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
其实这并非教育部首次明确“要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提出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撤销上万
事实上,专业的设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育部每年都会动态调整本科专业,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更新。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果显示,高校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共31个,同时撤销804个专业点,创历年新高,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33所高校撤销,是被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31所高校撤销。除了这两个专业外,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技术学、行政管理、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撤数量同样较多,在所有被撤专业中位列前十。另据教育部数据,2012年至今共有265个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撤销或停招的专业则达到1万个。
除了教育部定期对高校专业做出的调整外,如果将视角扩至全国会发现,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省份发文提出将对高校专业学科进行裁撤。
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称,要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5月31日,江西省教育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相应扣减高校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其停止招生。
此外,福建省教育厅也于5月发布了《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大学科专业存量调整力度,调整撤销与高校办学定位不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以及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2月,辽宁省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今年起将实施就业率低专业招生计划递减工程,坚决弃置“鸡肋”专业。
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及各省对于强化本科专业的就业导向愈发重视,未来仍有很多专业会被撤销已经是一种既定的趋势。
供需拉锯
一直以来,高校本科专业调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基本单元,其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高教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也曾指出,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是社会需求。
比如曾经热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近五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高居榜首,且数量逐年递增。根据《光明日报》报道,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由招聘数据可以看出,社会面对公管专业的岗位需求在减少,导致该专业就业率降低,而高校考虑到发展需求,纷纷选择撤销该专业。
但就业率并非决定专业去留的唯一因素,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也并不一定说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更多情况是该专业培养能力不够,未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出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所以专业教育质量下滑,是撤销专业点的另一原因。特别是当师资、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达不到要求,专业发展已经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时,刚开始热门的专业也会逐渐转凉。
此外,专业被撤销也多源于学科体系本身的演化与升级。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随着社会逐渐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衍生出很多新的专业,使原本的专业和其他学科交叉,新的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将其取代后,自然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与更新,原本的专业也会随之被撤销。
总体来看,因“就业率”低而撤销似乎只是一个表面原因,高校做出专业减招、停招,甚至撤销决策的背后逻辑及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更科学的专业设置带来更好的高等教育。
遇冷求变
虽然高校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已成常态,但撤销不代表该专业从此一蹶不振,更不代表消失,相反,不断进行创新迭代,更能表达出专业的生命力,身处“双一流”建设新时期的高校也积极应对,拥抱变化。
比如曾经的“第一大文科专业”会计学在经历大面积撤销后,如今已止住颓势,2021年全国新增12个,只撤销了1个。在学科建设中,管理类专业正在随着新零售、新物流、新商业等经济形态变化而不断转型升级,近年来新增专业体现了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结合、面向国际化需求的趋势和特征。
依然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也一直在创新发展。早在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就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政策方向,使得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更加聚焦,同时,中国海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在的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境内升学率,在文科学院中排名第一。此外,为响应国家号召,该专业赴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达1/4,这意味着,学生不仅可以继续深造,还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高校的持续努力下,这些“不被看好”的专业似乎已经找到了新的出路。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琪在揭牌仪式上讲话
图源:中国海洋大学官微
本科就业率连年“红灯”的法学更加努力求变。2021年,“双一流”高校共新增304个专业,其中法学专业22个,数量超过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等其他文科门类。纪检监察、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经贸规则、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等近年获批的新专业都属于法学门类,体现了法学在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主动融合创新的魄力。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新增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便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法学学科的教学,而是以交叉学科的视角,采用“国际组织人才专业+国关+外语能力”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能够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基本功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实践能力突出、跨文化沟通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高校专业的此消彼长最终会走向一个平衡点,未来的专业调整,也显示出向复合型发展的战略趋势。而对于高校来说,不论是增加专业还是撤销,都应该回归理性,从最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和专业视角出发,围绕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此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时期人才。
转自:“软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