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钟慧容: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2022/12/23 10:10:36  阅读:855 发布者:

文章来源:《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

作者简介:钟慧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具体彰显为对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和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精准厘定历史方位基础上,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始终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于对事物矛盾运动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在普遍与特殊、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中积极化解重大矛盾,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出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阐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强调守正创新与问题导向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秉持大历史观,展现出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方法论智慧。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及规律,探索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走向,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论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成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同时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凸显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信心和能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促使中国以主体性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展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突破性进展,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国外政界和学术界在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质疑的杂音,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未来发展及其与世界关系的担忧,他们在根本上未能把握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社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始终坚持在批判现实中走向未来的合理路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总结现实发展的基本规律到筹划新征程的战略部署,反映了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时代方向的引领。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抓住现实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时代问题,在探寻现实路径中系统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特质,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主题的创新性结合。发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长点的题中之义,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探寻历史进步的时代表征和真理力量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以往西方哲学的独特理论品格与思想魅力,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停留于抽象逻辑演绎和脱离现实的纯粹研究旨趣,而是以“世界统一于物质”奠定其理论基石,立足客观实践探求真理奥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世界,首先必须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用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审视客观世界,准确把握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和运用“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灵活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和系统部署各个领域的具体方略,深刻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展现在总结过去、审视现在和研判未来三个方面。

系统总结过去十年的伟大变革。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准确客观地把握现实的社会存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社会存在出发,首先需要对已有的历史积淀和“家底”条件进行科学总结和细密梳理,这是确定发展理念和制定发展策略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创造性地提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新时代十年的奋斗历程使党和国家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十六个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促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过去,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变革的根本性、系统性和格局性特征,从过往历程中破解“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思想密码和摸索出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充分认识伟大变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远影响。把握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我们认识复杂现实和深刻昭示未来的前提。

精准厘定现实发展的历史方位。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客观实际错综复杂且千变万化,当客观存在发生变化,原有的正确结论和成功经验也可能不再适用,人们在实践中始终需要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实现主客观统一。哲学视域中的历史方位描述的是当下“置身其中”所处的阶段或状态,其变化始终与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总体变化以及所处时代的变局密切关联,是时间上的“起止”和空间上的“站位”交错形成的坐标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发展的直接结果,又预示着这一历史性实践活动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和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和“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在总揽“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总体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要求,直面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以及要啃“硬骨头”的当下,作出当前处于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的新判断,拓展了对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彰显了以新的客观实际为根据及时调整主观认识与思想认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目标和战略。辩证唯物论认为,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历史发展规律存在于人类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过程之中;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并获得真理性认识,人们通过已获得的真理制定正确的行动路线、计划方案和战略部署进而对未来加以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治国理政思路,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历史使命和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明确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作出了部署。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党的二十大报告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自觉运用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把握规律,确立新时代新征程的战略任务和远景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对有限的现存状态的不断反思和超越,呈现出引领未来发展的历史主动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现实问题的具体展开,将“实事求是”的哲学智慧贯穿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建设、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综合性评判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前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所处发展阶段等现实要素,着眼未来作出战略性和前瞻性部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从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把握历史和未来、当前和长远的统一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制度优势,不断勾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性历史图景。

二、坚持全面分析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社会现实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进行批判性继承和理论性超越,在扬弃其唯心主义外壳的基础上运用矛盾学说即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存在的客观运动规律和发展变化过程。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全面、整体、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把握矛盾学说并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哲学高度和战略全局观察问题和分析矛盾,从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直面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历史暴露的诸多矛盾及其内在的症结,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光辉。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全面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现了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判断。

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其背后的哲学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正确处理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对重要关系并在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中实现普遍与特殊的统一,首先体现在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的中国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内涵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论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阐明也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科学运用。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4],这是立足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发展进程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彰显了“走自己的路”是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普遍性与道路特殊性相统一的历史展开。中国式现代化从自身建设事业拓展为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使命,赋予了这项“未完成的设计”以关涉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普遍性意义和深刻内涵,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辩证统一在现代化道路探索和文明贡献上的充分反映。

深刻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在唯物辩证法视域中,推动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存在内因与外因两种基本因素,内因与外因是关于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来源的范畴。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矛盾和环境,要求我们在事业发展中既要优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属性和本质要求,在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差异的同时,强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需要正确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蕴含着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既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又坚持对外开放,在积极借鉴和吸取世界文明成果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创造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因”为根据、“外因”为条件,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和拓展。当今世界多种生产方式并存、多元文明共存,多种社会制度、多种经济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和国际市场上激烈角逐,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的外部环境。尽管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与正在追求现代化的国家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多重隐忧”,但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阶段性目标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闭目塞听或是故步自封,而是需要始终接受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滋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运用到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在世界现代化整体进程中不断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化解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安全的因素,内外兼顾地解决自身现代化发展问题和应对全球现代性危机的挑战。

