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4高考启程:黄金素材—6月时评精选

2023/7/13 9:16:41  阅读:32 发布者:

2024高考启程:

黄金素材6月时评精选

事件:拒招川大毕业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一起公共事件,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权利和自由,但前提是要以文明、正当、理性的方式表达,而不能借机夹带私货、宣泄网络戾气,更不能以正义之名行不法之事,肆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换言之,你可以不认可川大对张某事件的处理,但不应以“拒招川大毕业生”的方式来表达。无论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不管个人行为还是代表公司,都改变不了“拒招川大毕业生”属于就业歧视的违法性质。在就业歧视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个别企业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迎合部分网友的非理性情绪,公然发布赤裸裸的歧视言论,理应付出相应代价。 目前看,此类闹剧已有跟风的苗头。对此,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理,对此该约谈的约谈,该处罚的处罚,以儆效尤。与此同时,川大也要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莘莘学子的合法权益和学校名誉。

——《相关的闹剧该休矣》光明网

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一种连坐式思维。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就事论事,就个体论个体,无限扩大只会导致招聘歧视,制造更多的就业不公平。我们平常说“—人做事一人当”,一方面说的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强调处理问题要就事论事,不可随意牵连他人。这是做人态度,也是做事原则,万万不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平心而论,一家企业对招聘对象有个性化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体现了它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但招聘时将对个体行为的不满,上升为对某个群体的排斥,这种“连坐”式思维要不得。盲目、情绪化地站队发声,不仅不会产生什么真知灼见,反而会损害发言者的形象,更有违法之嫌。

——《“连坐”式拒聘要不得》钱江晚报

拒聘川大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唯出身论”在作祟。客观上看,不同高校存在层次、类型、特色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被用人单位固化。人才不问出处,选才不拘一格。一个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就应该在关注求职者学历、成绩、证书的同时,更多考虑求职者的能力、态度及岗位匹配情况。企业将更多精力用在识才、引才上,而不是将时间花在设限、添堵上,才能更好选拔理想的求职者,实现企业用人、学生求职的双赢。

——《为川大学生“贴标签”,只会将更多人才挡在门外》人民日报

事件:女生曝光地铁大叔“偷拍”

在这种社交网络的畸形价值观中,有句常见的话叫“抛开事实不谈”。“抛开事实不谈”,那谈什么呢?谈的是自己的偏见,谈的是刻板印象,谈的是认知偏好。在许多所谓的网络曝光中,支持当事人以及网暴声音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标签效应、阶层对立、性别对立,是各种符合自己想象的事实,固执地躲在自己的认知牢笼中的人们相拥在一起,在“群氓效应”中推动舆论的走向。“地铁偷拍”事件中的这位女子,恰恰很娴熟的利用这些标签和刻板认知,只是她过度自信和粗暴,竟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敢于打破。

这种畸形的价值观里,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这自我中心的世界里,个人的喜怒哀乐,对他人的敌意,脑袋里的自我防护程序等等,都在被过度放大,并假借以身份标签、性别对立、阶层对立这些因素,把“道德”变成攻击他人的武器。公共舆论场上,公交车上让不让座,怎么面对“熊孩子”,如何面对“性别对立”,许多道德敏感议题都有了基本认知公式,决定议题走向的是脑袋里预设的立场。

都说这是人人手拿麦克风的时代,但是人人麦克风不能成为了人人乱放风。社交互联网上,能通过虚拟环境宣泄不良情绪,人也容易失去基本的自我审视,陷入畸形的价值观里而不自察。虽然是虚拟环境,但乱放风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时代,发声变得很容易,但可以发声不代表可以随意编排、侮辱他人,为宣泄个人情绪而制造虚假信息、侮辱他人的,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地铁偷拍”事件女子,栽在畸形的价值观里》九派时评

以往谈论“技术不友好”,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不能像年轻人一样便捷地使用在线服务,从而造成现实中的“办事难”;但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大叔触网不多,他在现实中的自证清白变得毫无意义,且完全没有能力以对等的方式去回应女子在网上发布的诋毁和羞辱。如若不是大叔儿子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大叔至今尚不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更谈不上为自己维权。

那些在网上失声的特殊人群,需要被打捞,更需要细致的人性化对待,社会治理层面尤其有必要考虑诸多妥帖、及时的帮扶。包括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尽可能周详地向远离网络的群体解答、告知网络伤害的具体情况,在确保双方都了解各自行为性质、权益减损情况、法律处置态度的基础上,第三方的调解促和才能实现基本的公平。

社会公共治理的网络化改造,不仅是手把手教给入网能力不足人群怎么使用智能手机,也应当包括在社会纠纷很大程度上已经网络化呈现的背景中,及时传递和周全告知其权利受损的情况,让他们有评估判断自身行为的准确依据。

社会公平的充分抵达,同样需要切实关照那些没有浸泡在数字世界的人群,因为城市的温情、法治的光芒,本就不应该留有死角!

