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请|提交前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2023/3/20 10:23:58 阅读:114 发布者:
天天老师说科研每年都要陪伴当年申请的朋友一直到官方发布结果,今年亦不例外。有些朋友提交了,有些朋友还在做最后的点缀。在提交之前很多朋友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会改变主意,或者再描几笔,习惯使然。
每天打开申请书,总有能修改之处,实在是改的要吐了,因此,建议朋友们给修改之后的申请书或按时间、或按序号、或按主修意见进行版本的命名,很多情况下希望是最后一版,实际上远远不是,有一个说法就是打死不改最终版。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打死不改最终版里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位论文的写法不适合自然基金申请书
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未实际发表的论文,可能会在立项依据、可行性分析、研究基础、附件备注里注明已投稿,目前在审稿中,或者说以接收预计某年某月见刊。这就是典型的学位论文的写法,让盲审专家或者答辩委员知道自己是符合答辩要求的,只是尚未正式发表而已。像这种情况,函评专家都有这方面的认识,就是已经接收的论文,也会因为某种原因最终与发表无缘,更不要说是投稿中的论文。一些朋友还想着在附件里上传,标注已投稿,可以看做是画蛇添足的典型做法。其二就是对研究领域内其他学者研究工作的评述,喜欢用某教授首次、第一次、创新性的、......,等等这样的字眼,当然也包括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评价。通常在研究生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时会有导师或者答辩委员提出来,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和那个精力去查阅文献去求证是否为真,因此,就建议把论文中的相关评述删除,也不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但是,这样的不知深浅的写法或者评述还是被很好地沿用下来,用在自然基金申请书里,确实是画蛇添足之举。用学位论文的写法或者思路写申请书还有很多,比如文献无逻辑的堆积就是另一种,这里就不展开了。
2、参考文献的作者很多,到底是全部写出来还是写3个后面写等
申请人与参与人简历中的参考文献的录入格式是所有署名作者都要列出来。我们在立项依据后的主要参考文献录入时,为了保持录入格式的一致性,肯定要全部列出。有些朋友觉得很麻烦,占地方,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里的格式前后统一性体现的是学术素养和严谨的态度,其他的说法肯定有道理,但是这里还是一致性为第一考虑因素。
3、一直在纠结函评专家看不到自己署名文章的排名
撰写提纲说明及要求中以及指南中都明确表示,不标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以及去影响其因子化,等等。尚有很多朋友一直在执拗的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是共一中的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自己排第一、自己在多位作者中的通讯作者不显眼,在申请书的各个部分中进行植入提醒,让专家明白自己的作用,这样的做法就是画蛇添足了。在合适的位置说明自己在文章中的贡献即可,再阐明与本项目的相关性就行了,这样的做法不卑不亢,顺理成章,和谐自然。一旦我们的花花心思引起函评专家的警惕就适得其反,也就是画蛇添足了。
4、简称的使用
简称一定要用研究领域内约定俗成广泛接受的简称,否则就不要使用。即便在立项依据中第一次使用时加注了说明,也建议少使用。原因是妨碍大专家和小同行来回找简称的具体含义,这里面化学和医学界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其他学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自然基金申请书本来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专家读的明白,如果申请人写的又不凝练,说不清楚的话,再加上这些拗口的简称或者专用名词及术语,肯定影响函评专家对申请人主题思路的把握。
5、关键词的选择
申请书填报系统里的关键词,来自于历年申请书高频词,并经过专家增补和筛选后形成。而且基金委每年都会增补专家库里的专家,这些专家在计算机智能指派任务时唯一的搜索信息就是关键词,也就是说这些专家在入库时也会选择这些系统里的关键词和自己的研究领域及研究兴趣匹配,如果申请人不选择这些关键词,那么很难匹配到合适的专家。当然了,有些朋友单方面想,基金委学科处会人工帮自己找合适的专家,这肯定是没有的,最终的结果要不就是学科代码选择不合适,要不就是不属于本学科资助范围,再或者就是选择了大大的专家来评审。至于能不能自己写关键词,有些学科处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想清楚,除了自己之外或者自己的课题组之外,几乎没有学者用这个关键词,写了也是白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础研究鼓励烧冷灶,大多还是和热点与前沿有关,自己使用的关键词并非高频词,说明自己的研究很可能是不值得研究的,或者很难没有人去研究。
6、专家的建议互相矛盾,到底听谁的?
有些专家这样建议,有些专家那样建议,有时候让很多朋友无所适从,这肯定很正常,我们说文无定法,只要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年度计划,有些用表格,有些用文字;有些建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单独列为一个小标题,写上半页,有些专家建议,不用那么多,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即可。我们的申请书是给专家看的,不需要我们给专家科普,如果专家看不明白自己查资料去,否则就与专家的学识不相符。
今天就给大家分析到这里,如有其他问题欢迎交流,预祝成功!
转自:“天天老师说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