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哲学一点用都没有,什么问题都回答不了,还不如读心灵鸡汤!”

2022/11/14 18:17:27  阅读:117 发布者:

昨天看一本书的评论,有一条说,“哲学家有一个毛病,喜欢分析问题,而不回答问题。”这话很有趣,能够展现普通读者对哲学的期待。很多人读哲学,都是因为敏感多思,对一些模模糊糊的大问题有困惑,比如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爱情是什么。哲学给人的印象就是专门回答这些大问题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印象?为什么哲学常常会辜负普通读者的这一期待?

形成这种印象是挺自然的,因为在以前,哲学家确实经常回答这类大问题。柏拉图的对话录基本都是在从各种角度问,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孔子——如果也算哲学家的话——当然也主要关心这些问题。此外还有叔本华、尼采之类。

但越到晚近,学术发展越专业化,很少再有学者直接去处理这些大而无当的问题了。另一方面,在伦理学层面,进入20世纪以后,怀疑论思想一直占据上风,哲学家普遍不再有信心去回答这些大问题。

这一局面在英美世界会更明显,大陆哲学则比较符合一般读者对哲学的印象,甚至于说,强化了这种印象。20世纪最伟大的伦理学家帕菲特的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回牛津之后,他又获得哈克尼斯奖学金而回到美国两年。他决定学哲学,随后他就听了一堂大陆哲学家讲的课,主要讲自杀和生活意义等,但他完全不知所云。他又听了分析哲学家的课,主题非常无聊,但讲得极为清晰易懂。

随后他就思考,大陆哲学家变得更好懂与分析哲学家变得不那么无聊,何者的可能性更大。他判定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就回到了牛津。

当然,帕菲特心目中的理想著作和普通读者的期待还是会有很大差距,甚至是最不讨人喜欢的那一类著作。

因为最容易在图书市场得到恶评的就是那种题目里带有“自由/意义/平等”之类的大家都关心的词汇,但内容却是纯分析哲学的著作。普通读者对这类题目抱有解惑的期待,但打开来却发现是绕来绕去的论证,到最后——如果能坚持看到最后的话——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

对哲学失望的读者,很多会跑到心理学那边去。图书市场上的心理学很像是一种用科学术语包装的粗糙的哲学思考,敢于去回答那些大问题,并总能给出简明的分析、清楚的结论。

大众心理学、大众哲学,基本上都是包装稍微精致点的心灵鸡汤。急于得到答案,抵触必要的分析,这是心灵鸡汤、成功学等茁壮生长的心灵沃土。很多人读书并不是想思考,而是想得到情绪回馈,摆脱那种缺乏稳定价值坐标的焦虑空虚感。

在一个普遍受教育的社会,在一个已经没有了稳固的人生路径的时代,我们无法简单靠常识、主流观念生活,而是会不断困惑、不断反思。但反思实在是一件很考验人的事情。

我比较建议普通人多读经典小说,而不是看各种炮制大观念的读物。

转自:“学术星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