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 Adv. ,大麦籽粒数测定的分子框架

2023/3/10 11:16:10  阅读:95 发布者:

在温带谷类作物中,如小麦和大麦,过多的花结构可能导致无限生长的结果,因此过多的花可能不利于谷类作物的产量。此外,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营养等的波动可能会使植物的生殖潜力得到发挥,因此提高存活的小花/小穗比例可能有助于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

33日,来自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和作物植物研究所的Yongyu Huang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论文"A molecular framework for grain number determination in barley"。 本文介绍了一项关于大麦籽粒数量决定的分子框架研究。

该研究表明,大麦花的初生芽是由花期基因主导,而花的生长则是由光信号、叶绿体和血管发育程序控制的,这些程序由大麦CCT MOTIF家族4 (HvCMF4)协调。文章指出,HvCMF4是光感受因子,与血管本地化的生物钟一起协调花的起始和存活。此外,文章还提到,增加花的数量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还能够通过提高花的存活率实现这一目标。          

在研究中,HvCMF4被证明是通过生物钟信号控制器官绿化,进而影响花结构生长的。文章还指出,CCT MOTIF家族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开花时间和花的初生,许多基因在血管组织中表达,这表明了血管功能的祖先性。文章提出,由于发育中的花序的起始和生长阶段均受生物钟控制,因此来自发育中花序的血管的生物钟信号可能是生长期中生长-死亡平衡的主要协调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增加花的数量不仅需要考虑初生花的数量,同时还需要关注花的存活率。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d0324

转自:“科学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