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我怎么制定和叙写学习目标 | 研修感悟

2023/7/3 11:22:00  阅读:55 发布者:

我怎么制定和叙写学习目标

——学教评一致性主题研修活动心得感悟

刘敏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

参加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实操培训之后,虽然只有时间较短,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受益匪浅。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奋斗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Shopping A Lets learn》这一课为例,从依据什么制定目标和怎么达成目标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和反思。

要制定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就要思考至少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第一,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第二,学生有什么可观测到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教师才知道学生学会了?

第三,学生的这个行为要达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代表了学习的深度和难度。

第四,为了实现这个程度的学习,教师需要创设或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条件。

这四个问题正是课标分解中的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和怎么学,那也就是说,目标的叙写深深依赖课标分析。做好了课标分析,再利用三步走的叙写技术,也就是“找动词、定标准、给条件”来最终陈述学习目标。

下面我就以其中一条学习目标的叙写举例来说。

摘录的课标中,有一句:“在听、读、看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提取、梳理所需信息。”课程要求相对笼统,如什么叫提取、梳理所需信息呢?怎么才能观测、评估学生提取到或梳理到了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化为课时目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句课标要求制定更加具体清晰的课时学习目标呢?

第一步是:找动词。

首先,我们看课标摘录中的动词,课标摘录中的动词是“提取、梳理”;其次找到可观测的动词代替课标中的动词。我用“回答问题”来代替“提取”,用“说出”代替“梳理”。“回答问题”和“梳理”就比“提取”“梳理”更易评估。

第二步:定标准。

第一步的动词找到了,我们就要进一步说明这个动词的标准或者程度。

第一个动词“回答问题”我给定的标准是“正确回答问题”,第二个动词“说出”我给定的标准是“准确说出”,通过这些词,让学习的程度清晰化了。

第三步:给条件。

既然通过第二步定了学习的标准和要求,就要给相应的条件。我给的条件是“通过观看有关JohnWu Binbin在不同地点旅游的两个视频”和“在正确地听音选词和联系上下文选词的基础上”,这样就显得比较合理和可能达成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学习目标只能描述一个预期的学习行为或结果,叙写目标的时候,若出现多个行为动词并列的情况,表述会显得很啰嗦,对此我们可以拆分为两个学习目标进行表述,所以我也拆分两个学习目标。

其一,通过观看有关JohnWu Binbin在不同地点旅游的两个视频,正确回答有关天气与衣服的4个问题。

其二,在正确地听音选词和联系上下文选词的基础上,准确说出try them on try it on的用法区别。

这个目标向我们清晰地传达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的问题,而且镶嵌了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使学习目标具体化了。

学习目标已定,接下来就要设计教学活动以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需要具体的操作步骤,把每一个步骤写成一个事件。

针对学习目标一,具体教学活动设计的步骤如下:

1.给出问题和要求,学生朗读问题;

2.教师播放关于JohnWu Binbin在不同地点旅游的两个视频;

3.学生观看视频,听取关键词、句,正确回答问题;

4.概括JohnWu Binbin在不同地点依据不同的天气应该购买什么衣服。

上述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具体和细化,每一步都指向学习目标和评估任务,更加具有指向性。

运用学教评一致性的理念指导备课,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精简了,而且每一个活动都指向教学目标,也明确了哪一个环节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看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从“我教了”变成“我教会了”。学教评一致性给我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理念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

转自:“张博士教科研共同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