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唐顺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维路径
2022/11/11 9:40:03 阅读:136 发布者:
“大思政课”创新研究(笔谈)
编者按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论断;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大思政课”是习近平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而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为了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重大意义和创新路径,我刊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予以阐释,并以笔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维路径
唐顺利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铸魂固本和启智润心的人生大课。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也)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明确了基本路径。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整体性、递进性和协同性原则,善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式发展。
一、着力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建设要求上具有连贯性、统一性,是紧密联系且有机统一的整体。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要坚持客观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要科学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各方面、各层次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安排,从而有效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整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
具体而言,一是要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时代背景的整体性。大中小学思政课应在整体上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正如习近平所言:“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无论哪一个学段的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总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任务,都要立足时代变局以及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来思考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尤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二是要始终着眼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和根本任务的整体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以实现立德树人效果最大化最优化为目标的大系统。这就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每一学段都必须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贯穿始终。习近平多次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大中小学开设思政课的关键在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由浅入深的系统学习,培养大中小学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文化,引导大中小学学生立大德、有大道、启大智、成大才,争做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拼搏人和奋斗人。三是要始终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最基本特性,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阶段的思政课,都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夯实大中小学思政课理论根基。在理论素养上,各阶段的思政课教师需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整体性,不断增强各学段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在理论研究上,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研究,既要积极打破学术壁垒障碍,又要深入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内涵、价值作用、目标任务和方法原则等内容的研析,使大中小学思政课在理论体系上保持延续性和整体性。
二、不断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递进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是一个引导学生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进阶性教育过程。习近平指出:“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这就意味着,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厘清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统筹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全面把握教育内容的衔接贯通,正确区分课程体系的层次贯通,充分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的特性。
具体而言,一要明确正确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小学阶段逐渐生根发芽。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重在打牢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分辨善恶美丑,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德,掌握基本国情世情,具备基本法律常识,提升是非辨别能力。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重在提升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着眼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法治意识、平等观念,不断促进个人向德才兼备与全面发展靠拢。大学阶段重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认同、强化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和夯实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勠力同心。二要科学设置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递进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遵循由浅入深和逐层深化原则,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接受程度,构建初中生比小学生、高中生比初中生、本科生又要比高中生深化一些的思政课课程内容体系,建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群,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都要积极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让大中小学学生逐步深化和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三要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整体中的各个学段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挥整体优势,体现在思政课课程内容既上下衔接,又前后贯通,既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各层次学段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小学阶段要重“以情动人、以行带人”的启蒙性学习,中学阶段要重“以智教人、以德育人”的常识性和体验性学习,大学阶段要重“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的探究性和理论性学习,避免简单重复,防止课程内容脱节。这样既体现了课程内容的逐层递进,又从整体上控制了内容的难易程度,使课程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三、有效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协同性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注重各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要求大中小学通用教材、教师队伍、教研室之间相互协同,环境建设与校园活动之间相互协同,校园文化与育人资源之间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也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教育资源,使各类学科课程与各学段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具体而言,一要推进教材、教师、教研协同。根据实际,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可以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进行全面细致解读,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精心指导,给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传授经验,讲授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同时还要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提高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把大中小学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大中小学学生学实学通学好,有效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材、教师、教研室等协同育人实效。二要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与营造文化环境协同。优美温馨的环境既能潜移默化影响人,又能磨炼人和造就人。一方面,要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使命和目标任务,同时又要结合大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有效开展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大中小学校园结构布局、美化绿化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使大中小学校园环境更优美更清洁更育人,也使大中小学校园物质硬环境与文化软环境相协调相统一。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的育人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标识,凝练校训校规,纯化校风班风学风,在这个环境中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染人和滋养人,用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文化感召人和鼓舞人,用科学鲜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人和引领人。三要不断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与挖掘育人资源的深度协同。“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已有优质资源,拓展思政课育人时空,树立大课堂理念,拓宽大中小学社会实践平台,搭建大中小学校内特色载体,依托图书展、名人展、纪念馆等场地,发挥其协同育人功效。要将大中小学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挖掘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的实践育人功能,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多样的育人活动。通过参观考察和实地调研,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熟知国情、体察民生,既能练本领长才干,又能见世面经风雨,进一步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育人与社会实践育人协同效果。四要推进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协同。要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介的育人作用,同时要及时关注抖音、快手、贴吧等新媒体信息内容,及时在网上关注大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取向。同时还要创造性运用好慕课、云课堂等教学育人功能,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新模式,尤其要注重用好用活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各类网络交流工具,抢占、巩固网络意识形态高地,在交叉融合中开辟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新空间,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各类阵地相互呼应、协同育人的大平台。
(本文作者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文章载于《文化软实力》2022年第3期
转自:“i文化软实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