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应对公开课上的 10 个“怎么办”?

2023/7/21 15:15:58  阅读:40 发布者:

教学智慧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其表现为“润物细无声”,对无法预见的情境进行出乎意料的塑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公开课的 10 个教学智慧吧。

01

上课前,老师和学生都紧张怎么办?

对于刚开始上公开课的青年老师来讲,紧张是很正常的。对于讲课老师来说,克服紧张的方法有很多,如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课前与学生谈话分心法等。学生方面,帮助他们克服紧张的方法也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课前跟学生有一个简短的谈话,谈话内容可以是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比如,猜老师的年龄,做一些小游戏,向老师提问题,进行“脑筋急转弯”游戏,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给你们上课”,等等。

02

教材上的内容,全班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怎么办?

预习是指老师在进行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的新知,并独立进行思考,探索并获取新知的一种学习方式。从理论上分析,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此时学生是作为活动的独立主体,自由地探索新内容,边看书边思考。

二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从功能上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主动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分析新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经常预习会使其自学能力明显增强,使学习更加主动、高效。

三是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学生可根据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预习后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学定教”,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反映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起点。

03

课上要用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怎么办?

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

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

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04

课上要讲的知识,个别学生已经知道了怎么办?

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老师单方面教学生学、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上公开课,老师们最希望出现的场景就是老师引导学生由不会到会,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课堂出现老师课前预设的情况。但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再加上当下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家长普遍重视家庭教育,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的现象经常出现。对此,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学的起点。

05

课上学生提出了意料之外的问题怎么办?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活力的,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作为老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并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老师的备课不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需要老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

06

课上遇到思维活跃、特别爱表现的学生怎么办?

在问答与讨论的过程中,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上公开课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反应机敏,老师刚提出问题,他们就把答案喊出来了,几乎不给他人思考的机会。

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首先要肯定这位同学优秀的个人素质和积极发言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私下和他交流他的解题策略,并告诉他说,你的解题思路老师非常清楚。

然后以商讨的口吻跟他说:“在课堂上的重要时刻,老师一定会请你出来发言,至于平常,老师希望你能把发表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让全班同学都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可以和这位学生协商:“下一个问题老师请你当裁判,你知道答案后不要忙着说出来,要先听一听别的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学生一听要让自己当裁判,他不但能自己积极思考,还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可谓一举两得。

07

课上面对学生的错误和启而不发的学生怎么办?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然而这精彩不光是因为有感情的交流、创造力的迸发、思维的碰撞等,更因为有“错误”才使它更精彩。

课堂,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学生的错误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老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还要敏锐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原因,挖掘学生出错的价值,从而让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08

课上老师一不小心出错了怎么办?

在公开课教学中,老师有可能因准备不足或临场发挥不好,或者因紧张而在课堂中出现讲错、说错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处理方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那些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很难保证在讲课时不出一点差错。关键在于出现失误之后该如何处理,能否适时应变,加以补救。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会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老师话一说完或者板书刚写完,就意识到自己说错或写错了。此时老师只需要马上说一句“对不起,老师说错了”或“对不起,老师写错了”,再马上重说一遍或者把板书改过来就行了。

第二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学生发现了。对此,老师首先应该表扬学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说错了你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说就可以了。”或者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写错了你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写就可以了。”学生一听老师需要自己帮忙,劲头就来了。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

第三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当时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当教学进入到下面某个环节时,突然意识到自己讲错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要慌,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进行补救。可以跟学生这样说:“刚才老师在讲到某个地方时,我是这样说的······现在你们听一听这样说对吗?”或者说:“刚才我们在学习某个知识时,老师是这样写的······现在你们看一看这样写对吗?”。

第四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但听课的老师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下面的听课老师会有反应,也许会场会有一阵小的骚动。此时老师要有警觉,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或哪个地方写错了?说不定台下的老师们会暗示你出错的地方。

09

课上老师突然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

1.一定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牢牢记住一些关键的教学过渡语,必要时可以写在教科书的空白处,万一忘记了,拿起教科书看一眼可能就回忆起来了。

2.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设一个主页,主页和每一张幻灯片都要做一个超级链接,使得每个环节结束后都能回到主页面。这样,通过主页面按钮的提示,自己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万一大脑出现空白,返回主页看一下就是了。

3. 万一大脑一片空白,可先临时给学生提一个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或者给学生布置一个临时性的任务,在学生活动时赶快看一下教案。

4. 不妨把刚才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说不定,可能会很快想起下面要说什么了。

10

课前预设的问题或结论课上没有出现怎么办?

教学过程不应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僵死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关键需要老师进行合理调控,而这种调控完全依赖于老师对教学的敏感程度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感受能力。

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不仅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还是老师生命活力、自我价值得以表征和实现的需要,更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

转自:“小学数学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