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浙大胡海岚团队在《Cell》发表论文,揭示社会地位下降导致抑郁的神经机制

2023/4/3 15:37:34  阅读:158 发布者:

社会竞争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流行病学的统计显示,优势地位的降低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尤为突出的风险因素。在社会地位降低的移民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增加到3倍以上【1,2】。在动物中,等级或领地的丧失也能导致类抑郁状态【3,4】。因此,由社会地位下降引起的抑郁样行为现象,在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着进化保守性。阐明这种保守的社会心理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是预防和治疗此类抑郁症的关键所在。

2023123日,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Depressive-Like Stat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Status Loss 的研究论文。文章基于非暴力的社会竞争——钻管测试【5】,建立了优势等级丧失诱导抑郁样行为的动物模型——“意外挫败”的行为范式,并揭示了该过程的神经环路机制:在高等级鼠输给熟悉的低等级对手的“意外挫败”过程中,触发负性奖赏预测误差(reward prediction errorRPE),也就是预期的胜利与现实的失败间的落差,进而激活脑内编码负面情绪的“反奖赏中心” 外侧缰核。外侧缰核的过度活跃一方面会诱发动物抑郁样表型,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调控社会竞争的背内侧前额叶皮层【5-7】,进一步降低小鼠的竞争能力,正反馈下调优势等级。这一神经环路机制介导了等级跌落导致抑郁状态过程中社会脑和情绪脑的动态相互作用。

浙大东阳籍教授胡海岚

1996年胡海岚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

200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03年至200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 Zhu博士的实验室工作;

2004年至2008年在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

200812月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20155月加入浙江大学;

2019715日获得“第12IBRO-Kemali国际奖”。

胡教授主要从事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加入浙大以后就一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各种大奖。

20191118日,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之“生命科学奖”。近年来,胡海岚教授团队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这一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成果。2017年,《知识分子》介绍了胡海岚团队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一个与社会竞争阶层优势相关的神经回路,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2013年,胡海岚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另一文章,揭示了大脑外侧缰核“失望分子”βCaMKII在抑郁症中起着关键作用。

转自:“生物医学科研之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