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否定之否定:说“不!”,何以可能?——学术史、本体论与结构化问题——程志理编审从上海到北京的身体运动行为学术叙事

2022/12/15 14:06:16  阅读:162 发布者:

程志理编审在《上体学报思享汇(二)——体育研究方法:焦点问题与发展之路》线上学术讲座中的发言,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发现没有。他在讨论体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体育学有无可能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提高体育学研究方法合理性的途径以及体育科学的实证研究存在的可重复性危机等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否定性用词——不!没有!(见红色字体)具体内容如下:

体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如何证明?程志理编审的回答是:“学科特征上,体育学,学科概念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情。古希腊和先秦没有。体育学这个学科意义不明确。标志:研究对象不统一,人体,人体是生物学;自身的方法论体系——母体为主,研究的成果算不算体育学成果?北美是社会学研究体育;体育的学科史不明确;每隔十年讨论体育的概念,是不成熟的,经典的学科不这样。体育学颁发的还是教育学学位。文献分析里,有分析结构,相关性。因果关系是其中的一种,针对客观性而言。但是体育是研究人的身体运动的。所以,体育学的因果关系最多是牵涉性的,不存在因果意义上的控制性的关系,而是叙事性的”。

 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体育学自己的研究方法?程志理编审的回答是:“方法论体系生成是必然的。近十年来看,一定发展为体育学方法论体系。我们讨论质性还是定量没有必要,要针对问题。基于问题本身。科研所与大学不一样——基于实际运动中的问题。80年代,提出体育文化。体认范式基于体育文化阐释学。在生物学、教育学上的讨论。2010年以后提出体认范式。存在身体认知,是被遮蔽的。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大学涉及到教材。我们要服务运动队。运动员疲劳、紧张。教练员拿到数据也很尴尬。教练员要问题的真相。从问题本身展开研究。苏炳添,为什么2015年跑进10秒,为什么?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反思田径已有理论。9.9946步多,而提高成绩以后,48步,为什么?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实际问题,所以去对话苏炳添。徐梦桃,成绩很好了,为什么落地摔跟头?空中;落地,脚踝。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我去运动行为志的时候,她说我可以闭着眼睛也可以睁着眼睛跳。用身体的节点来把握——切身感。闭着眼睛。对技术的理解。制定训练计划,闭着跳,落地反而更好。奥运会用了。视觉的判断。闭着眼睛,直接身体感。人的感官的整体化处理。慢慢形成的。不是做出来。大量研究工作,慢慢形成体系。概念范畴。一定能够形成体育学方法论体系。体认范式对人类认知学科体系是一个补充,完善,贡献,对其他学科的贡献。现在也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讲课(社会学、艺术学)他们也认可”。

 提高体育研究中研究方法合理性的途径在哪里?程志理编审的回答是:“跟研究对象有关。针对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有了问题结构。问题是不能直接呈现。探讨的是一个现象。现象不一定是问题。观察得到的是现象,可以统计到的。面对的是这样的现象。探讨的是现象背后的,才是研究。内容决定的。内容怎么理解。不能从现象直接讨论问题。起跑反应时训练。首先做文献,听力。我从身体认知意义上,不是简单的感觉上。假设模型建立,然后与口述史对话。也可以与普通大学生对话。研究内容中产生问题。不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问题中形成方法。不是设计一个什么方法。按照社会学的话语。有一套体育学的话语体系,其他学科不可以有”。

体育科学的实证研究存在可重复性危机吗?程老师的回答是:“可重复性是自然科学要求做到。人文社会科学很少提。诺贝尔奖,经济学,年轻时候提出,获得已经是晚年。这就是可重复性。实证研究则不。长时间观察,经济学。经济学也做叙事经济学。跟学科研究对象关系很大。不是方法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问题”。

 以上可见,程志理编审认为,体育学的因果关系最多是牵涉性的,不存在因果意义上的控制性的关系,而是叙事性的,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问题出发的体育学研究,一定能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所以体育学研究形成问题结构至关重要而不是止于现象。这些鲜明的学术观点表达,否定性用词达到二十多次。

那么,体育学术表达,程志理编审何以如此旗帜鲜明地说不?

