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在学科课程中设计指向素养的作业?

2023/6/7 9:52:29  阅读:3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 ,作者探月MEA

核心素养时代,对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避免让学生重复刷题,这样只是简单训练了低阶思维;

2.作业量要减少,但又要保证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素养发展;

3.作业形式要创新,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4.作业要能够持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指向素养的作业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推崇,但是,这对于刚接触素养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什么是指向素养的作业?

如何布置和设计指向素养的作业?

 

在此,展示了一份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刘铭玉老师布置的指向核心素养的生物作业,希望能让各学段、各学科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有所参考和借鉴。

 

01

什么是指向素养的作业?

指向素养的作业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素养的任务。本文所描写的指向素养的作业,特指学科教学场景下的作业,它的特点是:

 

1.作业所针对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明确的;

2.作业是轻量级的,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在一节或几节课之内;

3.同类型作业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各学段、各学科中适用。

 

这类作业是在学科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他们还有一个专有的学术名字:建构反应型表现性评价(constructed response)。

表现性评价是素养教育中最底层和通用的理论与工具,指让学生创造一个作品或完成一次表现,教师在学生的作品或表现中,衡量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他们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它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建构反应型、独立任务型、课程嵌入型、复杂项目型。其中,建构反应型表现性评价是复杂程度较低的一种类型,它常见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和学生的作业。

02

怎么设计一份指向素养的作业?

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刘铭玉老师,从所教授的生物课中——“走进细胞工厂”,设计了一份这样的作业。

作业目标

教师布置这份作业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即结构功能观。

所谓结构功能观,是指学生能够运用结构功能观,解释某些复杂的生命现象,说明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背后的生物学机理,解释某一结构对应的多种功能,以及哪些结构共同承载生物体完成某项功能。

作业内容

请学生参考“合成蛋白的分泌路径”,以叶绿体为例说明细胞内的光合作用是细胞器分工合作的结果。

例如,可以共同撰写一个有关“细胞工厂”的小故事。小故事要以“光合作用”为故事主线,描述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器和相关细胞结构的贡献,也可以用绘图等其他新颖的方式进行表述。

03

作业如何锚定明确的核心素养?

在这份作业中,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去阐释“光合作用过程中,各个细胞器是如何合作的”。

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并不具备唯一答案,学生有充分地发挥“结构功能观”这一素养来解决问题的空间。

学生需要使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合成蛋白的分泌路径”,并将其中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一核心理解,迁移应用到另外一个生物现象的场景“光合作用”中。

锚定明确的核心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这是此案例的第一个关键特点。

04

前置学习为作业奠定基础

相较于考察知识水平的作业,指向素养的作业往往更加复杂,完成的难度也更高。因此,在布置作业前,在课堂上,为学生完成作业设计“学习路径”就尤为关键。

在刘老师布置这份作业之前,在课堂上,学生依次完成了下列的前置任务,这个步骤就是学习的关键过程。

1)知识输入

 

每个小组有 5 名学生,对应需要学习的有 5 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每名学生会拿到一个细胞器的学习资料。

随后,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需要完成资料学习,并用简洁的科学性语言填写以下表格中对应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知识迁移

 

所有学生阅读材料《能源吸收车间——叶绿体》,并回答问题:叶绿体中有哪些结构特点和它的功能相适应?

3)知识碰撞

在第一个任务“知识输入”中,负责同一个细胞器的小组“专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聚集到一起,组成某细胞器“专家组”。“专家们”共同商讨,如何用科学且简洁的语言来给其他同学描述这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它对应的功能。

 

“专家组”的所有成员需要达成一致意见,并面向老师进行模拟讲解,经过老师的审核和修改。

 

4)知识输出

 

所有“专家”回到之前自己的 5 人小组,小组内共同协作,说明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的完整过程中都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参与,这些细胞器在每一步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在这个任务环节中,每一位“专家”都会参考下图的流程,在组内对自己负责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应情况进行讲解,其他小组成员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直至所有同学掌握每一个细胞器。

5)布置作业

 

在完成以上 4 个前置任务后,教师才为学生布置了最终的指向素养的作业——请学生以叶绿体为例说明细胞内的光合作用是细胞器分工合作的结果。

 

一份设计严密的指向素养的作业,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经历复杂的思维和表现过程。

这样的作业不可能仅由最后的“大”任务构成,而是由一系列的前置任务,有逻辑、有次序、有进阶地排布而成。

比如在本文中,刘老师就先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了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然后基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生命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初步迁移知识,调用”结构功能观“素养的机会,为后续学生完成基于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分工与合作的分析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样,这份生物作业也就很好地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迁移与探索。

来源 | “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

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的公众号专注于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领域,聚焦新课标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素养教师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开源表现性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实用工具,分享极具参考价值的课程案例,陪伴创新教育者完成指向核心素养的重要转型。

作者 | 陶潜

转自:“星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