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周康平:关注教学的起点和落点

2023/7/3 16:20:50  阅读:35 发布者:

周康平: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在课堂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几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往往就学什么,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就会学到什么程度。从这一点来说,高中学生更加有理由觉得高中语文教学低效。同样的《老王》,在初高中都被选人教材,可实际上,初中和高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定基本上没有区别,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高”来。孙绍振老师说:很多教师都在教很多一望便知的东西。这种状况在高中确实较为普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没有充分预估教学起点,故而造成教学落点的偏差,导致教学上的低效。本文以《清兵卫与葫芦》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教学起点

确立课堂的起点,一般要对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教学文本难易度做出预估,这两者的契合点就是教学的起点。以往的起点预判,都是在课前的备课环节,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情和教学文本难易度的把握来确定。这种单方面、经验式的确定往往决定于教师的预判能力。在《清兵卫与葫芦》中,教师是这样来预估的:学生基础——学生有接触过小说,但对于外国小说中的“摇摆”不太了解(这也是单元的要求),所以“摇摆”的情节特点必须讲;小说主题——对天赋和自由天性的扼杀,但个性解放总会找到新的突破口,对这个主题学生要经过引导方能明白。教学设计于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而展开。来看一个常见的基于此而生发的教例:

[教例(一)]

一、导入,简介作者(3分钟)

二、概括主要情节(2分钟)

师:本文主要说了什么事?

三、概括人物形象,理解主题(25分钟)

师:清兵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的爱好会失败,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明确主题:大人对孩子天赋的扼杀,个性总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四、了解小说的情节特点(10分钟)

师:为什么要穿插客人来访的事情呢?

明确:摇摆,让故事更加摇曳多姿。

主要解决的目标有四个:情节概括,人物形象,主题理解(教学参考书中的解读定位),情节特点。这样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设计是较为普遍的,据笔者调查研究,接近90%的课都是如此。

教师的判断是否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现在通过笔者的一个起点预判实录和分析。判断教例(一)的预判是否正确。

[教例(二)教学片段一](上课时间:10001008

师:同学们,先看一下作者介绍,你了解到了什么内容?

生:作者是日本人,提倡个性解放。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文章,那么你们能说说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分析:教学预估提问,了解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达到何种程度。)

1:不要小瞧了孩子,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厉害。

(分析:这位学生对文本还只是一种粗略的感觉。)

2:我觉得是大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分析:这位学生对文本的感觉已经有点接近小说常见的主题。)

师:兴趣?

(分析:教师这样问目的在于查实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清兵卫所代表的符号意义。)

2:是天赋。是大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分析:天赋和兴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凭这位学生对两个词的改动,大致可以预测到该生已经触摸到清兵卫的悲剧意义了。)

师:你们都同意吗?

(分析:教师这样问目的在于预估这种理解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生(齐声):对。

(分析:学生很齐声,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这样的主题。) 师:尽在于此吗?(分析:了解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是不是还有新的角度和更深层次。)

(生沉默)

师:为了表现这个主题,作者在写作上是不是有什么特点?比如情节的安排方面。

(分析:目的是看学生有没有对情节特点——“摇摆”概念的了解。)

3:情节比较简单。

4: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安排的。

(分析: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并没有提早预习专题后面的内容,对于“摇摆”的情节特点也不太了解。)

对照笔者的课堂实录和分析,大家可以发现,学生只要初读课本就已经了解了参考书中要求学生达到的主题理解——大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判断,教例(一)中的前三步(30分钟教学时间)都是低效的甚至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是在教学生已知的东西。至于第四步,“摇摆”情节的特点,我们通过师生问答可以知道学生没有了解的经验知识基础。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教例(一)唯一有效的教学起点是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摇摆”的情节特点。

那么,我们怎么去找到另外的教学起点呢?笔者的设想是:基于小说主题的多元性,主题的教学可以再深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解读或深化认识;基于小说教学价值的丰富性,可以在别的知识点(比如小说的语言)找到新的教学点,发现另一个学习点。

为了确定教学起点,继续看笔者的课堂发展和实录分析:

[教例(二)教学片段二](上课时间:10091011

师:读完后,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分析:教师这样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在阅读方面,除了教师的预估问题外是不是还有值得研讨的问题。)

5:我觉得这篇文章也有对老师的批判。

6:我觉得老师到清兵卫家里后,他妈妈吓得面如死灰,有点不可理解。

师:还有吗?

