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走在力争 成为名师的路上

2023/6/20 9:23:58  阅读:39 发布者:

心怀希望,踏上教师岗位

犹记得,26年前,我还是一个初中生,听着语文老师课堂上抑扬顿挫的朗读,看着作业本上一个个字符从笔尖流淌出来,我心想:“当老师真好!”到初三填报志愿时,我填报了中师。自此,我便踏上了教师之路。三年师范生活,我努力学习,不断充实、不断锻炼自己,只为了,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挑战自我,促进专业成长

还忆及,刚踏上工作岗位,我还是不自信的。那是第一次踏上讲台,看着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心中忐忑,我深呼吸,鼓足勇气,开启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堂课。课后,我认真反思,大到每一个板块,小到每一处过渡语。为了成为让学生喜爱的老师,我积极向同事请教,看教参、查资料,备课的纸张密密麻麻,无备课不讲课,反复琢磨、反复修改,慢慢地,我知道了什么样的课才会让学生喜欢。可我不知道怎样提高学生成绩、怎样和家长沟通……

真正让我发生改变的是一次赛课的经历。那一年,我参加了学校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第一名。这个第一名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可以说对我的教师生涯起了导向型作用。从那时起,我就非常珍惜每一次赛课机会,从示范课到观摩课,从第一届名师到终身名师,每一次挑战,我都积极参与,经常挑灯夜战,经常几易讲稿,经常对镜试讲……“赛课+反思”,使我逐渐悟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规律,逐渐成为业务骨干、教学能手。

不断研讨, 做青年教师引路人

而今,作为学科组组长,我深深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的,要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才能促进整个教师教师团队的发展。”十多年来,我积极做青年教师的领路人。

2019年以来,我积极加入名师工作室。我先后加入了“董亚玲名师工作室”、“张莉名师工作室”。跟着优秀团队,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认真履行名师培养对象的职责,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并将学习的成果加以推广,辐射引领,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研修意识,不断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这几年来,我积极参与学习,持续研究名师的专著、精品课例、专题讲座,从模仿到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沉淀自己的教育思想。通过不断的学习、研修, 总结反思,慢慢形成经验,逐渐从教研走向科研。今年,我参与了省课题《双减背景下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在学与研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随着新课标的修订,双减已落地生根。”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学习,还有很多事值得思考、值得尝试。在每周的语文教研活动周,我力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常说:“内在驱动力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变化”,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成长,必须不断学习!

读书获知,受益匪浅

自加入中原名师张莉工作室以来,张莉老师一直很注重研修活动,从学习时间到学习要求,从读书书目的推荐到读书分享,都安排得一丝不苟。在研修期间,张莉老师引导大家进行读书分享活动,并推荐了《非常语文课堂》、《不拘一格教语文》、《一路修行教写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我就想浅浅教语文》等50多本书。根据张莉老师的推荐,我读了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肖老师的课依课标 、扣文本、明主题,他每一节课都扣住一个点,并以点带面,引发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这使我深受启发,在语文课堂上要坚持“课标、文本、主题”这三个要素,注重引导学生悟文本;肖老师的课重朗读 、重品析、 重情感,他的课堂始终“贴着语言文字行走”。我看了肖老师的16个教学案例,肖老师对朗读非常重视,课堂上舍得花时间。我受益匪浅,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动,教师也要在读中沉浸,在读中心灵契合。这样,语文课堂上才能有四处飘散的语文味;肖老师的课堂重标点、重换字、 聚焦小处。看完他的课例,我佩服于肖老师对语文教学的高度用心。这不仅有方法,更要有长期的专业积淀,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个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这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精神。读了《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将努力向肖培东老师学习,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思想。阅读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知道做教师当有更广阔的天地,要多读书、多实践。

我还读了王君老师的《王君语文创新教学十一讲》,本书中提到了文本特质有七种: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诵读型文本、思辨型文本、跳板型文本、积累型文本。这样的分类思想,让我大开眼界,让我们面对文本时,抓手更多,解读的角度更多。

最令我赞叹是语用型文本的设计思路。在《紫藤萝瀑布》这一课例,王君老师就按语用型文本来设计,通过引导学生“看篇、看段、看句、看词、看意”来解读文本,从整体到局部,从谋篇布局到选词,让学生看到了文章组合上的特点,从而积累篇章的知识结构,非常巧妙;而《看云识天气》一课,王老师把《看云识天气》作为语用型和写作型相结合的课型,设计“一个核心”“四个步骤”的课堂架构。“一个核心”指课堂锁定在“表达特别有条理”这一语用点上,既是文本研读的焦点,也是写作训练的起点。课堂重点凝练聚焦,简而有力。“四个步骤”指课堂以“宏观看全篇骨架”“中观识段落铺展”“近观析层次构造”“微观鉴句内逻辑”为课脉,构建出一个说明文教学的新范式,课堂流程干净利落,简而有序。后来,我还有幸在网络上听过王老师的几节课堂实录,深受震撼!不管是她对于教学内容极具匠心的设计,还是授课时热情昂扬的状态,又或是幽默亲切又饱含鼓励的课堂语言,都让课堂的每一环节精彩连连。从她的课堂中,可以看到她对教育的极度热爱,对学生的极度热爱。这大概就是她在本书中所言:“我把自己的生命特质,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语文课上”。

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收获。通过学习,我不知不觉在成长……

实践应用,且行且思

首先,我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不再就课备课,而是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执教《灯笼》一课,上课开始,我先以自己的经历设置情境,引出灯笼,再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关键句,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接着呈现一副鱼骨图,老师举例填好第一个方框,让学生填剩下的方框。以此,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我顺势抛出“作者与灯笼结下哪些缘,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个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描述8件事的句子当中,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情感。祖孙缘、母子缘,民俗缘学生好理解,爱国,大部分学生难以悟到。我便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联系汉献帝这个人物,学生很快发现了共通点,理解了作者“马前卒”的誓愿。我想:“教师不应该只传输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思维与情感、创造与创新等。

其次,我学会了反思。每节课后,我坚持反思:“我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情?我的提问是否过于零碎化?问题探究是否有思辨性?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该如何引导点拨……”如此以来,在不断反思中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研究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从最初的选择老师这一职业,到而今,成为市名师培育对象,一路走来,边教边思,边学边研,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段难忘经历。自加入张莉名师工作室以来,读书分享、听课交流,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对“名师”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在于有德、有志、有情怀,更在于多读书、多实践、多学习、多反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在力争成为名师的路上,我将不忘初心、敢于迎难而上,不断超越自我!

转自:“张莉工作室中学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