2022129日下午14:00-16:00,程志理编审在北京大学“首在”体育学术讲座上做了《体育学何种意义上能形成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的报告。可以说,是对上体学报讨论的“不”点鲜明,做了深入阐释。主要内容略作记录如下:

  。。。。。。

学术史梳理,体育学以前的研究为认识论。回到本体论,回到身体感。从我们习惯了的概念范畴中挣脱出来,从观念出发的学术习惯中挣脱出来,回到人的运动行为的叙事认知里面,来捕捉,来寻找,人的运动行为的真相。从习惯了的主流里的认识论层面走出来。让体育学回到本体论去。学科独立性的理解,就是回到身体感。

 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借助于现象学的精神。回到真实的运动情景。回到事物的本身。回到运动行为志的运动行为叙事里面去。才能落实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实事求是。才能去发现体育运动不同运动项目的不同魅力,以及动作技术传授的运动行为的叙事。

进入到身体感的细节。身体的双重性。可以从康德说起。人的二重性。感性世界中的现象体,意会体。身心一元。身体认知,得以落实。主体的身体化的机制。第一,体认的体指的是身体。认指的是认知。主体借助于身体认识世界。第二,心就是主体。看不见的存在。身是可见的存在。看见的身把握看不见的心。第三,体育学是运动学习。作为教育存在,意义重大。与科学的学科知识不同——概念知识。人的知识两大类:概念知识;本体论的知识——操作性的知识、默会的知识。依赖于身体的知识。以身体为认识工具。同时也是认知的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当然也有美术。第四,动作是认知的产物。特殊性的。主体的客体化。动作技术是经验。不存在标准动作。一定不是概念。

身体双重性哪来的?感觉的双重性。取决于感觉的双重性。五官,强调功能属性。眼睛是看的。耳朵是听的。强调感觉的功能性。体育学里,感觉功能性被整合到感觉的整体化里面去。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和部分。部分蕴含了整体的所有属性。视觉是看的。看的意义不是功能属性。不依赖于看还是看不见。王义夫。他的眼睛比我近视。打枪看不到靶心。看到靶心也打不到靶上去。打到靶上去是技术。比赛情景表达。内马尔报告。技术分析。越是优秀的运动员。脑电,只有普通运动员的十分之一。是身体感的直接表达。跟视觉的判断没有关系。身体感的表达。跟脑的反映没什么关系。反例很多。西班牙点球四个球不进。为什么?脑参与啊。守门员比踢球的放松得多。人的感觉有真实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讲感觉的真实性。身体认知的真实性。真理是脑认知的概念体系。感觉就是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我们完全忽略了身体的经验。技术就是身体的经验。我们完全把它当作概念来理解。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从感觉开始。红是苹果。视觉是波长波频。动作技术学习就是。讲动作,学生看到的是动作的外形。学生没有看到动作本身。他是看不到的。甜是引起的。是身体感的一部分。

身体反应。神经科学。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内脏器官。肌体觉。外部感觉,外部事物——五官感觉。

身体感,最早讨论不完全在本体论。文化人类学,身体感,生物属性的强调。第一来源,莫斯的理论,迪尔凯姆的学术继承人。也影响到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老师)。强调身体感习得的无意识性。讲身体经验。身体的主体性。隐形的东西。后期的东西。第二类来源,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专门讨论过体育问题。身体与世界的关系。(一定要知道学术史的过程。不重视学术史。学术史报告。学科重要,学术史重要。了如指掌。)强调日常性和仪式性。就是文化社会学把行为叙事。文化行为分析。身体感是在文化叙事分析。强调日常性和仪式性。象征性。文化观念。宗教的教义。而是强调身体的经验的变化,过程性,文化叙事,不是被构建的事物。不断被培养、习得的。文化行为学。问题化的新的路径。找文化的逻辑。超越于概念。从感官开始。文化的过程,而不是观念。传统的身心二分,没有办法捕捉身体感觉的行为特征。回到身心一元。时空的共感。恰恰是身体感的标志。没有共感,就没有身体的同一性。共感共情。苏炳添一个案例也能代表。数据分析。概率。共感不是统计学的。情同手足。表述这种感觉,“哎!我也有这种感觉”。因为共感。如何塑造文化。

