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名师成长四部曲之三:​课内源自课外

2023/6/20 16:41:22  阅读:50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桃李微教育 ,作者彭兴顺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课中灵活的调控,课后认真的反思。教师课内的精彩源自他课外的投入与付出。

2014528日下午,继2010910日、2014416日以后,温家宝第三次赴河北省六道河中学,为学校师生做了一堂题为“与中学生谈地理”的讲座。在2个小时的讲座和问答中,温总理以“仰观天文,附察地理”为主线,阐释了学好地理这门综合科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古今中外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了不畏艰苦、探索真理的道理。

受过系统的地质专业教育,而且有十几年地质队工作经历的温总理,给初中生做地理讲座,可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可他为了这次讲座,除了观摩初中地理课外,还专门学习了初中地理教材,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备课,七易其稿,专门向一些地理老师试讲、请教,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

01

课前准备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执教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后,有人问他这堂课备课用了多少时间,他幽默地回答道:“你是问写教案所用的时间呢?还是问为上好这堂课所准备的时间呢?如果是问前者,我只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写教案;如果是问后者,我几乎花去了过去的所有时间做准备。”

是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我们没有过去坚实的文化积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做准备,那么成功的课堂可能永远与我们无缘。

精彩课堂来自于精心准备,上课前的准备对于课堂教学,犹如枕木之于绵绵铁轨,基石之于巍巍高楼,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课前的准备主要就是教学设计,要在对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握下,在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师本人的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清晰地阐明教学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策略,经济地选用教学媒体,合理地拟定教学进度,使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使用方面取得最佳的效用。

1.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科为特点,自然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施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力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在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任何课堂教学都不能忽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不能以要重视过程与方法为由而影响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的达成。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所有的知识与技能都必须以一定的过程与方法习得,你能找出不需要经历过程、不需要方法就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吗?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没有对知识、对教师、对学习、对同学的真正热爱,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远大理想,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永恒的强大的动力支撑。因此,这三个层面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具体到各个学科及学科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真正领会和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2.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范例,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知识范围、编排特点以及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各章节的目的要求、重点,估计难点并拟定难点处理的方式。

分析理解教材,可以参考教学参考书和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教材分析的文章,但是教师一定要在自己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阅读,而且要理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并从实际出发,选择采用。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和周围的事物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反映它们的知识是一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知识网。什么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就是知识网上的结和纲,即带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抓住这些共性知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生物学中,动植物进化的规律、遗传理论中的三大规律,以及细胞、组织、系统的概念等,都是教学的重点。

什么是教学难点?它是由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及生活经验的不同而决定的。通常来说,那些离生活实际太远的、太抽象的、过程太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称为难点。

重点一定要处理好,难点是不是一定要突破呢?难点有三类,本身是难点,又是重点的,要攻坚;本身是难点,课程标准只做了一般要求的,淡化;本身是难点,课程标准、教材没有要求的,回避。

3.研究分析学生

学生总是以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经验并安排自己的学习,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的,因些,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从而有的放矢,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分析学生认知基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任何教学设计中,都应考虑有关知识点学生的掌握情况。

其次,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一般来说,学生的认知可分为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以行为把握为主,这样就可以多安排一些操作与实践方面的教学活动,如演一演、说一说、画一画、量一量等,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以图像把握为主,教师应重视实物、图表、演示课件等手段辅助教学,初三及以上学生以符号把握为主,可以适当增加概念、推理、逻辑等方面内容与难度。

4.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或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手段、技术等方面做出的概括性的规定。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教学实践经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概念密切相关。它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目的性和相对概括性等特点。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等,都是这种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5.精选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教学媒体,又叫普通教学媒体,包括教科书、标本、模型、黑板、图表等;另一类是现代教学媒体,又叫电子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两类教学媒体,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服务,它们相辅相成,互相结合,构成教学媒体系统。

选择教学媒体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做依据。心理学认为,人们从听觉获取的知识只占15%,而从视觉和触觉获取的知识约占835%,而且所得的知识记得牢,用得上。有人调查:单靠听觉获取的知识,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只能保持15%;而靠视觉获取知识,3小时后保持70%3天后却能保持40%

有人比较视、听的记忆效果,发现看过的内容比听过的内容能多记住1.66倍。在视觉信息的传入中,方式不同,效率也是不同的。如:

用文字描述使人识别需2.8

用线条图描述使人识别需1.5

用黑白照片描述使人识别需1.2

用彩色照片描述使人识别需0.9

直接看实物使人识别需0.4

以上说明:制作或选用适当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教学上实用。一要依据教材、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二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要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内容上正确。所传输的信息在科学性、思想性上不能有错误。

3)形式上美观。画面构图要清晰匀称,色彩逼真,字体大小适度,排列得当。

4)制作上经济。既要考虑教学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节约,避免浪费。

5)手法上创新。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单纯模仿,要有所创新。

6.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主要特征:①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②源于教学实践,升华为理论后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贵在得法”;③教学方法脱离不了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不同的情形、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教法,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具体到一堂课的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1)有意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的意义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使他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3)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课也上得很完美,但是却不是平时能上的课,理想的课应该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是平实的课。

5)待完善。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02

课后反思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曾在其译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卷首语中这样写道:“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贱的情操,而是永不会被卑贱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而是不会被黑暗所湮没。”同样的道理,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课后反思,对于已上的课来说是课后思考,但对于教师教学生涯来说,又变成了课前的准备。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对上过的课进行反思,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整理,以便今后发扬光大;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深入剖析,以便今后避免和改进。长此以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得到不断提升,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今天超过昨天,明天超过今天,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就是能实现不断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那么,怎样进行课后反思呢?

1.写第二教案

课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教案的修改、调整和补充。将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问题设计、作业安排、板书、教学效果,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等各个方面有价值的反思写在教案后面。也可以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补充。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觉得某些资料或信息对本堂课有价值,也可以补充在教案上,使其更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当以后上同类型或同一内容的课时,拿出这些有教学后记或修订后的教案作为参考,将受益无穷。

2.写教学后记

坚持每天写教学后记,把自己教学的得失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

1)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达到了,标准是什么?如果说没有达到,标准又是什么?

2)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后续教学的打算有哪些?

3)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

4)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

3.听取专家评价

听取同行或专家的评价。虚心听取同行或专家的意见,为自我反思提供资料。

4.与别人作比较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对比、联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取长补短。比如,听了名师的课,比较自己的课有什么不足,今后如何改进;学习报刊文章后,有什么收获,想想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到,等等。

5.写教学实录与评析

将自己较成功的课回放整理成教学实录,写出主要教学流程的设计意图,并写出教后反思,请教研人员或有关专家写出教学评析,进一步从理性的高度梳理和分析教学。写教学实录与评析,有利提高教师的归纳总结水平,提高理性认识水平,增强以后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教育就是唤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彭兴顺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