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明德新声
自施拉姆将传播学引入中国大陆以来,传播学在中国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产出了诸多丰硕的学术成果,并日渐完成了学科体系的建构。社会科学中,最关注并紧密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的学科非新闻传播学莫属。
什么是『 有趣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除了选题精巧、研究方法扎实与数据分析透彻之外,最重要的是既关照社会现实又不盲目追逐学界热点,充满社会洞察力,创新研究路径,对社会时新传播现象的分析鞭辟入里,对理论发展与实证探索有重要意义。
本期明德新声,笔者一共选取了13篇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中有趣的研究以飨读者。或许可以在研究选题、研究方法上丰富我们的视野,提供一些借鉴。
01 底层群体为何拒用智能手机?
——基于重庆棒棒的扎根研究
点击阅读
摘要:
本文基于传播学领域的底层研究展开,采用扎根理论,选取重庆棒棒对底层群体的智能手机拒用动因进行研究,对既往底层媒介使用研究进行了补充。经三级编码后,本文提炼出消费保守主义、熟人社会、“弱者”身份建构3个核心解释范畴。
研究认为,消费保守主义构成了这一群体拒用智能手机的观念基础,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则消解了智能手机在工作场域中使用的必要性,为他们的拒用行为提供了实际支持;底层群体在主客观层面均高度认同“弱者”身份,而智能手机作为与弱者形象互斥的元素被弃置。
消费保守主义和熟人社会根植于棒棒的乡土观念,“弱者”身份则源于长期的社会排斥与刻板认知。二者之间相互递推、动态互构,智能手机因此成为底层棒棒的一种负担。经验表明,底层群体的智能手机拒用行为渗透着理性考量,可以视作对新技术浪潮的日常抵抗行动,这为反思数字鸿沟理论提供了情境化理解。
02 消失在流行语中的“打工人”:
网络时代青年群体身份认同的话语建构
点击阅读
摘要:
从被视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打工仔”到流行语中人人争做的“打工人”,话语表征着打工主体,也建构着打工主体的身份认同。
基于此,本文提出话语的“认同互构论”,通过深度访谈探究“打工人”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群体建构与社会建构。
研究发现: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使青年群体呈现出矛盾且摇摆的“打工人”心态;成员身份标准的分歧使认同话语的群体建构极为脆弱,全民“打工人”只是非体力劳动者群体建构的单向度共同体想象;认同话语的社会建构一方面遮蔽了传统劳资关系的对立,另一方面彰显了青年“打工人”和传统“打工者”身份联结的新可能。
03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社交媒体、集体悼念与延展性情感空间——
以李文亮微博评论(2020-2021)为例的计算传播分析
点击阅读
摘要:
数字与社交媒体改变死亡与悼念的形态,扩展了传统哀悼与纪念的空间。
本文以李文亮医生的微博评论区为例,通过计算传播研究方法,抓取并挖掘2020-2021整一年间的134万多条数据,分析并阐释社交媒体时代对公众人物的网络集体悼念;并提出"延展性情感空间"概念,用以理解基于网络哀悼的临时性社区如何转化为常态性的情感表达空间。
研究认为,社交媒体重塑公众哀悼与情感表达的形态,重构哀悼者与逝者、以及哀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塑出独特的情感公众,也构成集体记忆的独特书写实践。
04 共意动员:
农村抗疫“硬核标语”的话语框架与建构逻辑
点击阅读
摘要: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宣传动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疫情期间,在农村地区出现许多具有修辞特色的抗疫"硬核标语",这些标语成为引导农村居民进行积极防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框架理论对这些"硬核标语"的话语策略加以辨识,研究总结出三种主要文本框架:心理震慑框架、亲情感化框架、家国教化框架。基于此,论文试从多角度透视标语在话语实践背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运作,分析标语书写者如何通过文本框架的建构促进集体意识的塑造与共意的搭建,增强村民对疫情防控的认知与认同,从而实现有效的宣传动员。
