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孙和平院士,等: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进展与发展趋势

2022/11/29 15:15:38  阅读:45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纬石旁话遥测 ,作者孙和平等

本文改编自学术论文《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

进展与发展趋势》

刊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第10

孙和平1,2 李倩倩1 鲍李峰1,2 吴自银3,4 武 凛1

1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7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310012

4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12

孙和平

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地球动力学与微小形变的高精度重力信号检测、理论模拟和力学机制。heping@whigg.ac.cn

鲍李峰

博士,研究员。baolifeng@sch.whigg.ac.cn

摘要

精细的海底地形模型在海底板块构造运动、水下载体航行保障、海洋资源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回顾国内外海底地形探测技术和模型构建的发展,讨论当前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今后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发展趋势,认为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海洋重力场反演仍是未来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主要技术手段,并且新体制测高卫星如双星跟飞测高和 SWOT(surface water ocean topography)二维海面高测量任务将为进一步提升海洋重力场以及海底地形模型精度提供数据源,结合地形复杂度优化海底地形反演理论方法有望带来理论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海底地形精细建模值得关注。

引用

孙和平, 李倩倩, 鲍李峰, 吴自银, 武凛. 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进展与发展趋势[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0): 1555-1567. doi: 10.13203/j.whugis20220412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积的 71%,贮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地。海底地形反映了海床的起伏变化,是从事海洋调查研究的基本参量,为开展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和海洋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精细的海底地形模型有助于了解地球外部形态、海底构造运动和海底演化,可用于舰艇航行路线规划及潜艇匹配导航以及深海资源开发、海域工程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等,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军事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海洋权益维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海底地形探测技术主要包括船基声呐技术、激光测深雷达、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反演和遥感影像反演 。随着声呐技术、LiDAR 航空航天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海底地形探测正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其中船基探测技术经历了从人工到自动、单波束到多波束、单一船基测量到立体测量 ,实现了从点、线到面,最终到立体测量的跨越,并结合卫星测高等反演技术,呈现出多源、融合、立体的测量以及信息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快速获取态势。本文将从海底地形探测技术和模型构建的发展、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面临的挑战和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

1  海底地形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1.1

船基声呐探测技术

海底地形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海洋测绘工作,目的在于获得海底地形点的三维坐标,包括测量位置、水深、水位、声速、姿态和方位等信息,其核心是水深测量。船载探测是海底地形地貌探测最直接的方式,水深测量是船载地形地貌探测最核心的工作,早期从测深杆、锤、绳等原始的方式,发展到目前的声光电等多种探测手段。因为光波、电磁波在水中衰减很快,而声波在水中能远距离地传播,船载声学探测仍是当前海底地形地貌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单波束测深技术。单波束回声测深技术是通过检测声波往返于换能器到海底的双程传播时间,再结合声速计算水深,反映海底地形的起伏变化。单波束测深技术实现了水深测量从人工到自动的变革,促进了海底地形地貌学研究的飞跃,基于大量测深数据编绘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图集,揭示了绵延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和转换断层等巨大地貌单元,为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单波束测深技术发展历史悠久,早在 1913 年,美国科学家 R.A.Fessenden 发明了回声测深仪,其探测距离可达3.7 km1918 年,法国物理学家 P. Langevin 利用压电效应原理发明了夹心式发射换能器,实现了对水下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开创了近代水声学并发明了声呐;1920 年代,德国 Meteor 采用单波束回声探测仪来探测海底地形地貌,取得 70 000 多个水深数据,揭示了大西洋的中央海岭。传统的单波束测深仪有两个主要缺点:其一,仅采样测线上的点,对海底信息的反映比较粗糙;其二,波束宽度较大,在复杂地形测量时深度误差较大。目前单波束测深技术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包括无锡海鹰和中海达等公司的产品在海洋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

2)多波束测深技术。进入20 世纪60 年代,多波束测深系统兴起,并随着数字化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出现了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数字化的现代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模式实现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飞跃,测量误差通常小于平均水深的0.5%4-5]。1962 年,美国国家海洋调查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在Surveyor 号上进行了新问世的窄波束回声测深仪海上实验。1976 年,数字化计算机处理及控制硬件应用于多波束系统,从而产生了第一台多波束扫描测深系统,简称SeaBeam,该系统有16 个波束,横向测量幅度约为水深的0.8 倍,当水深在200 m 左右的大陆架边缘时,海底的实际扫海扇面宽度约为150 m,当水深为5 000 m 时,海底实际覆盖宽度约为4 000 m。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海洋调查方式及最终的成果质量,多波束测深属于面状测量,它能一次给出与航迹线相垂直的平面内成百上千个测深点的水深值,所以它能准确、高效地测量出沿航迹线一定宽度(3~12 倍水深)内水下目标的大小、形状和高低变化[3]。目前,浅水多波束技术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如北京海卓、无锡海鹰、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的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国产深水多波束系统也已研制成功[2]。