身体转向。感官转向。身体感从文化人类学开始。早期的文化人类学有身体感。到了20世纪70年代。身体转向20世纪80年代。身体感出现细节。后现代哲学有关系。情本体。

 感官人类学。人类学等研究身体感——行为叙事的研究方法。交感的意义。沉浸的意义。感官经验。参与式工作。民族志。从文本到切身感,完成民族志。搞不清楚民俗学基本研究手段——历史学解决不了的——没有办法事物,通过身体体验,经验。口述史。民族志。比如民俗体育,湖北的“肉连响”。舞蹈在弄。表演性。有趣的是。非遗传承人。摄像机。夸夸其谈。起源啊。田野要深入。吃饭。晚上。传承人。学生、老乡、传承人,很多。很好玩。传承人说,下午我跟你讲的这一套是一个说辞。起源是编出来的。爷爷奶奶们说的,不是这样的。因为山里的蚊子。杀蚊子。有红疙瘩。不穿短裤。收紧裤腿。痒得很。拍拍打打。

  身体经验及其重要。身体经验不是简单分得那么清楚。屏幕化的游戏。参与游戏。代入关系。电影不一样。再感动也是交感式的。感同身受,不是代入化的。

  研究体育学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是没法研究的。因为研究对象决定了的。进入到真正的学术讨论。带有颠覆性。前面的研究可能被解构。他们可能有情绪。

  研究体育动作。俱身经验的。不能用母学科的方法。

  主体人认识。非人的世界的认识。第二,人的世界的认识。第三,我的世界。把自己作为认识的方式。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知乎评价:在判断一件事情时,你一定要带入个人的经验,否则一切概念都是飘着的,理解世界不应该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行为叙事。运动行为志。结构化特征。研究问题结构。转化为问题结构。依赖于结构化。运动行为的结构化与其他不同。在动态行为过程中。嵌入式的。体育学必须嵌入到行为过程中去。运动行为人在运动情景中追忆的。提取。确认。是不是真相。运动情景。古希腊。飞矢不动。连续集。运动员脚抽筋——耐力不行——万米训练。后来发现不对。红头文件你怎么批?后来错了。学术不可以情绪化。运动是动态的。必须是嵌入式的。必须有西蒙的界面——人工科学。内在的东西。黑箱外部可以反馈内部。边界效应。面对黑箱采取界面。通过身体外部分析。

  抗洪中,不用工具。老水工用胳膊放入手中知道洪水的性质。直接获得身体感。比数据更有真实性。

  举例。徐梦桃。共情。苏炳添文章出来以后。体育总局找我。科研人员的文章(口述史)教练员看得懂。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口述史研究会。邀请我。冠军班。做一些研究工作。提供条件给我。对徐梦桃的技术感兴趣。在平昌冬奥可以拿冠军。但是没有拿到。回国以后。技术诊断。摔跟斗。脚踝力量不够。空中身体平衡不好。体能训炼。脚踝稳定性训练。发现稳定性还没有解决。口述史。9个小时。成功应用的小例子。闭着眼睛也能空中翻。身体感的整体化。她的话验证我的身体感。深入讨论。为什么可能。猫。高度不一样落地,总是四脚着地。习得生命自我保护。视而不见。看见是判断。借助于脑思维。走路不需要判断。技术是身体感的东西。女子100米栏。跨栏与人打手了,脑思维参与了。尝试一下用闭眼和睁眼跳。发现闭眼跳好。冠军了。

运动世界是她自己的世界,是运动者自己的世界。运动世界是一个被她感受到的世界。运动者的世界是一个非客观化的世界,不能用丈量,不能用数据来说运动世界,不能用尺度来丈量的世界。运动世界是不能再现的世界,动作技术是在具体的世界中存在,动作技术没有标准化的,也没有相同的技术。同一个运动员做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比赛里是完全不同的。

