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父教问题辨析——兼论家庭教育分工原理

2023/4/21 10:50:50  阅读:72 发布者:

父亲是男性家长,是对子女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他人”,父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的滞后,父教问题在教育学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家庭关系、育儿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父教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父亲关爱、全职爸爸、奶爸等新的父职形象与父职实践不断涌现,新旧父职话语与父职实践正在同一时空上演[1],父职与父教的新变化推进父亲研究的不断深化。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父母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提出了“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等家庭教育基本原则,这又为加强父教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作为私人领域的家庭,面对“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传统,父亲如何“亲自”带娃,如何与母亲“共同”养育是个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进一步系统回答什么是父教、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性是什么,父教与母教的关系以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问题。

一、父教的意涵与议题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父亲与母亲一起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共同影响孩子成长。社会学领域格外关注对父职的研究,以此切入父教问题。虽然父教是父职的核心,但仅从家庭分工和关系的角度讨论父教很难清楚父教的全貌。父教属于家庭教育学重要范畴,自成体系,有必要从教育角度进行单独讨论。

1. 父职的意涵

父职问题研究起源于欧美,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女性运动而不断深入,研究在于实现男女平权和女性解放,优化家庭功能。父职是与母职对应的概念,属于亲职范畴,“是指社会建构出来的男人如何做父亲的理念和实践,是包含个人层面、群体层面、社区层面、社会政策与文化层面在内的社会生态结构的产物”,主要“包括男性如何做父亲,父亲的责任、权利、义务和需求有哪些,父亲身份如何成为男性自我认同、人际关系、资源分配和社会政策、社会制度的一部分等”[2]。研究父职,需要探讨父职的内涵及其变迁,重点要回答现代父职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以此指导父职实践。然而,要想归纳父职的具体内容是不容易的:其一,父职的职责要求涉及经济、情感、教育、陪伴、安全保护等方方面面,而且随着孩子成长阶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其二,厘清父职需回答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母职,不知道母职也就不知道父职是什么。

尽管如此,研究者还是尝试从不同角度回答父职是什么这个问题。Hawkins等认为父亲参与应该包括9个方面:“提供经济支持、对孩子母亲的支持、管教和培养责任感、鼓励学业成就、给予表扬和情感支持、与孩子交流或聊天、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教孩子读书、鼓励孩子发展才能”[3]。徐安琪则详细地将父职参与概括为“日常照顾、行为教导和学业指导、互动沟通和关怀陪伴”等5个方面,涵盖了12个具体参与行为:“照料子女的日常生活、辅导和检查孩子的学业、参加家长会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交流、为孩子的生日购买礼物、陪孩子外出游玩和参加文体活动、陪孩子参观博物馆/展览会/美术馆等、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关心孩子的需求并主动回应、孩子心情不好/遇到挫折时安慰/引导/陪伴、主动与孩子谈话与聊天、鼓励表扬孩子好的行为与进步等”[4]。王向贤归纳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的管教型父亲、玩伴型父亲、帮手型父亲、充分参与型父亲等四种父职类型[2]。这些理解有助于深化对父职的认知。

2. 父职父教化及其问题

父职内容丰富,从子女的年龄范畴看,父职包括子女未成年和子女成年之后两个时间段;从内容范畴看,父职在子女未成年阶段涵盖了“经济供养”和“日常看护”等内容[6],但在讨论父职具体内容时其核心内容往往就是父教,甚至可以说出现了父职“父教化”倾向。无论是Hawkins所列举的9种父职,还是徐安琪归纳的12种父职参与行为,抑或是王向贤归纳出的四种新父职类型,其核心和主体都是父亲对子女(主要是未成年人子女)的教养活动。由于父职研究内容的“父教化”倾向,导致对父教问题并没有清晰地予以讨论;也正是因为没有注意区分父职与父教之间的关系,导致父职下位概念的使用出现混乱,不得不使用一些并不准确的概念来代替父教。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经常使用诸如“父职参与”(徐安琪等)、“父亲参与”(徐安琪、李燕、金洁、黄鸿等)、“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父职实践”(何绍辉)、“父亲育儿投入”(徐安琪等)、“父亲角色”或“父亲角色投入”(刘秀丽、张琼等)等概念。概念的混乱必然容易导致意义上的偏颇,下面以“父职参与”或“父亲参与”为例加以说明。“父职”是父亲基于父亲角色而承担对待子女的责任义务及相应的权利等,父职参与或父亲参与其实就是履行父职,但二者组合起来在语法上很明显不太通顺。更重要的是,“参与”一词在汉语中本意是指以第二方或第三方身份参加某一事务之中。把父亲视为参与者的角色定位背后显示出研究者已经将父亲的教育角色边缘化了,这意味着父亲只是作为帮忙者、协助者等,更暗含了家庭教育主要就是母亲或家庭其他成员的事情。因此,有必要对父职与父教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对父教问题进行更充分的讨论。

