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段文星、王文丽、张颖佳、卞志国、林盟初、蓝磊斌、郭彩清、伊丽宇、蒲智勇、李 娜、谢明明、黄劲宁、陈康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高等教育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到2022年已经举办了17期,并先后出版了《中国大学这五年(2005-2010)》(2011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2016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6-2020)》(2021版)等系列论著。同时,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合作评析,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汇聚国内多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对“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开启新百年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新形势下,接续历史辉煌,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努力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回望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不少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我们选评出其中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十件大事,汇成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缩影。
二十大精神:
夯实教育、科技、人才强国之基
事件回顾: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2022-10-16 来源: 人民日报】
讨论:
蓝磊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人才提出的新论调、新定位、新要求,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干下去”的政治定力,让人倍受鼓舞,深受启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教育强国”以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而努力奋斗。
段文星:二十大报告,强调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凸显了科教兴国任务的重要性与人才强国的时代紧迫感。报告还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一命题,给予“教育强国”更为深刻的内涵定位与质量要求,为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 娜: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种人才的“摇篮”,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和选拔的过程中,各高校要关注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特征,保证人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扎根本土、面向国际为逻辑起点,打造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方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林盟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向重大科技需求,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关“卡脖子”核心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交叉研究基地平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谢明明: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更为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确立了定海神针。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作为强国之基的整体性战略,强调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贺祖斌点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这是党中央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三者通过循环互促,衔接互补,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指明了方向。我认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现代化。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到57.8%,在学总规模4430多万人,占世界大学生在学人口总数20%以上,稳居全球首位。二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教育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教育就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人类命运一体和平发展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因此,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自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另一方面,要有国际视野,培育青年学生树立起人类命运与共的意识。
至于如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我在《推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一文中认为:一是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管教育、党管人才工作,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二是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要利用好国家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使中西部高校在规模上适当扩大,质量上进一步提升。三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加强现有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专业承载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四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五是主动融入区域战略。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建设到加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3]
培根铸魂: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建设
事件回顾:
8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等十部门制定并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4]
【2022-08-10 来源: 教育部网站】
讨论:
李 娜:《工作方案》是继前三部《意见》出台后,国家对实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做出的明确具体的行动部署。其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更加明显,集中展现“大思政”教育体系在打造教学新样态、搭建资源大平台、构建师资新体系、拓宽育人新格局等方面的建设路线;同时对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推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段文星: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一要发挥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同构建思政课育人体系;二要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思政课在各学段育人功能上的有效衔接;三要全面做好规划部署,确保“大思政课”建设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郭彩清:上好“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传教式”思政课堂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思政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高校也应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蓝磊斌: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各级各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各地各校应与社会课堂、实践基地相结合,使学生的思政教育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化,实践活动更加多样化;还应建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共享机制,整合多方优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蒲智勇: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各高校首先要把“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方案,列入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实现优先、优势、优质地发展;其次要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更要积极主动修订有关管理文件,在制度上明确“大思政课”建设所需要的相关要求。
贺祖斌点评:
