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
1、定义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社会化媒体产品,它既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交流,也可以在朋友圈中进行信息分享,同时支持分组聊天,点对面传播等。目前微信还集成了在线游戏、在线支付、在线购物等功能,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成为一款超级APP。而最新的变化则是,中老年人群成为新增长的主要用户。
腾讯微信的兴起背景则是跨平台信息传播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腾讯微信于自家的QQ并没有本质差别,QQ与微信一样都是跨平台的信息传播I具。无论是PC还是移动设备,甚至QQ还支持Java平台下的运行。
微信之所以可以取代QQ成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腾讯的核心产品,还是因为微信把握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轻量化与去中心化。
2、三种传播空间:
微信对用户影响最大的是朋友圈、微信群和公众平台这三种传播空间,这三者有各自的结构和传播特点,其对应的用户行为特征也有所不同:
①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一种对多的双向传播方式,类似于微博,但以强关系为主,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比微博要弱。
②微信群:
微信群是微信中小规模的多对多互动平台,多数微信群是现实关系的一种平移,另有少数微信群基于弱关系形成的,但在互动中慢慢转化为强关系圈子。
③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采用的传播模式,在某些方面继承了传统媒体,在微博式盛行的情况下,这种“回归”的模式带来了一些新可能。
顺应懒用户的信息“推送"模式;明确的落点与完美到达率带来的诱惑;信息超载时代的“减法”思维;
3、特征
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延伸至手机,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无缝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
重社交轻内容,以人际传播为主
在微信信息传播中,点对点传播以及群聊天均以社交为主要目的,更侧重于强关系之间的信息交流。由此可见,微信侧重于人际传播式的社会交往,而非大众传播,微信的重点是通讯功能,侧重人际传播。
结合线下熟人关系建立强关系连接
微信结合公众账号、朋友圈分享信息等手段建立了半熟关系。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私人交互频繁,有着较高的互相信任。微信点对点的传播有利于增强用户之间的关系强度和安全感,这种基于熟人建立的关系,和基于邀请制建立的圈子有利于增加集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信任度,有效增强了用户之间的连接强度。
微信圈子成员数量呈滚雪球式的增长
微信圈子基于熟人建立,圈子内部成员多数相互认识,他们或在现实生活中就相识,或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在其他地方结识。圈子成员具有绝对平等的权力,任何成员都有权更改圈子名称,介绍或禁止他人进入。着微信圈子成员数量的增多,新进入的成员会将更多的用户引进圈子,使一个圈子内的成员数量呈滚雪球式的增长。
这种增长趋势使微信圈子可以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成员,信息得以迅速传达至更多的人。微信圈子与圈子之间界限严密,信息流动迅速而隐蔽,外人无法察觉。这些特征使得微信圈子具备较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力量,甚至形成舆论引发现实行动。
传播内容的隐蔽性
微信的本质是即时通讯,即时通讯的特征是一对一的私密通讯,从私密的角度而言,微信从手机通讯簿和QQ好友为基础的拓展,确保了社交通讯的隐蔽性。
微信朋友圈说是用户展现自我的平台,朋友圈内的用户互相认识。调查发现,22.75%的微信用户基本不会去关注朋友圈发生的新鲜事;30.90%的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仅发布文字,从不发布任何
;20.82%的微信用户会发布自己及朋友的照片。此外,针对同一照片或状态的评论者之间若非朋友关系,相互也看不到对方的评论内容。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以强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朋友圈内,用户也没有完全透明地展现自己。
微信是以关系为核心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社交工具,用户之间的对话是私密的。这种关系保证了一些真正满足需求和个性化内容的信息传播,可以实现用户分组、地域控制在内的精准消息推送。微信的朋友之间建立关系基于许可,信息质量、传播效果与交互频率质量远高于微博。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