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顶刊文章分享:基于银行盈余管理动机视角的PSM-DID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

2023/4/3 13:45:29  阅读:198 发布者:

摘要

[摘要]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内容。本文以2004-2009年中国增值税转 型改革为制度背景,研究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排放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 一个理论模型,刻画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 解出研发创新效应、清洁生产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三条路径。接下来,以增值税转型改革 为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该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作用 效果。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从机制分析看,增值税转 型改革会激发企业投资活力,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清洁生产,从而降低企业的污染排 放;并且,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表明税收激励的减排效应并不以限制 企业规模化发展为代价。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减排效果对于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 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来说更为突出。此外,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促进了在位企业的污染减 排,还导致高污染排放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低污染排放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降低了整体污 染排放规模。本文丰富了绿色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推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税收激励;增值税转型;污染治理;绿色税制

 问题提出与贡献

本文采用2000-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合并微观数据,借 助2004-2009年逐步推开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估计的方法实证 研究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相比已有文献,本文试图在如下方面做出贡献:①已 有文献鲜有关注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减排这一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精准识 别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减排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全面考查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 企业污染排放的内在机理,这为更加精准的绿色税收工具使用,尤其是在协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决策支持。②本文构建了一个税收激励下的企业污染排放决策模型,从而 得以从企业投资行为角度,厘清税收激励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企业污染排放决策,即分解出研发创 新效应、清洁生产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三条传导路径,并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和 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企业污染决定因素的研究文献。

、理论分析

作为一项典型的税收激励政策,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助于激发企业投资活力。根据Chen et al. 2022,阻碍公司购置研发、生产、清洁用途在内的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资本的价格往往高 于旧资本的转售价格,因而调整实际资本存量可能大量占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许伟和陈斌开 (2016)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了 15%的资本使用成本,降低了新资本和旧资本税后价格之 间的差距。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了企业投资税负,从而激发了企业投资活力。

2. 银行风险承担的度量 。收益波动性与盈余管理动机视角

银行风险承担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度量 。纵观现有研究 ,衡量银行风险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研究设计

1 .计量模型

结合制度背景的讨论,本文参考Beck et al.(2010),将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构建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以识别税收激励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

、实证分析

1.基准分析

本文采用控制企业固定效应、行业一年份交互固定效应和城市一年份交互固定效应,且标准误聚类到城市层面的计量方法对基准模型进行估计。表1中同时汇报了混合OLS回归、控制年份固 定效应和企业固定效应、控制全部固定效应但标准误聚类到企业维度的回归结果。

2.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有效性检验①

1) 平行趋势检验。本文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前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展开 考察,以确保应用多时点双重差分估计的平行趋势假设是成立的。由此,计量方程设定如下:

3.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启示:①在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以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的过程中,要遵从科学的税收设计原理,最大程度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在绿色税制 体系的建设过程屮,可以考虑税种的多目标作用的实现,即不仅可以依赖发挥直接作用的环境保护 税,也可以通过对增值税等涉及广泛的税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发挥税收激励工具在增强企业减 排的内生动力中的重要作用。②在开展污染治理和推动“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应使得税收激励优惠 落于满足政策引导的征税标的,例如,可以考虑对增值税设计区别化的投资进项税额抵扣政策来促 进企业开展绿色投资,推广清洁生产设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企业积极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 会责任,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从微观主体的角度建立健全长效的保障机制。③在合理使用税收激励 工具的过程中,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关键产业、关键地区进行分类引导,通过精准施策实现政策最大 化效能。考虑到税收激励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减排效果的异质性,应当采用配套的财政和金融工 具,着力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流动性约束,有步骤、有重点地对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等实施特殊的减税退税政策和帮扶措施,做到财税政策能够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从而确保政策效 果能最大化释放到不同的微观主体。④从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观出发,注重税收体系调节资源配置 的职能,积极缓解因税制安排导致的资源错配、稀缺要素资源被重污染企业大量占据的现象,在合理 有序淘汰低效率、重污染制造业企业的同时,有效激发高效率、清洁在位企业的投资活力,促进绿色 企业进入市场。这对于寻找新发展格局下绿色税收政策的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

转自:PPdata Academy”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