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名单公布,共评选出20名“上海市科技精英”和20名“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获得者。40位获奖者中,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开拓,有的在经济主战场叱咤风云,有的为国家重大需求默默奉献,有的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他们肩负使命,引领创新,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卜 军,1972年3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带领团队面向心血管病防控重大需求,致力于急性心肌梗死事件链的临床与转化研究,开展了从斑块破裂机制源头,到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的系列原创性工作,提出血管易损斑块活体诊断的新标准和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活体评价新体系,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Circulation、Eur Heart J、JACC等期刊,写入国际内科学权威教科书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学指南等行业规范。
01
包联进,1971年9月生,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超高层建筑及复杂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形成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杂建筑结构设计、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消能减震及高性能结构材料等多项核心技术,负责设计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30余幢,大型公共建筑15幢,主要项目有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上海中心、天津高银117大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奔驰文化中心、上海大歌剧院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2020年上海领军人才,2016年获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
02
师咏勇,1979年12月生,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教授、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人类复杂性状分子机制研究工作, 针对遗传学研究热点问题持续创新开发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基因组大数据分析算法;揭示精神分裂症等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为高危人群早期预警及精准诊疗奠定基础。论文发表于Nature Genetics、Nature Nanotechnology、Cell Research等杂志,总引用16000余次,蝉联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12项中国发明专利、6项美国发明专利以及3项软件著作权授权,实现转化2项。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
03
朱为宏,1970年5月生,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光敏化学产品工程领域研究。基于强吸电子受体,建立染料功能化及稳定性强化机制;基于化工过程的涡流强化,发展宏量、高稳定性光敏产品纳米化制备方法;光控手性专一性调控光敏产品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发表SCI论文近320篇,被引20000余次,先后49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7项。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202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04
刘 文,1971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微生物源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子创新研究,其团队完成了我国红霉素菌种的组分改良,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红霉素生产工艺的水准和质量,实现了代谢工程技术在我国这一产业上的首次突破。发表 SCI 论文逾 100 篇,他引 4000余 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际PCT专利2项。2019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
05
刘付成,1973年6月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内首次在轨实现了非合作目标高可靠远程相对导航;解决了空间复杂光场条件下在轨翻滚目标的高精度测量难题和复杂卫星运动载荷大力矩干扰下高精度控制难题;突破了火星探测行星际飞行导航制导与控制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小型化高精度 CMOS 星敏感器并在轨应用,成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高分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201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06
刘默芳,1969年9月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细胞所)研究员。从事RNA调控在精子发生、男性不育和肿瘤发生等过程中的新功能机制研究,系统地揭示了RNA调控在精子形成中的新功能机制,首次证明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育并揭示致病机理,阐明miRNA在肿瘤发生中的新功能机制,取得了系列开拓性原创研究成果。在Science、NEJM、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他引5100余次,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2018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07
齐 飞,1968年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动力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燃烧学研究,开创了同步辐射质谱燃烧诊断方法,解决了燃烧反应网络的分子水平解析和调控难题;发展了超高重频激光燃烧诊断技术,实现了发动机燃烧高时空分辨解析和稳定燃烧控制。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8800余次。成果应用于我国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设计和燃烧振荡问题解决。先后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燃烧学会会士,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08
孙胜利,1970年9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天基信息获取研究工作,在天基红外时敏信息获取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成果。系统研究了随机事件与复杂背景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系列噪声抑制方法并主持关键技术攻关,使经典遥感技术中的广域随机事件早期发现难题获得新突破。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发表论文70余篇,牵头编制天基时敏信息获取领域第一部国家标准。201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1)。
09
李 辉,1979年7月生,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长期从事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防控机理及技术研究,构建了模式生物暴露危害识别新方法,提出了人体健康风险研究新技术,阐明了耦合作用功能材料原位修复有机污染的新策略。发表论文83篇,他引14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2016年获“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10
李亚平,1966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纳米制剂、药物递送技术研究及新药研发。提出“精准递送+智能释药”一体化的抗癌药物载体设计新理念,实现了克服肿瘤免疫耐受及化疗耐药的重大突破;创新了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制剂技术;建立了提高候选新药成药性的制剂解决方案,发展了核酸药物递送新技术。在Nat Nanotechnol, Sci Immunol等期刊发表论文240余篇,他引14,6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21篇。主持研发制剂新药40余种,获授权专利52件。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11