1970 年以来,中国持续利用声呐技术对南海、渤海、东海等海域的海底地形和地质展开调查,取得了大量水深资料。1994 年中国引入多波束测深系统,并启动了多个重大基础勘测项目。2012 年“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及评价专项”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测量近海海底地形地貌。该工作采用单波束、多波束、测扫声呐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水深数据,完成了 77×104 km水深地形测线,调查面积达 34.5×104 km22018年,装载有多波束系统 SeaBeam 的新一代科考船“向阳红 01”完成环球综合考察,首次对南极海底进行了高精度、大范围、全覆盖扫描测量,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

3)其他主要地形地貌探测技术。随着相关技术进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船基测深技术不断完善,主要的海底地形地貌探测技术还包括侧扫声呐技术、相干型测深侧扫声呐技术、高分辨率双频识别声呐技术、水下三维扫描声呐技术、合成孔径声呐技术、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等,此外,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技术、无人船海底地形测量技术、基于潜航器或深拖系统的测深技术以及深海科学观测光缆系统相继出现,且研究和应用日益成熟。目前海底地形已形成了立体测量体系和信息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效获取态势。

1.2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技术

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技术是一种采用扫描脉冲激光测量水深/水下地形的主动式航空遥感技术。其依靠安装在飞机上的 ALB 系统,以一定的入射角和扫描方式向水面发射蓝绿激光脉冲,精确探测水面反射回波和水底反射回波的时间,结合激光传播速度、水的折射率、飞机的位置和姿态、激光束指向信息等,计算水底三维位置坐标及水深。依赖于激光穿透海水的能力,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一般用于测量几十米水深范围的海域海底地形。该技术是一种主动式、大面积覆盖、低成本的海底地形测绘手段,具有测量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作业区域广、测量精度高、点云密度大等特点,是高效获取高精度近岸海底地形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人下不去、船上不来”泥质海岸带的海陆地形一体化测量更具优势。机载激光海底地形测绘并不能取代传统的声学及多光谱成像方法,在深海区域仍以声呐技术作为普查方法使用,但在近海大陆架,ALB 无疑是最有效的测深手段,而正是这一地区集中了人们开发海洋的大部分活动,因此,ALB 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 世纪 60 年代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就长期开展机载激光雷达水深测量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多种成熟的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1968 年,美国的锡拉丘兹大学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用激光进行水下探测的装置,并 通 过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验 证 了 激 光 测 深 的 可 行性;1971 年 ,美 国 海 军 研 制 的 激 光 测 深 系 统PLADSpulsed light airborne depth sounder)实验成功;1970 年代末,瑞典国防研究院成功研制了机载的 FLASH 激光水深探测系统,并于 1980 年代末进行了首次探测试验,测深能力为 35 m1990 年代,加拿大的 Optech 公司研制了海底地貌测绘系统 SHOALS200,此后相继推出一系列产品 ,包括 SHOALS3000TCZMILAquarius Titan 等,其中 SHOALS3000T 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长期应用,其最大探测深度 50 m 左右,垂直精度达 0.25 m,水平精度达 2.5 m。此外,荷兰Fugro 公司生产的 LADS 系列、德国 Leica 公司的HawkEye Chiroptera 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生产的 EAARL 系统等在国外浅水地形测量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的研究工作,40 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多个单位为代表,开展了长期的相关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制,形成了多套原理样机或产品样机。200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展机载激光测深技术研发,开发了一套机载双频激光雷达(laser airborne depth measurementLADM-Ⅰ),之后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并于 2017 年成功研制了新型激光雷达 Mapper5000,大大提升了浅水探测的能力 。

1.3

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反演技术

以船基声呐为代表的传统海底地形测量效率低、成本高、测量时间较长,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全球范围海域全覆盖的海底地形测量需求。而卫星测高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全覆盖、快速获取信息的优势,为全球海域海底地形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重力异常与海底地形在一定波段内存在较强相关性,基于这一理论,根据测高技术获取的全球海洋重力异常或重力梯度异常,即可反演全球尺度的海底地形,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利用海洋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 1972 年,文献[18]详细推导了引力位在频率域的表达式,提出了由于物质界面起伏引起重力异常变化的频率域模型,为海底地形反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献[19]采用交叉谱技术分析了夏威夷皇帝海山链重力异常和海深剖面的关系,研究了考虑地壳均衡的重力异常导纳函数;文献[20]证实了重力异常与海底地形在一定的波段存在较高相关性,利用 Seasat 卫星测高获得的大地水准面高反演了夏威夷北部 Musician海山海底地形,表明了大地水准面与海底地形在50~300 km 相关性较强;文献[21]利用海洋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在 15~160 km 高度相关的特点,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计算了南大洋海底地形模型。基于以上理论,许多学者开展了利用海洋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方法研究,到目前为止,由海洋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导纳 函 数 法 、最 小 二 乘 配 置 法 、Smith SandwellS&S)法和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ic methodGGM)等,具体分析如下:

 1)导纳函数法主要基于 Parker 的异常扰动位计算公式和 Watts 3 个板块模型,首先经过傅里叶变换、极坐标积分变换、泰勒级数等一系列推导得到频率域内海底地形起伏计算海面重力异常的级数展开式,然后利用弹性板挠曲理论以及均衡模型最终建立了反演海底地形的导纳函数模型。20 世纪末,国内外学者利用导纳函数法进行了大量海底地形反演计算,文献[20-21]根据岩石圈挠曲补偿模型和理论,分析了若干海域海洋重力异常与海底地形的响应函数,认为在不同波长范围内,补偿模式不同;文献[22]对重力异常与海深的相关性以及重力-地形转换函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测高重力场反演了中国海及邻近海域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文献[23]利用导纳函数法反演了中国南海的海底地形,经与 ETOPO5水深模型对比,分辨率大大提高;文献[24]联合重力异常和重力梯度异常数据,采用导纳函数法反演了西南太平洋海域海底地形模型。导纳函数法严格考虑了海底地形的地球物理环境,算法理论较严密,解算过程相对复杂。

2)最小二乘配置法主要基于随机过程中的最小二乘配置理论。文献[25]首次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利用重力数据反演了地中海某海域的海底地形;文献[26]通过结合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地形反演的空域法,并利用迭代法获取了最终反演海深值 ;文献[27]采用空域法与最小二乘法,并融合船测海深数据、卫星测高数据和船测重力等构建了全球海底地形模型,并得到了其误差估计;文献[28-29]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反演了地中海和中国南海的海底地形。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反演海底地形需已知海深与重力数据之间的自协方差函数和互协方差函数作为先验信息,而协方差函数的计算较困难,因此该方法较少使用。

3S&S 法是在导纳函数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基于大量重力与海深数据的统计特征发现,重力异常经滤波并向下延拓后与海底地形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并建立了数学函数关系,获取重力数据与海底地形的比例系数,进而计算出特定波段内海底地形结果。文献[30]基于该方法,考虑了初步模型与船测数据的差异,构建了全球 2' × 2' 的海底地形模型;文献[31]利用测高卫星 Cryosat-2 Jason-1 所反演得到的海洋重力数据,构建了全球 1' × 1' 海底地形模型并研究了海底的板块构造,结果表明利用新的卫星测高数据可显著提高海底地形反演精度;文献[32]基于S&S 方法,利用重力异常在北太平洋部分区域开展了海底地形反演试验,并讨论了非线性二次项和三次项对结果的影响 ;文献[33]联合船测海深、重力异常和垂直重力梯度异常数据,构建了中国海及周边地区 1′×1′海底地形模型。S&S法考虑海底地形地球物理环境的同时,方法简单,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使用比较广泛。

41972 年,重力地质法被提出应用于陆地基岩厚度探测,但由于陆地上密度差随深度的变化具有较大差异,限定了其在陆地上的反演应用。海底洋壳和海水之间密度差异变化较小,这使得重力地质法十分适用于利用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研究。文献[34]采用重力地质法在南极洲德克雷海峡进行了海深反演试验,最终精度达到 29 m;文献[35]通过向下延拓方法推测岩石圈和海水之间的密度差异常数,依据重力地质法在格陵兰岛南部海域和南阿拉斯加两个海域进行了海深反演试验,结果标准差分别为35.8 m 50.4 m;文 献[36]利 用 Geosat/GMERS-1/GMJason-1/GM Cryosat-2 等测高卫星恢复了南中国海分辨率为 1' × 1' 的重力场模型,并采用重力地质法反演了南中国海海底地形,其检核精度接近 100 m;文献[37-38]利用重力地质法反演了皇帝海山的海底地形,提出了以船测水深为约束获取密度差参数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顾及局部地形改正,以提高海底地形反演精度;文献[39]采用重力地质法反演了中国南海1' × 1'海底地形,与检核水深相比,其水深反演精度优于 100 m;文献[40]采用重力地质法,基于测高海洋重力异常反演了中国南海 1' × 1' 海底地形,与船测水深对比,模型精度达到了 70.32 m。相对于其他方法,重力地质法原理简单,易于计算,该方法的实施关键在于密度差常数的确定,其反演精度依赖于船测数据作为控制点的密度与分布。

