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克琦
(北京大学物理系)
本文发表于《物理》1995年第4期
■推荐理由
西南联大物理系培育人才的成绩十分突出,为学界所公认。她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获得者黄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两院院士钱伟长、胡宁、张恩虬、李正武、高鼎三、应崇福、戴传曾、李荫远、萧健、徐叙瑢、黄祖洽、李德平等。本文全面、翔实地介绍了该系教学、科研、教师队伍等情况,对于读者理解该系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会有所裨益。
摘 要 全面介绍了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37—1946) 的教学(本科和研究院)、 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毕业生的情况。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坚持高质量的教学与研究, 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4.1.5 赵忠尧(1902—)
浙江诸暨人。东南大学物理系毕业(1925)。1925—1927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1927年留美,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1930),1930—1931年在德国Halle大学从事科研,1932—194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37—1938年在清华学术休假,任云南大学教授,1938—1945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5—1946年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奉派参观比基尼岛原子弹试验,随即赴美购置核物理实验仪器设备,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地磁研究所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加速器实验室、宇宙线实验室进行科研,学习加速器技术,定制加速器和核物理实验的器材,于1950年携带器材回国。由于携带器材,赵忠尧被横滨驻日美军无理扣压于巢鸭监狱达两个多月。11月底回到北京,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6),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58),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3—1984),1958年负责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任系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忠尧留美时师从R. A. Millikan教授,在硬γ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方面取得重要结果。他通过精湛的实验发现硬γ射线的反常吸收和与之相伴的一种特殊辐射,并精确地测出其能量(0.5 MeV)。这种γ射线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的产生正是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没的实验证据。他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与核物理实验室和加速器实验室的创建,利用他带回的实验器材先后在1955年和1958年建成700 keV质子静电加速器和2.5 MeV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他利用加速器进行各种核反应实验研究并进行理论分析。赵忠尧是我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
4.1.6 朱物华(1902—)
江苏扬州人。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1923),1923年留美,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1924)、哈佛大学博士(1926),1927年在美国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同年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任教。1933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4年又被聘为研究教授,1937—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和电机系任教,以后任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1945—1955),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系教授(1955—1961)、教务长和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系教授(1961—)、副校长、校长和顾问(1980—),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战前没有示波器的条件下,朱物华以巧妙的实验方法研究低频、高频和带通滤波器的瞬变现象。他长期从事无线电和电工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工科院校领导工作,对我国物理学和工科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4.1.7 郑华炽(1903—1990)
广东中山人。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1928),留学德国柏林大学(1928—1932)和奥地利Graz工科大学(1932—1934),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4—1935年在法国研究分子光谱和拉曼光谱。1935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35—1936),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6—1952),西南联合大学大一课业生活指导委员会主席,叙永分校教务主任、分校主任、物理系主任、代理教务长,北京大学教务长(1946—1952),1952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副教务长。郑华炽为我国早期从事光谱学研究的学者,在奥、法时发表有关分子结构、分子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喇曼光谱的论文九篇。回国后带领青年师生继续进行光谱研究,培养出一批光谱研究人才。
4.1.8 霍秉权(1903—1988)
字重衡,湖北鄂城人。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1929),1929年留英,获剑桥大学博士(1934),自1935年2月起至195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37—1946年在西南联大任教。曾任叙永分校迁回昆明的负责人、物理系代理系主任(1946年1—7月)。1951年后历任东北工学院教授(1951—1952),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52—1956),郑州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1956—1986)。
霍秉权留英时在C. T. R. Wilson处用云室研究高能物理。回国后自制云室(1936),是我国首批研究宇宙射线和核物理的学者之一,他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教育行政工作,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和郑州大学,为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4.1.9 余瑞璜(1906—)
