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记者节,在一本书中看到了“新闻理想”

2022/11/10 15:24:35  阅读:133 发布者:

今年1月,我在网上浏览新书时,被《好望》这个书名吸引,下单买来后不禁一口气读完。

《好望》系《华商报》主任记者郝建国新闻作品集,由新华出版社202111月推出。拜读全书后,我有三个最强烈的感受——叙事求真,视角向善,落点在美。

第一,叙事求真。

《好望》收录的新闻作品,件件有据可依,例如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北京刑事辩护律师李庄、民间游医胡万林等,人物都是真名实姓;报道中有准确的时间,如1980320日”、“200728日”、“21日下午530分许”等;地点如“山西省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呼和浩特赛罕区山丹小区”“丹凤县土门镇祖师沟村”等,这些基本要素的准确详尽,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基本面。

引用材料信息方面,例如1978年,陕西出台过一个文件(陕发〔7887号)”、“编号为穗公〔2006343号通告说”、“《涡旋压缩机的几何理论》,其汉译文发表于《流体机械》(后改名为《流体工程》)1985年第10期,译者是邓立文”等,取精用宏,但又不因枝蔓影响阅读体验。

涉及争议时,正反双方的意见都会列出,没有选择性忽视,例如“胡万林是华佗再世吗?”一文中,从记者目击、“大师”自己、中医人士、部分患者的不同立场,进行如实描写。

第二,视角向善。

有价值的报道,必然披露问题。媒体和记者不能改变已然发生的事实,但能够选择趋向改善变好的应然的立场。郝建国记者也是这样践行的,他旗帜鲜明的态度首先反映在标题上,当然也有叙事过渡的抒情和议论。前者例如《给西安有司捎个话,“禁”“限”市民汽车无法律依据》、《广州“禁电”,尴尬政令引发“路权”案》、《揭开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案》、《不合理的税费遇到一个耿直的农民,悲剧发生了》等;后者譬如“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人的生命权无条件高于财产权,即便生命消失尊严依旧”、“在这里,李丽云走完了自己22岁的人生”等。

第三,落点在美。

新闻报道是有附加值的,从展示到思考,由镜鉴至得失,无不浸润着记者的审美。《好望》处处可见心灵之美、人性之美、价值之美,而它们大多以语言之美为载体,做到了“美言可信”。

以《自序》为例,作者提及少年时代时写道:“我赶着羊群,登上陕北高原的那些小山,瞭望远方,想象雨果笔下冉▪阿让生活的地方”,诗意的语言中能体会到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再如《甘肃陇南“迁市”风波》下的小标题,“迁市,迁与不迁是个问题”与莎翁笔下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如出一辙。其他报道的小标题如“口供与口水”、“最幸福的时候 想到离婚”,简洁的语言却蕴藏了巨大的张力。

《好望》由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中国新闻奖评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王君超教授,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资深编辑张念贻等名家作序和推荐。如果说其中个别评价不免带有少许“人情”的话,那么普通读者的评价则相对公允公正得多。

《好望》在豆瓣读书上的评价为9.8分,像“质量非常高”、“文字非常有感染力”、“能看出深邃与犀利”、“喜欢纸质版的,赶紧下单吧”、“这里看到了《红线毯》一样的情怀”、“极具感染力,不负书名中的‘好’字”、“作者以共时和历时结合的方式,考察新时期的人物、社会、生活……读之,一气呵成,欲罢不能;思之,条分缕析,豁然开朗”等评价,俯拾即是。

套用那句俗语,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读者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读者的夸奖。

在《好望》里,我看到了难能可贵的新闻理想。()

来源:行走的笔J

(作者简介:李二占,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转自:“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