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广州大学赵玉宝教授团队: 高效稳定的铁单原子催化剂通过介导电子转移机制实现类芬顿反应

2022/11/14 11:26:59  阅读:341 发布者:

英文原题:Efficient and Durable Single-Atom Fe Catalyst for Fenton-like Reaction via Mediated 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

通讯作者:赵玉宝, 广州大学

作者:Siting Shao, Jiahao Cui, Kun Wang, Zhenchun Yang, Lina Li, Shiqi Zeng, Jianguo Cui, Chun Hu, and Yubao Zhao

近日,广州大学赵玉宝教授团队设计了以Fe-N4为结构的铁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能通过活化PMS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通过一系列机理研究表明,介导电子转移机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以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柠檬酸和低成本的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制备了铁原子均匀分布在氮掺杂碳上形成Fe-N4配位的铁单原子催化剂。由Fe1-M15AC-HAADF-STEM表征图谱(图1a-c)可见,图中的亮点揭示了Fe原子分散在氮掺杂碳复合物上;与标准品FeOFe2O3FePc和铁箔的Fe金属的EXAFS作对比,Fe1-M15Fe的吸收边能量高于FeO,低于Fe2O3,这表明Fe1-M15的价态介于+2+3之间(图d);各标准品的EXAFS傅里叶转化光谱表明,Fe-Fe键是在第一壳层的2.2 Å处,FePcFe-N键在第一壳层1.56 Å处,而Fe1-M15的第一个主峰对应于1.56 Å处的Fe-N(图e)。EXAFS拟合曲线(图f)揭示了Fe中心原子与相邻原子之间的配位数和键长,第一壳层Fe-N配位数约4,其键长约1.97 Å。通过AC-HAADF-STEM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XAS)表征证实了铁原子分散于氮掺杂碳以及其配位环境。

1. a-c. Fe1-M15的像差校正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d-e. Fe1-M15与标准品的 Fe K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光谱及其R空间图谱;f. Fe1-M15k2加权EXAFS光谱的傅里叶变换与第一壳层对应的拟合曲线。

在优化Fe金属与柠檬酸比例后,通过改变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合成一系列Fe-M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实验。如图2a所示,催化剂的活性随着前驱体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先提高后降低,在添加量为150mmol时达到活性峰值,能够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去除目标污染物。随后,Fe1-M15被用于降解不同的有机污染物,2-氯酚和4-氯酚在60s内完全降解,磺胺甲恶唑能在150s内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卡马西平的去除效率则较低(图2b)。由此可见,该催化剂反应体系对具有富电子部分的有机分子的氧化是选择性的。与此同时,作者利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评估催化剂的稳定性,Fe1-M3表现出较差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Fe1-M9的催化性能大大增强,反应持续20h仍保持近100%去除率;Fe1-M15显示出优异的性能,相当于1克催化剂能够处理55.2 L含有10ppm BPA的污水(图2c)。

2. a-b. 催化剂在PMS活化体系中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c. 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中Fe1-M3Fe1-M9Fe1-M15的催化性能。

作者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和ESR表征,排除了体系内自由基、高价金属和单线态氧在有机污染物降解反应中的作用;进一步通过电化学和污染物对PMS消耗影响实验表明该降解过程以电子转移机制为主导。最优化的Fe1-M15催化剂活化PMS能在40s内完全去除22ppm BPA,且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中表现优异的稳定性。该催化剂以电子转移机制为主导,其对有机污染物与水体阴离子和NOM的共存体系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本文通过介导电子转移途径证明Fe单原子催化剂活化PMS去除实际水基质中的污染物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论文发表在ACS ES&T Engineering上,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邵思婷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广州大学赵玉宝教授为通讯作者。

转自:ACS美国化学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