与此同时,对于无端诬人清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搞网络审判的一方当事人,同样需要通过周全告知的程序,让其充分认识到其行为的恶劣程度,并对其行为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

——《反诬大叔偷拍者道歉,希望真的能够吸取教训》南方都市报

必须意识到,无端指责不是维权,恶意揣测也不是维权,网络曝光更不是维权。同样,部分网友曝光女子的个人信息,甚至对她进行侮辱谩骂,声讨声不绝于耳,也有网络暴力之嫌。是非对错,自有法律公理。信口开河、“暗键伤人”的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无益于事件的解决,更不利于网络空间的生态和社会秩序。多一分包容,多一分体谅,社会才能少一些冲突,多一分和谐。这个道理很朴素,却也不容易做到。

——《不能是“以曝制曝”和“以暴制暴”》人民网

事件:“挖呀挖”幼师颜值引争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更美好的视觉体验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将这种追求泛化到各个领域且演变成一种群体性的言语暴力,这种行为着实欠妥,也反过来破坏了观众自身欣赏优质作品的心情和权利。

“颜值导向”回归“内容导向”,从“泛化”的“颜值审判”回归对欣赏美的纯粹真诚的“初心”。互联网浮躁风气下对颜值的过度追逐不能只靠“自愈”,更要靠制度建设部门、创作者和观众的共同“自律”。从法律建设上看,应细化短视频时代关于著作权侵权的有关规定及解释,加强对独立创作的保护与激励;从平台建设来看,应加强对创作内容的监管,完善算法推荐机制,向创作者传递“唯有‘内修’方能谋得发展”的信号;创作者须有自觉钻研内容的意识,提升作品内涵,主动培养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于观众而言,应以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不同领域的新鲜事物,摒弃“颜值即一切”的思想,多关注创作内容本身,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泛化的颜值审判不可取》红网

“颜值经济”的本质是消费者为美买单,这个行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能依靠各种工具修饰、各种手段助推,甚至弄虚作假。网红除了尽可能做到线上线下形象一致,也要内外兼修,用美好的心灵、出众的气质去打动人心;网民要保持理性,冷静看待网络上的潮流和审美趋势,多方权衡比较,不盲目跟风,心态更平和;平台则要改变一味追求流量,不顾底线的打法,可以打造自己平台的网红和明星,但真善美是一体的,不可割裂,更不能欺骗。原因无他,“颜值即正义”的底色是真诚。

——《“挖呀挖”黄老师素颜被吐槽,颜值真的很重要吗?》

事件:丧子之痛的母亲坠楼身亡

网络表达的便捷性向我们每一个人递来了发声的话筒,这话筒给足了观众发声的自由,而这话筒的声浪能随意地将人推至风口浪尖。明明是坚持一杯两块的“糖水爷爷”,却偏偏被人质疑食材不干净、造谣子孙不孝,最终爷爷不得不放弃了开了十七年的糖水摊;明明是一位母亲要为逝世的女儿讨回一份公道,却偏偏被网友质疑过于偏执、“吃自己女儿的人血馒头”;明明就那么多摆明着的、清晰可见的“明明”,可是还是有人视而不见。17岁的少年刘学州、染粉色头发的女孩、上课认真负责的郑州历史老师……一个个鲜血堆成的例子、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开,怎么还是不能警醒屏幕背后的键盘侠?这份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名单怎么样才能截止?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回到这起不幸事件,或许一些网络暴民才是致这位母亲于死地的真正“凶手”。作为个人,我们拥有了麦克风,有了自由发言的权力,但同时也有了尊重他人、尊重言论边界的义务。键盘不是武器,评论不是子弹,网络空间更不是战场,我们应该给他人多一点理解,对世界多一份善意,在不明真相前,切勿肆意恶评,做到远离网络暴力。

——《处于丧子之痛的母亲坠楼身亡,谁是元凶?》红网

最近几年,针对网络暴力专项立法的讨论数次成为舆论焦点,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述专项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人们像抓住救命稻草,希望反网暴法律的出台能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揆诸现实,虽然我国法律对于网络暴力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未曾停歇,但推进制度建设和专项立法无法一蹴而就。抛开进度谈实效,无异于空中楼阁。

