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冠霖书院 ,作者少芠
大家好,我是少芠。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关于英文文献阅读的一些“深度思考”。
那天,群里有个学友问了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说要看好期刊好文章,但是如何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值的认真细读呢?
我很迅速地给出了答案:1、顶刊,2、主题或者方法自己用的到,3、近三年发表,4、经典,5、引用率…
我忽然在想,如果我们对待一个研究问题,都能像苏格(群里另一位同学)这样,码很多的字,可能真的会进步的更快。
很多习惯具有一致性。面对问题,我自己是直接给出直觉上的答案,而没有去思考,我给出的答案,或者说想法,对于提出问题的小伙伴,是不是有用,或者说,我的表达是不是准确地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意思,而她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我想表达的意思。这些,我似乎都没有苏格这般有耐心的去剖析、解释。细思极恐,在这个轻松的群里,我对于码字这件事都偷懒,那么该有多大的热情去写学术论文?我们常常说反思,这个反思,是真的去思考了根源吗?
坦白说,我觉得自己没有。我常常反思,常常因为一些心灵鸡汤、励志故事而突感全身充满力量,但是这个体验稍纵即逝。我内心深处有着崇拜学者想当学者的渴望,我知道我是羡慕他们思想深邃、文思泉涌、出口成章。我渴望成为那样的人,我也以为自己在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但是,我却常常感觉没有进步,感觉自己还是停留在非常low的阶段。原因有三。
01
没有深度思考、反馈、输出
没有对于现实中的现象动脑筋去想,而总是急于快速地解决问题。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比如群里小伙伴的问题,她们提出来,肯定是自己遇到了困难,或者说,她们经过思考后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那么,我为什么没有认真去思考?暂时不谈帮助她们思考,站在她们的角度思考?还是我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自我忽略了而不自知?我应该去思考,然后写出很系统的分析。
我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是我不自信,怕我给出的答案不够标准,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是我没有耐心,没有认真地去思考?
02
看得少、没思考、懒输出
我想,是我浮躁的状态作祟。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如此浮躁,我看似制定了非常华丽的目标,和看似“有条不紊”的计划。然而,我自己知道,那种思考的“心流”已经好久没有体验过了。没有写博客、没有写有深度的思考笔记,没有写群里的打卡,甚至和朋友聊天,都是懒散的表情扔过去。总结来说,看得少、没思考、懒输出。三大症状充斥着每天的学术生活,终究是不配当个学者~
事实上,我相信大多数技能都是可以训练的,比如“看得远”,比如“读书看书”,比如“深度思考”,比如“码字”。
其实人需要交流和碰撞,这个过程会激发自己去思考,别人说的始终是别人的,自己去思考了的才是自己的。我常常看苏格的文字,非常的流畅,我相信除了天分,很多也是日积月累的,她的朋友圈每天都有读书的笔记和思考的笔记,几乎没有断过。这样的长期积累,难能可贵。其实在我看来,学历能代表什么,一个人真正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个学习能力,不只是“术”的层面的学习方法,还有那种对于学习的感知。我认为是一个学者的基本修养!
03
陷入思维“怪圈”
我们常常陷入身份的桎梏,我是学生,我是宝妈,我已经不再年轻,这些束缚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identity,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推脱。似乎有个声音在说,看,我不行,我已经失去了“行”的基本条件。
这个时候的觉醒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好在,其实我们的内心总有一些“行”的种子,有一天这个种子被浇了水,被施了肥,被太阳光一照,竟然破土而出了。这个破土,在地面看上,兼职可以用“光芒万丈”形容,可谓高光时刻。殊不知,这中间的血泪挣扎是有多艰难,那是要打破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惯性,冲突层层内外部的压力。想想,有时候,我们不是对抗外在的压力太难,就连冲破自己,都已经精疲力尽。意识和潜意识的博弈,思维和反思维的较劲,顺从和批判的对抗,观念和偏见的此消彼长,每一点成长,都是触目惊心!
然,我想,种子既然有,那就意味着,我们还是可以成为谁、谁、以及谁,种子没发芽,谁知道,以后是参天大树,还是娇艳玫瑰花,我们能做的,是不是就是拼命破土,拼命生长,有雨水,就贪婪吮吸,有阳光,就享受沐浴。
现实中各种鸡汤和观点充斥,人很难取舍,尤其是主见性不强的人,或者那种天生杠精。人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根据当下的感知给出最理性的判断,给自己一个高维的指引,而不是自我安慰。很多时候的安慰等同于自我催眠,好像很难真正让人走出当下的困境。我们需要的,是灯塔,是看见,是洞见,是远见。而这些,跟知识边界有关,跟人生经历有关。
然后,换个思路,换个认知,再想想办法~
换个身份、换个视野尺度……这个“换”是方向,但是如何“换”?怎么样让自己具备“换”的能力?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如何去“换”。让自己具备“换”的能力,这个是当下需要培养和训练的,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除了深度思考,结交高人,交流碰撞,你还有其他的路径吗?
人的思想最终还是需要落地,所以当下,还是应该扎实到学习的深度思考中去,回归到本文开篇提到的问题,关于英文文献阅读,你有哪些思考?
转自:“学术训练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