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高大上的研究方法?
2023/2/21 16:52:45 阅读:114 发布者:
继续整理2月1日与宋义平博士的对谈。
问:想法(Ideas)经常有,实施过程中因为各种高大上的方法而停滞,该如何提高研究方法的落地能力呢?
答:这个问题讲对我来说不存在,在研究方法上,我从来没从高往低走,都是从低往高爬。要是觉得研究方法已经学到高大上的程度,但不能转化成脚踏实地的研究能力,可能被误导了。比如说,学了高深的统计分析技术,但手里没有像样的数据库,没分析过复杂的真实数据,就被耽误了。有个小提琴家叫帕尔曼,他说:小提琴技术能不能完全掌握?可以。需要多长时间?从5岁开始学琴,完全掌握所有技术需要90年。等你学会了,也95岁了。95岁了,还有时间去学音乐吗?我觉得提这个问题的同学可能掉进了帕尔曼说的那个陷阱。学高深分析技术时,如果不是在研究问题,不是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学会方法,就很像不学音乐只学小提琴技术。这样的方法论训练有用吗?有用。可以教方法,很赚钱,可以开班。
补记:“因为各种高大上的方法”的“因为”有歧义。对谈时,我理解成“因为自己掌握的各种高大上的方法”,不一定对,也可以理解为“因为有自己未掌握的各种高大上的方法”。后一种情况更常见,值得谈谈。真实材料、前沿意识、合适的方法是研究的基本要素。但是,要素转化成研究,想法是能量。有想法非常重要。不过,仅仅有想法远远不够。产生想法像用燧石撞出火星,并不特别难。证据是,“想法经常有”。物以稀为贵,常有的不稀奇。真正的难点是把火星变成火苗,进而把火苗变成持久的火焰,这需要技术,需要方法。用燧石打火,靠练习;做研究,靠实践。方法是否高大上,取决于研究素材和研究前沿。同样是把物质转换成能量,曾经高大上的转换方法变得不高大上了,现在高大上的方法将来会变得不再高大上。击石取火是把燧石的物质变成能量,对古人来说是高大上的技术。上个世纪,核裂变与核聚变是高大上的技术。本世纪,能量的产出大于投入的可控核聚变是高大上的技术。对社会科学来说,传统的方法曾经高大上,现在也不过时。但是,新兴的高大上方法确实有独特的价值。这好比研究天文学,眼睛并不过时,但望远镜高大上。光学望远镜从无到有,倍数从低到高,位置从地面到山顶,从山顶到太空,每次变化都是更加高大上。最近的韦伯红外望远镜从近太空到远太空,更是高大上。每次技术进步,都极大地提高天文学研究水平。观察技术跟不上,想法多也有用,但是否有用,自己说了不算,要等别人用技术验证。做社会科学研究,想法多也有用,但是,学不会高大上的研究方法,很难把想法变成高精尖的研究成果。
转自:“在学术界谋生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