除上述 4 种主要方法外,文献[41]根据垂直重力梯度异常能够放大短波信号、抑制长波信号的理论,推导了采用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方法;文献[42]首次利用重力垂直梯度异常和船测水深数据构建了全球海底地形模型;文献[43]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反演了阿拉伯海的水深,精度在 94% 的区域优于 150 m,在 2% 的区域优于 50 m;文献[44]引入模拟退火法,利用重力梯度数据反演水深,提高了西太平洋崎岖海底地形的精度;文献[45]表明,在全球海洋重力异常及海底地形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Sandwell教授团队正在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融合多源海深数据,以提高全球海深模型的精度。

1.4

遥感影像反演技术

星载遥感影像反演技术是借助电磁波在水中传播和反射后的光谱变化,结合实测水深构建反演模型,实现大面积水深反演,再结合遥感成像时刻水位反算得到海底地形。由于遥感影像覆盖面积大、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重复周期短、时效性强,星载遥感影像反演技术成为测量水深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海洋探测技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随着卫星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微波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1972 年以来,国内外相继发射了多颗携有空间探测器的卫星 ,其中以 LandsatIKONOSMOS-lPleiades SPOT 最引人注目,自此科研人员开启了卫星遥感海洋测绘应用研究。早在1960 年代末,美国密执安环境研究所首先从事应用遥感信息进行水深反演,之后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水深反演技术从定性研究逐步发展为定量研究。1978 年,文献[46]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水深和水体地质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弥补了波段比值算法的不足,提高了计算精度。1984 年,美国国防部制图局经多年的研究认为,卫星遥感资料是浅海海底地形和水下碍航物信息的重要来源。此后,文献[47]基于研究区域的先验知识,建立了水深反射率参数与实际水深的相关性及两者间的回归方程;文献[48]提出了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了遥感反射率与实际水深之间的相关关系;文献[49]利用 SPOT 卫星多波段图像资料获取安徽武昌湖的水下地形图,并与实测水下地形图进行对比,吻合良好;文献[50]结合多光谱遥感信息传输方程推导出水深对数反演模型,采用 TM 遥感影像对江苏近海进行水深反演,得出 0~15 m 水深,模型预测水深与实测水深之间拟合较好;文献[51]通过实验证明了国产卫星高分系列能代替国外卫星 WorldView-2 来进行遥感水深反演。

2  全球海底地形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随着声学、激光雷达、航空航天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海底地形探测技术不断革新,包括已有技术的改进以及新技术的涌现,其中以多波束测深为代表的船基声呐技术和基于卫星测高的重力数据反演技术是获取全球精细海底地形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到目前为止,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已测得全球海域约 20% 高精度海底地形信息,其余 80% 海底地形数据基本来源于卫星测高技术。随着卫星测高数据的不断丰富及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技术的不断改进,由卫星测高技术获取的海底地形数据精度和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基于上述技术,全球精细海底地形模型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内外机构构建了多种全球海底地形精细模型,主要包括 ETOPO 系 列 、DTU 系 列 、S&S 系 列 、SRTM 系 列 、GEBCO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系列等,下文将详细介绍。

2.1

ETOPO 系列

1974 年 ,根据海洋盆地等深线图 ,NOVOCEANO 采用计算机插值技术生成了当时覆盖范围最广的海洋海底地形格网模型 DBDB-5,其空间网格分辨率为 5',该水深模型为之后海底地形模型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1988 年,美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CenterNGDC)发布了网格分辨率为 5' × 5'的全球地形模型 ETOPO5,其中海洋区域的深度信息主要来源于 DBDB-5,陆地区域地形数据主要来源于空间分辨率为 10' 的地形数据。1993 年,文献[54]通过交叉验证评估了全球数字水深模型 ETOPO5 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存在明显“梯田现象”,含有较大的误差。该研究表明仅利用船测水深数据进行插值得到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其精度不够可靠,原因是早期的船测水深数据存在较大误差,且船测数据十分有限。

2001 年 ,NGDC 发 布 了 空 间 网 格 分 辨 率 为2' × 2' 的全球地形模型 ETOPO2,该模型后续于2006 年进行了修正和更新,更新后的版本为 ETOPO2v2。新版本模型经纬度覆盖全球,空间分辨 率 为 2' × 2',垂 直 精 度 为 1 m,其 水 平 基 准 为WGS-84,垂直基准为平均海平面。数据源使用了 1997 Smith Sandwell 发布的 8.2 版本卫星测高海洋测深数据集、GLOBEglobal land onekilometer base elevation30'' 分辨率的陆地地形数 据 、IBCAOinternational bathymetric chart ofthe arctic ocean1.0 版本的高纬度(高于 64°N)水深数据、CRMcoastal relief model)美国海岸线至中 远 海 水 深 资 料 以 及 GLBDgreat lakes bathymetric data)美国五大湖水深采样数据集等。

