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月亮上有多少种岩石?下一代北斗可用于太空“导航”;潜在“最危险”小行星出没|热点回顾

2022/11/15 10:09:49  阅读:122 发布者:

分享一个令人十分自豪的事,专家称,下一代北斗或许可用于太空“导航”了,目前已在技术上进行了很好论证,方案也是完善的,且专家们充满信心!

另外,山东大学牵头完成的世界第一幅 1:2500000 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对外公布,主动@地质工作者,你们准备好去月球跑野外了吗?

此外,还有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科学家们发现了过去 8 年来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最大天体。

but... 除了这些,上周还有哪些热点新闻呢?我们先一起简单回顾下:

数十篇论文遭调查,诺奖得主也 P 图吗?

自动驾驶汽车被欺骗了

Science:科学家首次实现共价键氮化硅陶瓷室温塑性变形

为什么鱼要低着头游泳?

科技部等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喝这种茶,小心肝

治疗脱发这件事儿,AI 帮了大忙

北京基因组所等发布全转录组关联研究知识库

清华大学五位青年学者获 2022 年“达摩院青橙奖”

科学家提出基于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评估方法

以下为详细版图文,可选择性阅读~

下一代北斗可用于太空“导航”

近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在银河系更远的空间里有没有时空基准,我们在努力,相信下一代时空基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可期。”

目前北斗由中轨和高轨卫星组成,未来考虑还要把低轨星座纳入进来,构建高中低轨导航星座。同时该系统要和新兴技术进一步融合,包括移动通信、低轨通信、传统惯性导航等。以北斗为核心,把所有跟时空信息有关的新兴技术,全部纳入到这个体系里一体统筹,同步发展。

“我们预计的目标是 2035 年全面建成这个时空体系。那时候,希望无论是在水下、地面、室内、天空,甚至遥远的太空,都有北斗,都有中国的时空体系,提供安全、可靠的时空技术。”冉承其说,“目前已在技术上进行了很好论证,方案也是完善的,我们充满信心。”

另外,《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也已发布,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链接:

http://stdaily.com/index/yaowen/202211/af60afe7975b4485b974a354b549009b.shtml

月球上到底有多少种岩石?

近日,山东大学牵头完成的世界第一幅 1:2500000 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对外公布。

该图将月球表面物质划分为月海岩石、非月海岩石与特殊岩石三大类,共计表达了 17 种岩石类型,包括 5 类月海玄武岩(共包含 923 个熔岩流单元)、7 类非月海岩石(共包含 1210 个岩性单元与 434 个岩性露头)和 5 类特殊岩石露头(共包含 115 个岩性单元与 779 个岩性露头)。

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是当前月球表面物质成分分布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表达,可以作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任务规划、采样返回目标区域选择的基础资料,也能为未来开展其他岩石质类地行星编图提供参考。

内容来源:山东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2004224

潜在“最危险”小行星出没

一个国际团队使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 Víctor M.Blanco 4 米望远镜上安装的暗能量相机(DECam),发现了 3 颗隐藏在太阳强光中的近地小行星(NEA)。

其中一颗为直径 1.5 公里的小行星名为 2022 AP7,是过去 8 年来发现的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最大天体,其轨道有朝一日可能会进入地球轨道。

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是,2021 PH27 是已知距离太阳最近的小行星。因此,它具有太阳系任何天体中最大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且在其运行轨道中,表面温度足以熔化铅。

除了探测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外,这项研究也是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分布的重要一步。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论文链接: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3881/ac8cff

数十篇论文遭调查,诺奖得主也 P 图吗?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格雷格·塞门扎参与合著的几篇研究论文正在接受出版商的调查。

“打假网站” PubPeer 的评论者对塞门扎 2000-2021 年间参与合著发表的 52 篇论文中的

提出了质疑。

过去 10 年,相关期刊已经撤回、更正或发表了对塞门扎的 17 篇论文的关注声明,其中标明了实验结果图像可能存在更改、重复使用或错误的标记。而另外 15 篇论文目前正在接受各自期刊关于图像和数据完整性问题的调查。

著名的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是指出塞门扎参与合著论文存在违规行为的人之一。在她看来,在一个成功的实验室中,20 年时间里合理的纠正次数是被允许的。“但涉及

造假的论文被撤回 5 次,这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塞门扎现任职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因在理解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而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自动驾驶汽车被欺骗了

近日,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密歇根大学和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将伪造的激光照射在逐渐接近的激光雷达系统上,可以在车辆前面制造一个大到足以完全隐藏移动行人和其他障碍的盲点(45 度范围,90% 目标障碍云点),且成功率高达 92.7%

他们表示,被删除的数据会导致汽车认为前方道路可以安全地继续行驶,从而危及攻击盲点中可能存在的任何物体。

图|车辆前方区域的真实激光雷达数据被删除。(来源:佛罗里达大学)