江西宜黄人。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1928),随即到清华大学任助教。1934年留英,获曼彻斯特大学博士(1938),1939年1月到昆明任清华大学金属所副教授,半年后升教授。1946—1952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0—1952)和北京大学地质系及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1952年起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曾兼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1952—1954)和暨南大学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余瑞璜在英师从W. L. 布拉格研究Ⅹ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获博士学位后,到威尔士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行短期的金属学和热处理的研究或学习,为到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工作做准备。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期间自制X射线管,继续进行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实验研究,并提出X射线数据分析的新综合法和由相对强度决定绝对强度的思想。在吉林时创建了吉林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并提出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余瑞璜对我国金属物理研究的开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4.1.10 任之恭(1906—)
山西沁源人。1926年留美,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士(1928)、宾夕法尼亚大学无线电通讯硕士(1929)、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1931)。1931—1933年任哈佛大学研究助教和讲师。1933年回国,历任山东大学教授(1933—1934),清华大学物理学和电机工程教授(1934—1945),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所长和西南联大物理系、电机系教授(1937—1945),1945年冬再次赴美,先后任哈佛大学电子学研究讲师(1946—1950),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高级物理学家(1950—1977)、应用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1958—1974),William Parsons客座化学物理学教授,1977年退休。1978—1987年任应用物理实验室顾问。197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任之恭主要研究领域是无线电和微波谱学,发表学术论文40篇。他在国内时培养了一批电子学的学术带头人。他一贯关心祖国科技教育的发展,1972年以来多次回国讲学,多次热情接待中国访美代表团,关心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新一代留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著《微波量子物理学》于198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4.1.11 孟昭英(1906—)
河北乐亭人。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28),留校任助教兼研究生。1931年获硕士学位。1931—1933年任燕京大学讲师。1933年留美,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1936)。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副教授(1936—1937),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和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研究员(1937—1943),1943年休假赴美,在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雷达研究所任研究员。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46—1952)、系主任(1948—1950)、无线电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1982)、现代应用物理系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2—),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孟昭英从事超短波、电子管线路、微波学和单原子探测仪等方面的研究和无线电、电子学教学5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子学、物理学人才。
4.1.12 吴大猷(1907—)
广东番禺人。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29),留校任教。1931年留美,获密歇根大学博士(1933)后留校科研一年。1934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4—1946),1937—1938年作为中英庚款董事会讲座教授在四川大学任教。1938年到西南联大。1946年出国考察,先后任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1946—1947),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47—1949),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纯粹物理研究部理论物理组主任(1949—196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8—1959),瑞士洛桑大学国家研究基金会讲座教授(1960.10—1961.2),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教授(1963—1965),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1965—1978)、系主任(1965—1969)。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83—1994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9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并获南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吴大猷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原子分子的结构和光谱、高能中子质子散射理论、气体及等离子体理论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所撰专著除《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其振动光谱》外,还有《量子散射理论》(和大村充合著,1962),《气体和等离子体运动方程》(1964)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与量子场论》(与黄伟彦合著,1991)。《量子散射理论》获国际学术界好评,苏联曾翻译出版。该书是献给饶毓泰老师和美国Randall教授的。吴大猷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写成巨著《理论物理学》,共计七册,包括古典动力学、量子论与原子结构、电磁学、相对论、热力学、气体运动论及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甲部)、量子力学(乙部),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科学出版社于1983年翻印出版,李政道写了序言。吴大猷关心基础教育,担任台湾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委,指导编写了初高中理科教材及教师用书。