2009 年 ,NGDC 又 发 布 了 ETOPO2v2 的 改进版本 ETOPO1,以 1'分辨率覆盖全球,旨在为海啸预测、洋流建模以及地球可视化作出贡献。其分为Ice Surface Bedrock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之外的所有地区相同,Ice Surface 涵盖南极和格陵兰冰盖表面,Bedrock 涵盖了冰盖下方的基岩。ETOPO1 海底地形模型基于大量相关模型和区域实测数据,融合了全球的陆地地形和海洋深度数据。其中,海洋部分绝大部分海深数据来源于美国 SIO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发布的海底地形模型,陆地地形数据主要来自于 GTOPO30。相较于 ETOPO2v2 ETOPO5 全球地形模型,ETOPO1 全球地形模型精度显著提高。目前,ETOPO2v2 ETOPO5 模型基本不再使用。

2.2

S&S 系列

SIO Sandwell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研究,自 20 世纪 90年代起便不断更新发布全球海洋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模型。1994 年,Smith Sandwell 在前人利用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利用卫星测高重力异常数据反演海底地形方法 ,并基于卫星测高数据 、船测水深数据以及GTOPO30 数据计算了全球 2' × 2'分辨率的地形产品 topo_5.2。之后增加了 40% 的船测水深数据、海岸线数据、等高线数据构建了 topo_7.2,并于 2000 年发布。2007 年,基于全球海域重力场模型反演的 SS V16.1,发布了 topo_9.1,相较于之前版本,新版本有了重大改变,其分辨率提高到1'× 1'。之后,随着测高数据不断积累和数据处理技术不断优化改进,Sandwell 教授团队融合多源、高质量的船测水深数据,包括多波束水深数据,发布了多期全球海底地形模型,精度和分辨率不断提高,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其中,topo_14.1添加了美国所有的多波束数据,topo_16.1 基于SS V22 海洋重力场模型,该模型采用了所有的Cryosat-2Jason-1 Envisat 测高卫星数据,精度是之前重力模型的两倍。此外,topo_16.1 模型剔除了一些存在误差的测深数据,并增加了 446 条多波束数据,因此,该模型在精度上有较大改进。2020 年,基于 SS V29.1 重力场模型,进一步优化向 下延拓滤波器参数 ,发布了 topo_20.12021年,发布了该系列的最新版本 topo_23.1,是截至当前公认的精度最高的全球海底地形模型之一。2022 年,文献[52]结合基础测绘信息和地质统计资料,建立了深海丘陵的随机模型和微小海山的高斯模型,并以此构建了高分辨率的全球合成海底地形模型 SYNBATH

2.3

DTU 系列

S&S 系列模型类似,丹麦科技大学空间实验室基于 其发布的卫星测高海洋重力场产品,计算了 DNSC-DTU 系列水深模型。2008 年发布了空间分辨率为 1' × 1' 的全球海底地形模型 DNSC08BAT,在重力信号与水深信号相关性强的 20~120 km 波段使用 DNSC08 的重力数据来反演水深,在其他频带使用 GEBCO-1 数据,改善了 GEBCO-1 浅海周围的精度 ;2010 年发 布 的 DTU10BAT采用了改进的测高卫星数据,主要改进包括重新跟踪了 ERS-1 ENVISAT 测高数据来提高测距精度,并使用了地球物理校正模型,如海潮模 型等;2018 年发布了DTU18BAT,采用了 3 年的 Sentinel-3A 7 年的 Cryosat-2 LRM 数据,并使用了 FES2014 作为海潮模型改正。

2.4

SRTM 系列

2009 年,SIO 等机构联合发布了网格分辨率为 30″的全球地形模型 SRTM30+,其中陆地地形数据来自 SRTM30,海洋区域水深数据来自 Smith Sandwell 发布的海底地形模型,在洋脊和美国沿海地区使用了来自 NGDC 的多波束数据,北极测深数据来自 IBCAO2014 年,SIO基于 SRTM30+开发了 SRTM15+V1.0,其空间网格分辨率为 15″,能更好地揭示深海丘陵等地貌。SRTM15+V1.0 的陆地数据基于SRTMASTER 的最佳可用数据,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盖高 程数据基于 Cryosat-2 IceSatice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卫星数据,海洋水深数据主要基于 V24.1 海洋重力异常反演,北极的水深数据基于 IBCAO 网 格 。2019 年 ,SRTM15+V2.0 发布,其海洋地形数据使用了新的测高重力场模型 SSV27 反演,该模型采用了Cryosat-2SARAL/Altika Jason-2 的重跟踪数据,使重力异常恢复的最小波长提高了 1.4 km,重力数据预测深度精度也提高了 1.24%。之后,根据新的海洋重力异常和更多的船测水深数据 ,SIO 又 陆 续 发 布 了 SRTM15+V2.1SRTM15+V2.2,目前,该系列水深模型的最新版本为 SRTM15+V2.3