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铸魂固本和启智润心的人生大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论断。正式开启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时代;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传统的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新理念、新视野、新格局。这就意味着办思政课要坚持开放性,坚持问题意识,以实践为导向,引导思政课堂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百姓关切,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频共振。“大思政课”之所以为“大”,是因为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系统思维、形成“大”的合力。这就要求整合各方资源,扩展课堂空间,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对思政课的建设还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把思政课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有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硬融入”和“表面化”等诸多问题。而“大思政课”是解决当前思政课建设问题的一剂良药,对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难题,推动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真正入脑入心,意义重大。基于此,广西师范大学结合学校实际,聚集“一个平台、两大体系、三个标杆、四类活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校的思政云平台贯穿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等各项工作;构建课程育人评价体系和学院课程育人考核体系,激发课程育人动力;树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标杆、课程教学研究成果标杆以及思政课程建设标杆,打造课程育人典型;实行校院联动培训、校外互动研讨、举办讲课大赛以及开展通识讲座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全面构建立德树人大格局。以上这些措施,都是我校对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5]
十年回顾:
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改革成就
事件回顾:
5月17日,教育部召开第二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6]
【2022-05-17 来源: 教育部网站】
讨论:
段文星:“质量”是贯穿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历程的生命线。从“五位一体”本科教育评估制度确立,“新时代高教四十条”政策出台,到“严起来、难起来、实起来、忙起来”教育规矩的树立,实施一流专业、课程“双万计划”,探索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途径,开展“四新”建设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逐步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卞志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绩斐然,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面对新的时代格局和发展机遇,高等教育应牢牢把握四个坚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民主体、坚持四个服务、坚持中国道路,不断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王文丽:我关注的是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以至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得劳动力结构得到优化,为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通过激发自身内生在动力和发展活力,形成了与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
蒲智勇:回顾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高质量发展经验。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需持续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经费投入、学科专业发展等多方面改革,努力促成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黄劲宁: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需求”为核心,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是根据国家战略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多个专业学位类别,基本覆盖国家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全领域;二是要在跨学科领域内进行体制改革,提升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贺祖斌点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极端重要作用,[][7]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特别是在办学规模、发展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在办学规模上,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学校3012所,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十年增加1100余万人;毛入学率57.8%,十年提高27.8个百分点,翻了近一倍;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了更强的贡献力。
在发展模式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211” “985” 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学博士研究生50.9万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研究生195.4万人,占全国58.7%;“强基计划”累计招收1.8万余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吸引1万多名优秀学生加入。同时,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在线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这些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加速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正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连续举办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此外,我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的理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集体行动,[][8]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入推进: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事件回顾:
1月29日,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9]
【2022-01-29 来源: 教育部网站】
讨论:
林盟初: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改革,坚决破除“五唯”痼疾,不断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选人育人机制、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并通过评价指挥棒的变革,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王文丽:第二轮建设名单与第一轮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引导探索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建设体系。这体现了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导向是重在内涵建设,而非以“一流”划分高校等级。
郭彩清: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水平与世界顶尖高校建设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在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上创新能力不足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欠缺。未来,我国高校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和服务国家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大力推进“四新”建设,为世界科学中心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张颖佳:一流大学不仅拥有一流学科,还应拥有一流治理,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对“双一流”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内部治理普遍存在权力边界不清、学术权力弱化、权力运行缺乏有效制衡等问题。因此,“双一流”大学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学术行政分权机制、激发师生创新活力、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办学,以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助力“双一流”建设。
谢明明:在第二轮建设名单中,有两所高校的两门学科被予以撤销,并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其他学科。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名单不是“只进不出”,而是根据每一轮建设成效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对成效明显的高校及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缺乏建设实效的高校及学科调整出建设范围,引导高校真实有效开展“双一流”建设。
贺祖斌点评:
