得出是哪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以第一个因素为主的长句子,语音段落同时也是意义段落,读起来理解起来都比较省劲。以第二个因素为主的长句子,语音上可以停顿的地方不都是意义上可以停顿的地方,读起来比较紧张,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前者是汉语文章的本色,后者是西洋文章的风格,主要出现在译文里。举例如下:

例句里的斜线是分段的界限(这里是分句,在别的地方也用来表示较长的并列成分)。首先用一道把全句划成两部分,然后用两道把第二部分再划成两部分,以此类推。(这一句恰好是每次再划分都在后一部分,并不是句句都是这样。)加黑点的是有关联作用的字。一道前后是假设和后果的关系,两道前后是并列关系,三道前后是让步和转折的关系,四道前后是进层的关系。这些分句都不长,最长的也只十三个字。

这一句也差不多全是由一些简单的分句合成的,除了“除了……之类”这个短语之外,没有一个较长的修饰语。这一个长句子可以分成给六段——其实作为六个句子也未尝不可以,不过作者既然标点成一句,我们还是尊重作者的意见。第一段说明针线筐的质料,并点出它是旧的。第二段说它现在旧到什么程度。最后一段说它里面有些什么东西。这一句和前一句同样代表传统的风格,可是组织更松,因为不是议论文字,没有逻辑关系贯串在中间。

这一句分两大段,用“如果……那么”连接。第一大段里边又分为两中段(用双斜线隔开),第二中段的主体“能够数得出五六位教师”不长,但是附带的修饰语[由于……意义]很长。这个长修饰语又分两段(没有加斜线隔开,为了避免与括号外的斜线混淆),用“由于……因而”连接。“因而”后边的一段里又包含一个修饰语(他本人……发现的),其中又有两小段,用“即使……也”连接。

比较上面三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前二例类型的句子,读起来很爽利,不加分析也不会有无解的可能。后一类型的句子,读起来要很用心,要边读边想,也就是边读边分析,甚至要回过去再读一遍,才能正确地并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

这种句子既然主要出现在译文里,那么,可否要求翻译工作者在译文里不使用这种句子呢?事实上,翻译工作者无不适当地改变原文的句法,以适应汉语的要求。但是,比如上面例(3)就很难有另外的译法。因此,我们也必须学会分析这种句子,否则在阅读中会遭遇一定的困难。

至于我们自己写文章,可能有时候也不得不使用一下这种句法,可是这种时机是不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应该避免也可以避免的。

长句比较难于掌握,一不小心就容易在结构上出错。这里从《语法修辞讲话》里引几个例子。

1)关于这个问题,在这里我首先介绍一下列宁同志在题为“论职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的演讲中所一再称赞而且全文宣读过的鲁得苏塔克同志的以“职工会在生产中的任务”为题的那个报告的提纲中摘引几段。

可以说“介绍一下……那个报告提纲”,也可以说“从……那个报告提纲里摘引几段”,但是不能说“介绍一下……那个报告提纲中摘引几段”。

2)因此,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与买办阶级和封建势力有复杂的联系,由于现在是处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而他们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成为及其软弱的阶级。因而,在中国……

这一句的“虽然”没有着落。(第二句用“因而”起,不是用“但是”起,因此不能说句号是逗号之误。)大概原来是打算用“虽然……但是……”这一句式的,可是当中让“由于……而且……”一搅,就把下半截给忘了。当然,这里还有思想内容问题。如果内容是非用“虽然……但是……”不可的,那也不会把“但是”给忘了。

3)安东市的新纪录运动,在党的领导下,首先在全市各工厂中开展大规模的宣传鼓动工作,对于传达党和政府的指示,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培养群众政治觉悟,把新纪录运动从个体到集体,局部到全体,普遍到深入,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一句层次不清,结构上也有毛病。头上的“安东市的新纪录运动”好像是全句的主语,但是跟下面的“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和“起了巨大的作用”都不能搭配。“把新纪录运动从个体”和“到集体”中间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动词,“局部到全体”也应该是“从局部[动词]到全体”。“普遍”和“深入”不适用“从……到……”的格式。这句话改写如下:

安东市的新纪录运动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市各工厂中展开大规模的宣传鼓动工作,这个工作在传达党和政府的指示上,在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劳动积极性上,起了巨大的作用;这样,这个新记录运动才能从个人发展到集体,从局部发展到全体,并且达到不但普遍而且深入的地步。

长句子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大肚子病”。这种句子不能说语法结构上有错误,可是从修辞的角度看是不好的。例如:

1)今天的大公报在第一版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印度政府究竟要怎么办?”的社论。

2)五千尺高空,在内蒙古西部有一个中心强度为1044毫巴的高气压。

第一句是在新闻广播里听到的,第二句是在天气预报广播里听到的。与第一句同类的内容有时候广播为“今天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上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这应该是受读者欢迎的。可是与第二句同类的内容却总是采取这一句式。为什么不能改为“五千尺高空,在某某地方有一个高气压,中心强度为多少毫巴”呢?