2.5

GEBCO 系列

GEBCO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大洋水深制图项目 ,2008 年发布了包含 SRTM30+模型和卫星测高水深 模 型 V11.1 GEBCO_2008 模 型 ,格网分辨率为 30″;2014 年发布了GEBCO_2014,其空间分辨率为 30″,其中北极的陆地数据源自 IBCAOv3 数据,南极陆地数据取自 IBCSOInternational Bathymetric Chartof the Southern Ocean),除极地外的陆地区域数据来自 SRTM30,海洋数据基于多波束数据格网化和卫星测高重力反演,据统计,仅有约 18%的格网数据基于多波束和单波束水深实测数据。2019 年 ,日 本 基金会与 GEBCO 的合作项目 Seabed 2030开发了第一个地形模型产品GEBCO_2019,其空间分辨率为 15″,该 产 品 使用 SRTM15+V1.0 为 先 验 模 型 ,在 此 基 础 上 新增加了 4 Seabed 2030 区域中心开发的多波束水 深 数 据 集 ;2020 年 ,以 SRTM15+V2.0 为基础 ,开发了 GEBCO_2020;最新发布的版本为GEBCO_2021,空间分辨率仍为 15″,提供了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下地形信息。

2.6

中国发布的全球海底地形模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等有关研究院所持续开展了卫星测高技术在海洋潮汐、重力场建模,以及海底地形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全球海底地形建模方面,武汉大学李建成院士团队于 2014 年发布了首款联合卫星测高重力垂直梯度异常和船测水深构建的 1′×1′全球海底地形模型 BAT_VGG20142021 年,联合 SIO 卫星测高垂直梯度异常(curv_30.1.nc)和来自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日本海洋开发机构、澳大利亚地球科学机构的多波束、单波束等船测水深资料,构建了 1′×1′全球海底地形模型BAT_VGG2021,与船测检核数据之差的标准差为 40~80 m,与 SIO topo_20.1.nc 精度相当,较BAT_VGG2014 版精度显著提升,在中国海及邻区的局部区域空间分辨率达 15″×15″ 。

3  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存在的问题

多种海底地形探测技术各有长短 ,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蓬勃发展。其中,以多波束测深为代表的船载地形地貌探测技术精度较高,可达米级,应用广泛,但缺点是效率低下、探测成本高昂,目前全球约有20% 的海域实现了全覆盖的多波束探测,如以现代船测技术实现全球深海海域的地形精密探测则需要 200 船行年以上的时间。ALB 技术测量精度高,可达米级,覆盖范围广,是一种高效的海底地形测绘手段,但受限于激光脉冲对海水的穿透能力,该技术主要用于浅水区域(几十米)的海底测绘,且中国在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研制方面还处于试验阶段,未形成成熟的商品化产品,尚不能满足大规模测深应用的实际需求。利用空天信息可以有效弥补上述探测技术的局限,目前重力卫星和测高卫星提供的重力数据已覆盖全球,利用海洋重力数据反演具有获取全球海域水深的优势,依据该技术构建的全球海底地形模型网格分辨率达到 1' × 1',但重力数据仅对波段在 20~200 km 的水下地形起伏变化敏感,对小于 2 km 的剧烈地形变化几乎无法分辨。此外,反演需要一定的先验信息,因此基于重力数据的水深反演在有船测深数据约束或海底地形平坦的开阔海域使用效果更好,在大部分海域精度相对较低,约为百米级。利用卫星遥感反演地形可以在全球大规模采集数据,获取测量船难以到达的浅海区域,但目前只局限在50 m 以浅的海域,且遥感影像受雷达和光谱仪参数以及海洋环境影响较大,普适性差,匹配船测水深和水文条件进行验证可以提升地形的反演精度,但总体而言目前仍处于科学探索阶段。