在自动驾驶汽车决策的模拟中,数据的删除会导致汽车继续加速驶向一个它看不见的行人,而不是停下来。

研究团队建议,更新激光雷达传感器或解释原始数据的软件可以解决这个漏洞。例如,制造商可以教软件如何找到由激光攻击带来的欺骗性反射的明显特征。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210.09482

Science:科学家首次实现共价键氮化硅陶瓷室温塑性变形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陶瓷发动机就因具有重量轻、工作温度高、热机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各国纷纷加大投入,启动各类研究计划,掀起了全球的研究热潮。然而,经过数十年努力,陶瓷发动机的研究未能取得很大突破。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解决陶瓷的脆性问题,从而导致陶瓷材料的可靠性低。因此,陶瓷材料增韧和其塑性研究,一直是陶瓷材料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前沿,也是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团队通过在共价键氮化硅陶瓷材料中设计共格界面,创新性引入“共价键断裂-旋转-再键合”方式来实现类似金属中的位错运动,使得氮化硅陶瓷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室温压缩塑性形变,形变量高达 20%,同时其压缩强度提高至原来的 2.3 倍(约 11 GPa)。

该研究成果被《科学》期刊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编辑以“逐步终结断裂”(Phasing out fracture)为题予以重点介绍。

此外,《科学》期刊同期还发表了针对该研究成果的前瞻性(Perspective)文章,文章指出,陶瓷如能实现塑性,将成为比目前性能最好的合金还要更轻、更强的材料,但陶瓷塑性非常罕见;该研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新的相变机制,在氮化硅(综合性能最优异的工程陶瓷之一)中实现了室温塑性,这为最终实现可变形陶瓷的梦想提供了可行途径。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7490

为什么鱼要低着头游泳?

我们常常看到,在河中游泳的鱼经常低着头,这是为什么呢?

近日,科学家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它们只是通过向下看来获取视觉线索,而不被周围事物打扰。

就像在逆流游泳时那样,鱼类通过这种进化来保持身体稳定。如果它们在水中东张西望地游动,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如果它们低头看着河床游动,就能更好地判断当时的游动方向和速度。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结果不仅让人们对鱼类的行为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可以为人工视觉系统和复杂的仿生机器人的设计提供重要信息。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2)01617-7

科技部等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近日,针对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制定《“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面临以下 6 个新的挑战:

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协同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尚无法支撑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传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难以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

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问题叠加,环境健康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应对等研究需要加强。

部分环保装备国产化水平不高,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不强。

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新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融合不足。

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突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重大技术挑战。

完整内容链接: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22/202209/t20220926_182638.html

喝这种茶,要小心肝

姜黄是姜黄属的一种黄色香料植物。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补充剂,因为有小规模研究表明,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轻微缓解关节炎和花粉热等炎症的症状。

近日,美国胃肠病协会年会公布了 5 例与姜黄素补剂和姜黄茶有关的新发肝脏损伤病例,肝损伤导致这些患者皮肤变黄,所有人经治疗后均已痊愈。

在美国胃肠病协会年会上,洛杉矶凯撒医疗中心的 Angeline Luong 介绍了与姜黄素补剂和姜黄茶有关的新发 5 例肝脏损伤病例中的 1 例—— 一名 49 岁的女性没有潜在健康问题,只是在按照说明剂量连续服用姜黄素补剂 3 个月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

在暂停服用补充剂后,症状消失。但当她恢复服用后,症状又出现了,并且皮肤和眼白开始发黄。经验血和肝部检查显示,她的肝损伤很严重。

澳大利亚悉尼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的 Ken Liu 表示,姜黄素补剂是美国第四畅销的药草补充剂。绝大多数服用该补充剂的人不会出现肝损伤,但某些人因为基因原因会受到影响。

来源:《中国科学报》

治疗脱发这件事儿,AI 帮了大忙

脱发,已成为让当代年轻人十分头疼的问题之一。

面对“秃如其来”的窘迫状况,有些人选择接受秃头的现实,有些人则希望能够重新获得满头的乌黑秀发。

如今,人工智能(AI)或许可以成为人们摆脱脱发困扰的好帮手。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王丽娜副教授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之灵副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 AI 的助力下设计出了一种性能更优的纳米酶,并构建了一个概念验证的微针贴片,在 13 天内,与用睾酮或米诺地尔(minoxidil)治疗的小鼠相比,使用微针贴片的小鼠再生出了更浓密的毛发。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既提出了一种用于再生头发的纳米酶新疗法,也表明了基于计算机的方法在设计未来纳米酶疗法中的潜力。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lett.2c03119

北京基因组所等发布全转录组关联研究知识库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全转录组关联研究知识库正式上线。

