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系统抉择

2022/11/17 9:49:06  阅读:176 发布者:

张云飞  曲一歌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系统抉择

张云飞  曲一歌◆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共生、共存、共育、共荣的有机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这是普遍有效的客观规律。按照这一规律去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相关事务,就向人类提出了“生态化”或“绿色化”的原则和要求。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或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或工业文明的历史转变过程,其基础和核心是工业化或产业化。因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必须系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

      ——张云飞  曲一歌

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超越之路

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和不可跨越的阶段。对于我国这样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过程。而现代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体制和技术体制中发生、运行和演进的。因而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直接关系到现代化事业的成败。立足于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和我国现代化的总体方位,我们党科学地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工业化)首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为可能,或者说,资本主义凭借现代化(工业化)成为现实,这样,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社会方面和生态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二重性。

从生态方面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其前提来看,资本主义私有制进一步割裂了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和作为生产主体的工人的有机联系,自然和工人的分离和疏离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得以进行的前提。从其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工人和自然机械地暂时结合起来,通过改变资本的有机构成(CV),资本家力求使用尽量少的可变资本来支配尽量多的不变资本以生产尽量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现代化实现的“节约”和“高效”必然导致自然的“浪费”和工人的“贬值”。从其后果来看,尽管个别资本家追求节约和清洁,但“总体资本家”造成了浪费和污染。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地突显了资本主义造成的生态、流行病和经济的脆弱性之间的相互关联”,因此,“我们看到了灾难资本主义的出现,因为这个体系的结构性危机呈现出全球性的特点”。即使当今西方社会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但也只是通过掠夺世界资源、输出环境污染、破坏全球生态平衡等“生态帝国主义”方式实现的。他们甚至通过“生态战”破坏全球生态平衡。因此,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的表现和表征。

尤其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显然,工业化和工业文明只是造成生态危机的表层原因,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道路才是其本质根源。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有效防范和避免西方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弊端。

()从苏联式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在短短的三十年内,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国,成功地开辟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工业化道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苏联模式得以形成。该模式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后来,苏联模式出现了僵化,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有助于迅速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但容易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第二,单纯突出计划经济作用的弊端。计划经济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容易忽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第三,苏联模式具有忽视自然规律的局限。尽管列宁十分重视自然保护,苏联形成了“苏维埃环境主义”,苏联学术界提出了“活物质”“智慧圈”“生态文化”等生态思想,但由于受主观唯意志论等因素的影响,苏联还是出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苏维埃体制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这种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义模式,因为它也在不关心生态学的情况下开发自然资源。”显然,这位论者没有看到苏联重视自然保护的基本事实。关键是,苏联没有发扬光大这个传统,没有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当中。

在总结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56,我们党科学地确定了农轻重的发展顺序和比例关系,开始实现从苏联式工业化道路向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转变。这样,可以克服片面重视重工业导致的弊端。改革开放中,我们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中。这样,可以克服单纯强调计划经济导致的弊端。19781231,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在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中共中央批转<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通知》提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弯路,我们要在建设的同时就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最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力求将生态化和现代化统一起来。

()从传统工业化道路到新型工业化道路

面对建立在强大的先进的工业化基础上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多快好省地实现工业化,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才能维护自身合法存在和取得比较优势。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不得已采用了同西方国家相同的工业化的运行体制和技术模式———传统工业化道路。这种道路是在机械发展观主导下形成的发展道路,片面追求发展的数量和速度,突出强调高投入和高产出,造成了高消耗和高污染等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国家环境问题的任何真正的理解都必须被置放在自20世纪早期以来主要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所发动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斗争的语境之中,同时,还必须被置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冷战的语境之中”。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问题出在发展方式上,而不是出在发展道路上。

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面对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党的十六大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从发展阶段来看,传统工业化面对的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二元”结构课题。新型工业化强调用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具有“三元”结构的跨越式特征。从科技动力来看,尽管传统工业化第一次将科技自觉运用于生产过程,但只有新型工业化是先进科技引导下的创新发展过程,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征。从自然条件和环境来看,传统工业化具有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特征,新型工业化将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生态化的特征。从主体(劳动者)来看,传统工业化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新型工业化不仅强调要保障劳动者的生产安全条件,而且强调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人性化的特征。从效益追求来看,传统工业化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新型工业化要求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具有效益高和效益好相统一的特征。