3. 父教的内涵与议题

父教是父亲教育的简称,相对于母教,简单地理解就是作为法定监护人的父亲应承担的家庭教育职责及其对子女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影响活动。认识父教应该从两个视角入手。其一,父职视角下的父教。从这个角度看,父教是父职的下位概念,是父职的教育维度。父职视角下父教研究的重点是基于父亲教育参与,探讨男女在家庭中的合理分工。但父职视角下的父教并不十分关注家庭教育自身逻辑,而脱离教育本身谈论父亲的教育职责很可能会有所偏颇。因为有的家庭在错误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存在着教育过度或教育不足问题。其二,家庭教育视角下的父教。从这个角度看,父教是父亲基于性别和社会角色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教育是系统工程,教育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教育投入、教育关系、资源整合、情感投入、知识准备、父母人格影响力、家庭文化氛围以及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同时,教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理想的父教还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此视角下,不仅要研究父亲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更要分析父亲的教育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着重探讨父教中的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二是父亲教育职责。关于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主要探讨父亲教育子女的一般性影响与特殊性影响。关于父亲的职责分工,主要探讨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分工原则,其目的是达成家庭教育资本的最优化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父亲的教育影响

父亲的教育影响是由父亲的教育能力和父亲的性别和角色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父亲的教育能力是父亲分担家庭教育事务的程度和处理教育问题的能力,父亲在育儿过程中性别和角色影响力也是父教的重要内容。研究父教,既要综合看待家庭教育事务,也要理性看待性别角色可能带来的教育影响;既要注重父亲的性别角色影响,也不应该有性别决定论的观点。

1. 父教影响的一般维度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包括一般维度和特殊维度,一般维度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父亲教养天性、教养价值、教养动机和教养技能四个方面[7],特殊维度主要是父亲基于性别特质和社会角色而产生的影响,二者共同体现在家庭生活之中。

一方面,父亲的教育影响涉及家庭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应该从家庭教育的整个系统来看待父亲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家庭教育的决策、教育资源的获取与保障、家庭优良环境的营造、日常家庭教育事务的承担等内容[7]。家庭教育决策活动主要包括教育目标的设定、学业规划、家庭教育资源调配与整合、人员分工、教育投入等,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决定教育活动的正确性和教育资源效用的最大化,过高过偏的教育期待无疑是当下家庭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家庭教育资源是开展家庭教育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经济资本、教育投入及由此营造的教育设施;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土壤,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和家庭风气,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家庭教育日常事务包括婴幼儿期的抚养、照料,学龄前期的游戏、陪伴、监护、照看,再到学龄期的亲子沟通、教育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与学校和社会配合等活动。

严格来说,家庭教育系统中所有方面的内容对孩子成长都非常重要,都属于教育参与范畴,不能只从日常看护、照料等方面看待是否参与了家庭教育,只有综合考虑父亲在每个层面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度才能评判是否存在“父教缺失”问题。在这四方面内容中,前两者与家庭治理相关,与孩子成长关系并不是最直接的,也不会占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父权制家庭中往往由父亲承担。后两者与孩子成长息息相关,其中家庭教育的日常事务是最主要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这项工作往往和其他家务事一起,过去主要由母亲或祖辈家庭其他成员负责,尤其在儿童早期。在父权制被打破的情况下,加强父教,主要是指父亲应该更多承担家庭日常事务等方面的职责。

另一方面,父教是通过家庭生活影响子女的,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现代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最重要的是教子做人。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家庭影响儿童发展的主渠道是生活本身。家庭是生活组织,家庭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生活教育[9]。现代家庭教育很复杂,“呈现一种家庭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影响、家庭生活和父母教养组成的嵌套结构”[10],家庭组织自身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文化上,家庭生活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上,父母的教养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教育期待及其教养方式上。