“双一流”建设具有支撑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标志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三部委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基础上,立足发展新阶段,出台了《意见》,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与首轮相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体现了三个特点:首先,新一轮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质量提升工程,将全面引导建设高校以对标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核心,以培育一流学科为主线,以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和提升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为重任,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其次,更加重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建设要在“做优、做强、做特”上下大力气、下狠功夫,积极塑造学科“高峰”,支撑一流大学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第三,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探索特色发展模式,并在国家分类评价体系的导引下,重点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因此,《意见》为加快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明确了新的前进方向。
身在地方大学,我更关注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我认为,首先,要牢牢把握其五个基本特征,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心、立足地方的科学研究成果、重视优化学科师资结构、突出服务地方社会的使命、科学高效的学科管理理念”。其次,要厘清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成果转化、学科交叉、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存在的问题,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路线为指南,围绕六个方面全面推进改革。分别为:一是明确学科定位,对接区域发展特色;二是立足一流学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注重师资培育,增强本校内生动力;四是重视科教融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五是重视学科文化,打造开放包容学科环境;六是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10]
总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引领带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快形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地方高校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基础学科:
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人才
事件回顾:
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11]
【2022-02-28 来源:新华社】
讨论:
蓝磊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意见》的出台有助于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对指导高校及相关部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技术原创性高质量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彩清: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要解决好选拔人、培育人和引领人的问题。首先,要把那些爱好基础学科、勇于攀登学科高峰的年轻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不搞一刀切;其次,要科学制定培育规划,系统安排培育内容,准确定位培育需求,不得千篇一律;最后,要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体现基础学科人才“特点”,真正服务于国家科技战略需求。
伊丽宇:基础学科的就业困境直接削弱了学生的学科选择热情和学习动力,进而导致产生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黑洞”。解决此类问题需充分认识到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教育各阶段衔接以及校内校外协同培养,搭建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才能培养出数量精干、质量过硬的拔尖人才。
段文星:我国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有四十多年,在取得许多重要经验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比较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主张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应协调发展,以期在不同学科领域培养出不同类型的拔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卞志国:未来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应在学习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高校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导师制,加大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频率;二是探索荣誉学位项目,通过挑战荣誉课程,促进学生追求卓越,增强荣誉感和获得感;三是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训练,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开展研究的能力。
贺祖斌点评: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直面“钱学森之问”、直扣新时代之问的积极应答,是一种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深远和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国从2009年开始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2010年陆续推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019年持续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2020年试点实行“强基计划”,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集群。这十年以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培养基地,组成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矩阵”,标志着我国人才培养改革发展走向成型成熟。[12]另外,2021年底公布的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有一个特点,增列了较多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学位点。这是为服务于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系统性重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需要,力求将有天赋的拔尖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基础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才。
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需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13]从中国拔尖人才培养实践来看,其培养模式都特别重视选拔机制和培养方式,不管哪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合自己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创造型、学术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拔尖人才。我所在的高校开展了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点工作,设立了“独秀班”,每年动态选拔一批优秀本科生,旨在将其培养成为地方各行各业所需的应用型拔尖人才。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会持续存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双一流”高校,还是地方高校,都应主动承担起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任。
整体上,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水平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还相差很大,当下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检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成效,包括构建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具体采用哪些评价指标,由谁来评价和监测等,这些难题还尚未达成一致共识,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
自立自强:
高校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
事件回顾: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14]
【2022-08-29 来源: 教育部网站】
讨论:
卞志国:在加强高校持续高水平探索研究基础上强化有组织科研,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高校要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健全完善有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锻炼科研人才队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伊丽宇:当前,世界局势多变,国家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越日趋复杂化、多样化,迫切需要高校从传统的“小科学”科研模式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系统性“大科学”科研模式转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谢明明: 加强有组织科研,科研人才是关键。然而,在不科学的科研评价导向下,高校科研人才的学术发展受到强烈阻碍。高校应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体系,建立面向任务的评价模式。倡导团队考核和长周期考核,不同学科专业细分评价标准,推行同行评价与代表作制度,避免将科研成果简单数量化、等级化和金钱化,培养打造国之重器的一流科研队伍。
