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重差分的研究动态及其经管应用,8篇文献精彩论述!

2023/2/7 16:59:56  阅读:399 发布者:

双重差分的研究动态及其经管应用,8篇文献精彩论述!

刘冲,沙学康,张妍.交错双重差分:处理效应异质性与估计方法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09)

【摘要】双重差分法是社会科学中进行因果推断和政策评估时最广泛采用的研究手段。然而,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前沿文献发现,对于交错双重差分的情形,因存在处理效应异质性,采用传统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估计偏误。为此,理论计量领域诞生了多种异质性—稳健的估计方法,但这也让应用者在实践中对如何选取合适的估计方法、如何验证前提假设产生困惑。本文阐释了处理效应异质性导致潜在偏误的根源,总结了三类异质性—稳健估计方法的经济学直觉。本文对比了这些方法的核心假设、应用场景和估计量性质,通过模拟数据检验了估计效果,并对验证“平行性趋势”假设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针对国内当前的使用现状,本文结合应用案例和现有综述文章,为应用研究者提供了操作建议。

【关键词】交错双重差分;处理效应异质性;异质性—稳健估计量;应用场景;

谢申祥, 范鹏飞, 宛圆渊. 传统PSM-DID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 统计研究, 2021(2):15.

【摘要】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的应用中,面临原本适用于截面数据的倾向得分匹配(PSM)运用到面板数据中的挑战,传统基于面板数据转化为截面数据再匹配的方案和基于面板数据逐期匹配的方案,容易产生"自匹配"现象或匹配对象在政策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的逐期匹配方案进行了如下改进:一是对匹配变量进行区分,并由特殊类变量和倾向得分值(ps值)共同控制匹配;二是匹配方式由原来ps值点对点匹配,改进为ps值序列间的整体匹配。更进一步,在应用实例中显示,当对照组与处理组差异较大且存在特殊类变量时,利用改进后的PSM-DID模型可以更加有效地识别出政策产生的效应。

【关键词】PSM-DID;特殊类变量;ps值序列匹配;

杨澜,陶丽,田茂再.基于多期双重差分的分位回归及其应用.统计与决策.2020,36(05)

【摘要】文章通过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限购政策是否有效抑制了中国的房价,进一步利用分位回归方法全面刻画了限购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效果。在模型求解上,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求出了基于均值的系数估计值,并首次尝试运用推广的FEQR法及两步差分法求解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分位回归,探索限购令的出台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限购令;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双向固定效应;两步差分法分位回归;

黄炜,张子尧,刘安然.从双重差分法到事件研究法.产业经济评论.产业经济评论.2022,(02)

【摘要】近年来双重差分法在政策评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对双重差分法的识别假设等基本问题理解不够准确或存在误解,部分研究出现了随意添加控制变量、 错误解释平行趋势检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对双重差分法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梳理,以厘清在双重差分法实践应用中的一些相关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双重差分法的识别假设及其经济含义,归纳了研究中常见的几类双重差分法的设定方式, 详细分析了控制变量的选取、平行趋势检验以及组间线性时间趋势的控制等应用中的常见问题。针对近年来使用逐渐增多的交错双重差分法及其可能存在的偏误,本文建议使用动态双重差分法和事件研究法作为基准识别策略,并详细说明了二者的使用方法、相互关系和注意事项。最后本文强调了使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的其他问题,包括重视真实的制度背景、对政策外生的理解、溢出效应的处理以及一般均衡视角下的成本收益分析等。

【关键词】因果推断;双重差分法;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

陈林,伍海军.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07)

【摘要】在国内政策效果评估领域,基于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法是应用最广的研究工具,并在近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但通过归纳双重差分法的基本应用条件与国内研究现状,本文发现部分研究出现了内生性、控制组受影响、样本异质性等问题。其中尤以内生性问题较为严重,甚至使部分研究产生了一定的缺陷,所谓的自然实验往往难以成立。本文根据实验理论与相关理论基础,对国内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与评述,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良办法。

【关键词】双重差分;自然实验;准实验;内生性问题;

石华军,楚尔鸣.政策效果评估的双重差分方法.统计与决策.2017,(17)

【摘要】双重差分方法(DID)及其拓展是目前国内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应用最广泛的研究工具,但规范运用DID方法必须解决内生性、选择性偏误、分组样本异质性、动态异质性、自然实验的外生性等一系列问题,否则将导致回归结果的偏误。文章根据实验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典型范文,通过实验前测、平行趋势检验、三重差分、IVfalsification test、连续型DID等多种方法和检验进行全面的稳健性分析,弥补DID方法运用中的缺陷。

【关键词】双重差分;政策内生性;选择性偏误;稳健性分析;

沈敏学, 胡明, 曾娜,. 双重差分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15, 32(3):4.

【摘要】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DD)AshenfelterCard1985年对一项干预研究进行评价时提出[1],其后该模型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4].DD模型提出的背景是: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无法保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随机化,反应变量在基线水平上未必可比,因此如果只通过自身前后对照或两组在横断面上的对比,难以得到政策实施效果的

关键词:

【模型】 医学研究 应用 差分 计量经济学 公共政策 反应变量 前后对照

胡日东,林明裕.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动态及其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应用.财经智库.2018,3(03)

【摘要】双重差分方法(简称DID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方法虽然形式简单,但在应用时需要满足比较严格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中这些条件无法完全满足。本文在已有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经典双重差分法的思想和原理,并以模型的假设条件为线索,从违背平行趋势假设、SUTVA假设和非线性模型三个方面对该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在统一框架下比较了该方法同其他政策评估方法的差异性。旨在为研究者使用DID方法科学准确地评估公共政策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政策评估;双重差分;平行趋势;SUTVA;非线性模型;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