家庭教育事务是指为了教育子女所产生的各种活动或者工作,家庭教育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生活是为了生存、生长、实现生命价值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父亲发挥作用应该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儿童发展而有所侧重。儿童早期,家庭生活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养育,抚养大于教育,或者说教育融合在抚养之中。这个时期,母亲的重要性一般大于父亲,而且难以替代,父亲主要应辅助母亲开展养育。当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形象思维发达,好奇心增强,探索性活动增加,社会性活动出现,孩子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父亲,对父亲的依恋逐步增强。在此过程中,孩子对父亲那粗犷的形象感兴趣,并需要从父爱中感受力量和刚毅,这种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11]。父亲应该加强对子女的陪伴、呵护并引导建立规则。青少年时期,儿童正规学习增加,同伴互动行为增多,社会化程度加深,品德价值观逐步形成,父亲对儿童信念、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影响更大[12]。在这一时期,父亲应该加强与学校联系,注重对孩子的学业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管理时间、形成任务意识、养成自我反思精神,帮助孩子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培养健全的人格。

2. 父教影响的性别维度

“一阴一阳谓之道”,一个功能完整的家庭,孩子是父亲和母亲共同影响下的产物,二者由于性别和社会角色的不同,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不同,相互配合不仅能够补充资源不足问题,更有利于丰富孩子的各种体验,完善对人性的认识。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存在的差异既受后天因素,也受先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主要指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差异。后天因素主要是育儿经验,经验是个体自身成长经历和学习的产物,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包括育人理念、技能等在内的后天教育经验在育儿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男性的人格特质更多地与先天的基因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有关,是个体不容易左右的因素,在育儿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男性的人格特质影响因素中首先是由其生理遗传特征所决定的。相对女性而言,男性荷尔蒙分泌较多、精力体力更强大,在生存过程和文化建构中逐步形成了喜欢争强好胜、敢于冒险、意志坚强、擅长逻辑思维、喜欢动手、落落大方、不拘小节等品质特征。其次,男性的人格特质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男人往往是个文化的概念,在中国文化里总与男子汉、大丈夫联系起来,这是一种精神气质。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同时,提起男性往往会联想起一些历史人物形象,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而那些奶油小生、弱不禁风的弱男生总被主流价值观所诟病。当然,男性特质中也有一些不良因素,这些内容与大男子主义和男权观念相关,是性别特质中应该摒弃的部分。总之,男性人格特质是基于男性遗传特征而形成的、是历史选择和现实需要所决定的正向的品质特征。这些特质通过父亲的教育期待、生活方式、教育行为、儿童的模仿等途径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投射在孩子身上,成为父亲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说,男性“力量”首先会让孩子的感受更充实、完整,心理会更踏实,安全感也会增强[13];同时与父亲的依恋关系不仅让孩子在认知、思维等方面更优秀,而且暴力倾向更少,善于交际,情商更高[14]。此外,亲子活动中父亲更爱与宝宝玩闹,这会使宝宝更接近社会,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15]

更显著的是,父亲人格特质所产生的独特教育作用体现在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形成性别同一性,完善人格特质。性别教育除了通过认知等方式,更需要父母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的稳定性和性别角色的恒常性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儿童自我概念、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的内容发展[16]。不难理解,父亲是孩子形成性别角色意识的重要参照对象,在与儿子和女儿的交往、互动中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将敢于冒险、积极进取、乐观豁达、坚毅品质等男性形象树立在孩子面前,“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模仿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和男性行为品质,女孩则通过对父母行为的对比深化了对自身角色的认识”[17]。具体来说,父亲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将来发展自己的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楷模”,女孩则从观察父亲如何对待母亲的过程中了解到男人应该如何对待女人,这对女孩成人以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18]。反向研究发现,父亲的缺位对男孩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比起与父母一起成长的男孩,那些没有与父亲一起成长的男孩,寻衅滋事行为和果敢精神都会明显减少,但独立性有所增强,在兴趣爱好等方面带有更多的女孩特征;随着男孩年龄增长,他们身上女性化的行为模式会趋于弱化,但是,“很有可能在他们身上滋生一种危险的人格因素,那就是极端的男性模式,好像是对他们缺乏的一种补偿”[19]