黄劲宁: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既能在发展学术志趣的同时,又能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为他们学术生涯中面临的一个难题。高校教师应努力将有组织科研融入个人学术课题及其成果中,在有组织科研和个人自由学术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陈 康: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宣部、教育部出台《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排头兵”。高校在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时,要增强中国学术话语的时代性、鲜活性,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向社会、走进实践;要强化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打造学术国际传播新型格局,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研究。
贺祖斌点评: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始终贯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核心理念,铭记推动科技进步的时代任务。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成攻关,推动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发展。2022年,《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审议通过,聚焦国家安全、经济、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明确研发的重点为基础前沿技术与关键技术。
《意见》的出台,赋予了高校新的时代使命与任务。第一,在目标导向上,第一次提出“有组织科研”,这是一种新的科研组织体系的变革,要求高校以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于战略技术、高端产业领域,瞄准“卡脖子”问题,完成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上的攻关任务。这不仅需要高校基于自身学科融合、基础研究的现状,对科研发展进行重点目标定向与精准规划。还需要高校积极与外部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探索协同共享的发展模式。第二,在组织体系上,《意见》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攻关。这就要求高校与传统院系结构相分离,突破在传统的纵向科层结构下学科组织之间形成交互的壁垒,解决研究力量分散、难以应对跨学科的复杂任务的现实问题,实现科研资源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高校内矩阵式学术组织结构。第三,在人才培养上,《意见》明确高校“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的任务,这意味着高质量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应是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题中之义。高校应当建立共享合作协同的评价制度,营造包容自由的科研氛围,强化价值引领,鼓励能者揭榜挂帅,激发科研群体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引育并举、突出导向、强化布局,构建良好的科研生态体系。
同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体思路。在高校有组织科研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建设如何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世界多元优秀文化,推陈出新,走出一条彰显中国特色的科研之路,值得思索。
我认为,“有组织科研”和“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提出,将会构建新的良好的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生态体系。
访企拓岗:
高校书记校长促就业专项行动
事件回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确保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15]
【2022-03-24 来源: 教育部网站】
讨论:
蒲智勇:近几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促使高校转变思维,从坐等企事业上门招聘转变为主动到企事业单位去推介毕业生,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疏通更多就业创业渠道,扩大和创设就业机会,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谢明明:访企拓岗行动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项扎实有效的举措。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次行动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强校企日常联系互访,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扩大校企合作见习基地,进而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林盟初:据悉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达到1400万,如何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社会的“心病”。访企拓岗行动聚焦此问题,着力推动疫情形势下高校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增进双方了解互信,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就业工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有温度地实现就业。
张颖佳:我所在的学校深入落实访企拓岗行动,走访调研百余家各类用人单位,充分挖掘区内区外各种岗位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双选”活动,举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培训,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缓解了我们的就业困境和毕业焦虑。
黄劲宁: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高校深入企业开展社会需求调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科专业设置和创业就业指导等具体内容,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贺祖斌点评:
就业是关乎青年学生发展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特别是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教育部决定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是充分发挥高校书记、校(院)长以及校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示范作用,带头带动学校全员深度参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大安排,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尚属首次。同时,从高校发展定位和学科专业改革来看,此次行动再次引发我们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思考。
我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一直以来把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积极构建和完善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并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今年4月以来,我和班子成员分别先后带队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以及各地市教育局、国有企业、校友企业等一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走访调研,就落实“访企拓岗”,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实习培训、人才培养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我认为,高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专项行动的重大背景和目的意义,跳出就业看就业,放眼长远看就业,立足教育看就业。在做好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重新审视当前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学校长远改革与发展的角度,研究和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提高育人质量。一是明确高校发展定位。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准确分析和研判地方经济发展形势,从而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访企拓岗活动常态化,了解社会对各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方向。逐步削减办学条件不足、用人单位和学生评价不高、社会需求不足、就业状况持续较差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建立有进有出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学生就业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专业体系,将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挂钩。三是探索构建学生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加强对就业质量报告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通过充分调研,整合资源,搭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平台,更加注重学生过程培养和指导,分阶段聚力解决问题,减少“毕业最后一公里”问题积压。四是在协同育人上促合作。不断推动探索高质量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培养的平台和途径,促进校企更深层次的互动,共同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终身学习:
