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重磅!云南大学最新Nature:前期研究可能不对!对地球最早苔藓虫化石提出了不同看法

2023/3/13 14:49:17  阅读:96 发布者:

动物门及其相关的身体结构起源于5亿多年前寒武纪发生的一次单一的进化爆发。苔藓动物门是一个例外:在寒武纪地层中,这种具有生物矿化作用的演化支的令人信服的骨架已经消失,部分原因是潜在的苔藓动物化石很难与其他动物和藻类类群的模块骨架区分开来。目前,最有力的候选者是磷质微化石Protomelission

202338日,云南大学张喜光及英国杜伦大学 Martin R. SmithNature在线发表题为“Protomelission is an early dasyclad alga and not a Cambrian bryozo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Protomelission 是一种早期的绒枝藻,而不是寒武纪苔藓虫。

另外,20211027日,西北大学张志飞,张志亮及Glenn Brock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Fossil evidence unveils an early Cambrian origin for Bryozo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来自澳大利亚和华南早期寒武纪的毫米级、直立、双层、二次磷酸盐化的化石 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 解释为潜在的苔藓虫。模块化结构、有机组成和简单的线性出芽生长几何形状代表了有机 Gymnolaemata 和生物矿化 Stenolaemata 特征的混合物,系统发育分析将 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 识别为苔藓动物。总之,该研究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从奥陶纪前推到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将苔藓动物的地质历史前推至少5000万年。该研究发现两侧动物模块化生长和群落分布比想象的要早得多,表明现代苔藓虫可能起源于群居的祖先类型而不是单体生活祖先。寒武纪早期苔藓动物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舒德干团队提出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进一步揭示了寒武纪地球动物树历时四千万年,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三大动物亚界分阶段、爆发性出现的过程(点击阅读)。最后,该研究被评定为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动物王国的主要分支—在寒武纪大爆发开始时已经分化。它们独特的身体结构的起源只能通过参考化石记录来解决,因为现存谱系的特征是早期的快速创新,随后是5亿年的进化和灭绝。承认“灭绝门”是现存动物谱系的分支,揭示了不同动物门之间意想不到的联系,并揭示了现代动物群体祖先的原本不可预测的形态特征,巩固了化石记录作为动物多样性起源的可靠记录的作用。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然而,尽管接近寒武纪阶段3开始时,其他“shelly”双侧动物门几乎同时出现,苔藓虫门在寒武纪化石记录中缺乏令人信服的代表。提出的寒武纪苔藓虫是假定的,有争议的或不可信的。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候选者是阶段3-4阶段的微化石Protomelission,将其重新解释为苔藓虫,将完成寒武纪矿化体计划的花名册。

来自小石坝化石群的Protomelission样绒枝藻(图源自Nature

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是一种毫米尺度的生物,由次生磷化分解模块组成,围绕一个中心腔组织形成一个固定物和一个直立轴。轴保存为双面结构,可能反映了一个最初中空的棒状生物的早期压实。模块布置在与中心腔25°,包括薄壁腔,在其内部表面有一个小的基孔;还有一个大的外部远端孔径,其边缘通常因破损而不规则,使其原始形状和大小难以推测—如果在磨损之前确实存在孔径的话。模块的形状、大小和远端开口已被用来表明苔藓虫总群中的位置,但这些特征并不足以使其成为唯一的,甚至是最有可能的亲缘关系。

该研究描述了来自小石坝化石群(Xiaoshiba Lagerstätte)的Protomelission样大化石中异常保存的非矿化解剖结构。结合详细的骨骼结构和“动物孔”的潜在埋藏起源,研究人员认为Protomelission更好地解释为最早的绒枝绿藻—强调了早寒武纪群落中底栖光合作用生物的生态作用。在这种解释下,Protomelission不能说明苔藓虫身体结构的起源;尽管有越来越多有希望的候选者,但仍然没有明确的寒武纪苔藓动虫。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775-5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