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引领展新颜 凝心聚力书新篇——《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小学数学错题研究》 线下研究活动

2023/7/21 15:35:29  阅读:45 发布者:

课题引领展新颜

凝心聚力书新篇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广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课标理念,《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小学数学错题研究》课题组,于329日下午2:30,在福新小学和文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了以“聚焦核心素养达成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为主题的学区小学数学教师面授培训活动。第3学区数学教研员王会军老师、福新小学蒋坚城校长、下十围小学邓礼华副校长、桥头学校曾静泉副校长及第三学区数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展研究课例 深教精研促成长·

林摇老师和五(4)班学生

01

研究展示《有趣的测量》

基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有操作实验测量红薯等物体来感受理解体积、容积概念,动手测量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体积的活动,积累了较丰富的活动经验。林摇老师大胆对本节课的新授的问题串与练习进行合理重组,采用帮助阿基米德解决难题这一主情境,围绕核心问题“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聚焦“怎样测量土豆(或石头、或橘子、或黄豆)的体积?”这一个个关键问题,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想方设法”中“想、说”,积极想象,主动构思,商议测量方案。

“动手操作”中“做、写、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大胆实验、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列式计算测量的体积;在主动分享环节,小组1讲解测量土豆时采用溢水法的实验过程与图示表达、算式计算,小组2指出采用上升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不能明显看到水上升的变化,就突破性地多放入几粒黄豆,当一共放入10粒黄豆时,就能测量出这10粒黄豆的体积,再除以10就可以得到1粒黄豆的体积,小组3也用上升法测量出橘子的体积,等等。台上小组汇报后,台下学生也适时针对实验方案的不完善、测量数据不准确等,进行质疑辨析,互动调整,明确测量时注意物体应完全浸没水中,减少测量误差。同时,在师生互动中由上升法的实验作品进行逆向思考,解释了下降法,让上升法与下降法统一出思考方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同类实验作品与不同类的实验作品在对比发散学生思维,发现把不规划物体的体积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物体,深深地感悟到转化的数学思想价值。

“判断说理”中学生对丰富的连环画深入思考,发现也可以用橡皮泥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突破用水这介质,发展思维;在“学以致用”中学生通过解决一道应用题,顺势创设变式作业编题,有的学生改变条件,有的学生把问题与条件互换,变出一道道新题,成为一题组,由一道题解决一类问题,走向融会贯通的大思维,实现思维进阶。学生在自主、开放、分享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了自己的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量感等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

黄郴红老师和四(6)班学生

02

研究展示《优化》

一般情况下教学这一内容时,老师要么只教《沏茶》,要么只学《烙饼》,而黄郴红老师大胆地把这两个内容放在一节课上来完成。首先创设“热情待客我在行——沏茶”情境,以同伴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想、摆、算”的实际操作中摆工序卡,突破生活经验的常规思考,实践表达“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沏出好喝的茶”这一核心问题,体会到可以从数学的视角理解“单独做”和“同时做”的实际意义,形成合理的流程图,解决费时问题,初步感受优化的价值。

进而创设“小小厨师我来当——烙饼”的有趣情境,学生在微课中理解了烙1张饼与烙2张饼的异同,进而针对“烙3张,怎样更省时?”这一核心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烙、记”中,运用学具模拟操作体验,并用画图表示记录烙的过程与所用的时间,选择小组的反例作品与正例作品对比评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同时做,什么是不空锅,发现节省烙的次数与时间,关键在于巧妙地轮换饼,做到了不空锅,同时烙。

接着,教师助推学生研究“怎样烙4张饼、5张饼更省时?”,抓住关键问题“烙4张饼、5张饼与烙2张饼、3张饼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想象思考、画图分析,呈现不同流程图,在正反例评析中看到“烙4张饼、5张饼”可以分别转化成“烙2张饼或3张饼”来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顺势利用表格推动学生思考分析“烙6张饼、10张饼、100张饼、10000张饼、n张饼和1张饼”所用的时间,找到烙饼所用时间与饼的张数之间的规律及必要条件,充分感悟优化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提升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

·理研究导向 备课转型落素养·

王会军老师讲座

王会军老师围绕达成、导向、转型和落点四个关键词,倡导全体数学老师以问题引领,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三思生长,三思飞扬,使与会老师们对主题备课、单元整体备课、课时备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达成,指向核心素养。王老师指出现有的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目标,应站在核心素养的高度上,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应以“三会”为总体表现。同时,王老师勉励老师们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

二、导向,课标指引教学。今后的教学应当如何转变与适应呢?针对这一问题,王老师提出我们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引,详细阅读课程实施和教学建议,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及其与核心素养的关联。

三、转型,重构教学设计。王老师提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落在课堂教学中,重构教学设计中实现转型。首先,王老师勉励教师们向名师专家学习,在阅读中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素养;接着,以《队列表演(一)》为例,以OBE理论与UbD理论为指导,以倒逼的方式溯源研究、单元课时与课时备课的方式实现备课转型,实现一图理教学、一课研学长、一笔落三思的教育期许;同时,以《有趣的测量》、《优化》、《加与减(二)》、《长方体(二)》的学习路径图为例,展示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课时教学设计,引发老师们高度关注单元整体备课和教学设计。最后,王老师以《认识图形》、《小明的一天》、《小兔请客》的教学设计为样稿,介绍课题、课前思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路径、板书设计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四、落点:落在学生学上。以“转变?做实?达成?”为落点,引发在场老师们的积极思考。王老师以课题组成员吴丽敏老师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例为例,介绍如何进行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数学实践,达成三思生长、三思飞扬!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课题组线下研究与培训活动,为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既是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崭新篇章,也使省级课题《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小学数学错题研究》研究经验转变为教师群体的共同财富。在这条课题研究的路上,《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小学数学错题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将继续砥砺前行,且行且思考,让课题探索之路越走越远,繁花似锦,一路芬芳。

转自:“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数学错题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