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有8778位作者是什么感觉?
在PDF里,光作者列表就要占17页。
有人试图把所有名字排版在同一页,字已经小到看不清。
这篇论文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ATLAS对撞机合作组,刷新了他们在2015年创下的5154个作者的记录。
在粒子物理学科,像这样大几千人合著的论文越来越多,几百上千作者的更是家常便饭。
以至于ATLAS组发论文基本都要备注一下,这篇论文一共xx页,从第x页开始是作者列表。
由于参与研究的人太多了,难以区分到底谁贡献最大。
所以该领域论文的惯例是不分第一作者,一律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这里顺便提一个趣事,有位物理学家叫Georges Aad,由于姓里有两个字母A,在ATLAS组过去发表的上百篇论文中他都是排第一位。
不过在2016年出现一位学术新星叫Morad Aaboud,以后凡是Aaboud参与的论文,Aad只能排第二了。
像这样上千人合著一篇论文的现象,引起了不少人好奇。
比如由于研究周期很长,最后完成的时候可能上百人的工作单位都变动了,作者列表维护起来的痛苦简直无法想象。
这篇论文中甚至有10位署名者在发表时已经去世。
还有人提出,如果所有专家都参与了论文,那么谁来做同行评审呢?
什么论文需要8000人合著?
具体到这次的论文,讲的是用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粒子间的玻色-爱因斯坦关联(Bose-Einstein correlations)。
实验使用的ATLAS对撞机建在瑞士和法国交界地下100米的洞穴中,长46米,直径25米,重达7000吨,相当于一个艾菲尔铁塔的重量。
ATLAS运行起来,每秒超过10亿个粒子以接近光速运动,相互发生碰撞。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同时进行20次电话交谈。
如此庞大的数据中,却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是有研究价值的。
实验中筛选、处理数据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由分布在全球的超过130个超级计算机支持。
ATLAS合作组织由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个研究机构参与,包括3000人的科学作者团队和1200位博士生。
在这次论文的8000个署名作者中,除了物理学家,还包括大量维护对撞机硬件的工程师、维护IT硬件的工程师,以及大量做数据筛选和分析的软件工作者。
像这样的前沿研究,确实只能由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来完成。
但由此产生的论文署名人数膨胀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担忧。
“学术出版系统的崩溃”
早在2015年,ATLAS和CMS两个对撞机团队合作的研究,曾在学术界掀起一阵热议。
一篇5154人署名、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大小进行了更精确的估计的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纸质版正文包括参考文献只有9页,后面24页都是作者和工作单位。
同期另一篇关于稀有粒子衰变的论文,发表在Nature上。
因为杂志版面有限,最终决定作者列表不会出现在纸质版上,只在网上发布。
Nature当时还专门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对此作解释说明。
天体物理学家Peter Coles也在个人博客上谈论了此事,将之称为“学术出版系统的崩溃”。
他认为,几千个作者如果都参与了论文写作可能每个人只需要写几个字,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实际情况则是,几千个作者里绝大部分可能都没读到过这篇文章,更不用说写了。像他所在的天文学领域,仪器制造商也会列入作者名单里。
较真的话,这些人根本不能算字面意义上的“作者”,但他们又确实在这项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Coles认为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一个人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只能通过合著论文来体现是不合理的。
他建议学术出版可以像电影片尾的演职员表一样明确出不同的分工,并分别量化他们的贡献。
与之配套的措施是,要改变只通过引用文章数量来评价一个学者的系统。
参考链接:
[1]https://twitter.com/jasonpriem/status/1528083437025828864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015.17567
[3]https://atlas.cern
[4]https://telescoper.wordpress.com/2015/05/17/a-scientific-paper-with-5000-authors-is-absurd-but-does-science-need-papers-at-all/
[5]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cat-co-authored-influential-physics-paper
转自:“学术志会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