综上所述,利用海洋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技术是目前快速获取全球范围海底地形的主要技术手段,且随着测高卫星技术的发展和测高海洋重力数据的积累,海洋重力数据反演技术在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该技术为支撑,构建了一系列精细的全球地形模型,加深了人类对海洋深处的认知。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系列的成果在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水平上存在局限性,还远远不能满足相关学科对海底地形精细结构认知的需求。如潜器水下航行需要精细的海底地形分布图保障安全,目前的海底地形模型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无法满足水下航行规划的需求;深海丘陵的走向、斜率对于了解海底形成的地质过程甚至地球演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海底地形模型空间分辨率较低,无法探测深海丘陵等小尺度海底特征。尽管目前已有的海底地形模型网格空间分辨率达到 1' × 1' 甚至更高,但由于滤波以及向上延拓作用,基于测高海洋重力场反演的海底地形实际分辨率仅为12 km 左右,这与 Seabed 2030 项目的目标分辨率相差 10 倍。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全球范围内测定海洋重力以及利用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信息的理论技术发展水平。

当前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反演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卫星测高海洋重力数据作为源数据的实际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以及海底地形反演中的相关性、滤波平滑处理等阻碍了海底地形模型的实际分辨率及精度的提升,如何切实提升卫星测高海洋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及精度、优化海底地形反演理论方法,从而提高海底地形模型的分辨率及精度,将是今后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工作重点,并有望在新体制测高卫星加入、考虑地形复杂度下优化海底地形反演理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反演海底地形等研究中得到改进。

4  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发展趋势

测高卫星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是当前全球地形模型产品的主要贡献者,船测水深数据所占的比例很低。现有产品分辨率号称为 15″,但分辨率真正达到 15″的部分仅占约 20%。尽管海洋重力数据反演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模型的能力有限,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利用测高卫星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仍将是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主要方式,直至利用声呐技术完成全球海域测量。船基声呐技术、ALB 技术以及遥感影像反演技术作为全球海底地形信息获取的重要辅助手段,也将在各技术领域进一步发展,总体上全球海底地形探测仍呈现出立体、多源测量态势,向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4.1

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反演技术

4.1.1

新体制测高卫星为海底地形反演提供新的数据源

在传统的单颗卫星采用回归任务轨道或大地测量轨道的技术体制下,由于卫星径向轨道误差、电离层延迟和海况偏差等误差项的影响,海面高测量精度无法进一步有效提高,现有海洋重力场模型构建精度几乎达到了现有技术体制下的瓶颈。并且由于卫星轨迹多呈南北走向,沿轨大地水准面梯度对南北向垂线偏差更加敏感,所计算的垂线偏差南北分量精度高于东西分量精度,限制了海洋重力场反演的精度,由此反演的海洋重力场二维短波分辨能力不均匀,在除了与卫星轨迹平行的其他方向的短波分辨能力较差。海底地形模型,尤其是中短波波段信号,由海洋重力异常根据特定数学关系反演而来,因此,传统模式测高卫星同样限制了现有海底地形模型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多种新体制测高卫星,旨在高分辨率、快速覆盖获取二维海面高。如美国正在研制的SWOTsurfacewater ocean topography)卫星系统,即为利用双刈幅合成孔径雷达干涉仪,测量 120 km 宽的海面高条带,重复周期为 21 d,可同时提供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二维海面高数据。中国学者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了双星跟飞测高全球海域重力场测量模式,旨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全球海域1' 分辨率、精度为 2~3 mGal的海洋重力异常。两颗卫星位于同一轨道面,前后相距 30 km(约 4 s)同时对海面进行观测,回归周期设为 172 d,考虑地球自转因素,两颗星的瞬时地面轨迹间距为 1',单颗星轨迹间距为 2',顾及小周期间的转移时间以及升轨、降轨等因素,理论上双星跟飞测量约2.3 a 后可完成 1' 轨道间距全球覆盖,获取高精度的二维海面高/海面高差数据。此外,还有学者提出测高卫星组网计划,旨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高精度测高产品。

上述新型测高卫星计划均可实现沿轨道和跨轨道的二维海面高高差测量,通过差分获取多方位大地水准面梯度,降低地球物理项的改正需求,同时解算海洋垂线偏差南北和东西分量,并使东西分量与南北分量精度相当,从而极大提高海洋重力场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特别是提高浅大陆边缘的空间分辨率,进而提升海底地形的分辨率和反演精度。

4.1.2

丰富的先验信息优化海底地形反演理论方法

海底地形与海洋重力异常/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在一定波段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是测高重力场反演海底地形的理论基础。受海洋岩石圈挠曲均衡机制影响,一方面海底地形产生的重力异常随水深的增大而衰减,即存在水深延拓衰减效应;另一方面洋壳均衡效应削弱了海底地形的中长波信号,即存在洋壳均衡抵偿效应。因此,在短波和中长波部分,海底地形与海面重力/垂直梯度异常的相干性因水深延拓衰减效应和洋壳均衡抵偿效应的影响而迅速减弱。上述两种效应均与海底地形分布等先验信息密切相关,先验信息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测高海洋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的理论方法,如反演波段、均衡模型的选取、有效弹性厚度等参数的确定等。