吴大猷在1934—1946年期间对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建设和我国物理人才的培养作出巨大贡献。马仕俊、郭永怀、马大猷、虞福春、黄昆、杨振宁、朱光亚、李政道等国际知名物理学家都是他的学生。1967年以后吴大猷着力推动台湾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
4.1.13 张文裕(1910—1992)
福建惠安人。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1),留校做助教兼研究生,1933年后获理学硕士。1933—1934年留校任教。1935年留英,获剑桥大学博士(1938)。回国后,1938—1939年任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1939—1943年应南开大学之聘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43年再次出国,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研究员(1943—1946),Palmer实验室研究教授(1946—1950),普渡大学物理系教授(1950—1956)。1956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研究室主任(1956—1961),1961—1964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国组组长,并领导该所综合组,1964年回国后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4—197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3—1992)、所长(1973—1984),曾兼任高能物理实验中心筹建处主任。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文裕在放射性同位素、μ介原子的发现、宇宙线大气簇射和奇异原子研究以及多丝火花器的发明等方面均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国际知名的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是我国宇宙线及高能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与萧健共同领导建造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世界上最大的云室,这个云室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他对高能物理研究基地的建设,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方案的论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1.14 王竹溪(1911—1983)
名治淇,字竹溪,以字行。湖北公安人。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3)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1935年留英,获剑桥大学博士(1938)。1938年应清华大学之聘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任教(1938—1946),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46—1952)、系主任(1950——1952),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1952—1983)、理论物理所所长、副校长(1962——1966;1978—1983),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部六室主任。他长期担任教育部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兼理论物理组组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竹溪在剑桥师从R. H. Fowler研究统计物理。回国继续进行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的全国通用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导论》等优秀教材,前者获全国优秀教材特别奖,与郭敦仁合著的《特殊函数概论》不仅是优秀教材,而且是一本科学家案头有用的参考书,其英文版已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
王竹溪学识渊博,文理兼通,以治学严谨、功底深厚著称,培养了一批物理学家,杨振宁是其中之一。在教学、科研之外,他还长期担任《物理学报》主编和《中国科学》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主编、科学出版社《现代物理丛书》主编。他最后审定的《英汉物理学词汇》共有词汇近22000条,均经他逐一推敲。他为我国物理名词的统一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王竹溪在西南联合大学教课时就开始研究汉语字典编纂问题,发明“新部首检字法”,他编成的《新部首大字典》,收51100余字,字义解释录入《说文》的释文,附有相应的篆字和甲骨文,是一部录字最多的、难得的字典,这本字典是他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的,历时30余年。
4.1.15 范绪筠(1912—)
上海人。哈尔滨工业学校毕业(1932),同年留美,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1934)和博士(1937),1937年应清华大学之聘到西南联大任教,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休假到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以后历任普渡大学物理系访问教授(1948—1949)、副教授(1951—1963)、邓肯教授(1963—1978),1978年退休后任荣誉教授。范绪筠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是国际知名的半导体物理学家。
4.1.16 叶楷(1911—)
电机工程学家。1933年留美,获哈佛大学博士(1936),1937—1948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和电机系任教,曾任西南联大电机系主任,1948年赴美,1950年后任密歇根大学教授。
4.1.17 马仕俊(1913—1962)
四川会理人。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5),留校作研究生。1937年留英,获剑桥大学博士(1941),1941年应北京大学之聘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6年再次出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1946—1947)、爱尔兰高等研究院(1947—1949)、芝加哥大学核物理研究所(1949—1951)、加拿大国家研究院(1951—1953)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952—1962)从事研究和教学。马仕俊主要从事介子理论和量子场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8篇。他发现了海森堡S矩阵的著名的多余零点,首先指出费米处理量子电动力学方法的一个困难。马仕俊是国际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4.1.18 王遵明(1913—1988)
冶金学家。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5),1936年留美,1941年回国任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教授,曾与工矿部门和军工部门合作研制多种合金材料,还曾制成锌锑合金,并对之进行X射线分析(与余瑞璜、向仁生合作)。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后一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
4.2 青年教师
西南联合大学还有一批青年教师,他们没有在该校当过学生,或只兼作研究生,后来成为知名学者。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四人,美国科学院院士一人。现作一简要介绍。
4.2.1 郭永怀(1909—1968)
