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怎样绕开小说选择题的“坑”

2023/7/12 14:58:15  阅读:4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晋诺工作室 ,作者孙晋诺

临近高考,最重要的事,是梳理回顾——包括三个方面:重读原文、文题对照、对比答案。所谓重读原文,因为,当初练习或考试总是带着即时答题的现场感阅读,往往难以平心静气,往往会把非常明显的语意疏忽、遗漏;对题、文关系理解不深,答案构成因素认识不全,等等,全在一个应试的“应”字上,“应”带“应急”“应付”“反应”的意味,很难沉入文本、题目细思慢想。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沉下心来思考。

下面的小文作了简单的梳理,目的是给考生以启发,应该怎样复习、思考。选择题非常关键,而有技巧可寻。这些不是套路,而是思维方法,一定要结合文本来体味。切切!

一、以突出语言特征代替全部表达造成不当

很多小说选择题利用小说的突出特征挖坑让你跳,比如:

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小说写的是名角轶事,写到这些人物时语言特征非常鲜明,“用语考究,古朴典雅”确实不错,但“对话不用日常口语”作全盘否定则不符合小说实际。这种“坑”没有遮掩,挖得太明显。只有到小说找一找,比对一下,非常容易识别这样的坑。

二、用平庸化心理误读小说境界造成不当

有些小说表达的是热烈,可是有些同学读不出热烈;有的是积极,也有可能读成消极。这主要原因是缺乏整体把握小说情感倾向的能力。其实,你可以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小说的主旨、内涵往往要“高大上”一些,不可能表达一个我们日常的观念。比如《大师》,何谓“大师”?中国象棋冠军肯定是大师,但小说作者不选择这样的人物形象去写,因为他早已为读者所熟悉,缺乏震撼力。小说作者写一个在路边下棋的大师,无名无利以棋为乐,这种大师超脱于世俗观念,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因此,小说完全是正面的褒扬。

B.父亲下棋多在街头,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

显然,这种理解是用习惯性的思维来代替小说的主旨境界。这个坑是比较隐蔽的,不是小说隐蔽,而是考生的习惯性思维会遮蔽小说的本来面貌。

再如:

B. 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这个“坑”比较明显,其身份是个舞蹈师,谈不上高贵;他和颜悦色,渴望与我的交流,是时代抛弃了他,而不是他有意孤芳自赏。原文都可找到依据。

再如:

B. 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这个坑挖得非常漂亮,巧妙地击中了部分考生那习惯性思维。为什么不是“嘲讽”与“回击”呢?

首先整篇小说从开始到结束贯穿其中的是和谐向上的气氛,两个干部互相认错;面对那条错挖而被群众填上的沟,两个干部羞愧难当,借赶车老人的口说出了群众工作的真理,这可以是对两个干部的启示,但绝没有“嘲讽与回击”的情感。

再如:

B.哥哥常年住公寓,雇佣女仆,还有人给他送点心,暗示哥哥的经济状况其实很好。

关于这篇小说,在我的公众号上有详细解读。

这里只是再强调,小说中有一段话说的非常清楚:他们兄弟为这个大家都经历了艰难的磨砺,添了白发等等,另外,要思考的是如果把哥哥写成实际是个富翁但不愿帮家庭成员的形象,好不好呢?不好,那就是俗套,没有小说意识。因为,写出富而无情的故事,就失去了大家都处在艰难之中该如何对待亲情及责任的深度了。这与上面对“嘲讽与回击”的分析一样,这里不能凭片言只语,而要凭小说的整体风貌来断定人物形象的内涵。不能肤浅化理解小说。

再如:

A.小说中被搜查的民众全都心怀敌意且镇定自若,拿着搜查令的警察们却草木皆兵乱作一团,这种反差产生了特别的讽刺效果。

小说只是重点写了一个巴拉维诺,而作为阅读者,稍不注意,就把对巴尔维诺的感受放大到所有的警察身上去了,这是非常容易产生的思维顺滑现象。要切切注意。

三、用高深莫测的话来吓唬考生造成错乱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这个坑挖得很深,表面上看去,语言专业,评价很有深度,可能很多紧张的考生被这种学术气给吓住了。这个时候不能被吓住,不论打出什么旗号,一定要回到文本中来。我们只要读一读小说中对大禹及那些官员们的描写,就可以判断出对大禹的热烈赞扬和对那些官员的讽刺,这哪里是颠覆其严肃性呢?

请看下面的句子: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大家从这些描写大禹及随从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的恰恰是“严肃性”与“真实性”,因此我们遇到这种耍大牌的,不要被吓住了,要以文本为依据判断是否有理。

四、借现象掩盖实质以造成错误

小说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主旨是含在故事内里的。比如《有声电影》,一群市民图新奇看有声电影,实质是根本不懂什么是有声电影。命题者就在这里挖坑,他偏说“思想意识转变了”。

C.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的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再如《赶在暴风雨来临》这篇小说,其主旨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确实需要考生细细品味:

到了山顶,卢苼指着山下说,你要记住。

记住什么?儿子似懂非懂地望着眼前的山水。

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要记住什么,这是对卢苼此行之目的的第一次否定;

卢苼才问儿子,这里好不好?

儿子带着逃离的兴奋,说,还不错嘛。

小小年纪就会应付老爸了,作者特别鲜明地强调“带着逃离的兴奋”,显然这是第二次否定。

记住了,爸爸,儿子嘹亮地回答,你已经说过一次啦。

孩子已经不耐烦了,这是第三次否定。

因此,芦生此行让孩子能记住这块血脉之根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因此,D项是错的。

D.儿子嘹亮地回答“记住了”,并提醒爸爸“已经说过一次”,这让卢苼感到欣慰,林场之行完成了心愿。

再如:

A.警察巴拉维诺在搜查过程中神经高度紧张,不放过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和物,完全是出于一名警察的职业敏感和责任使命。

C.全副武装的警察巴拉维诺被民众无视、嘲笑、捉弄,甚至被一只猫弄得狼狈不堪,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无能警察的批判。

“警察”是政府的职员,在小说里被嘲弄讽刺,可是小说的最终目的却不是批判警察的无能,而是批判政府的无能。这种以现象代替实质的手法常常用于命题,这是常用的挖坑手段。

五、运用一些术语难以判定来设置错项

小说中散文中的:线索、情节波澜、结构完整等许多术语会用到鉴赏题中去,而遇到这种鉴赏题,则要定定心心地把这个术语看准,想明白,到原文里比对。

比如《墙壁》第7题:

A.小说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这个选项很容易被误判,因为“用人物对话和心理”来推动情节是正确的,但是“一波三折”并不符实,因为弟弟答应嫂嫂加钱,然后就去向哥哥借,最后向其他人借来钱,这里没有故事的跌宕起伏,所以难以称得上一波三折。

再如《秋雨》

D.通过写“我”的情绪变化和对“幻影”的强调,扭转了小说故事情节的进展方向。

这篇小说也反复讨论分析过。小说通过幻影及死去小女孩的暗示和律子一直未改变的眼神及老板的表现,告诉读者,这篇小说是悲剧性结局。

因此,我们对选项中陈述性的极为肯定性的表述,都要对其表述的核心词语加倍注意,因为,往往这些地方就是挖坑的地方。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