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2/11/30 14:09:42  阅读:190 发布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社科厅函〔2022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简称《成果奖实施办法》,见附件),我部决定启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理成果范围和奖项设置

  (一)受理成果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的学科分类,借鉴历届评奖经验做法,适应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本届评奖的受理成果范围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2.党的创新理论研究;3.中共党史党建学;4.思想政治教育;5.哲学;6.宗教学;7.语言学;8.中国文学;9.外国文学;10.艺术学;11.历史学;12.考古学;13.经济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人口学;18.民族学与文化学;19.新闻学与传播学;2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1.教育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心理学;25.管理学;26.港澳台问题研究;27.国际问题研究;28.区域国别学;29.交叉学科。

  (二)奖项设置和名额

  本届评奖的奖项分为著作论文奖、咨询服务报告奖、普及读物奖和青年成果奖。普及读物奖和青年成果奖不分等级,其他奖项分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奖励名额总计1500项左右。各学科的奖励名额,结合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需要,依据该学科申报数占所有学科申报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允许各学科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二、申报资格与要求

  本届评奖参评成果范围是201811日至20211231日期间的下列成果:1.著作(含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古籍整理等);2.论文;3.咨询服务报告;4.普及读物。具体申报资格与要求,详见《成果奖实施办法》第十条的有关规定。

  三、申报单位和申报名额

  (一)本届评奖,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地方高校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材料。

  (二)本届评奖接受香港、澳门高校申报,相关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三)本届评奖实行限额申报。各单位具体申报名额详见申报系统,请以单位账号登录后查看。各申报单位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导向,按照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分配申报名额,规范申报程序,切实做好申报遴选工作。

  四、申报办法和申报程序

  (一)本届评奖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页(http://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请按申报系统说明、提示和要求填报。

  有关具体申报问题可访问申报系统查阅《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答疑》。

  已开通管理平台账号的申报单位,以原有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并及时核对单位信息;未开通账号的申报单位,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传真至010-58556074。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

  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咨询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1531376630715313766308,电子邮箱:xmsb@sinoss.net

  (二)申报者可访问申报系统下载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按填表要求填写、打印申报评审表,并将电子版和纸质版提交给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申报评审表启用2022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

  (三)申报单位要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审核重点:1.申报成果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2.是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有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3.申报成果是否涉及国家秘密;4.申报资格是否符合《成果奖实施办法》和本通知有关规定,申报材料是否真实。

  (四)所有拟上报的成果须在本单位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各单位公示时,对咨询服务报告类成果中名称敏感、不宜对外公开的,须做脱敏处理。公示后无异议的,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交。未经公示或公示异议尚未完成核查处理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五)202321日起开始网上申报, 228日网上申报截止。在此期间,各申报单位登录申报系统,按申报限额上传审核后的申报评审表、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PDF格式)。

  在网上申报截止日期前,各申报单位需上传完毕本单位所有申报评审表、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在线审核后,打印由系统生成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一览表(以下简称申报一览表),确认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连同申报评审表纸质件及其他申报材料,按规定日期进行报送。

  (六)各申报单位网上提交的申报评审表和成果等材料,和签字盖章的纸质件数量及内容要确保一致,否则不予受理。各单位寄送的纸质材料要按照申报一览表顺序排序,以便核对。

  五、纸质申报材料

  (一)纸质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一览表、申报评审表、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

  (二)各类材料的装订报送要求

  1.申报评审表

  各类申报成果的申报评审表均为7份(至少1份原件),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2.申报成果

  著作类、咨询服务报告类、普及读物类成果一式2份,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标明申报单位、申报者和所申报的学科范围。

  论文类成果一式7份(可用复印件),包含刊物封面、目录和版权页,分别附在申报评审表后统一装订。

  3.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成果的相关证明材料与申报评审表份数一致,统一装订在申报评审表后;论文类成果按申报评审表、成果、证明材料的顺序装订。

  4.申报一览表

  经审核盖章的申报一览表1份。申报一览表务必仔细审核,应与申报评审表和申报成果信息一致、准确无误。

  (三)评奖结束后,无论申报成果是否获奖,所有申报材料一律不再退还。

  六、申报材料报送时间、地点

  邮寄纸质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336日(以邮戳为准)。现场集中报送材料时间安排如下:

  36日 北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37日 中南地区、西南地区

  38日 华东地区、西北地区

  申报材料报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2层,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邮编:100029)。

  评价中心联系人:王楠

  联系电话:01058581411 58556246 58556074(传真)

  电子邮箱:pingjzx@126.com

  评奖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6096274

  电子邮箱:ghc@moe.edu.cn

  附件: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

教育部办公厅

2022112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推荐书单

《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

作者:丁亚平  

定价:98.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及其团队对中国民营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全面研究成果,也是学界首次对中国民营电影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的优秀著作。作者论述严谨,数据调研极为扎实,该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优”级项目(项目编号:GD10045),是对中国电影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前所未有的转型记录,同时也是对中国电影在面对历史与现实的挑战所做的革命性的跨越、所获得经验的反思与探讨。全书从民营电影产业政策的解读与发展战略分析,延展到对民营电影结构整合与品牌推广的剖析,较为可贵的是其对当代各重要民营影企进行了丰富的数据挖掘与资料汇总。

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推荐书单

《六个面和一个回声——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研究》

作者:陈可红  

定价:79.80

《六个面和一个回声——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研究》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该书主要运用新叙事学语用学理论和意识形态分析方法阐述了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的六个核心问题:集体主义叙事特征、儿童教化的叙事特征、泛在的超级叙述人叙事特征、冗余的叙事时间和现实指向性的叙事空间、“如其所应是”的现实主义叙事和民族化叙事风格。在中国美术电影衰落消亡的背景下,该书进一步分析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影响,最后强调了当下的中国动画电影需要以传统的“中国美术电影的叙事模式”作为继承和突破的对象,并借鉴世界动画电影国际化的商业叙事模式,形成中国的、符合商业叙事理念和法则的叙事新模式。

