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文献综述写作:准确是科学,大度是艺术

2022/12/14 14:31:47  阅读:123 发布者:

大哲学家的著作没有文献综述,远的如柏拉图对话,近的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但是,这是例外。除了维特根斯坦这样的真天才,做学问必须做文献综述。认真做文献综述,目的是既公平又有底气地说下列三句话中的一句:(1)我发现的新现象、想到的新问题很重要;(2)我关注的现象、思考的问题并不新,但我采用了一个新视角,依据的是新材料,使用的是新分析技术;(3)我采用的视角、材料、分析技术并不新,但我有个新发现、新解释。

换句话说,综述文献,目的是证明自己的研究有新意:观察到了新现象,分析出了新相关,验证了新机制,作出了新解释,提炼了新概念,创造了新理论,开启了新范式。学术研究是高度竞争的事业,是比赛。个人也好,团队也好,做研究写论文就是与研究同行比赛。综述文献,中肯列出对手的强项和成就,目的是证明自己超过了对手。

建设自己的核心文献

尽快开始建设自己的核心文献,也就是与自己的课题最直接相关、最权威的几本书和几十篇文章。特别有用的是系统综述自己课题文献的综述文章,这个核心文献涉及自己课题的核心概念和论点。采用诸葛亮的读书法,观其大略,在记忆中建个索引,用的时候再仔细斟酌。

建设自己的文献库,要有品牌意识。原则上,只看同行审稿的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只看大学出版社和口碑好的商业出版社的专著,不看作者给钱就出书的商业出版社的印刷品,不看教材,不看未发表的学位论文,尤其不看二三流大学的学位论文,不看SSRN上铺天盖地的占位会议论文和工作论文。

一般来说,作者的生活年代越远,他们的经典著作确属原创的概率越大。例如,你不必担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否原创。但是,看到一个在世的学者自诩贡献了对“政治信任”的新定义,怎么办?做考证,无疑不值得;自己没全面读过经典,也不敢轻易否定。这时要看文章发表在什么等级的刊物上,看被引用次数,特别要看文章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被引次数,是活力的正指标;自引次数,是活力的负指标。

文献很多,像森林。有活树,有死树,有半死不活的树。分辨真假文献,如同辨别活树与死树。这一步最关键,写论文是创造一个精神智力生命,无论打算怎样用文献,都只能与活树对话,用活树当对手,拉活树为盟友。树的种类不同,有的适合当栋梁,有的适合做家具,有的只能当装饰。同一种树,材质不同,都是松树,高大挺拔的能当栋梁,中等的可以做上等家具,小巧玲珑的可以当圣诞树。分辨论文的材质,可以参考期刊的影响因子排位。自己能发“某刊”,不妨对“某刊”嗤之以鼻;没发过,不可妄自尊大。

高被引论文通常值得引用,这样做是相信学术同行的眼光。同行至少不比自己傻,引用是关注和承认,关注和承认是稀缺品。作者也分等级,谷歌学术是分辨作者等级的有力助手,很容易查到作者的发表记录、被引用记录。论文多,标题相似,是灌水的标志。多篇论文,参考文献相似,是缺乏创造力的标志。过度自引,过分自荐,是小学者冒充大师的标志。

鉴别文献真伪和价值的眼光,归根结底来自自知。自知,一是知道自己的见解,知道自己有什么;二是知道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缺什么。

学会寻章摘句

学会寻章摘句,知道到哪里寻,怎样摘,怎样把零零散散的说法编织成研究前沿。文献,一要读懂,需要用心;二要窖藏,需要耐心;三要遗忘,需要宽心。前互联网时代,可以读到的,少数值得读;值得读的,极少数值得细读。学者可以凭一己之力筛选、细读,所以寻章摘句是不良学风。互联网时代,可以读到的,极少数值得读;值得读的,极少数值得细读,但这极少数,学者凭一己之力筛选不出来,更读不完。寻章摘句不仅是真功夫,而且是在学术界生存的唯一正道。

不提倡寻章摘句的大学者,强调做学问要练好“基本功”,他们面向的是天才。不是天才,也有权在学术界谋生存,为了不被指数增长的文献之山压倒,不在花样翻新的研究方法海洋中翻船溺水,寻章摘句是必须锻炼培养的真功夫。读量化研究的论文,寻章摘句最容易,看看关键表格就可以。