  苏炳添。短跑。跑进10秒。起跑反应时。文献里,最快,听觉的灵敏。打一个问号?是听觉的功能属性吗?结构化分析模型:1,竞赛规则的合理性。发枪是在侧前方。不是同一时间;2,技术表达的犯规,根据动作,蹬踏起跑器压力超过40公斤,女的30公斤,预备你就跑,比听觉快5倍。不是功能属性,而是身体的触感。确实是如此。不是训练耳朵。而是——教练员给你在屁股上拍一下。看你动作的反应。动作连贯性不好就叫你回来。跟耳朵没有关系。体育学研究要获得真相,动作技术学习,不是依赖于数据。而是依赖于运动行为叙事,来跟我们获得的知识来进行互证,来获得问题真相的判断。

  事实、现实、切实。复合证据链的互证叙事。

  首先建立一个问题结构。依赖于事实。如青少年体质下降。视力下降、发胖等等。然后,研究者进入研究者的研究,依赖于学科的背景。和你的知识的结构。研究方案的设计。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学科背景的。不可能什么都懂。我们有知识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研究,因为我们针对以事实为依据的问题结构,我们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对问题的判断里面,其实是内容决定方法。怎样的问题结构,决定用怎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不是从你的知识出发。科研人员下队,都是从自己的知识出发。我是学心理学的。运动员临赛的焦虑心理。发焦虑心理量表。要正念训练啊。瑜伽啊。教练员很尴尬,训练半天,运动员还是焦虑。为什么?因为这种研究就不是站在运动训练的立场。而是站在自己的学科立场。不是站在问题解决的结构的立场。这就叫现实。怎么样建立自己的问题的结构化模型,依赖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必须依赖于问题结构。第三,如此,获得的结论是真相吗?必须依赖于运动行为人的口述史阐述。口述史材料获得行为叙事的证据——运动行为口述史的证据材料,切身感的材料。对前面形成的做一个互证。只有在互证的关系里被确认,这样的结论,才倾向于问题的真相。体育学学科,逻辑起点是身体感,讨论的是运动技术,讨论的是运动行为的特征。它的方法论体系依赖于行为叙事而完成的。

  质性还是量化研究,不值得讨论。脱离具体问题。依赖于学科本身的方法论。依赖于问题结构。依赖于学科本身的方法论。那些研究成果是值得怀疑的。越轨啊。安全感啊。是体育社会学。不是体育学。是生理学的不是体育学的。

  程志理编审对体育学术研究那么旗帜鲜明地说“不”(证伪?),当然是一种学术创新,而且也渐成体系,引起了体育学界的注意,还出圈到其他学科。在体育的实践中(苏炳添、徐梦桃的运动行为志对话)同样引人注目。用程志理编审自己的话来说,因为体认范式的提出,会对某些学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颠覆性,这些研究者“他们可能有情绪”。从程志理编审的北京大学“首在”体育学术讲座《体育学何种意义上能形成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中,我们发现他体育学术研究可以“说不”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不忘记体育学术史,尤其是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把握史以及体育研究方法论的历史。他在“身体感”的阐释时特别补充“这是学术史的过程。重视学术史。学术史报告。学科重要,学术史重要”。其实,大家都知道学术史简单地说就是学术的脉络。要进行某项学术研究,就得进入该项研究的脉络里,入得该项研究的脉流里,所谓入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只有入得该项研究的脉流里,方得该项研究的已有成果精粹,以及尚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不深入、不细致,而这些“不”正是接下来的研究的出发点。在程志理编审看来,体育学科史(学术史)有一个重要的成果或者特色,就是研究对象上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体,而实际上体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身体运动行为,要比单纯的人体研究复杂得多。第二个关键点是本体论。在方法论上,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历史,是从母学科的方法运用到体育学的研究。这种运用在程志理编审看来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性质,是用母学科的概念、范畴指导体育学研究,忽略了体育学研究对象的身体运动行为的复杂、主观与动态。体育学研究对象的身体运动行为的复杂、主观与动态,程志理编审用了体育学特色鲜明的概念描述——身体感。身体感是“感觉功能性被整合到感觉的整体化里面去。正如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和部分。部分蕴含了整体的所有属性”。身体感才是真实的,才是实事求是的。体育学研究的是真实的身体感里的真相。也即,第三个关键点就是身体感的结构问题。体育学研究的问题是身体感真相。比如一些数据表明,内马尔足球技术表达时,脑电图的某些值只有一般人的十分之一。也即,内马尔足球技术表达不需要大脑参与,只是一种整合的身体感。苏炳添起跑反应时,并不是靠听力,跟耳朵没关系,而是“听枪身体感”,是教练在屁股上拍到的切切实实的身体感。切切实实的身体感的结构才是体育学研究的问题,绝非概念性的东西。切切实实的身体感结构的获得,自然是运动员本人对运动行为的追忆而口述表达出来。体育学研究运动行为,是要回到鲜活的身体运动这个事实本身。不是从某种理论出发,不是从某种概念出发,而是直接运动员运动行为的身体感。这三个关键点,在程志理编审那里的表述是“ 事实、现实、切实。复合证据链的互证叙事”。