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5),留校作研究生,后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37—1940)。先后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1941)、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1945)。1946年被聘为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1956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跨声速领域中的学术成就为国际学术界公认。他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和核武器研制技术负责人之一。1968年因公殉职。
4.2.2 钱伟长(1912—)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5),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37—1940),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博士(1942),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100进研究所研究员(1942—1946),1946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教务长、副校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际知名力学家、波兰科学院院士。他提出的线壳理论中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国际上称钱伟长方程。他在薄板壳力学理论和力学、应用力学、应用数学的许多问题上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4.2.3 葛庭燧(1913—)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燕京大学理学硕士(1940),1940—1941年任西南联大物理系教员。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1943)。1943—194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和辐射实验室从事研究,1945—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合肥分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早年从事光谱学和微波雷达的研究,1945年以后主要进行金属的内耗和力学性质的研究,是内耗这一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国际上把他创制的研究内耗的扭摆称为葛氏扭摆,把他发现的晶粒间界内耗峰称为葛氏峰。他提出的位错气团弯结模型,对经典滞弹性内耗理论是一项重要的发展。
4.2.4 虞福春(1914—)
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6),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1939—1946)。美国俄亥俄大学博士(1949),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1949—1951),1951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技术物理系副主任、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并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对我国物理教学和核物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北京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他是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现象和核自旋耦合劈裂现象发现者之一,在这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4.2.5 林家翘(1916—)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37—1940)。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学博士(1944)。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他是著名的流体力学家、天文物理学家,他创立的星系密度波理论是关于星系结构与演化方面研究的一大发现。
4.2.6 慈云桂(1917——1990)
湖南大学电机系毕业(1943),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助教(1943—1946)。后历任清华大学讲师、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副校长。主持银河亿次计算机的研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05
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生和研究生中的佼佼者
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人才辈出,在此读过本科或研究院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成为我国教育、科研和生产实际中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成为国际知名学者。下面仅简单介绍毕业生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
(1)胡宁(1916—)
理论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毕业(清华)。加州理工学院博士(1943)。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所所长。
(2)陈芳允(1916—)
无线电电子学家。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毕业(清华),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3)张恩虬(1916—1990)
电子学家。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毕业(清华)。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曾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4)李整武(1916—)
等离子体物理、核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毕业(清华)。加州理工学院博士(1951)。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5)应崇福(1918—)
声学家。华中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清华大学理学硕士(1943)。美国布朗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
(6)黄昆(1919—)
固体理论、半导体物理学家。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1),北京大学理学硕士(1944),英国Bristol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固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及副系主任,固体能谱研究室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所长,现任半导体所名誉所长,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
(7)杨振宁(1922—)
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57)。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2),清华大学理学硕士(1944),芝加哥大学博士(1948)。现任石溪纽约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1965),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名誉教授。在1994年以规范场理论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富兰克林研究所颁发的“鲍尔科学成就奖”,是第一个获得此项奖的理论物理学家。