谈过法律底线,再聊道德准则。一个遗憾的事实是,与人性之恶较量的斗争永无止境。当人们免除不了敌视与偏见,这个社会就会一直生着野蛮与暴力的病。诚然,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构筑公民数字伦理的建议长远来看行之有效,但其过程漫长且曲折,而大部分人已经无法说服自己平静接受下一次悲剧案例敲响的警钟。

因而,在期待顶层设计出台和等待网民道德素养普遍提升的进程中,当网络暴力发生,掌握着技术手段的平台应切实履行信息内容审核处理责任,在属于自己的主场区域,及时阻断恶意言论传播,在事态飞速恶化前将其控制。

在如潮的声讨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眼下最行之有效第一道防线,平台面对结构性暴戾仍旧缺乏系统的强力管制措施。当带头挑事的账号被封禁后,难免追问一句,为何平台监管和处置如此滞后?

                  ——《治理网暴,平台必须克制逐利天性》黄河时评

无论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都不能掩盖网暴行为的恶劣。校内车祸本是严肃的法治问题,可相关情况及采访画面曝光后,网上却出现了大量针对孩子母亲的无端攻击。某些人键盘一敲、嘴皮一动,躲在屏幕后疯狂输出,而这对一个刚刚经受锥心之痛的母亲来说,是何等残忍至极!小恶不纵,大恶方止。当网暴动辄成风,就必须反转天平,让更多人看到作恶的代价。这里头,最为关键的还是擦亮“法治利剑”。就从这些关注度高、典型性强的事件着手,揪出背后喷子予以重罚,形成震慑。治理网暴不是司法机关的独角戏,平台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而且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责任。仍以此事件为例,如果在词条、视频满天飞之时,平台及时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我们是否会看到不同的结局?

——《不能掩盖网暴行为的恶劣》北京日报

网暴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仅仅声讨网暴实际上已经无法叩击问题的根源。63日,《中国青年报》编辑曹林就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文称,要将公众“抽象的愤怒”转变为“具体的愤怒”。他从平台责任、执法监管的角度呼吁对网暴者进行惩戒,笔者则从文化角度出发,试图揭露藏在一系列网暴事件背后的网暴利器——伪怀疑论。

持有“伪怀疑论”的网民在接触到公共事件时,首先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对当事主体发表各种怀疑。其往往从结果出发,对起因——也就是当事人的心理动机、社会背景等等——进行反推。而这种怀疑之所以加了一个“伪”字,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最吊诡、也是最致命的特征:不以事实为基础,难以证实或证伪。

以这位母亲为例。很多网民质疑称,她对肇事者、校方的持续公开追责,说不定只是为了流量。请注意这一表述,它的核心逻辑在于将当事人的公开追责与其一个很可能的自然结果——舆论流量的增长粘合在一起,而后者的另一个结果则是经济利益。然而,想要驳斥这一质疑所需要的事实却是无法获得的——它存在于未来,存在于一个“说不定”会发生的“事实”当中。也就是说,这位母亲必须证明自己的发声并不是以流量为根本目的的,即便有了流量,也不会以此攫取经济利益。“伪怀疑论”的威力在此显现:当事人很难不走进一个“自证清白”的怪圈,而无论最终被证实或证伪,施暴者都不会受到实质损害:“被我说中了”,或就此隐身、加入斥责网暴的舆论大军。

纵观近几次引发全网关注的网暴事件,“伪怀疑论”的逻辑在其中愈发清晰。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被网暴致死的粉发女孩郑灵华。当时有很多质疑声是这样的:“头发染成这样,夜店女还能上985?”“感觉像故意闹大炒作一把”……是否感到了一些既视感?这其实与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场网暴中的话术一般无二——“伪怀疑论”作为一把网暴利器,已经挥向不知多少无辜个体。

那么,“伪怀疑论”从何而来?在众多评论中,有一条吸引了笔者。该评论如是说道:“因为有林生斌前车之鉴,再也不信这些成天晒图的人。”它向我们暗示:“伪怀疑论”的盛行或源于舆论场上社会互信的缺失。我们看到,从南京彭宇案,到林生斌利用人设消费同情之事件,再到如今几乎已是“常见”的各种反转新闻,不可否认,社会互信机制在舆论场中正在走向崩解;而“伪怀疑论”则正如那条评论所痛陈的那般,是网民的善意受到打击后的自我防卫……吗?

