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刀熊说说 ,作者刀熊
上一周去参加了我们领域一年一度的学者大会,得以跟一些志趣相投的新老朋友交流。期间得空参加了中国学者组织的一个名为”how to be a productive scholar”的panel(座谈),听完之后也颇多感慨:一个学者的修炼之路也是个人成长和个人进化之路,期间注定颇多曲折、反复、试错,甚至挣扎,但作为一种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探索,也许没有什么比这个过程本身更让人兴奋和有价值了。
于是想把席间听到的一些要点结合自己的思考分享出来。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发问。所谓“高产出”本身就不一定是人人希望追求的东西,而一个人的方法论严格来讲只属于他自己,别人难以复制 。但真正重要的大概是对自己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持续成长、如何完成个人目标的持续性思考。在此方面别人走过的路、做过的努力、展现的意志都有借鉴意义。于是下文抛砖引玉。
Keep Reading (坚持阅读)
分享会上的几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坚持阅读文献的重要性。此处“坚持”二字尤为重要。我们作为年轻学者,尤其是刚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往往有一种误区,以为在多年以后,等到某一天某一时刻,我们终究会达到“一览众山小”的状态, 再也不需要大量阅读了。而多跟优秀的学者交流你会发现,读文献、持续读文献、读最新的文献是他们一辈子坚持在做的事情。事实上,保持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是写出好文章的必备条件,没有人能绕道而行。
研究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一个依托于持续学习、持续输入新知识、持续跟进新方法才能达到不断高产出的过程。让自己坚持阅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周制定计划必须读几篇新的文献,比如加入本学科最重要的几个期刊的新文章提示mailing list(订阅邮件组),比如借阅知名大学某领域博士课程的syllabus(课程大纲)并按其日程列表完成每周的阅读等。路径万变而不离其宗,总之一句话:never stop reading.
Protect Your Research Time (保护你的做研究时间)
接触的优秀学者越多,就越发现prioritize (优先处理)和给自己做规划的重要性。几位学者在席间都讲到要学会有意识、有目的、雷打不动地去保护好自己每周的写作时间和做研究的时间,否则你的时间注定会被各种杂事填满。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你自己不去计划如何使用时间,你的时间就注定会被其他人和其他事带跑。
而大部学者除了研究任务还有教学任务,系里、院里、学校的各种service(公共服务), 做研究的时间被各种杂事挤压简直是每日家常便饭。比如有时候你会发现明明打算坐下写2个小时论文,却不知道怎么就开始回复起没完没了的学生邮件了;明明打算个下午花5小时读文献,却全部花在了备课上面。回头一望,两手空空,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
分享者还谈到年轻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常常花过多的、不必要的时间在教学或者其他琐碎的事情上,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一定是有必要的,而往往是因为做这些事情比做研究“更容易”,更能给我们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于是所有容易的事情都被一件件的做完了,重要的事情却一拖再拖。
所以时间管理里prioritize的概念就再次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各种时间管理书籍中建议的每天早晨要列出今天一定要做的三件事情)。另外《Essentialism(精要主义)》一书中倡导的给工作和生活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以保证最重要的事情能被有效地完成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年轻学者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急着教太多新课,不要追求一口吃个胖子,不要因为什么任务容易就去做什么任务,要精心地保护好自己的做研究时间。比如早上几个小时什么都不干就是写论文,或者可以每一周有某一天专门写作,雷打不动等等。但核心原则是"prioritize, prioritize, and prioritize".
“深耕”还是“兼顾”?
对于年轻学者来说,是应该多花时间在某一个专门的小领域深耕,还是在相关的一些领域都应该有涉及? 席间的几位学者的综合意见是,作为年轻学者最好能更多的在一个领域深耕,要尽量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相对而言,在不同的领域做涉猎会分散人的很多精力和时间,因此要学会有选择地开始新的项目和对有一些机会说“不”。你的论文成果可能横跨几个大题目,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集中的方向,就会给人没有专长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涉猎其他题目,总体来说70%-80%的精力应该首先放在某一个专门的领域,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研究。当你在某个方面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时候,相对而言去做其他感兴趣的话题的机会和条件也会越来越成熟。
如何选择合作者?
每个学者的习惯不同,比如有的学者喜欢独立做研究,所以较少跟其他人合作;而有的学者的大部分成果都是通过与其他学者合作完成的。学术合作可以互通有无,更高效的利用资源和相互支持,但合作也是有成本的,跟合作者的磨合、在时间和意见上的分歧可能都会使其比一个人独立完成某个项目更困难。
但总体而言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学者既有独立完成的论文也有与别人合作的成果。独立的论文展现的是一个学者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而合作的文章展现的当然是跟领域内的其他人共同完成事情的意愿和能力。好的合作者应该和你有类似的的工作节奏,但又可以在能力上互补。如果你的合作者中有一个”finisher”——非常有动力去完成这个项目的人,这通常会帮你更高效地把这篇论文完成。但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者也非常不易,有时候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合作与否是一个因人而异、因项目而异的选项。
在写作中遇见瓶颈怎么办?
分享者各有妙招。一个分享者说,她每次遇见写作瓶颈的时候就会放下手里的东西,然后回想最初设计研究时候的初心,问自己,写这篇文章我最想传达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写这篇文章?我想做什么贡献和提供什么价值?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慢慢的就有了进行下去的思路。这个做法在我看来有点像Elon Musk(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是追本溯源的很智慧的方法。
另一个学者提到自己每一次都非常重视文章的结构:比如研究问题,文献部分,研究方法部分,数据分析部分等等。搭建文章的时候首先搭建好这几个核心结构和自己的核心观点,然后顺着这些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行进下去。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反复回到这几个大结构。——这其实在我看来又是使用了“第一性原理”,跳脱出纷繁的细节,从大视角来重观一篇论文的本质。
投稿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Know your audience when you are writing. 每个期刊的读者群、关注点、语言都是不同的,有些时候审稿人一看某一篇投稿就知道这篇文章不是为某个期刊的audience(读者群)而写的,适不适合投这个期刊。有些好文章如果投错了期刊就等于明珠投暗,哪哪都不对。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多去多文献、熟悉自己领域的期刊、了解不同期刊的特点和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于好的期刊,一篇文章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不成熟的稿子不要着急去投,否则等于浪费机会。
文章的格式一定要按期刊的规范进行设置,很多时候一些投稿是因为格式不符合规范而被拒,非常可惜。
Always Have Something Under Review (始终保持有文章在被审阅中)
如何激励自己多发文章呢?有一个学者说,她跟自己做了一个约定,就是要尽量做到始终有稿子是在“under review” 的状态(也就是投稿出去还没有收到最后审阅结果,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2-3个月)。这样自己总是能有所盼望,一篇得到答复,另一篇还在审阅,下一篇在努力撰写,源源不断地行进下去,像在跟自己赛跑,其乐无穷。
先写到这,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听到、学到、看到、总结到的经验,一个苹果变两个苹果,爬完此山再爬彼山,幸福而充实地去追求更厉害的自己。
-END-
作者丨刀熊
来源丨刀熊说说
转自:“学术训练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