(8)戴传曾(1921—1990)
实验核物理、堆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2),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1951),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曾任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原子能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
(9)李荫远(1919—)
固体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3),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欧班纳-香潘)博士(1951),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固体理论研究室主任,晶体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
(10)萧健(1920—1984)
宇宙线、高能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4),加州理工学院理学硕士(1948),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1)徐叙瑢(1922—)
固体发光学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苏联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1955),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天津理工大学教授。
(12)邓稼先(1924—1986)
核物理专家、核武器专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美国普渡大学博士(1950),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曾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部科技委副主任。
(13)朱光亚(1924—)
核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1950)。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东北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后更名为技术物理系)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现任国防科100工委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14)李政道(1926—)
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57)。1945年2月由浙江大学转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学习,1946年秋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1950)。现任美国哥100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名誉教授。
(15)黄祖洽(1924—)
理论物理学家。1944—1946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48),清华研究院毕业(1950),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16)李德平(1926—)
辐射物理学家、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家。1944—1946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48)。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现任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
致 谢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北京大学档案室和清华大学档案馆所藏资料,戴念祖先生提供了由他主编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萃》书稿中一些物理学家的小传,在此谨对以上单位及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附 录
1 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历届系主任
(1)饶毓泰(1937.10—1939.6,系教授会主席)
(2)饶毓泰(1939.6—1944.1,系主任)
(3)郑华炽(1944.1一1946.1,系主任)
(4)霍秉权(1946.1—1946.6,代理系主任)
2 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理化系物理组和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金属研究所讲师、助教名单(可能有遗漏)
赫崇本 江安才 沈寿春 薛琴访 郭永怀 钱伟长 虞福春 葛庭燧 林家翘 熊其仁 金先杰 胡 宁 沈洪涛 梅镇岳 张家骅 王先镕 胡玉和 黄授书 郭沂曾 王代璠 李德崑 黄 昆 陆其蕙 赵汝其 苟清泉 黄永泰 潘承懿 戴传曾 许少鸿 胡日恒 洪川诚 李荫远 许孝慰 王天眷 陈芳允 毕德显 周国铨 向仁生 胡国璋 韦宝锷 罗远祉 孙珍宝 黄培云 陈德崙 慈云桂 官知节 周祯祥
3 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名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籍的学生在内,根据存放于清华大学档案馆的西南联合大学学籍档案)
胡 宁 陈芳允 张恩虬 李整武 何成钧 何家麟 赵芳瑛 夏绳武 徐骣宝 顾柏岩 沈洪涛 斯允一 孙 湘 王天眷 黄家齐 张韵芝 曾福如 陈祖祥 崔维岭 王德祎 周永升 (1938) 周孝谦 罗梓荣 梅镇岳 汪月熙 魏慎之 贾士吉 赖家玮 蔡秉坤 于克三 胡文田 朱凤德 黄金生 (1939) 张家骅 胡玉和 汪 瑾 林友苞 顾钧禧 刘昌年 唐立鏔 唐绍密 杨逎信 李庆庚 卢蔚民 王先镕 何克淑 邓俊昌 郑 骏 陈家麟 (1940) 周国铨 郭沂曾 林堃 魏西和 王代璠 李德崑 陆其蕙 凌德洪 高鼎三 赵汝其 (1941) 向仁生 李金锷 刘导丰 潘承懿 杨振宁 娄良京 郭耀松 黄永泰 郑联达 张浩然 张守廉 戴传曾 (1942) 张石城 王喜增 曹颖深 张济舟 张志三 闵嗣云 吴家华 杨光德 许少鸿 官知节 周光地 周祯祥 段 纯 张崇域 胡日恒 洪川诚 沈克琦 童寿生 何炳昌 孙瑞蕃 陆以信 李荫远 (1943) 江爱良 朱竹林 郑林生 叶景萱 孙寿平 黄有萃 茅於宽 张祖绅 张东祺 俞和权 萧 健 张希恺 王季超 王式中 (1944) 胡国璋 林书闵 桂立丰 徐叙瑢 许经源 刘允仪 朱光亚 李卓显 王永良 王应素 邓稼先 (1945) 王贤澧 吴锷 王光诚 罗崇续 陆祖荫 佘守宪 段 维 钱介福 许醒农 金恒年 陈 穆 章士敢 王仁祥 (1946)
补 记
本文于1995年发表后,西南联大物理系校友中,黄昆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郭永怀、陈芳允、朱光亚、邓稼先于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当时已去世,是追授的;高鼎三校友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简历介绍如下:
高鼎三(1914—2002),1941年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1943—1946年任助教,美国加州大学硕士(1951),吉林大学教授。曾任吉林大学物理系副主任、半导体系主任、电子工程系名誉主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西南联大蜚声国内,报刊及电视上赞美之辞不断,总结西南联大办学经验的文章也很多。在此我补充几点看法,供读者参考。
