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3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命题规律以及2024备考对策

2023/7/3 16:06:24  阅读:40 发布者:

2023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命题规律以及2024备考对策

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特征命题规律

一小说与散文、名家与非名家作品平分天下,选文字数在1800字左右。2023全国甲卷为散文,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1196字;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为散文,陈 村《给儿子》,1963字;2023全国乙卷为小说,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1700字;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为小说,沈从文《社戏》,1896字。

二文体多元,关联教材改革,关联社会热点。乡土小说为选文重点,突出传统文化,突出劳动精神。2023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与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给儿子》强调劳动可以培养品德,可以促进青年成;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社戏》重点描写乡村民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23全国甲卷歌颂机器与工人,体现改革开放时代的劳动与创新精神。

三重视关联教材,指导教学。间接关联教材,名家非知名作品。如: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沈从文《社戏》

重视群文比较,直接关联教材。

如:(2023全国乙卷)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四常规习题为主,习题保持稳定。重视心理描写考查,重视场景描写,语言意味,重视段落作用,强调审美。

1.心理描写与审美

如:(2023全国乙卷)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2场景描写与审美

如:(2023全国甲卷)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3全国乙卷)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3语言段落与审美

如:(2023全国甲卷)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强调创新,关联新教材改革。文艺评论,文体融合,情景应用,皆为高考命题重点。

如:(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

2024高考备考策略

一重视阅读,以读代练。读经典作品,读文艺评论。教师编写文学类作品选读,一周推出一期,选材多元,联系社会热点,便于落实,便于提高学生成绩。

二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掌握文体知识,重视跨文体融合,落实每一个考点。(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

三重视关联教材,重视群文阅读。同一主题不同文本,课内 课外比较,把教材与课外阅读融合在一块,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提高学生成绩。

四精题精练,错题重练,滚动复习。常规题与创新题结合训练;梳理高考真题,研究命题规律;积累习题,拥有自己的题库,不迷信联考,不盲从押题卷。

声明:本文为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原创

转自:“高中语文与考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