谷歌学术是做文献综述的利器,能把耗时耗力伤神伤心的文献综述变成精准打击的智力比赛。快速检索目标刊物的20年纪录,估计文章与刊物的拟合度,不费多少周折,就能找到名牌学者在顶级刊物发表的高引用论文。找到了,路就通了。追溯以往,看这篇文章引用的论文;追踪进展,看引用这篇论文的论文。网上资源过多过杂,要围绕自己的研究兴趣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文献资料库,它首先是个文献目录文本,其次是重要文章的电子版。记忆力很重要,但靠天赋;判断力更重要,靠训练。

为写而读是不二法门

以我思我想为中心,听从维达夫斯基(Aaron Wil-davsky)的忠告,为写而读(read to write)。为写而读,先体后用,宁晚毋早。学习阶段,准备博士资格考试,只是了解文献,观其大略就足够了。使用文献,是批判文献,证明自己超越了文献,这时要刨根问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掂量文献的轻重,发现文献的漏洞和空白。我补六经,六经注我。先有我,后有注。

自己的创新是体,文献是衣服。优先构建自己的体,了解体的尺寸,估计体出现的场合,然后再找衣服。这样,平时满眼都是衣服的商店会忽然空很多,不会花冤枉钱。建立经验内核与运用文献是互动过程,不要硬分先后。论文是对话过程。自己没有视野,对话无从开始;仅有自己的视野,唯我独尊,对话无从进行;不能实现视野融合,也就无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有创新,无法证明新在哪里。

不要受误导,不让毫无意义的文献压垮自己。书要读,论文要看,但要主动看。主动看,不是主动学习,而是主动批判。批判就是挑刺,挑刺要先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做文献综述,下真功夫是找出文献的漏洞与不足、挖出文献不成立的隐含前提,围绕自己的研究发现,准确寻章摘句。博览群书,博闻强记,是真功夫,但是如果停留于此,炫耀学问,掉书袋,不超越文献,不贡献新知,真功夫就结出了假成果。

文献综述与研究写作,都必要,不必硬分先后。不过,我的体会是,文献综述宁晚毋早。做得太早,可能出现两个问题。读到好论文,信心受打击,可能压抑甚至窒息原创的种子。读到坏论文,如果分辨能力不够强,可能把垃圾当宝藏,宝贵的记忆变成了垃圾箱;如果分辨能力足够强,可能误以为学界不过尔尔,助长自负,小看天下英雄。晚一点做文献综述,最大的风险是重复发明了车轮,但这个风险在社会科学领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社会科学研究至少具有素材独特性:案例是独特的,数据库是独特的,对公开数据中某些变量之间关系的解读是独特的。如果连这点基础的独特性也没有,不可能有学术创新。退一万步讲,即使发生撞车事件,至少证明自己有创新能力,从撞车的地点沿着自己的思路前进一步,往往就突破了撞车双方共同的极限。数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前沿比较清晰,共识程度较高,评判标准相对稳定,主观随意性较低。但是,社会科学前沿高度模糊,共识度很低。多数情况下,被接受的智慧(accepted wisdom)、主流理论(mainstream theory)、已有的学术成果(established scholarship),存在于少数资深学者的记忆中,也存在于少数新锐学者的感觉中,但这两个少数群体的成员意见高度分歧。除了极少数例外,没有哪个概念有公认的首创者,没有哪个定义得到多数学者认可,没有哪个论点有公认的始创者。值得引用的论点,几乎每个都有一长串可以引用的著作和文章。最好先自己下点功夫,利用独有的资源,找点独有的材料,做点独有的分析,产生点独有的想法,从而扎住根,奠定基础。没有属于自己的根基,根基不牢固,很难对付研究文献的一潭浑水,一堆鱼龙混杂。以种树为喻,开出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园地,精心耕耘,选好树的种子,勤勉呵护,让学问之树的根扎深延展,学问才可能成材,才可能结出果实。每个学者都是一棵树,对待文献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其他的树,把其他的树当目的,同时把其他的树当工具。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学术著作都是工具,所有学者都是制造工具的工匠。

