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葛兆光 | 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可是,过去却常常把它看成只是一种制度。

2022/11/11 15:17:22  阅读:437 发布者:

确实,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对科举的了解,最初就只是把它当成传统中国的一种考试和选官制度。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

高远致 夏丽丽

定价:158.0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8

中译本序

葛兆光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何为中国》(2014)等。

这是一部迟了20年才译成中文出版的大著作。2001年,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教授就在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在我看来,它可以说是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如果说,宫崎市定1946年的《科举史》从制度史角度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主要是清代)的科举,何炳棣1964年的《明清社会史论》(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从社会史角度考察了明清科举与社会流动之关系,那么,2001年艾尔曼的这本书则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深入而细致地叙述了明清科举史的变迁,科举如何影响了传统中国皇权与精英士绅,科举文化与社会生活怎样形成复杂关系,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文化史意义上的中国。在科举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历史意义上,我百分之百地赞同包弼德(Peter K. Bol)在英文版封底推荐词中说的:“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没有科举的话,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

没有科举的话,确实中国会完全不同。如果我们隔海看看日本,尽管和中国一样深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的影响,因为没有科举,日本便没有形成文士群体及其文化意识形态(在国家与民众之间是武士阶层),也没有形成把帝国权力渗入社会底层的知识官僚(日本不是官僚管理的郡县制而是分封世袭的封建制),科举之有无,使日本与中国政治文化间有了好大的差异!也可以转头看看朝鲜,和明清中国同样宗奉朱子之学的朝鲜王朝,虽然也有科举制度,但因为它的科举考试只允许两班士人参与,以李、权、尹、洪、金为首的两班士人家族通过科举垄断了上层权力,这导致了朝鲜精英阶层的意识形态结构极其牢固(朝鲜王朝时期,中进士100人以上的38个家族垄断了7502个进士,即三分之二以上。朝鲜两班对朱子之学的极端捍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识和思想权力的垄断)。两班垄断了科举与官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朝鲜王朝所谓“士林派政权”的激烈党争(朝鲜王朝士大夫集团如老论、少论、南人、北人的激烈党争,在传统中国政治史上很罕见),甚至还因为两班士人对经典知识与思想的垄断,造成社会上下层在文化上的断裂。很显然,就是看似文化具有同一性的东亚,无论怎样强调形成这个区域的汉字文化、儒家文化和律令制度的共性,在科举文化上的差异还是塑造了彼此的巨大差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明白作为文化史上的重要制度,“科举”对于“中国”何等重要。

但艾尔曼说,科举并不只是一种制度。

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可是,过去却常常把它看成只是一种制度。

确实,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对科举的了解,最初就只是把它当成传统中国的一种考试和选官制度。我的这种认知来自大学时代。记得1979年还是1980年北京大学为我们开设了一门“中国文化史常识”课,主持人阴法鲁先生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给我们讲解天文地理、音乐绘画、职官制度、宗教信仰,这奠定了我们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知识基础。其中,有关历史上的科举,主要介绍的就是三项制度,一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二是考试中的八股文与试帖诗,三是监生与贡生、举人与进士等身份。尽管课程也对科举进行一些批判,但对于科举本身的介绍仍然只是注重制度层面。这种制度史的介绍,淡化了皇帝与考官在试卷上与考生的较量,删去了科举考试过程中的政治、情感与动荡,也减去了读书人活生生的所思所虑和紧张生活,因此科举的历史从丰富而充沛,变成清晰但苍白,就像我二十多年前给艾尔曼另一本书《从理学到朴学》写的书评中所说,把在江河中自由游动的活鱼,变成实验室中的标本鱼。尽管这样的介绍,完全可以得到历代正史中《选举志》的文献印证,看上去准确无误,但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生硬和抽象的“制度”。

但艾尔曼指出,“科举考试是一座文化竞技场”(前言)。我注意到,艾尔曼除了书名上用了“科举文化”(examination culture)一词之外,在书中也用了“科举生活”(examination life)这个词(第二章)。在他的这本书中,科举不仅是科考中读书人的生活,科举也影响了整个社会与文化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因此绝不只是“准备科举生活所需的仪式、科举成功的不同阶段,同样也与一系列政治、社会、文化再生产复杂且互相作用的过程密切相关”(第二章)。如果你看艾尔曼这本书,就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除了亲身参与考试的考生之外,也涉及决定考试制度的皇帝、决定考生命运的阅卷官员、有关社会命运的宗教信仰,以及考生所依托的地方与家族;除了乡试、会试、殿试这种制度性的考试活动之外,还涉及考试空间也就是既作为“文化监狱”也作为“公共景观”的考场;除了科举考试那种严格的规则之外,还涉及超越规则之外的腐败、贿赂、顶替,以及与考官里应外合的各种手段(第四章);除了看似同一帝国公平的考试制度之外,还涉及帝国各区域考试的名额和官僚的分配,甚至还有出于族群角度考虑的压抑和歧视(第五章);更在经典和语言的学习和考试之外,涉及了考试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士人在意识形态网中的挣扎,甚至还要讨论考生的焦虑、梦境和诉求(第六章)。

