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软科
12月2日,黑龙江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其中,哈尔滨师范大学新增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省高水平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6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标志着哈尔滨师范大学“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迎来发展的全新阶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教师”一跃而起,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教育部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10年间翻了66倍,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中学扩散的例子屡见不鲜。
然而“术业有专攻”,培养“科班”教师的师范院校在压力之余积极迎接挑战。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重量级政策发布,师范院校积极揽人才,创高地,向更高水平发起猛攻!
师范大学,进击一流!
为了向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靠拢,哈尔滨师范大学制定了明确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25年,学校由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晋升为省“双一流”建设大学;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师范大学前20名;到2050年,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师范大学第一梯队,高质量建成“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目前,第一步已提前达成。
不只哈尔滨师范大学,概览全国的师范大学,越来越多的高校奋力开启一流大学建设,全力打造一流学科,在学科群、教学团队、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力争突破!
冷峻分析,补足短板
向“双一流”发起进攻,安徽师范大学堪称凌厉。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在今年6月10日履新母校安徽师范大学的校长以后,便统筹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安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振兴行动,奋力在“双一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据报道,李亚栋院士提出了经过5年建设,力争安徽师范大学跻身全国师范院校前5名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化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优势学科群,实现这两个优势学科群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此外,安徽师范大学还将引进5位院士和20多位高端人才,奋力朝着全国师范院校前五的目标加速迈进。
黑马突围,实力硬核
作为多位奥运冠军的母校,福建师范大学将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融入学校的建设发展进程,堪称非“双一流”高校中的黑马:其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均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入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百强,整体实力迎来显著提升。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亦迎来了人才、项目成果的大爆发:获批国家杰青项目2项、海外优青项目2项;评选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迎来5位“文科院士”;首次以第一单位身份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数总计35项,勇冠非“双一流”高校第一!不啻为“一流师范大学”的有力竞争者。
着力特色,另辟蹊径
浙江师范大学于2022年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百强,成为同类高校中的一颗新星。其在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不断探索交叉学科的广阔天地,成立了全国首家以“数理医学”命名的高起点、国际化、研究型、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探索人工智能与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合。“非洲学”“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儿童文学”3个交叉学科在2020年正式获批设立,充分发挥浙师大过去15年的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积累的丰富经验与集成知识体系,在学科建设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浙师大的独有范式,成为非洲研究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扶强学科,力争突破
河南师范大学紧密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今年6月,河南师范大学召开“争创双一流 迈向新百年”改革与发展论坛,将工作重点放在推进省科学院基础学部与学校理学院一体化建设和“两室一院一装置一高地”建设,力争实现化学、物理学学科的“双一流”突破。紧接着,河南师范大学便在7月迎来了在Science上发表的2022年的首篇顶刊,该项研究在河南师范大学完成的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11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书燕教授凭借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引领性成果,入选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顶尖科学人才,为河南师范大学实现“零”的突破,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申硕更大,志在必行!
另一边,以“学院”命名的师范院校笃行不怠、力争“申硕更大”。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市至少有16所师范学院目标更名大学,包括河南的南阳师范学院、黑龙江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福建的泉州师范学院、云南的曲靖师范学院等。
其中,有不少高校将“申硕更大”的目标明确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如遵义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更名遵义(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提出到2030年力争实现更名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力争到2035年实现更名“武汉师范大学”。
不过,“学院”与“大学”之间有区分和标准,更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教育部2006年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更名大学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达到一定条件外,还在研究生教育、国家级科研成果等教学科研水平方面有具体规定。
如在教学力量和教学水平方面,称为大学的学校应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在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称为大学的学校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在师资队伍方面,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
正因如此,各学校正积极充实完善相关内涵建设,或借东风谋篇布局,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设步伐。
更名之路备受瞩目的信阳师范学院获得信阳市及河南省的鼎力支持,其自身实力也不容小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名单中,信阳师范学院10个项目获得立项,在全国学院类高校中排名第1位。《信阳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信阳师范学院更名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重点高校,在做好师范教育的同时,加强理工科建设。
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湖州,湖州师范学院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校承载着习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对学校早日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的热切希望,集结精锐、重金求才,推行人才强校首位战略,持续打出“引用育留”组合拳。
这两年来,湖州师范学院引进博士及以上人才201人,收获墨西哥国家科学院院士董世海,国家杰青、国际高分子材料领域知名学者郭其鹏,南非科学院院士罗伯特等重量级人才相继全职加盟。今年6月,湖州师范学院以80万起的年薪、300万的购房安家补贴,招聘护理学院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同月,湖州师范学院校长办公室针对学校更名问题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时称,学校已经具备了更名大学的条件。
继师范大学向更高水平冲刺之后,又一批“师范大学”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政策支持,全力加码!
据人民网报道,10年间,我国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由“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建强,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全面迈上新的台阶。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队伍与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仅“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中央投资28亿元,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等38所师范院校建设,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今年4月,《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发布,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支持50所左右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每校支持1亿元。
除国家层面以外,各地方积极推进师范教育。广东省出台《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建设广东特色“新师范”,提出师范教育会延展到毕业生上岗后的5年,并于2022年启动新一轮“新师范”建设。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师范教育格局。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师范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枢纽。在“师范热”强势袭来、全国高校开展教师教育之时,更加考验师范人才培养的专业与坚守、学科建设的严谨与创新。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范人才的主力军,更需抓住契机、凸显特色、彰显优势、提高水平,为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输送高素质、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对于师范院校而言,任重而道远。
新闻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教育部、人民网、安徽师范大学等各高校官网
转自:“学术之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