可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关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主张,同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高度契合”。新型工业化代表着现代化的生态化发展方向。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现代化模式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一些论者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看作是“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事情并非如此。1982,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和模式。如同“风险社会”理论一样,这是一种“自反式”现代化理论和模式,提供了一种生态与经济相互作用的模式,试图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可能性结果。其实,生态现代化是一种补救性的现代化模式,是一种资本主义自我修复的方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种前瞻性的现代化模式,是一项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事业。二者存在实质性差异。

生态现代化试图通过环境革新来完善西方现代化。第一,科技作用的转变。科技不仅对环境问题的产生有所影响,而且对环境问题的治愈与预防具有实质与潜在的影响,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将这类问题看作是科技负效应的体现。第二,市场动态和经济主体作用的转变。市场动态和经济主体在生态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不能仅仅强调国家机构的作用。第三,民族国家作用的转变。应该在生态治理中大力发挥更为分权的、自由的、两愿的模式,更为重视新兴的超国家机构的作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突出自上而下、国家掌控环境规制的政治现代化。第四,社会运动作用的转变。社会运动应进入到关于环境革新的决策程序当中,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排斥和拒绝社会运动。第五,意识形态作用的转变。应该将探讨生存基础问题时确立的代际公平原则作为社会共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将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对立起来。

但是,生态现代化理论和模式根本不触及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主要试图通过自然物品商品化、污染治理市场化等单纯生态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环境和发展的“双赢”,因此,它只是“沿着更加有利于环境的路线重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资本主义”方案和方式。与之不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重语境中,我们党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要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以新型工业化方式对西方生态现代化进行借鉴和超越。当然,没有生态创新,不可能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科学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尤其是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通过对各种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科学比较和批判鉴别,在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以及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要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坚持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本体论依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最终要通过实现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统一

科学化解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矛盾是现代化的重大主题。由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劳动而诞生,始终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始终要面对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一体性”,二者不可分割,未来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在现代化中集中表现为生态化(绿色化)和现代化的矛盾。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上述关系是“鱼”与“熊掌”的关系。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的可持续性。有西方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对环境与经济之间关联的再次概念化的一种更为严格的尝试。然而这不仅仅是关于进一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环境条件,也包括更为强调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根据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现代化的实际经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我们党将之形象地表达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将这一科学理念变为现实存在。

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矛盾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具有无限性,但现代化所依赖的自然物质条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总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阈值,具有有限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一矛盾,有限的地球系统必然会限制无限的现代化过程,最终必然会导致生态萎缩,使现代化破产和流产。这就是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出的“增长的极限”的生态警告。其实,在科学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生态破坏性的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早已看到自然资源稀缺性对于现代化的限制。第二,稳态和增长的矛盾。尽管自然界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但总是寻求一种稳定状态即动态的生态平衡,而现代化总是追求增长,会扰乱自然界的稳态,最终会制约和限制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可以归结为两项(实际上或可能)基本原则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生态以‘稳定’为原则,这是生态 系统永续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学以‘增长’为原则,这是经济系统的内在逻辑。”对此,西方学者提出了“稳态经济学”的设想。面对上述矛盾,科学的选择就是用生态理性规范和引导经济理性,这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不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计划,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这样,才能在守护住和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使现代化成为联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桥梁。