明清两代读书人“每两三年就要再次加入地方考试、乡试、会试考场的人流之中。这种焦虑无法通过考试竞争的结果得到释放,因为在最终证明自身胜任未来的仕途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大部分考生甚至无法通过帝国各县、州、府的院考。对很多考生来说,能取得可以享受减免税赋和司法特权的生员身份,就已经相对满足了”(第四章)。其实,如果你生活在当今中国,看看每年的高考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影响,想想流行的“独木桥”或“黑七月”之类的词语,体会体会高中考生“金榜题名”或“名落孙山”的不同心境和不同命运,你就能体会到“考试”并不只是“制度”。用现在历史学界的话来说,艾尔曼试图在制度史之外开拓“活的制度史”,在社会史之外尝试“日常生活史”。所以,他和宫崎市定、何炳棣不同,艾尔曼选择了新文化史的方式,对这几百年的科举进行了文化史的研究,在他的笔下,科举不仅仅是制度,包括富有象征性的考场、引发考生焦虑的机遇、各种变动的题目、考前考后的求签问卜、阅卷者的心理状态,似乎都从原本一页页纸上文献中活过来,给我们呈现了那五六百年的社会、思想与文化风景。

这当然是拜新文化史之赐。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文化史,通过历史人类学等方法,把社会生活、心态情感、文化观念综合在一起,格外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包括婚姻、财富、信仰、情感、想象,它试图把历史变得鲜活而生动,让读者重回历史现场,身历其境地体验那个历史时代的氛围和心境。艾尔曼把科举研究的关注焦点从宫崎市定的“选官制度”、何炳棣的“社会流动”转向“文化生活”,也许正是新文化史的路数,也正是他这部书的重要之处。

……

基本信息

书名: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品牌:索恩

作者:[]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 ;高远致 夏丽丽 译

字数:749千字

页数:960

开本:32

ISBN978-7-5201-9543-0

定价:158  

出版时间:2022-08-1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198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1999-2001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教授,2002年后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2017,其中在东亚系为1958届胡应湘讲席教授),于2017年荣休。代表作有《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迁》、《科学在中国(1550-1900)》以及本书,此外还与伍思德(Alexander Woodside)合编了《晚期帝制中国的教育与社会,1600-1900》。

编辑推荐

★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撰写万字长文推荐

★ 细数历年科举故事,再现举国若狂的科举图景

★ 一部由“当今世界上读过最多八股文文章的人”撰写的“引人入胜的新文化史杰作”

★ “索·恩”之“中国研究译丛”系列开篇之作隆重推出

内容简介

通过对横跨元明清三代、千余种科举相关史料的研究分析,艾尔曼教授探讨了1315-1905年间作为晚期帝制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面向。艾尔曼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修正了很多我们先前对于这一考试体系实际运作过程的看法,其中既有对科举作为政治和文化组织运作的分析,也有对科举在被现代改革者们无情废止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料之社会后果的反思,同时深入解读了科举作为一套历时久远、运作成熟的制度的历史意义。

目录

插图目录/003

表格目录/005

言/001

谢/001

第一章 重新思考晚期帝制科举考试的历史根源/001

第二章 明初的皇权、文化政治与科举考试/064

第三章 晚期帝制中国科举考试的制度动态与精英流动/124

第四章 科场与王朝权力的局限/173

第五章 文言读写能力与晚期帝制科举的社会维度/241

第六章 焦虑情绪、科举美梦与备考生活/302

第七章 科举考试的文化范畴与作为精英写作的八股文/380

第八章 评卷标准、文士阐释与王朝对知识控制的局限性/431

第九章 科举考试中的科学、史学与汉学/470

第十章 19世纪之前清政府科举科目改革的加速/534

第十一章 去合法化与去经典化:进退失据的清末科举改革/583

附录一 科举考试一手文献,114819041042种记载)/647

附录二 摩门族谱图书馆馆藏科举考试一手文献/660

附录三 表/666

附录四 6501905年间科举考试科目时间轴/756

附录五 除地方志外科举考试史料的主要类型/768

原始、二手文献书目/770

引/826

译后记/877

(来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