叶圣老在一九五0年的《人民日报》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拆开来说》,举了些例子,都是不必要的因而是不好的长句子。这里转引一句:

3)据上海解放日报、新闻日报讯:上海市私营棉纺、丝织、染织、帆布等轻工业,由于国营花纱布、蚕丝、贸易信托等公司,本公私兼顾原则,积极以代纺、代织、代染及订货等方式,大力加以扶植,和在各该厂劳资双方开诚协商、克服困难的情况下,生产已得以逐步恢复和趋向好转。

这一句的“由于”后面有很长一串,接着又是“在……的情况下”,把句子的主干“轻工业”和“生产得以逐步恢复和趋向好转”远远地拆成两处。叶老提议这样修改:

据上海解放日报、新闻日报消息:上海市私营棉纺、丝织、染织、帆布等轻工业的生产已逐步恢复,趋向好转。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国营花纱布、蚕丝、贸易信托等公司,本着公私兼顾的原则,用代纺、代织、代染及订货等方式,积极地扶植那些厂家。第二,因为那些厂家劳资双方能够开诚协商,克服困难。

底下是《语法修辞讲话》里的一个例子:

4)这次事故,工友伤亡虽比龙凤旷瓦斯爆发事件为少,但从事故的完全可以避免,仅由于领导上采取官僚主义,对于工人的安全漠不关心,对于工人的屡次反映都置之不理,因而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说,却超过了瓦斯爆发事故。

这一句“从”和“来说”中间实在太长了,应该避免。可以改为:

这次事故中伤亡的工人虽然比龙凤矿瓦斯爆发事故中少,但是这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仅仅由于领导上……置之不理,才发生事故。从这一点来看,它的严重程度是超过龙凤矿瓦斯爆发事故的。

另一个例子:

5)但为了避免由于[东北和关内]币制不统一而形成的某些商品的悬殊价格,因币制突然统一而发生过猛的冲击,以致工商业遭受不必要的影响起见,政府已决定对极少数几种物资暂时采取适当的管理。

这一句“为了”(应该用“为”)和“起见”中间也太长。可以改为:

但是过去由于币制不统一,有些商品的价格在东北和关内有很大的距离,币制突然统一将予以过猛的冲击,工商业会因此遭受不必要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政府已决定对极少数几种物资暂时采取适当的管理。

一般说来,这种“大肚子病”在新闻报道中最容易发现,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新闻套子”。无论是不是“新闻套子”,反正不是一种好格式。我不相信没有这种套子就写不出新闻报道来。

不必要的长句子应该避免,也可以避免。《毛泽东选集》里有一个避免句子过长的很好的例子:

1)中国人之所以应当感谢美国资产阶级发言人艾奇逊,不但是因为艾奇逊明确地供认了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这样一种事实,使得中国的先进分子有证据地去说服落后分子。不是么,你们看,艾奇逊自己招认了,最近数年的这一场使得几百万中国人丧失生命的大血战,是美国帝国主义有计划地组织成功的。中国人之所以应当感谢艾奇逊,又不但因为艾奇逊公开地宣称,他们要招收中国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分子,组织美国的第五纵队,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因此引起了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中国人的注意,大家相约不要上美国人的当,到处警戒美帝国主义在暗地里进行的阴谋活动。中国人之所以应当感谢艾奇逊,还因为艾奇逊胡诌了一大篇中国近代史,而艾奇逊的历史观点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人所同具的观点,就是说资产阶级的唯心的历史观。

“不但因为……,又不但因为……,还因为……”从语法结构上看是可以写成一句的,可是如果写成一句,那就长得不得了,而且“不是么,你们看……”这一句也就插不进去,得放到括号里去。现在分成四句,就不显得长了。

在必须用长句子的时候,最好为读者的便利做些安排,例如重复关联词语,或是在适当的地方加进有总结作用的字眼。下面例(2)也是《毛泽东选集》里的,例(3)是《鲁迅全集》里的:

2)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3)但问题不在这口号由谁提出,只在它有没有错误。如果它是为了推动一向囿于普洛革命文学的左翼作家们跑到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前线上去,它是为了补救“国防文学”这一名词本身的在文学思想的意义上的不明了性,以及纠正一些注进“国防文学”这名词里去的不正确的意见,为了这些理由而被提出,那么它是正当的、正确的。

关于长句子,总括起来说,首先要弄清楚它的语法结构。这在阅读的时候很重要,在写作的时候尤其重要,决不可以把结构弄乱。其次,在写作的时候要考虑一下:这儿有没有必要用一个长句子?是不是可以拆开来说?最后,如果这儿非用长句子不可,也要多为读者设想,能够怎样做些安排,使句子虽长而读者不嫌其长,阅读起来不发生任何困难。

节选自《吕叔湘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