为写而读,特别适合在美国读社会科学的博士生。美国的社会科学训练很教条,要读很多书,强调科班训练,自然有道理,但我觉得费力不小,收获不大。为了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不能不认真对待。认真,就是多看书评,多看文章摘要。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成了博士候选人,就以写为主,甚至不妨九成写作,一成读书。仍然要读书,但不是为了学习而读书,是为了创新而读书。需要读什么,就读什么;判断需要读什么,就看自己写了什么,写到了什么程度。竭尽全力,写到不能更好的程度,再去看文献。这样做,表面看是颠倒了顺序,会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关于一个问题,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思考和写作,看文献很快就能抓住要点,知道自己的创新点是什么。

自己不动笔,不写到理屈词穷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要读文献。过早读文献,会因为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抓不住要点,抓不住文献的要点,就会觉得文献处处是要点,甚至处处是闪光点。这样读文献,会觉得自己没有创新的能力,自己好不容易有了点见解,一看文献,发现已经有了,不仅有,还比自己的见解深刻。这样,自信心会越来越少。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运气好找到了璞玉,先自己琢磨,不要着急看文献。否则,璞玉就可能变成朽木。文献是看不完的,只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用哪些文献,就看哪些文献。看,也不是每篇文章每本书都认真看,绝大多数,观其大略就够了。少数直接对话的,才值得细看,反复看,在字里行间看出文章来。

引用文献要公平大度

文献综述是既准确又大度地寻章摘句:准确是科学,大度是艺术。引用文献时,要公平积极地讲足其他学者的贡献,严肃认真地与他们争论。争论,是有凭有据,有理论有分析,不是强词夺理的争辩,也不是各说各话,是有建设意义的对话,同时是自己新观点的有力呈现。对同辈人中意见相近的同行表示认可,标志语词是“发现”“指出”“观察到”。准确充分肯定这些同行的贡献,宁可偏多肯定,绝不贬抑半分。

为了做到客观的公平,主观上要尊重,甚至要尽量慷慨大度。这是因为主客观之间有落差,相应地有个普遍的心理偏差。我们看自己,偏向看我们自己的优点;看他人,偏向看人家的弱点。学者尤其如此,自我意识强,自信自负乃至自恋。与此相应,对其他学者的尊重总是不够。评论其他学者的观点和成就时,往往自己主观上觉得公平,客观上却是扬己抑人。这样一来,被引用的他人就难免觉得被贬低,甚至觉得被剽窃。学者应该意识到这个张力,承认这个张力,适应这个张力,自觉躲避由这个张力制造的心理陷阱。自觉纠偏,才可能让人家觉得公平;不自觉纠偏,很可能让人家觉得我们故意贬低他们的贡献,从而变相抬高我们自己的贡献。

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极其重要。能否做好,是衡量学者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对意见相近的同行表示不认可,可选的标志语词是“声称”“断言”“论证”,尊重程度由低到高。我建议选最尊重的“论证”。不同意人家的论证,就提出自己的论证;不认可别人的论据,就提出自己的论据。不要打嘴仗。公正承认同行的贡献。哪怕是自己先想到了,或者独立想到了,只要同行先发表,务必准确引用,把该归给同行的功劳归给人家。文章都有短处,只要不影响自己用的长处,不必提及。如果影响自己用的长处,要准确指出,有保留地使用,前提是作者不做假,不掩盖致命弱点。除非是写研究述评文章,不必言其短。一般来说,作者最清楚自己文章的短处和弱点,最懂得下一篇文章应该怎样设法补短。只说知道的,知道的不全说。不揭短。留有余地。要让同行为他们的研究自豪,为他们的研究成为我们研究的基础自豪,为我们的研究超越他们的研究兴奋。兴奋不是欣慰,更不是欣喜,是刺激。

六经注我

做文献综述是六经注我,主次分明,先后分明。主和先是我,次和后是注。创新是体,文献是用。先有体,后有用。在顶级刊物的论文中,也许能找到前沿问题,但很难找到空白和漏洞,越看越没自信。不如抓住自己有兴趣也有新材料的课题,直接做自己的研究。最后,提醒一句,有些文献综述指南,洋洋洒洒,总结出若干条,是纸上谈兵的学院派教条,特点是想得到,说得到,做不到。这类文章是有意无意的骗局,欺人,自欺,自欺欺人。会使这些招数的,是在实践中学会的;不会,靠读这类文章学不会。

END

转自:论文写作指引,作者:李连江,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

转自:“投必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