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文本细读应找准“切入点”

2023/7/3 16:29:38  阅读:59 发布者:

摘要:阅读教学应重视文本细读。从标题、结构、关键词句、细节描写入手,有助于快速打开文本细读的钥匙,切实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文本细读;切入点;标题

文本细读的切入点往往是文章的核心点、精彩处,找准和选好文本细读的切入点有利于在阅读中快速打开文本细读的钥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标题切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精准概括丰富的信息。作者斟酌标题一般都力求精巧精炼,起到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精巧的标题可以说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有的提炼主旨,有的设置悬念,有的显示线索,有的饱含深情……阅读文本从品读文章的标题入手,是快捷进入文本核心的方式之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标题作为切入点,从文章的标题中提取关键词语作深度解读挖掘,不但能够为后续阅读做好心理铺垫,还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阅读的重点。

例如,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学中,教师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展开课文细读。学生从标题中提取出“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和猜测。这篇文章应该是写焦裕禄的经历 ;标题中之所以提到榜样,应该是围绕焦书记的先进事迹展开叙述和描写 ;标题显示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所以文章应该突出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的担当与作为、境界与奉献。教师应给予学生通读全文的足够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标题深入探究 :“文中哪一部分提到了焦裕禄是县委书记、榜样这样的内容?”学生紧扣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对整篇文章进行检索,在阅读中寻找有关段落和描写的细节,以便能够准确地提取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体现焦裕禄榜样力量的有关句子和词语,然后分析文章紧扣题目展开写作的方法,研究作者是如何紧扣标题的关键词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突出中心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文章所提供的材料能否典型地表现出焦裕禄的先进性,他之所以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在文本细读时,把标题作为阅读的切入点,学生阅读的思维方向就会更加明晰,对文本核心内容的把握会更加精准。

再如,在学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时,也可以将标题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标题中有三个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据此可以设置几个具有引导性的问题 :“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他是怎样退秦师的?退秦师的效果如何?退秦师的过程中表现出烛之武怎样的性格特点?”以问题促思维,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的方向,能让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有切实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以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文本内涵。

结构切入,洞察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本细读需要以文章结构作切入点,引导学生梳理层次,把握内容要点。例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从结构切入,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与内容要点。文章以七个部分显示写作内容与逻辑层次。第一部分包括第 1 自然段和第 2自然段,是交代写作原因 ;第二部分包括第 345 自然段,叙写刘和珍的事迹 ;第三部分包括第 67 自然段,主要阐述作者的观点,发表对刘和珍等青年学生遇害事件的看法,表达对段祺瑞政府暴行的谴责与批判,对遇害青年学生的同情、崇敬与怀念,揭示这一事件的意义。在文本细读中,随着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和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刘和珍那种追求正义和真理,为民请愿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就会得到鲜明的表现。从文章结构切入,细读文本,学生能够获得悼念文的写作启示,即先叙述事件的发生,当然可以补充一些背景材料,诸如与当事人的认识过程、事件的发生背景等,然后要对事件作必要的议论,通过议论揭示其意义,对当事人的意义,对作者的意义,对其他人的意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等。总之,从文章的结构切入,能够快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本的内容要点,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化和提升。

从关键词句切入,体味文章的主旨意蕴

关键词句是文章结构层次、逻辑线索演进的提示点,更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主旨意蕴的聚焦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章关键词句切入,增强对文本结构层次与内容主旨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文中有一句概括全文的句子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很明显是全文的关键句、核心句,教学中完全可以从这个关键句切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为此,可以围绕这句话设计问题,如 :“作者说,故都的秋清、静、悲凉,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从关键句切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通过寻找、分析文中表现清、静、悲凉特点的相关段落与语句,促使学生思考这些文字背后

所隐含的情感,揣摩作者当时的心境,自然有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再如,教学《再别康桥》时,从关键词句切入,体味诗中的情感意蕴,一方面可以抓住开头一节诗与最后一节诗中相似句式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这两处关键句是揣摩和把握诗人情感的重点。无论“轻轻的”来和走,还是“悄悄的”来和走,都显示出诗人宁谧的心境,表现出对康河之景的喜爱、迷恋与惜别深情。一方面可以抓住诗中“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一系列意象,以这些关键意象为切入点,感受康河寂静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宁谧的心境,透过多样的意象把握诗人对康河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从细节描写切入,体会人物的情感表达

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但能够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烟火味,还能使人物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细节虽然在文学作品中显得细微,却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体味细致入微的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在细节描写上下足了功夫,展现了王熙凤的精明圆融。教学时可以先探讨王熙凤花样的夸人方法,她首先是拉着黛玉的手细细打量一番,这是表达了对黛玉的亲切之感,为赞美黛玉作铺垫。如果直接开口去夸黛玉,这不是王熙凤的风格。王熙凤只要夸人就要夸出一朵花来 “天下真有这么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说明黛玉美得超乎常人。可是,贾府的三个姑娘就坐在旁边呢,这样把黛玉夸到天上,岂不是踩低了贾府的三个姑娘。因此,王熙凤话锋一转,接下来一句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可是一箭三雕,既夸了黛玉,又夸了贾府三姑娘,更取悦了贾母,为贾母疼爱黛玉找到了借口。在大厅之内的众人听了王熙凤这番话无不受用。所以,熙凤这种夸人的手法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王熙凤能在贾府中八面玲珑,混得风生水起,这与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密切关联。体会同时也能让我们从这个角度入手,慢慢解开红楼梦的细枝末节,体味到文本的情感。体会人物情感表达,把握人物性格,细节描写有时候确是重要的切入点。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本解读的切入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主动热情,引导学生细读深悟,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END-

作者:房珊珊

来源:《中学语文》

转自:“语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