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伯特·维纳:控制论的创始人
2022/12/22 11:43:38 阅读:313 发布者:
生平经历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男,美国应用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在电子工程方面贡献良多。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过程的先驱,又提出了“控制论”的一词。
六岁那年,维纳有一次被A乘B等于B乘A之类的运算法则迷住了。为了设法弄清楚,他画了一个矩形,然后移转90°,长变宽、宽变长,面积并没变。维纳的拉丁语、希腊语、德语和英语也变成一种印在记忆中的书库,不论何时何处,都可以拿出来就用。在其他小男孩想当警察和火车司机的时候,维纳就渴望当一名博物学家,立志献身于科学了。
父母几次设法送他到学校去受教育,但不寻常的智力和训练使维纳在学校里很难被安排。他的阅读远远地走在书写的前面,他刻苦地学习并掌握了初等数学,但仍需要扳着手指做算术。直到9岁时,才作为一名特殊的学生,进了艾尔中学,不满12岁就毕业了。
主要理论(方法)贡献
控制论(cybernetics)的诞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现代社会的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都与控制论有密切联系。控制论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讯、计算机技术、神经生理学、数理逻辑、语言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它以各类系统所共同具有的通讯和控制方面的特征为研究对象,不论是机器还是生物体,甚或是社会,尽管各属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它们都是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调整和决定自己的运动。
1948年,他出版了他的奠基性著作《控制论》,标志着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诞生。该书的副标题是“关于在动物或机器中控制或通讯的科学”,这就是他对控制论所下的定义。cybernet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kubernan,原意为steersman,即“掌舵人”,转意是“管理人的艺术”。
信息反馈问题的提出
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对信息(information)和反馈(feedback)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一些著名科学家围绕信息和反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英国统计学家费希尔(RonaldAylmerFisher,1890~1962)从古典统计理论的角度研究了信息理论,提出了单位信息量的问题;美国电信工程师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从通信工程的角度研究了信息量的问题,提出了信息熵的公式;维纳则从控制的观点研究了有噪声的信号处理问题,建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并分析了信息的概念,提出了测定信息量的公式和信息的实质问题。他们几乎同时解决了信息的度量问题。这一时期,人们逐渐深入了解到反馈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932年,美国通信工程师奈奎斯特(Harry Nyquist1889~1976)发现了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条件,即著名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1945年,维纳把反馈概念推广到一切控制系统,把反馈理解为从受控对象的输出中提取一部分信息作为下一步输入,从而对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也证明了生命体中也存在信息和反馈问题。
相关著作
《控制论》(1948)
《维纳选集》(1964)
《维纳数学论文集》(1980)
《昔日神童》
《我是一个数学家》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