准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总结提炼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矛盾进行了精准识别,并将之视为科学判断国情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新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战略发展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诸多社会矛盾和矛盾的全局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现阶段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期盼和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多项举措;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在认清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获得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竭动力。这是对全面分析的辩证的合理运用,为我们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渗透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的挖掘和运用,是唯物辩证法具体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的历史性结果。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机遇和挑战的交融交织孕育出复杂的时代景观,形成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图景。“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矛盾和对立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始终。党的二十大报告内蕴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了普遍与特殊、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思想伟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实践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将继续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

三、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人应该在不断展开的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5],彰显哲学在科学“解释世界”基础上致力于“改变世界”的使命和意义,实现了哲学功能的根本变革。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只有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才能接近对必然性的把握,不断迈进“自由王国”。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社会革命的过程中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呈现出理论创新和民族发展的互为促进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其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参与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逻辑,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间的统一关系。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两个结合”,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两个维度上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首先,“守正创新”意味着在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遭遇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遵循认识论的基本逻辑,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统一于人类解放的实践进程之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应对和解决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或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敞开和拓展的开放性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与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哲学高度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行了追根溯源式的回答,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由此深刻阐明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其次,“守正创新”意味着既要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的华夏文明特色,又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共同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发展,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又能够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呈现出儒释道互融互补的包容性形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认同提供了根基和土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正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内在批判特质。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民本观念和朴素的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下,能够并且已经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丰富滋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和构件要素。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崭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双重“批判的武器”功能的科学方式,[6]精准把握并科学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新时代中国的诸多难题。面对实践中遭遇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的问题,突破性地将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集中阐述,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为解决“卡脖子”难题、实质性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理论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切中“关键时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智慧。另一方面始终立足新时代中国的现实状况激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潜力和深层活力,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实践的新环境、新情势、新矛盾、新问题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视角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为新时代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着力点明确了方向性质、目标路径和力量保证。

新时代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复杂而恢宏的实践创新。伟大理论源于实践、指引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理论并受到理论的牵引、推动理论创新。从认识论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达到了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的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认识到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反思、守正与创新的多重张力,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辩证思维,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又是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对我们运用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和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推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坚持群众史观和大历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历史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过程。这种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计可施,而是可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并加以利用。坚持遵循历史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洞悉世界历史变化和把握未来世界历史走向的历史观,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与历史之问,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卓越运用和创造性发展,蕴含着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群众史观和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有助于我们在历史观和方法论层面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助于保持历史清醒和强化历史自觉,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

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认为人的存在、意识与实践为历史的发展提供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引,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具体转化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具体运用。其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牢牢立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落实;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诉求等核心原则和现实举措。这些理念与措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方法论和丰富的真理性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人民至上”置于“六个必须坚持”的首要位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其二,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报告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的重要论断体现了“一切依靠人民”的主张,体现了尊重与高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和凝聚人民的主体力量形成推动历史进步的“合力”。“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7],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是中国人民,始终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人的自由个性等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践履过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辩证统一,使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跃升到新层次。

运用大历史观把握“时机”和“时局”。大历史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开展实践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为我们把握历史大势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宽广深邃的历史眼光,精准把握中国发展和世界变幻的走向与趋势,包含了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时机观”和“时局观”的深刻论述中。其一,运用大历史观把握“时机”。“时机”是指时间维度上的特殊节点,即某一具体时间段所蕴含的机会、态势和走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8],要求站在“历史之变”的高度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历史之变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总体性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分析和总结了“历史之变”的特点,着眼历史大势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充分展现了洞悉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的大历史观。其二,运用大历史观把握“时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历史大势中认清规律并把握机遇,需要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报告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并加以比较,站在民族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报告要求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提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正在滚滚向前,呼吁两岸同胞“共同把握历史大势”,体现了对世界发展“时局”的深刻洞察,并将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局”视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彰显出恢宏深邃的历史感和大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贯通中认识历史大势,推动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以深邃的“时代观”和宏阔的“大局观”回答了“历史之问”。坚持大历史观是遵循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确保党的伟大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蕴含着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和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具有丰富的扎根社会历史实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哲学表达,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延伸和实际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南。探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普遍内涵与特殊表述,有利于深入学习领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基本理论和哲学方法在分析中国问题、阐释中国实践、解读中国道路中创造性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本文学术指导:刘同舫)

转自:“马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