1.对西南联大的评价要实事求是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最好的大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物理系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表现尤为突出,但“西南联大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提法则不合适,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主要应归功于他们进入一流大学,得到世界一流物理学家的指导和受到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氛围的熏陶,西南联大在科学知识及严谨学风方面为他们打下很好的基础,确实功不可没。但不能说“西南联大培养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西南联大学生中有两人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另外,创世界一流之风吹遍全国,有人说“西南联大就是世界一流大学“,此说更为不妥。首先,从人才培养来看,西南联大只招硕士生,不招博士生其次,西南联大的教授在国内是一流的,但他们大多是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后就回国,当时国内的学术环境无法与国外名校相比,当年他们与国外世界一流的导师相比,水平相去甚远。我们的本科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与国外可以在相同的水平上比较,但科研水平则远远落后于他们,不能妄自尊大称为世界一流大学。
2.如何总结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
西南联大办学成绩辉煌,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应该好好总结,这对反思近几十年的教育和教学教育改革会有所助益,西南联大的成功有它的历史背景、外部因素和自身的因素,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以就教方家。
首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都有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学风和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以及兼容并包、严谨治学、通才教育、教授治校等办学传统在西南联大都得到继承和发扬。三校各自的特点在西南联大得以融合,相得益彰,课程设置也更加丰富多彩。西南联大的教学与国际是接轨的,毕业生进入外国大学深造没有障碍。这些传统,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十分可贵。学校领导和教授们是传承者,身体力行。他们维护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和民主办学,不随波逐流,因此将联大办得很有特色,也得到当局的认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思想,培养出创新人才,促进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才能真正担负起大学的历史使命。下面举两事为例。
(1)1939年8月,1939年10月,1940年5月教育部连发三文,统一大学应设课程与考核学生成绩方法,并要求将所用教材呈部核示、教授们一致反对,以教务会议名义上书常委会(由三位常委和秘书主任杨振声教授组成)并请转呈教育部,言辞尖锐,说理充分,现摘录于下。
“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高等教育司中之一科员,同人不敏,窃有未喻,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之课程,未有一成不变者。惟其如是,所以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如牛津、剑桥大学,在同一大学之中,其各学院之内容,亦各不相同。彼岂不能令其整齐划一,知其不可且不必也。”指教育部规定为“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又说“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育部可视大学教学研究之成绩以为赏罚殿最,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律以孙中山先生权能分立说,则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权能分职,事乃以治。”“权能不分,责任不明。”“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宜常不宜变,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亦须听命于教育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竖其心志。”接着讲“师严道尊,如果课程与课程内容都须教育部核准,则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曾教育部一科员之不若,在教授故已不能自展其才,使学生尤启轻视教授之念。“明指学生,暗指教育部,为教授争取应有的地位。“教育部今日之员司多为昨日之教授(指高等教育司司长,原北大教授吴俊升和教育部次长原清华教授顾毓琦),在学校则不准其自展,在部中则忽然智周于万物,人非至圣,何能如此”最后说“全国公私立大学,参差不齐,教育部欲树一标准,别有苦心,亦可共谅。”“若果如此,可否由校呈请将本校作为……训令之例外。”“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而可谓尚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若何之处,仍祈卓裁。“(1940年6月10日,全文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4~35页。)梅贻琦常委决定转呈教育部,仅删去“教育部今日之司员……”那一段,后来教育部也有回文,没有批评,实际上是默认了。当局对西南联大的宽容于此可见。
(2)1939年7月,教育部令各大学设训导处,西南联大的处理也颇有特色。1939年11月7日制定“训导处工作大纲”,其方针不是管学生、训学生、罚学生,而是启发、引导、培育,形成学校良好的风气。摘录如下∶“本校本训教合一之精神,注意学校事务之教育价值”,“训导之责任有训导长、教务长、总务长、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及各导师共同负责”。的确,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考虑到学生品德的培养,以良好的校风熏育人才。“本校训导方法,注重积极的引导、行动的实践,对于学生的训练与管理,注重自治的启发与同情的处置,以期实现严整的生活,造成淳朴的风气。”目标是“力求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风之优点在联大有表现的机会”。“就学生日常团体生活,培养互助为公之团体精神。”“促进学生对时代的觉悟与对于青年责任之认识,以增强其抗战建国工作之志向与努力。“这里没有教条式的宣讲,不是灌输,不是严管,而是启发觉悟,认识责任。有的管理严格的,如规定每个学生毕业必须有8个学期体育及格的成绩,每学期如旷课达8学时,即以不及格论,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优秀,但有一个学期的体育不及格,必须补足体育成绩,才能毕业,但也有的留校任教,只能任“助理”,不得任助教,但也有灵活性,有残疾者可上操场适当锻炼,免测试,体质差,技能测试不达标,只要每堂课都到,给及格。有病者告病假,甚至免修。这是西南联大特有的规定,清华的传统。正是在这种方针下,西南联大学风严谨,校风醇正且活泼,西南联大的社团活动就十分活跃,文艺、政论的壁报社、诗社、剧社、歌咏队、体育会等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只要组织者递交申请,并有一位教授任导师,训导处一律批准。
由此可见,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确实是真正的教育家,坚持学校应有的优良传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培养那么多优秀人才,这绝非偶然。
有些教授在1995年文章发表时尚健在,现在已去世。他们去世的年份分别为:赵忠尧 1998;朱物华 1998;余瑞璜 1997;任之恭 1995;孟昭英 1995;吴大献 2000;范绪筠 2000;钱伟长 2010;葛庭燧 2000;虞福春 2003;胡宁 1997;陈芳允 2000;应崇福 2011;黄昆 2005;朱光亚 2011。
沈克琦
2012年2月5日
转自:“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