全转录组关联研究(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TWAS)技术的兴起,为探索人类复杂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关键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 TWAS 研究陆续开展,相关数据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亟需相应的标准化整合、挖掘及可视化分析。为应对这一需求,科研人员开发了 TWAS Atlas 知识库系统,为基因-性状关联知识的创建和挖掘提供重要参考。

TWAS Atlas 为用户提供多渠道的数据浏览、检索和下载等功能。目前,TWAS Atlas 1.0 版本共计整合来自 200 TWAS 研究的分析数据,通过人工审编获得 401266 条高质量的人类基因-性状关联条目,涉及 257 种性状,22247 个基因及 135 种组织类型,并同步收集研究相关元数据和注释信息。

图|TWAS Atlas 关联知识图谱分析示例,分别以上皮性卵巢癌(A)、上皮癌卵巢癌相关基因MAPTB)以及上皮性卵巢癌与帕金森病共享基因(C)为中心。

此外,通过系统整合基因-性状关联信息与来自 GTEx 数据库的 SNP-基因关联信息,数据库从头构建了综合性的交互式 SNP-基因-性状关联知识图谱,实现了多疾病、多组织、多组学层次关联调控关系的在线解析和可视化,可为相关研究人员的个性化研究提供可靠参考和有益信息。

内容来源: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na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ar/gkac821/6761732

清华大学五位青年学者获 2022 年“达摩院青橙奖”

10 31 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公布第五届“青橙奖”获奖名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任炬、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同丹、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吴昊、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吴嘉敏和化学系副教授杨杰五位青年学者获奖。

任炬

任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和团队围绕端边协同智能的核心挑战,提出了高性能个性化联邦学习系统、SoC异构计算单元协同推理加速框架以及通用化分布式异构算力协同框架等多个创新性成果,为分布式协同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其因在物联网与边缘计算领域的贡献获得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最佳青年学者奖。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多个重要部门。

获奖理由:他在端边云协同智能计算领域提出多个创新性成果,为分布式协同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同丹

同丹,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特别研究员、助理教授。她以多学科交叉模型体系构建和大数据融合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创新方法为手段,在社会经济活动与大气污染复杂非线性响应建模、基于大数据的全球重点行业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探究三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获奖理由:她构建了能源-经济-排放-协同治理间的交叉耦合模型,为减污降碳政策提供理论基石。

吴昊

吴昊,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以及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她致力于利用随机过程SLE研究伊辛模型、高斯自由场、均匀生成树等物理模型,取得系列成果,解决多个本领域公开问题。第一个学术贡献是计算伊辛模型臂长衰减指数,第二个学术贡献是证明伊辛模型连通概率猜想,第三个学术贡献是构建均匀生成树模型与对数共形场论的联系。

获奖理由:她研究伊辛模型、高斯自由场、均匀生成树等物理模型,解决多个本领域公开问题。

吴嘉敏

吴嘉敏,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致力于计算成像、显微仪器与跨尺度数据理解的交叉研究,提出了扫描光场成像原理,实现了四维非相干光场的超精细感知与重构;提出了数字自适应光学架构,为解决光学像差百年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建立了曲面光场阵列架构,参与研制系列计算光场成像仪器,将活体成像的有效数据通量和时空分辨率均提升2个数量级,光毒性降低3个数量级,为系统性地研究哺乳动物在体大规模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利器,可望揭示神经回路、肿瘤转移和免疫反应新机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颠覆性技术专项等支持,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项。

获奖理由:他通过计算成像方法突破了传统显微成像局限,显著提升活体成像的时空分辨率与数据通量。

杨杰

杨杰,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飞秒化学、超快电子衍射方向的研究,领衔发展了利用 MeV 电子加速器拍摄飞秒时间尺度下气相、液相分子结构实时演化的实验方法,即“分子电影”技术。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支持,学术成果多次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发表。获得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

获奖理由:他发展了“分子电影”技术,实现对分子结构演化的直接捕捉。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科学家提出基于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评估方法

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衡量污染排放水平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受到气象条件、污染物区域传输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是空气质量管理中一项紧迫而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科学中心陈松蹊教授团队以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的北京、唐山和保定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统计算法筛选污染过程和建模分析,在先前“静稳期数据实验”有效度量本地排放的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评估方法。

分析表明,基于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评估在反映浓度的潜在变化方面相比使用整个数据观测的方式更为敏感。其中,臭氧评估最能反映这一点,相对变化幅度远大于使用完整数据的幅度。

虽然这三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具有相似的污染-清洁模式,但通过大数据统计方法,可以对其它城市实现自动寻找污染过程、建立数据集,从而得到基于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评估结果。尽管重要变量可能因城市而异,但气象调整、平均和总污染负荷的使用可以很容易地拓展。

内容来源:北京大学

转自:“学术头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