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中展开的进步过程和达到的进步状态,因此,现代化必须是“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第一,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自然界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是现代化的自然物质前提和保障。自然界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化的可持续性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现代化都必须遵循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生态阈值或生态极限。如果要突破这一极限,就必须在对生态环境进行安全影响评估的前提下,通过绿色科技来拓展现代化的条件和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确保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没有威胁到原初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这是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相统一必须保持的基本前提。第二,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实现现代化,要求现代化必须在告别“黑色发展”和坚持“绿色发展”之间形成负反馈环路。首先,必须减少现代化建设中的资源能源投入,大力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阻止气候暖化和生态恶化。同时,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将资源节约、环境清洁、废物循环、节能低碳、生态安全、灾害预警等原则纳入现代化建设当中。这就是要将运用经济的生态自我调控潜在能力和按照生态要求来重新调整现代化的运行统一起来。第三,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由于自然是人类的“无机的身体”,在开发、利用、征服自然中,人类必须始终对大自然有所保护、有所修复、有所补偿、有所增益,维持和增强自然的可持续性,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化的永续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生态化原则调整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价值和维护自然价值、增值经济资本和增值自然资本的统一,实现综合效益。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要保证整个中国现代化能够保持永续性。

总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是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实现和确保“现代化的中国的永续性”和“生态化的中国的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有机统一。

()实现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就此而论,我们承认“人的现代化”的问题,但不能将之理解为单纯的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变革问题,或国民性的改造问题,而必须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高度来加以把握和推进。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前提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定。“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这里的支配不是统治意义上的支配,而是实践变革意义上的支配。因此,人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内在地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样必须坚持这一点。即使是“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倡导者英格尔斯也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促进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这在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生命之母,人在自然界中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反思性生态现代化是面向每一个人的。”当然,人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即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当中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环境污染并不是公平地面向每一个人的。造成污染的资产阶级享受环境保护的益处,创造财富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却要遭受环境污染的折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态度鲜明地存在着一个“环境无产阶级”的价值取向问题。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这样,才能将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统一起来。

实现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统一,必须大力满足人的全面性需要。人的需要是现代化的原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全面满足人的全面性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精神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起码具有两个方面的目标和追求:一是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后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表现和表征,是在生态环境需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要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所以,我们不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仅仅归结为生态现代化,其目标只是用以满足人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应将生态现代化看作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一个构成方面。尽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多重目标,但最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不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视为“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

在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是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通过现代化建设创造和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终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系统路径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基本路径是将生态化原则贯彻和落实到现代化的各个过程、方面、动力当中,一体化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现代化全部过程的生态化

现代化是一个永不止步的进步过程。从划分社会形态的技术标准来看,“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即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三种形态。托夫勒就是由此将人类文明划分为三次浪潮。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但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了中后期阶段,信息化的挑战和机遇又接踵而至。当下,“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由此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大力推进信息化。这是我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区分。西方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序发展。我国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新四化”)叠加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发展,我们才能迎头赶上世界现代化浪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不能想当然地用生态文明取代和超越工业文明。否则,会进一步加大我国与西方的发展鸿沟,重蹈鸦片战争的覆辙。

当然,在现代化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否则,发展难以持续。农业革命引发的表土流失,工业革命引发的环境污染,信息革命引发的电磁辐射,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就此而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将绿色化或生态化的原则贯穿到现代化的各个阶段,协同推进“新四化”和绿色化。第一,我们要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将生态化原则植入到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当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绿色转型,大力建设美丽乡村,保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沿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第二,我们要协同推进工业化和生态化,将生态化原则植入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当中,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城市,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沿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第三,我们要协同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将生态化原则植入到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当中,大力发展“信息化+生态化+”的新的业态,保证信息化沿着生态化的 方向发展。当然,信息化也为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例如,“我们应当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并通过智能电网、动态能源路线或电池驱动交通工具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这对于我们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当下,我们应该统筹推进“工业4.0”、信息化、生态化。

有的论者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对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来说,生态现代化具有反思性、补救性和事后性。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预防性、前瞻性和全程性。要之,从发展过程来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是要协同推进“新四化”和绿色化,确保整个现代化的过程按照生态化或永续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现代化全部领域的生态化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社会进步事业。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发展应该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过程,必须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的“单面社会”的问题。同样,“最好把现代化看作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既生活在自然当中,又生活在社会当中。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各种自然条件也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物质条件并列的自然物质条件。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将自然物质转化为经济物质的过程。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生态领域。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由此形成了社会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将社会系统(社会有机体)看作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几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系统。我们党提出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系统构成。由此来看,现代化是由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等构成的整体的社会进步过程。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成就积淀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将生态化原则贯彻和渗透到现代化各个领域当中,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