 程志理编审之所以说能旗帜鲜明地说“不”的三个关键点的举例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身体感的正、反两个例子——内马尔的足球技术表达以及女子百米栏失败——脑,参与还是不参与。在程志理编审这里,脑,不参与。优秀的运动技术,内马尔的运动技术,脑,不参与,值得深思?不值得深思,深思了,脑参与了。脑,不参与,不就是自己消失(否定自己——正像村上春树超级马拉松中默念“我不是人!我是机器!”),而与神(偶像)合一(村上春树通过否定自己在超级马拉松中有了“穿过石壁”的感觉——道教里的穿墙术)。神来也!

  程志理编审在回答怎么样建立自己的问题的结构化模型时,说到的“依赖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必须依赖于问题结构”,值得玩味。他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身体感”是有两个来源的(莫斯的理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这两个来源是体认范式的知识结构,是不是也作为概念范畴出现的?也就是说,程志理编审的身体感是有着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背景(强调日常性和仪式性的文化叙事分析)——这是不是他要批判的?是不是他要否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否定之否定——一种更高级别的肯定。此种否定之否定,体现在体认范式另外一种分析方法中——运动行为意象分析有深入分析(程志理,焦素花.运动行为研究的体育学学科独立性——基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471):1-12)。运动行为意象分析(目前没有像苏炳添、徐梦桃那样运动行为志著名的运动行为意象分析实例)的意象不是形象,是运动员内省的“映射”,主体的“图景”,是在具体的意象叙事中勾勒出身体图景,是一种运动情景中运动者身体行为的空间关系。给出了,描述出了图景,即给出了,描述出了判断,这种判断体现在关键词的理论建设中。运动行为意象,在运动者本人那里,很可能就是他的运动经验,作为一种身体空间关系的图景存在。这种图景,在心理学家荣格那里大概就是“原型”意象——具有深层的精神力量。在研究者那里,大概就是描述图景的文字——科研论文。程志理编审认为,运动行为意象作为一种叙事论证,意义首先是直面问题的真实性,其次是提供了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即基于真实性判断的理论指导运动实践的意义。程志理编审特别指出运动行为意象分析中存在一个他称之为“悖相”的U型结构。U型结构在认知上存在一个拐点和反转,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历史图景,是扬弃式的螺旋上升式的进展。扬弃式的螺旋上升式的进展,不就是否定之否定?

总之, 体育学术研究可以“说不”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不忘记体育学术史;第二个关键点是本体论——身体感——是“感觉功能性被整合到感觉的整体化里面去;第三个关键点就是身体感的结构问题。此过程的三点,体现扬弃式的螺旋上升式的进展——否定之否定。

转自:“体育学术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