7:他爸爸和客人谈话的几个段落好像有点多余。

  生8:我也觉得这几段有点问题。

(分析:学生的疑问之处就是预判教学起点的关键之处。)   

在这个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喜欢武士道的教员”的描写和“客人来访”的章节表示不理解和疑惑,由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该堂课可以在主题方面进行深化教学。

这个开头总共花了11分钟,但笔者觉得值得。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教例(一)和教例(二)的教学起点确定路径及其分析(见下表)。

二、教学落点

如果说教学的起点是教学目标的指向,那么教学的落点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做精心的准备预设,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样,会存在着区别。再加上实际教学中会有外界的因素影响和干扰,预设的教学落点也会有一定的偏差性。因此,教师要对实际教学落点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体现出“这一班”的特点。这种变化与调整是“以学定教”的集中体现,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下面笔者以《清兵卫与葫芦》在两个不同班级中的不同处理为例来说明教学落点的变化和达成。

[教例(二) (7)班教学片段三]

(紧接教学片段二)

师:哪个问题需要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解决?

生:客人来的部分好理解,就是想要表达……

师:同学们,清兵卫的妈妈被吓得面如死灰,确实有点让人想不通?现在大家打开书仔细读读相关的段落,思考一下,清兵卫的妈妈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生默读)

生:他妈妈感觉到这件事情可能很严重。

  (部分学生表示不同意。嘀咕:这反应也太过分了。)  

师:在平常,老师到你们家去家访,在什么情况下,你妈妈会面如死灰?

(生笑,认为这不可能。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似乎有醒悟。)

生:是教员。一定是这个教员的原因。

师:仔细读读有关文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教员特别爱好武士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

(师出示幻灯简介“武士道”。)

(学生明白了本文的一个新主题:专制力量的强大对个体生命的压制,这不只是个体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师:这样的主题是同学们讨论出来的结果,但我有一事不明白,他妈妈的出现完全是不必要的,还有教员没有发现葫芦的情节也是多余的。这些情节去掉都可以反映这样的主题,为什么呢?

(引出“摇摆”的情节作用。)

[教例(二)高二(8)班教学片段四]

  (紧接教学片段二)

师:你们觉得哪个好理解,哪个问题需要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解决?

生:我觉得客人来访的这个章节值得研究。里面提到的马琴是不是有特殊意义?

(很多学生表示有同感。)

师:这个马琴是真有其人,打个比方,这个人在当时相当于民国的鲁迅。

生:马琴是个作家?

师:想到了什么?

(生纷纷相互讨论。)

生:世人的眼光标准,还是以某些名人为标准的。

生:如果马琴是个葫芦鉴赏家,那大家以他为标准还说得过去。可见,清兵卫的爸爸和来访的客人并非真正懂葫芦,这样更让我们同情清兵卫。

师:对美的追求是那样困难,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是不是同清兵卫一样感觉到了孤独。

师(总结):清兵卫与常人的矛盾冲突,是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现状,体现了作者的忧思。

师:在这个章节的描述中,你是否还能读出新的东西?

生:我还读出了隐含在文章中的一种痛:他爸爸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害孩子,他的害是无意的。

(学生对这样的解读表示惊叹。)

师:真棒!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是以“爱”的名义。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文章的另一主题解读,联系实际。)

师:小说在这个部分,展示了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这矛盾又分哪几层?

(引出“摇摆”情节的作用,研析“摇摆”情节在本节中的展现。)

三、教学反思

教学的落点在不同的课堂中显然会因为不同的班级而有区别。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前备好的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师不同的班级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教师在确定教学起点和落点方面没有考虑到“这一班”。在教例(二)中,之所以有不同的教学落点,是因为我们在课堂的最初花费时间来确定教学起点,所以,最后的教学落点也有了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在科学的范围之内的)。

这种不同教学落点是不是常态?每节课是不是都这样?教师在备课中是不是都要预估到?显然,回答好这几个问题对于我们很重要。笔者认为,不同的教学落点决定于在课前或课始的教学起点的调研确定。教学起点接近,教学落点也接近,当然在落实教学落点时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层次,这都是正常的。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完全不同于以往备课的思维,要关注各种教学起点的可能,并做好各种落点变化的可能准备。很显然,如果这样来做,教师备课就得更加深入,更多考虑学生的基础、表现和文本的情况。也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