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吃不到的“蔬菜沙拉”:建立边界,但别筑成壁垒

2022/12/22 13:58:59  阅读:13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知著网 ,作者炸糕

「有时我们在边界之上筑起坚实的壁垒,有时我们抹掉边界,拥抱整个世界。」

“你吃的是啥?”

“蔬菜沙拉。”

前段时间,麻辣烫、炒米粉、米饭炒菜等美食被指为蔬菜沙拉的短视频突然在网络流行开来,有网友将其精辟地总结为“一个好吃嘴,一个小气鬼”。“小气鬼”为了不让对方分享自己的食物,谎称各种好吃的食材为难吃的、馊了的;“好吃嘴”厚着脸皮拆穿这些谎话,软磨硬泡也还是只能闻而不尝。

在网友们富有创造力的发挥下,“小气鬼”和“好吃嘴”的角色形象被扩展到了更多场景。备考时想要掌握他人复习进度的同学、出门前想要借用化妆品的舍友、喜欢盯着别人的手机屏幕八卦隐私的同事等形象都是“好吃嘴”的化身,而“小气鬼”则总是冷漠地回应着一戳击破的谎言,以此表达自己的拒绝。

(其他版本的“小气鬼”和“好吃嘴”)

执著的“好吃嘴”和坚定的“小气鬼”惹人发笑,但这套反常规的社交“博弈”背后其实是人们真实的生活体验。每一个谎言以及每一个谎言的刺穿都意味着对对方底线的试探,而一次次警告失效之后仍然保留的体面则是一种戏剧化的呈现,它失实而夸张,却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了边界的存在。

近两年来,人们关于社交病症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作为其解决方案之一的边界感的建立也因此备受关注,培养边界感已经被许多年轻人视为重要的人生课题。

这使我们不能不好奇,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边界感?边界感为何在当下变得如此重要?建立边界感又能否一劳永逸地解决复杂的社交问题?

Part.1

理解边界感:厘清权责关系

《相处的艺术》一书将边界感解释为,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定。它不像身体上的边界有一个特定的轮廓,而是保护人们心理上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对于个体来说,明确地指出自己的边界或许是困难的,但是当边界被侵犯时心理的不舒适却是具体可感的,以此为标准衡量边界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豆瓣“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观点,“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在豆瓣建立起来,如今已经有10万多人在其中抱团取暖,共同分享自己建立边界感的实践经验和心路历程。

有意识地建立边界必然意味着对越界者的拒绝,在豆瓣小组的讨论里,如何对越界的人说“不”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父母的控制欲太强怎么办?朋友总想窥探我的生活?如何面对过度热情的人?异性的一些行为让我很不舒服!

(豆瓣小组中的求助帖)

如此五花八门的场景涵盖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类人际关系,边界感强的个体在社交过程中面对的全方位压力由此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声称自己患有“社交恐惧症”也就不难理解了。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解决方案,即厘清“这是谁的课题”。在他看来,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就是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关键。这一方案与建立边界感有异曲同工之妙。澳大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戴德更是将“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这样通俗直白的表述作为个体“自我边界”的重要内核。

(网友对”好吃嘴“的评价)

“蔬菜沙拉”引发的一系列表演中,许多网友表示反感“好吃嘴”的角色形象,正是因为他缺乏边界感,强行将他人的事揽作自己的事。“小气鬼”固然可以大方地分享自己的物品和生活,却也有不分享的权利,“好吃嘴”则有责任尊重对方的选择,避免自己的欲望构成对他人的打扰。

由此来看,心理的舒适只是成功建立边界的一个表征,而边界本身意味着相当复杂的权责关系的厘定。清晰的权利与责任范围使得个体能够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在这个过程里,自我得到了确认和坚持。

Part.2

溯源边界感:从伦理本位到个人本位

从权责关系的角度看,古往今来,任何一段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边界。不同的是,过去这个边界往往是被忽视的、模糊的,而培养边界感则意味着一种主动感知的自觉,意味着边界越来越清晰,越界的行为也越来越不被容许。这种趋势的流行暗示了社会心态的变化,在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也悄然改变。