并不是。这其实正是“伪怀疑论”的另一可怕之处:它早已不再只是一种朴素的思维逻辑,而是一种有害的修辞术,只需稍加利用就可轻易将恶意包装在“怀疑”的外表下,向当事人倾泻而去。那条评论试图以此将自身的恶意隐去,包装在“善意受到打击”的修辞下为自己的无端怀疑开脱,却对自己采信于谣言的事实绝口不提。在对郑灵华进行网暴的人当中,不乏仅仅是因为“心情不好”就进行无端怀疑的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早在2006年就曾调查发现,有62.6%的受访网民认为,主观恶意制裁别人的倾向是“网络暴民”的典型特征。“伪怀疑论”的修辞术使用一层看似自圆其说、实则毫无道理的逻辑包装了批评者的主观恶意,让当事人不得不花费大把精力应对这层包装,而难以直接通过驳斥其主观上的恶意来完成自白。

至此,可以说,“伪怀疑论”的盛行的确是社会互信缺失所推动的结果,但反过来,却又更加猛烈地冲击着社会互信,加剧舆论场的撕裂——它是一个恶性循环,运转于一个普遍缺失互信的舆论场中,源于不幸,同时制造着悲剧与裂痕。

——《“伪怀疑论”:这一网暴利器正在摧毁舆论环境》红网

事件:复读14年只为考清华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并不矛盾。每个人都是多元的,如果只用单一的维度去衡量和塑造自己必定是艰难的。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或许能更轻松快乐地取得成功。坚持追求梦想和开发自己不冲突,就像仰望星空要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则是为了辨明仰望的那片星空的方向。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远大志向并不等同于孤注一掷的执拗。不是从早到晚坐在教室里面才叫学习,真正的学习是要从体验中获取知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充满着变数,不可能每件事都能如愿,勇敢一点,多去尝试不同的道路,给自己多些选择,终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如果唐尚珺早些选择其他道路,或者早点“上岸”其他高校,他和他家人的生活可能完全不同。他可能会有更丰富多彩的经历和体验,或许通过努力还可以考上清华的硕士、博士,同样实现了梦想……

——《复读14年只为考清华,热血难凉还是孤注一掷?》红网

十年磨砺,只为一朝亮剑。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最好的,也是最公平的,更是实现逆袭的捷径,因为你只需要认真努力,按着程序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成果。

同样的,高考只是一次机会,但它并不定义你的人生,也并不是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能一劳永逸,它只是意味着你踏入了真正的成人世界,开始新的篇章。无论结果如何,你们都会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成长。保持平常心,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辜负梦想。

——《为考清华复读14年,拒绝3985,是追逐梦想还是逃避现实?》

事件:张雪峰专业之辩

将报考条件单一化为是否便于就业,而完全忽视学科本身的价值与魅力所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升学观。借用韦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是否方便就业以及具体收入多少是一种出于工具理性的考量。不可否认,工具理性以其结果导向的特性,能够为物质生活提供基础保障。但一味强调就业而忽视个体差异,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会随着工具理性的加深而逐步丧失——在专业选择时,个人的人格品质、兴趣爱好等等无关要素都被忽略,人也因此被“非人化”。

长此以往,社会文化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片面、肤浅。当工具理性迅猛扩张的同时,价值理性进展缓慢。正如手段不是目的,大学教育本质上不应是单纯工具理性的问题,张雪峰老师却只给出了工具理性的解决方案,在专业选择上追求可量化、效率最大化。这种短视的做法并不有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反而可能会妨碍自我价值的追寻与探索,从而落入虚无之网。

——《莫让就业和偏见绑架专业选择》红网

我们能看到在这场论辩中不少人站在了张雪峰一边,因为张雪峰是“坦诚”的,逻辑是一贯的;反观个别回应的言论,在流量压力、行业发展困境之下扭捏起来,不仅没有贯彻新闻理想主义的言说,反而交出了“新闻学院学生的出路也不错”的功利劝说,又不愿承认新闻专业的行业壁垒不高,祭出了“新闻学是文科中的理科”的说辞。

理想主义者是单纯的,理想总要带有些骨感。不妨在大学的门槛上,坦坦荡荡地告诉想迈入新闻学院的孩子们:这是荆棘路,这是王者冠!把真话讲给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听,在摆脱了行业滤镜之后,让考生做出理性选择。

无论如何,这个社会需要理想主义者,需要“大学乃大师之谓也”的阳春白雪、“大学之道”的甘霖滋润,这个社会需要有人握持新闻理想,做社会的觉醒者。

理想不应该被嘲笑,当然,或许不必对一个考研咨询的从业人员讲这些,因为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

功利主义者不必嘲笑理想主义的迂阔,不必矜夸今晚吃了三两的螃蟹;理想主义者也不必痛心疾首功利者的市侩、庸常、无趣,守好自己的道,做好自己的事,跑在自己的路上,就是了。

——《不必冲着张雪峰谈新闻理想》荔枝时评

转自:“高中语文教与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