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
事件回顾:
8月17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全面规范、提高质量”为主线,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格局。[16]
【2022-08-17 来源: 教育部网站】
讨论:
张颖佳: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相对稳定且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不仅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机会,还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到全社会,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王文丽: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蓬勃发展,但仍存在教学平台资源共享滞后、管理不规范、师资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共建教学网络平台,助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李 娜:“终身学习”是全球教育2030年发展愿景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高等教育呼吁从终身学习视角为劳动者提供素养与技能的再培训,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强调个体的学习责任。但我国在终身学习方面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意见》的出台能从规范性上为终身学习质量提供制度保障,也是改革进步之举。
林盟初: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乱象频出,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含金量。文件的出台仅仅只是整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乱象和规范教育流程的开始,今后还会继续加大改进力度。加强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其教育水平,促进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陈 康: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顺势而为,加强改革。以强化公益属性、优化办学形式、推进分类特色发展等要求为抓手,构建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办学体系,才能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
贺祖斌点评:
在我们多年的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中第一次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纳入视野。其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中央确定的“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17]在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下,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取得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共有1725所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2021年招生501万人,在籍学生1209万余人,约占高等教育学生总规模的25%。预计2035年前,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规模将呈现持续稳步增长趋势。然而,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发展瓶颈,突出表现为办学定位不够明确、治理体系不够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学历认可度不高等。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出台《意见》可谓正当其时。
《意见》从办学定位、办学形式、教学要求、管理规范、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对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给予指导意见,为推动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路径保障。我认为《意见》将对新时代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引导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应结合自身条件、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精准把握办学定位,将学历继续教育从教育边缘位置拉回到中心位置,增强学历继续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函授”、“业余”名称被统一为“非脱产”,同时从入学、专业要求、毕业等方面作统一要求,规范了办学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了因办学模式混乱带来的质量问题。三是要求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应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监管措施,规范人才培养全管理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格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避免培养过程出现监控“真空”,杜绝以往存在的“交学费混学历”现象,不断提升学历继续教育文凭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四是《意见》对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要求。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应结合新时代智慧教育发展特点探索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这不仅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需要。
优师计划: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可持续发展
事件回顾:
9月26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教师节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8]
【2022-09-26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论:
王文丽:培育优质师范生,乃教育振兴的前提;教育振兴,乃人才强国的基石。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引导师范生面向基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张颖佳:我的毕业论文就是以乡村教师培养为主题的,因此比较关注这个话题。相较于“公费师范生计划”“卓越教师计划”,“优师计划”聚焦国家贫困县和中西部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有效缓解基层教育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
李 娜:“优师计划”对于师范生的职前培养更凸显“乡土”+“现代”双特色,突出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爱生乐教的教育情怀、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全面综合的育人能力等核心专业素养;同时强调激发师范生内生动力,树立扎根乡村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将鼓励师范生在实践中探索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创新发展。
卞志国:基层教师职后发展要更加贴近教师能力提升与学历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建立健全基层教师培训体系,搭建基层教师交流合作平台,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和乡村定向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给予师范生更加系统的专业支持,为优秀毕业生扎根中西部基础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陈 康:在祖国大地上,一大批优秀教师用立德树人初心和教书育人实际行动书写着为学、为事、为人的感人故事,成为万千学子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先生”!广大师范生见贤思齐,薪火传承,续写“大先生”育人故事……然而,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优师计划”培养师范生脚踏实地,扎根三尺讲台,走好属于自己的为师之路。