05 数字化抚育:
“妈粉”媒介实践中的“母职”再造
点击阅读
摘要:
互联网平台日益内嵌为日常生活展演的重要场所。青少年以追星行为形成的圈层以及圈层得以生产所依靠的身份、情感的复杂逻辑,是当下文化研究无法绕开的重要议题。本研究聚焦粉丝圈层中"妈粉"这一粉丝身份和指称,尝试寻找这一群体建构"母职"身份的动机,并探究其数字媒介实践方式与现实母职间的连接。
研究发现,"妈粉"是一种流动中的身份共识,其基础在于对偶像去性化的"母子"依恋,这种看似已完成"询唤"的指称,实则并未脱离"母职"的多重历史沉积。"妈粉"尝试对母职进行引用以摆脱异性恋框架下常见的"偶像—粉丝"关系,却又难以拒绝现实母职中附有的权力和价值观念。网络空间不仅为这一操演提供了实践可能,且借由成熟的娱乐产业,将"母职"的抚育直接转化为"妈粉"的数字劳动和消费氪金。
06 戏假情真:
《王者荣耀》如何影响玩家对历史人物的态度与认知
点击阅读
摘要:
流行MOBA手游《王者荣耀》引发了游戏是否影响了玩家历史观的广泛讨论。数字游戏相较其他媒体,在影响使用者认知方面具有特殊性。本研究通过非随机抽样方式,问卷调查了907位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成年人(含312名《王者荣耀》玩家)对真实历史人物的喜爱程度、进一步了解意愿和相关史实认知,并结合其游戏行为和人口统计信息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王者荣耀》确实影响了玩家对真实历史人物的态度和认知,尤其是熟练使用特定英雄的玩家,比其他玩家和非玩家都更喜爱相应历史人物;在了解意愿和史实认知方面,游戏行为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化身认同"概念与"戏假情真"效应可以解释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
07 “消费者”·“玩家”·“玩工”·“生产者”
——基于模组游戏《我的世界》的研究
点击阅读
摘要:
基于模组游戏《我的世界》的"学习"及对游戏参与者的观察、访谈,本文把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游戏参与者区分为"消费者"、"玩家"、"玩工"和"生产者"四类角色。这四类角色,既可以理解为电子游戏参与者逐渐转变角色,从被动的"消费者"最终获得具有某种主体性的"生产者"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我的世界》的游戏参与者的结构性构成。这样的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中游戏参与者的意义实践,乃至"作为游戏的传播",或许会有一些启示。
08 破碎的自我:
“小镇做题家”的身份建构困境
点击阅读
摘要:
出身小镇、拥有高学历的青年大学生本该是教育竞争和应试评价体系中的成功者,却因受制于现实的社会流动困境和预期落差带来的身份失落,在网络空间自嘲为"废物",并试图通过"小镇做题家"这一网络新语词重构自我的身份认同。
由文本分析及线上田野研究发现,"小镇做题家"的网络自我呈现是破碎的,包括自我设限、自我拉扯、自我铭写、自我疗愈四种表征,陷入身份建构困境。
可将这种身份困境归因于三种结构性因素:原生家庭的期待和社会流动现实、教育竞争异化和学历的身份功能缩减、媒介流动中的情绪传染与放大。所以重构小镇青年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性,需要理性认知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回归教育"认识自己"的本源,在不断与自我和解中体悟"平凡的世界"。
09 社交媒体“摆烂”亚文化的价值流变、行为逻辑与调适政策
点击阅读
摘要:
“摆烂”作为社交媒体亚文化的新变种,被青年视为一种“逃避可耻但有用”的处世哲学。
本文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对青年的“摆烂”现象进行了全景式剖析,形成三项研究发现:第一,从宏观文化环境来看,“摆烂”是“丧文化”的叙事创新,也是“反内卷”的行为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发挥了涵化认知和渗透行为的作用。第二,从中观运行机制来看,符号生产、自我宣称、裂变扩散、话语竞争、角色扮演等五重机制共同构成了“摆烂”的内生逻辑。第三,从微观行为来看,青年的“摆烂”实际上是一种权变性行为,体现了相机匹配的决策逻辑,并可从虚实殊途、时序流变、意图继替、圈层区隔、群际分化的角度对“摆烂悖论”的成因做出解释。