在社会与自然关系领域,必须大力推动生态现代化。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史就是自然史不断向人类史生成的过程。由于传统工业化凭借全球化扰乱了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一个总体性的关怀全球的体系可能被创造出来,它的目标将是把世界的生态健康作为一个整体保留下来”。由于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防灾减灾救灾是自然物质条件的基本要素,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必须科学预防和大力化解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人口爆炸、资源枯竭、气候暖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灾害多发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大力促进均衡发展、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预警发展,建立和完善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 会、能源低碳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安全型社会、灾害预警型社会。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西方现代化的生态代价,夯实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最为基本的自然物质条件,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底线要求。这构成了作为现代化组成领域的生态现代化,但与西方生态现代化模式和理论也不尽相同。

在社会生活领域,必须大力推动现代化全部领域的生态化。社会结构领域和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复杂的有机的联系,因此,在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同时,还必须实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生态化。西方学者看到:“生态现代化需要来自所有社会子系统的响应推动,如果其中一个缺失,那么生态现代化的进程将会或多或少地受到限制。”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必须将生态化原则贯穿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领域当中,协调推进这些方面的现代化和生态化(绿色化)。我们既要坚持用生态化引导和规范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又要坚持用上述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推动和保障生态化。最终,我们要通过实现生态化的经济现代化,大力构建和完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通过实现生态化的政治现代化,即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生态化的统一,大力构建和完善生态政治体系,推动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通过实现生态化的文化现代化,大力构建和完善生态文化体系,推动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通过实现生态化的社会现代化,大力构建和完善绿色的社会体系,推动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这就是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从构成领域来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按照生态化原则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各个方面的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

()实现现代化动力系统的生态化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进步过程。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几百年时间内创造出的物质财富超过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就在于它第一次将生产过程变成一个自觉运用科技成果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发展动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生态创新对于生态现代化的价值,可以“将生态创新定义为能够提供环境绩效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和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就明确经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的主题,“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直接动力。党的十五大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共同确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从而明确科技是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教育是再生产第一动力的动力。同时,科技和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明确前三者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后两者是现代化的直接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要求加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的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动力变革”的要求。据此,我们可以选择科技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我们必须将生态化原则渗透和贯穿到现代化的动力系统当中。第一,实现生态化的科技现代化。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同样是现代化的第一动力。由于科技发展会导致生态负效应,因此,必须促进科技生态化。马克思早已指出:“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我们必须按照生态化原则规范科技发展,建立和完善生态化的科技体系和范式。由之形成的绿色科技将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第一动力。目前,我们亟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第二,实现生态化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是促使科技再生产、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教育的生态化或生态化的教育,是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绿色教育的问题,而且是要将生态化原则贯穿和渗透到教学的理念、内容、手段、方式、体制等方面,使教育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全人”,应该是具有生态敏感性的人,是能够自觉按照生态化原则来生存、生活、生产的人,是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素养和品质。没有这样的新人,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实现生态化的市场化。改革是现代化的直接动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防止自然商品化带来的垄断,马克思主义不承认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但从财富的形成来看,“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参与了价值的形成和增值。就此而论,马克思主义承认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外部问题的内部化。由于市场存在着失灵问题,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规定,又要坚持用生态化原则约束市场化。在后一个方面,应该实现生态化和市场化的融合,使生态化的市场化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第四,实现生态化的全球化。改革与开放紧密相连。开放就是利用全球化来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统一,促进现代化建设。当下,全球化既要求开放又限制开放。全球化既是造成全球性问题的深层原因,又是建设世界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全球化既制造绿色贸易壁垒,又要求全球绿色发展。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我们必须反对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和绿色的方向发展。绿色的全球化即生态化的全球化,要求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样,生态化的全球化将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总之,从现代化的动力来看,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统一就是要将生态化原则渗透和贯穿到现代化的动力系统当中,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动力合力。

综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生态化对于整个现代化的规范和规约、导向和导引的作用,实现现代化的全部过程、领域、动力的生态化。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的永续性。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11

文章作者:张云飞  曲一歌

转自:“学术与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