贺祖斌点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范生的培养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也是推动师资队伍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师计划”政策的实施,可进一步促使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区域教育发展均衡、教育扶贫精准有效,从而实现国家地方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状况,但基础教师师资结构性短缺、教师发展受限、毕业生“留不住”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优师计划”结合优秀教师的特点、地方发展的需要、师范院校的特征,做出了系统布局,从源头、流程、机制三方面助力欠发达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19]首先,“优师计划”定向培养扎根基层教育的师范生,助力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多年来因基础教育条件艰苦导致的新进任教毕业生师资供给不足且留任不住的问题。其次,“优师计划”综合考量定向县域的教师补给需求、教师学科结构、教师岗位编制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优师计划”培养指标,通过“双实践”制度提升定向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进一步优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结构。第三,“优师计划”继续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及高校与教育相关部门的保障机制,为中西部地区教育贫困精准化治理开辟了人才筛选、培养、输送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我在《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教育卷)》中提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要求关注城乡教育差距,补齐农村教育短板,特别是针对中西部的乡村教师培养,秉要执本,意义重大。面向未来,“优师计划”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继续加大“优师计划”政策供给,完善全流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打造高校与当地政府协同育人模式,扩充试点高校及招生名额数量等相关问题都需要作出进一步探索。
大学排名:
南京大学等相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
事件回顾:
2022年5月,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不与排名机构合作,也不再向排名机构提供相关数据,部分高校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20]
【2022-05 来源:央广网】
讨论:
郭彩清:世界大学排名“进”与“退”争论的背后蕴含不同的价值取向。进之,需要适应西方学术评价体系对排名规则的界定,以开放、竞争的心态寻找国际坐标、查找质量差距;退之,则需要推动中国特色自主评价体系的建构,以独立、自主的信心拓展新的发展格局,探索高质量建设路径。
蓝磊斌:在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中,理工科实力和高校国际化的程度所占的评价比重比较大,人文学科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说明当前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按照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程度,补齐短板,坚定我国高校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伊丽宇:大学排名是评估机构依据特定的指标体系测算出来的结果。虽然这种测算具有一定科学性,测算结果也可以作为诊断大学发展问题的参考,但大学的实力是很难用数理方式精确测算的。我们还需理性看待排行榜,务实办学,切莫被排行榜绑架。
蒲智勇:全社会对于大学排名的关注,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对大学理念和大学本身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究竟什么样的大学才算得上是好大学,什么样的大学是国家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大学。我认为一所好大学发展定位最根本的实践逻辑是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这才是我们国家和全社会对于未来大学应该共同秉持的基本理念。
王文丽:国际大学排名根植于西方文化,盲目按照排行榜评价指标办学,势必影响我国高校本土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高校应立足国家高质量发展理念,回归教育初心与育人本质,坚持立足国情,专心治学,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努力为国家复兴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贺祖斌点评:
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只是一种现象,其实应该说是各高校对目前各种大学排名的一种心理排斥的反映。大学评估是考量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基于指标的测量也是不可缺少的大学评估方法,而大学排名正是基于对大学部分评估指标测量的结果。大学排名评估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大学评估认知大学建设的整体情况,为其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大学通过排名评估指标评价结果,可以观照到学校某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而对标标杆高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弥补发展过程出现的短板问题;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大学排名评估这个渠道了解大学,大学的排名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大学的参考依据。但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泛滥,导致评估出现一定的负向作用,由于评估指标的统一性,即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大学,导致大学发展定位和方向呈现趋同性,造成高等教育系统生态位重叠,加剧区域高等教育的竞争,削减了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衰弱,以及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失衡,从而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我国大学建设应以高质量为统领,由指标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全面发展观,坚持扎根祖国大地办大学,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应鼓励区域高等教育实行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构建多元的大学评价指标和高质量发展体系,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理念与模式。
我与潘懋元先生关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有一次对话。潘先生说:我认为各类高校:研究型的、应用型的、职业型的;国家的、地方的等,都应该有各自的一流。不应只是排名榜上的那个一流。现在很多人对“双一流”的理解就是大学“排名榜”,即大学排名榜和一级学科排名榜。一流大学和一级学科的排名都是按照研究型大学来排的。如果我们都只能按研究型大学的要求来办大学和设置学科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21]我想,潘先生的观点给很多热衷于排名的学校一种冷思考。
●盘点总结
在我们即将对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十件大事评析定稿之际,得知我国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学学科开拓者与奠基人、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于2022年12月6日上午逝世,享年103岁。潘懋元先生秉持“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念,百岁高龄仍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以一个教育家的卓见提出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以一个教育家的情怀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改革;以一个教育家的使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高等教育学者的声音。他的思想与实践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当然是今年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我们团队盘点总结之时,以此作为对潘先生的纪念。
2022年评选的高等教育十件大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聚焦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科教兴国开启新征程,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十年发展与时同行,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国家人才培养培根铸魂。其次,关注高等教育改革措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加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新模式的探索步伐;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高校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再次,观照高等教育创新行动。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提升基础教育教学师资水平;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推动中国特色自主评价体系的建构,以独立、自主的信心拓展新的发展格局,探索高质量建设路径。
当然,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如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充分激发青年创新潜能与活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上线,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中国技能行动”,培养大国工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自信、自立、自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师计划,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引擎。等等。囿于篇幅有限,并未一一收录。
对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需予以说明的是,以上对这些事件的评析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评析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部分评析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
转自:“老师成长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