最后,本文认为青年的“摆烂行为”并不总是被逃避主义所支配,也可能包含着“精致利己主义”的深层意图。对此,应通过出台激励型政策、规制型政策和引导型政策,对这一社交媒体上的亚文化现象进行纠偏与调适。
10 一起“开黑”:
游戏社交中的关系破冰、情感仪式与媒介转移
点击阅读
摘要: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对于游戏共玩如何增加社会资本的研究以量化方法为主,且往往难以跳出游戏本身的边界。
通过对17位《王者荣耀》游戏玩家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游戏世界的确可以通过视觉化身和听觉亲密增加人际交流、促进彼此了解。游戏共玩对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关系破冰,对于结合型社会资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为远距离亲密关系创建情感仪式。换言之,游戏在游戏社交和整个社交网络之中皆不必然处于核心地位,其价值的最终实现往往仍需辅之以“媒介转移”,这一发现补充了既往量化研究的局限,体现出一种“去媒体中心化”的媒体研究取向。
11 网络表情符号能拯救“社恐”吗?
——网络表情符号中介作用下的社交焦虑与线上交流效果研究
点击阅读
摘要:
网络通常被视为缓冲社交压力的避风港,但目前关于社交焦虑影响线上社交效果具体途径的研究尚缺乏更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以超人际模型为理论视角,将具有丰富社交功能的网络表情符号纳入社交焦虑者的线上交流过程进行考察。
研究发现:社交焦虑显著正向预测交流可控感;网络表情符号使用在社交焦虑与交流可控感、自我表露以及友谊形成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总之,社交焦虑者通过对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获得了"社交补偿",后者是社交焦虑者重要的"社交补丁"。
12 二次元异托邦:
B站“拜年祭”融合文化实践研究
点击阅读
摘要:
B站(哔哩哔哩)“拜年祭”是中国二次元迷群的年度“春晚”。尽管已经连续举办十数年,并在二次元迷群中拥有相当的影响。然而,学界对此文化实践还缺乏关注和分析。本研究以“融合文化”和“异托邦”的理论概念为棱镜,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B站“拜年祭”的二次元文化实践。
研究发现,B站“拜年祭”以“游戏化的多模态话语互动”的方式吸引受众参与二次元融合文化实践。更进一步,通过对集体文化记忆的二次元转化,“拜年祭”将传统文化复兴的主题包纳进二次元文化展演之中。
不同于日本二次元文化中“宏大叙事”的衰落,中国二次元文化将传统文化、家国想象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价值、公平竞争等现代观念相结合,建构起一个既投射了现实“宏大叙事”又绵延于虚拟世界,不断突破时空边界的想象的“异托邦”。
在此“异托邦”中,参与者通过二次元创作与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再生产了传统文化认同与家国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民族主义的边界,使“拜年祭”成为一个在与技术、文本以及受众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变动的融合文化实践。
13 竞争、情感与社交:
《阴阳师》手游的氪金机制与玩家氪金动机研究
点击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氪金在近年来成为手游的主要盈利模式。本文旨在对国内手游玩家的氪金动机展开研究,以现象级游戏《阴阳师》为例,采用了游戏玩法分析、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混合方法。
研究首先指出其游戏核心机制为回合制角色扮演卡牌对战,这一机制决定了其氪金机制为基于抽卡和赌魂的概率式消费。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总结了三种氪金动机:为胜利而氪金的竞争动机、为认同与爱而氪金的情感动机,以及为分享和炫耀而氪金的社交动机;并建立起三维度氪金动机模型。研究还对游戏氪金现象背后的消费主义与玩工问题进行了讨论。
转自:“新传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