随着海底地形探测技术的发展,全球海域关于海底地形的先验信息越来越丰富、精确,基于岩石圈挠曲均衡理论建立的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的响应关系有望进一步改进优化。如考虑地形复杂度对响应关系的影响,在不同地形复杂度下,研究有效弹性厚度、高次项、密度差、反演波段等对海底地形反演精度的影响,在极区,考虑海冰对海底地形反演方法的影响等,建立多尺度下海洋重力数据与海底地形的响应关系,从而提高测高卫星海洋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的分辨率和精度。

4.1.3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海底地形反演值得关注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科学领域的大量的海量数据处理算法及工具使其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地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测高海洋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以及联合多源水深数据构建全球水深模型,并取得初步成功。人工智能概念相当广泛,功能强大,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其在海底地形模型构建领域将带来何种突破,但丰富的空间数据和集成数据必将收益于人工智能领域开发的数据操作、处理、解释等工具,从而大幅提高其应用价值。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海底地形反演值得国内外学者关注和探索。

4.2

其他海底地形探测技术

4.2.1

多波束测深系统

超宽覆盖、高精度、高分辨率是多波束测深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覆盖宽度和测量精度是影响多波束测深的两个重要指标。换能器扇面开角影响覆盖宽度,为提高覆盖宽度,国内外学者和厂家正致力于换能器基阵形 式研发 ,采用 U型、V型阵列分布替代传统的 Mills 交叉阵,尤其是V型阵,利用两套均能独立收发基阵构成V型安装,使每套基阵水平夹角合理设置后发射波束主轴偏离基阵正下方,增强边缘波束方向的能量,利于接收边缘波束海底回波信号。

分辨率是衡量多波束测深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决定了水下微小目标及复杂地形的精细探测能力。除了采用双基阵提高数据分辨率外,近年来,相干研究从机理上解决了多波束测深分辨率受波束数限制的问题,算法简单,波束数显著增加时不增加硬件成本,因此相干声呐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单位及生产厂商的重视。

4.2.2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

相较其他测量方法,ALB 对于解决近岸浅水、潮间带等地形测量更具优势,但近岸海水浑浊,导致激光脉冲能量急剧衰减,穿透性能下降,并在回波信号中产生大量噪声,使得测深能力不足、测深精度降低,因此未来 ALB 系统将朝着性能改良和单光子激光、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前者将进一步提高测深性能和精度,后者将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穿透力和降低设备成本,使设备小型轻量化,增强测量灵活性。利用紧凑、坚固耐用、小型化的结构设计,可适用于多种飞行平台与无人机,可集成光学相机、红外测距仪等,实现水域和陆地地形一体化测量。单光子激光,尤其是绿激光,具有高重频、窄脉宽、高光束质量和稳定性,可实现超远距离观测,有望在激光测深领域取得较好应用,有效提高水域测量的效率和观测深度。浑浊度是影响穿透力和测深精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研究海洋水文要素与激光测深精度的量化关系模型,对于修正 ALB 测深结果,提高测深精度将非常有益,也是未来 ALB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4.2.3

潜基测量系统

深海调查活动将推动潜基测量应用日趋广泛。为提高海底地形信息获取的分辨率和精度,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需要,以无缆水下机器人、遥控无人潜水器、深拖系统为平台,携载多波束测深系统、压力传感器、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ltra short base lineUSBL)等设备的潜基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系统已经面世,并在中国一些重点勘测水域和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受到海事、水下考古、海洋调查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潜基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系统借助 USBL、罗经、姿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为平台提供绝对平面和垂直坐标,利用多波束获取海底地形,并将信息通过电缆传输到船载存储和处理单元,综合计算获得海底地形。潜基测量技术适用于深海地形测量。随着中国深海调查活动的深入,其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5  结 语

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勘探对全球精细海底地形模型日益增长的需求牵引下,经过 50 多年发展,全球海底地形模型分辨率和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新型海底地形探测技术和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全球海底地形模型的分辨率和精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局部空间分辨率达到 15″,精度达到 30 m。国际上全球精细海底地形模型的构建蓬勃发展,多个机构相继发布了全球地形模型系列产品。国内相关机构也进行了全球海底地形模型构建研究,但其产品的覆盖范围和分辨率略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并且,当前发布的全球海底地形模型较少使用中国自主测高卫星数据,中国在卫星测高技术发展、新型水深探测系统研制和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因此,中国应不断提升多波束测深系统、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等水深探测系统的硬件研制技术水平,加强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反演海底地形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充分利用自主测高卫星海洋二号数据,提高构建全球海底地形精细模型的能力,满足地球系统科学的迫切需求,为中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转自:“测绘学术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