加强父亲教育,不仅有利于发挥父亲性别特质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家庭和谐、婚姻稳定,也有利于父亲自我完善。父亲之所以成为好父亲,与其履行相应职责分不开,它是在与子女充分的互动中形成的。“经历育儿过程将有助于父亲的自身成长和完善的分析结果,或许是父亲更乐于接受的‘利好’信息和参与动员,对于提升男性投入父职的积极性有推助意义。”[20]也就是说,只有做父亲才能成为好父亲。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父教对儿童发展重要且特殊的作用,注重父亲的性别特质的育人功能,倡导加强父亲教育,防止父亲的缺位失位;同时也要防止出现父教决定论或父教优势论,更不能认为男性特质只有通过父亲才能实现。相关研究表明:在对孩子的影响方面,父亲的教养特征要比父亲的男性特征更为重要,而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间的差异并不重要[21]。也就是说,只要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效果基本是一致的,二者教育影响和效果的相似性要大于差异性。当然,缺失父教固然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补偿,母亲也可以有意地培养孩子的男性品质,但这不能说明,父亲基于性别和社会角色所产生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三、家庭教育分工原理:优化家庭教育资本

研究父教不仅要探讨父亲的教育影响和实践方式,更要研究父亲与母亲如何负担家庭教育事务的问题。家庭是私人领域,家庭教育分工是个复杂问题,不是简单的“父教回归”或“加强父教”就能解决的。父教与母教的分工不是博弈关系,而是对家庭教育资本的一种优化,最终服务于家庭发展和儿童成长。

1. 家庭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家庭教育分工过程中要考虑家庭的整体功能和整体利益,不能把家庭教育从家庭整体事务中孤立出来,要注重优先性和顺序性。倡导家庭教育分工的整体性原则是在继承传统家庭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家庭成员利益的新家庭观的体现,它是“以家庭价值的稳固和个体意识的崛起为双重特征的‘新家庭主义’”[22]。新家庭主义视角下,应将家庭成员的利益统筹考虑,将家庭教育分工纳入家庭整体分工之中统筹考虑,注重家庭整体功能,防止就教育论教育。过去有种说法“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口号的初衷是号召重视教育,但过度地注重教育就会忽视家庭整体利益,最终也会牺牲孩子的利益。家庭是家人长期共同生活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具有经济、文化、教育、繁衍、性、情感、抚养赡养、休闲娱乐、宗教等功能。各种功能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动态平衡,共同作用于人的生存发展。家庭各种功能中经济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其他功能的物质基础。教育功能是基本功能,需要其他功能作为基础,并融入其他功能之中,同时教育功能对于优化其他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父亲是家庭最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优先考虑满足家庭生计需要,这种状况存在于我国绝大多数家庭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2. 儿童优先原则

儿童优先原则是指家庭教育分工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利益,以促进儿童发展利益最大化、教育资源组合的最优化为原则,不是以谁承担教育责任多或少作为衡量标准。倡导儿童友好,保障儿童权益,坚持儿童优先,这是我国儿童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家庭教育分工的基本依据。这一点与新家庭主义并不矛盾。要做到儿童优先,首先要确保教育资源供给的优先性,优先规划、优先保障。父母在考虑家庭事务分工时,要提前规划,优先考虑孩子发展权益,即便是在家庭资本较低的情况下,也要依法履行家庭监护责任。其次,在教育目标和家庭教育事务安排上要适度。在设计儿童教育目标时,要以成人为目的,以做人为核心,在学业规划时要将儿童发展目标与家庭教育资本和儿童禀赋相一致,不要过高要求,不要过度要求。儿童优先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理分工,创造完整而适宜的教育[23]。最后,要以家庭教育资本最优化为取向,家庭教育资本的优化就是家庭教育资源的最佳组合。当今“拼孩”时代需要加大经济资本投入教育之中,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带娃,老人务农,许多农民家庭完成了“一家三制”的家计重构,形塑出年轻妇女进城陪读、青壮男性异地务工、中老年夫妇村庄务农的策略安排[24]。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选择既是一种自然选择,也是这种类型家庭的最优选择。