《绥德方言调查研究》

作者:黑维强

定价:84.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绥德方言调查研究》着眼于陕西绥德方言,从绥德的人文地理、方言特色入手,分三篇对绥德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进行了细致描写,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结合起来,以描写为主,兼作分析、解释,并收集当地的信天游、童谣、故事作为语料,邀请当地居民作为发音合作人,通过绥德方言这个个案对古代、近代汉语的沿革和演变提供鲜活的材料和有力地解释。

《中国古典戏曲批评范畴研究》

作者:梁晓萍

定价:68.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选取了七个古典戏曲批评范畴:情、乐、曲与戏、风化、真、本色与蕴藉、关目,对古代戏曲批评中有关论述作了梳理与研究,并对哲学思潮、儒道佛文化与古典戏曲批评范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述,基本涵盖了古典戏曲的一些本质问题,且具有较好的理论深度。

《广州话表意范畴研究》

作者:陶原珂

定价:56.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是一本具有新意的、全面展示粤语特色的学术著作,其主要创新之处是把范畴化理论系统运用于一种汉语方言的研究,这在现在汉语方言研究领域还不多见。这对其他汉语方言的研究,甚至汉语共同语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本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运用范畴化的理论系统研究广州话的表意范畴系统。书中贯彻以共同的表意目的来统领构成同一范畴的不同成分的理念,通过形式分析的描写,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广州方言所列出的表意范畴的一些构成。

《广西汉语方言体范畴调查与研究》

作者:伍和忠

定价:69.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研究以通行于广西境内的西南官话、粤方言、客家方言、平话等主要汉语方言为考察对象,在田野调查所获材料及参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这些方言体范畴中的“完成、进行、持续、经历、重行、起始、继续、尝试”等八种次范畴及“短时”义,对这些次范畴及“短时”义的表达形式、标记成分(“短时”义无)、语法意义、谓词性成分或句子的情状类型等问题进行描写、分析和对比,确立表“体”形式及标记成分的认定标准(依据)。在讨论中,以共时描写为主,同时对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作必要的历时探讨;结合认知语法理论特别是构式语法理论对与汉语方言体范畴相关的若干方面进行申述和进一步探究。

《语篇语法研究》

作者:史铁强

定价:65.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语篇语法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篇的语言学科。所谓“语篇”,狭义指文章,广义指一切言语或言语产品。本书将句法分析和语篇分析统一在一个系统里,并能将俄罗斯的语篇理论与西方的语篇理论结合起来,实例丰富,并将汉、俄、英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注重语言之间的异同,在语言学领域很有创新意义。

《现代汉语互文研究》

作者:徐赳赳

定价:68.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研究的宗旨是揭示互文本质特征,重点探讨互文的形式表现和功能,以及应用的条件和领域。研究的语料主要来自人们在实际中使用的书面语。本研究吸取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立足现代汉语,将国际的研究成果和汉语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本书适合有兴趣研究互文现象的硕士、博士、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研究所的专业研究人员阅读。

《元代文献探研》

作者:邱居里

定价:58.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书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所做的元代学术史与文献学研究,重点论述金元之际的理学北传及对北方学者理学思想的影响,朱熹理学正统论在纪传体史书中的实际运用,元代策问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国学策问与朝廷时政的关系,学者生平学术及其诗文集的文献学研究,同时关注元代文献整理,总结《全元文》清理收录元人别集的规律和特点。该书涉及的部分学者、文献和领域,如郝经《续后汉书》、陈基与宣城贡氏家族,尤其是对元代策问的探讨,以往学术界未曾关注,属于开创性研究。全书史料详实,分析细致,结论合理,富于创见,体现了深厚的学力和审慎的学风。

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

作者:付祥喜  

定价:88.00

点击封面,了解详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20世纪前期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随着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接受和全国范围内文学学科建设和文学史教学的需要,各种各类文学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出现了一个不可复制的高潮。该书将20世纪前期300余部文学史提要式地加以编年,让人一册在手,尽览天下,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史信息。该书以史料见长,兼及评论,提纲挈领,具有创新意义。

《香港电影史研究》(即将出版)

作者:张燕  

定价:88.00

香港电影,跟内地电影一样都同源于上海电影的早期探索与文化传承。1949年以后,香港电影走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身处冷战时期东西方多元意识形态并存的独特场域,香港电影反而具有了以市场为杠杆的自由发展空间。经过百年发展,香港电影形成了商业创作为主导、艺术表达为内核、产业运作为支柱、跨界发展为动力等多方面独特品格。

与此同时,香港电影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香港社会生态系统下推出的重要文化产品,百年来始终追应着香港社会的律动与影响。作为港人的一种主要娱乐和生活方式,香港电影既典型呈现出特定时期的香港社会现状、历史样态、集体意识、价值观念,也深刻探寻表达港人的自我想象、集体处境与身份认同。

基于以上综合考察,本书旨在以思辨角度切入百年香港电影史,强调推进影史独特发现与深度研究,体例结构上注重纵向宏观梳理的“面”与横向微观研究的“点”结合,在建立香港电影整体史观和以史料掌握、发掘、提炼为基础的前提下,主体上聚焦百年香港电影艺术创作方面的微观研究,深化影史上曾被忽略的专题现象研究,努力推进百年香港电影史研究的新路径。

来源:新外大街拾玖号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