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莱文森:第三代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
2022/12/22 11:45:34 阅读:714 发布者:
生平经历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1947-)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音乐人,多才多艺,在文学和传播学两方面成就斐然,在音乐上也小有成就。曾任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会长,屡获美国及世界级大奖和提名。他完美的实现了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被称作“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他是波兹曼的博士生。莱文森出版有科幻作品20余种,其中有《丝绸密码》、《意识灾难》等长篇5部。他的理论著作有7部:《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学习赛博空间》、《数字麦克卢汉》、《思想无羁》、《软性的刀刃》、《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以及《新新媒介》。
主要理论(方法)贡献
莱文森是美国媒介理论家,第三代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纽约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曾师从约翰·卡尔金和尼尔·波兹曼,也与麦克卢汉有一段对日后媒介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的忘年之交。他完美实现了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
莱文森的主要观点:
1)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他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的。技术在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2)“补偿性媒介”理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换言之,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完美。
3)软媒介决定论:是指技术提供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但事件的状态和影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技术独自其作用。
4)后麦克卢汉主义:莱文森的技术乐观主义扬弃了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人对技术具有控制能力。
相关著作
《丝绸密码》
《意识灾难》
《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
《学习赛博空间》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