3. 父母教育优势互补原则

父母教育优势互补原则是指,父母分工过程中不要按照固定模式而是要发挥父母教育的组合优势,以达到效果的最优化。首先,父母的教育优势既受先天性因素,也受后天性因素影响,要尊重这种自然差异。在儿童早期的抚育中,费孝通先生指出了婚姻和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确立“双系抚育”模式,认为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是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母亲主要承担生理性抚育任务,而父亲则更多承担社会性抚育任务[25]。这是家庭抚育分工的基础性样态,是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结果。随着儿童成长,家庭教养分工更加复杂,“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对子女发展的作用有差异,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发展更加重要,而父亲对孩子的社会心理发展更加重要”[26]。其次,要坚持父母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灵活搭配。当前许多人反对“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格局,但让男人回到家庭,让女性走向社会并不一定符合人们的意愿。有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更愿意接受丈夫‘主外’多一些;男大学生对于妻子的职业发展并无过多限制,家庭内部注重‘男女平等’”[27]。女性更需要的是平等理念而不是男女一样。德国学者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认为,有传统性别角色观的男人大多属于“养家者”类型,而有平等主义性别观的男人通常属于“教育者”类型,前者更注重事业、职业成功和收入,后者更注重家庭、稳定婚姻和社会关系[28]。这两种男性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他们幸福的关键在于与什么样的家庭价值观的女性组合成家庭。再次,要坚持父母教育过程的一致性。无论是母亲带娃为主,还是父亲带娃为主,抑或是二者平均用力,父亲需要与母亲在教育立场上保持一致,即便是一方离家挣钱也要保持对另一方的支持。

4. 教育供求匹配原则

供求匹配原则是指子女教育需求与父母教育供给保持一致,家庭教育分工的核心是在达成教育目标基础上保障供求平衡,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供求不匹配等状况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家庭教育供大于求现象主要是指父母所提供的教育大于孩子发展的需求,包括溺爱、包办、替代、事无巨细等行为,有的孩子既有祖辈照看,又有保姆辅助,父母时刻不离地盯着孩子,怕冻着、怕饿着、怕摔着、怕伤着、怕学不好、怕孩子受罪,不敢放手、害怕失败、担心挫折,想尽办法进名校、找名师,这就是供大于求的状况。当然,也有一些父母监管不力,疏于管理,缺乏跟孩子沟通,甚至把孩子丢给老人照看,无法满足孩子成长需要,或者有的父母只关注孩子学习,不注重心理健康,不注重孩子自主性发展,这种状况就是供不应求或者供求失衡。评估教育需求要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需要,婴幼儿时期关注抚养,培养安全感;学前期多注重游戏,保护好奇心;学龄期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刻苦精神,青春期多注重孩子自主精神和独立意识。供求匹配原则的关键是优化供给侧,父母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工为孩子提供优质而又合适的教育。提升父亲教育供给能力需要父亲提高对其角色的认知认同,越是认同越愿意投入。

参考文献

[1] 何绍辉.撑起儿童照顾的“半边天”-对父职实践的社会学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20(2):85-92.

[2] [5]王向贤.关于欧美构建新型父职的述评[J].晋阳学刊,2014(3):77-81.

[3] 李燕,黄舒华,张筱,等.父亲参与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3.

[4] 徐安琪,张亮.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因素: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09(4):57-64.

[6] 王向贤.转型时期的父亲责任、权利与研究路径-国内父职社会学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19(1):84-94.

[7] [8]邢学玮,伍新春,侯建芳,等.父亲的角色态度对其教养投入的影响:母亲态度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4):387-395

[9] 洪明.家庭教育引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1(3):48-54.

[10] 吴重涵,张俊,刘莎莎.现代家庭教育:原型与变迁[J].教育研究,2022(8):54-66.

[11] 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7.

[12] 洪明.父亲教育的内涵与责任[J].中华家教,2022(3):85-88.

[13] 丛中笑.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N].中国妇女报,2020-06-22.

[14] 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8-80.

[15] 东子.中国式父教[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4.

[16] 黄鸿,李雪平.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3(3上):57-60.

[17] 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689-692.

[18] 李维.童年事件-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最新报告[M].北京:少年青少年出版社,2004:346-350.

[19] 董小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1999(6):12-14.

[20] 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3):123-130.

[21] 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9):1-6.

[22] 康岚.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J].青年研究,2012(3):21-29+94.

[23] 洪明.完整性与适宜性:我国青少年受教育权的应然追求[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100-106.

[24] 张一晗.教育变迁与农民“一家三制”家计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2(2):61-70.

[25]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6-170.

[26] 吴愈晓,王鹏,杜思佳.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8(2):98-123.

[27] 宋扬.试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中的家庭分工模式[J].社会工作,2008(8下):48-51.

[28]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42-54.

(洪明.父教问题辨析——兼论家庭教育分工原理[J].中国青年研究,2023,No.326(04):30-35.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