(席瑞在《奇葩说》第七季讨论边界感)

以今天的标准看,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不注重边界感的模式。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英美社会是个人本位的社会,“所谓伦理者无他义,就是要人认清楚人生相关系之理,而在于彼此相关系中,互以对方为重而已”。伦理关系因此成为相互之间的义务关系,它的运转逻辑在于由近推远,再引远入近,没有边界感可言。

伦理本位在今天仍然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一部分父母渴望建立绝对权威并无孔不入地干涉子女生活,已经引发了诸多的家庭矛盾;一些年轻人深陷讨好他人的泥淖,夸大自己对他人的感受与问题的责任,导致越来越倦怠甚至逃避社交。现代社会之中,伦理关系的运转似乎越来越低效,边界感的地位才被逐渐抬高。

(日剧《坡道上的家》截图)

支配边界感建立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是梁先生口中的个人本位,也是西方学者话语下的“个体化”。个体化强调人的独立自主,重视人的自我意识,支持个体从以对方为重的关系结构中挣脱出来,而以自己为重。在个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不可侵犯的边界就产生了。

如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诸多烦恼,都可以看作伦理本位和个人本位社会关系交融过程中的碰撞与冲突,各种各样的社交情境并非发生在两种具体的社会结构下,而是发生在两种社会结构之间难以锚定的光谱中。

(席瑞在《奇葩说》第七季讨论边界感)

正因为如此,边界的建立才成为一个异常困难的课题。看似极度个体化的“小气鬼”却深受伦理传统影响,必须依赖各种谎言传达自己的拒绝,以此维护双方表面上的得体;看似深受伦理关系影响的“好吃嘴”却拥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不吃一口誓不罢休。正是在人人相异的光谱位置里,“小气鬼”和“好吃嘴”的极端对话才具有了典型性。

Part.3

反思边界感:边界还是壁垒?

当建立边界过于辛苦,构筑壁垒就成为一种捷径,它同样可以给人边界感带来的安全感,却已经与边界相去甚远。

在豆瓣“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中,一些网友便提出了类似的担心:边界感和人情冷漠的界限在哪里?为何自己在享受边界感的同时也会感到孤独?过分强调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而失去了对他人的包容和理解,是否已经背离了培养边界感的初衷?

(豆瓣”日常注重边界感“小组中的讨论贴)

当社会结构从密切的伦理本位走向原子化的个人本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个体化深入发展带来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在边界感被侵犯的不舒适感和孤独的不舒适感中做选择,似乎成为一种必然。而当这种孤独的不舒适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麻痹时,这道选择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于是,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边界之上筑起了层层壁垒,保护自我的同时也隔绝了自我,走上另一个极端。

(网友对边界感与孤独感的看法)

罗萨在他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指出,现代社会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高效地交换信息、完成事务合作,却不再能了解彼此的人生故事或是人格问题。当我们认可了这样一种关系模式,究竟是掌握了个体化许诺给我们的“以自己为重”的自由,还是被规训为加速社会运转的机器,已经模糊不清。当我们将人际关系从伦理的羁绊中放逐,也一并放逐了其它重要的东西。

阿德勒提醒人们,社会的最小单位并非个人,而是“我和你”。只有至少两个人存在,才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个体之所以能成为个体,也是因为关系的存在。

同时,冰冷的权责关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全部,清晰的边界也未必能解决所有的社交问题。如果边界真的有效,它也绝不是一条不可被跨越的曲线,而恰恰是关系冲突里最温和的调节力量。换言之,并非边界的存在提前划定了越界的行为范围,而是越界的行为存在赋予了边界感重要的意义。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截图)

人际交往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生课题,或许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统一解。有时我们感到对他人的侵犯说“不”很困难,有时我们觉得主动跨越边界需要更大的勇气;有时我们在边界之上筑起坚实的壁垒,有时我们抹掉边界,拥抱整个世界。

转自:“新传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