杨建荣,1976年2月生,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绿色建筑领域健康环境和能碳双控技术研究,建立基于资源消耗基准线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主持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系列标准编制,推动重大工程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建设领域低碳转型。主持完成专著3部,连续8年牵头编制上海绿色建筑年度报告,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
12
杨海涛,1979年8月生,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重要病原体引发的重大疾病的研究,针对性地开展全新药物开发工作,揭示新冠病毒 SARS-CoV-2 主蛋白酶结构,在 10000 多个老药、临床药物以及天然活性产物中发现了数种对 主蛋白酶和 SARS-CoV-2 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先导药物,同时在结核分枝杆菌、寨卡病毒和 HIV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抗感染药物研究中取得了多项成果,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上发表了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2021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13
吴 强,1968年4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命科学分子遗传学研究,利用基因打靶和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神经系统、药物代谢系统和肿瘤中重要基因家族的表达调控和在体功能,在 CTCF方向性调控三维基因组领域取得原创性和引领性成果。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打靶和CRISPR/Cas9 的基因编辑系统,实现了在体的基因组片段反转、删除与重复。率先提出基于三维基因组的启动子与增强子的空间平衡假说。发表 80 余篇论文,他引约 5000 次。201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
14
沈维孝,1975年5月生,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副主任、教授。致力于研究动力系统理论低维映射的迭代,彻底解决了实一维双曲系统的斯梅尔猜想,在整频的条件下肯定解决了曼德布罗关于魏尔斯特拉斯函数图像的维数猜想。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在Ann Math、Invent Math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9篇,研究工作受到菲尔兹奖得主 Avila、Smirnov等众多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2014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2021年获科学探索奖。
15
张 卫,1968年5月生,复旦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创新研究,发明了一种全新原理的微电子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SFGT),首次实现了 3 层堆叠纳米线/纳米片的 GAA 器件沟道结构,打通了实现环栅器件的完整制备流程。牵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国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路线图》,牵头编撰了我国第一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方案,主导了多个集成电路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在本领域顶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4项。
16
张亚雷,1971年9月生,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研究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原理及方法,发明厌氧—微藻联合资源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工艺,实现废水处理从单纯污染处理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变革,推动了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废水以及应急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发表SCI论文279篇,他引9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5项、美国发明专利8项,出版著作8部。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17
张远波,1978年7月生,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发现石墨烯中的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新型半导体二维黑磷、单层铋锶钙铜氧中的本征高温超导和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做出了多个原创性、开拓性的成果,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共发表论文60余篇,累计被引45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0000余次。2018年被授予“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20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科学探索奖。
18
陈 明,1966年1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致力于国产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共性技术研究,解决了国产高效硬质合金刀具、高性能高速钢刀具和新型超硬刀具缺乏设计方法和标准及关键制备技术等难题。科研成果“高速切削技术”被列入工信部“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向全国重点产业领域推广,已经应用于航空大型客机装配线、航天多型号产品产线、汽车发动机产线、百万千瓦级汽轮机转子产线和大规格钛合金产线。牵头主持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著作8部。201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19
陈卫标,1969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空间激光器及应用技术研究,牵头完成我国第一台空间激光器,第一套蓝绿激光通信系统、机载海洋激光测绘系统,以及国际第一台星载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等工作。承担多个军民首发卫星载荷的空间激光器任务。作为工程指挥,实现多型星间相干激光通信、空间超冷原子物理实验等。2019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202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
20
陈占胜,1970年8月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型号总设计师,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空间飞行器总体技术研究工作,是国内电磁频谱感知和在轨服务卫星领域的开拓者,牵头完成实践系列、通信技术试验和新技术试验等10型20余星研制,并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多颗新型卫星的论证和研制,在卫星系统工程、新体制空间电磁环境探测、空间目标自主跟踪测量、非合作目标自主制导导航与控制、多星自主任务规划、多源探测信息自主融合等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和应用突破。201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1
陈启军,1966年10月生,同济大学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长期从事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控制等方面研究和创新,通过模拟动物和人类的智能行为,建立了生物诱导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理论体系,发明了激光、视觉、惯导等融合的多维感知技术。发表论文200多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多项,出版编著2本、专著1本。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2020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
22
林厚文,1967年7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临床药学和创新药物研究,牵头组建国内首个“市级医院抗凝药师联盟”,自主开发“慢病决策与管理系统”,22项循证用药决策证据获国内外医学指南引用,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三级-二级-社区医院联动的同质化慢病管理。围绕临床肿瘤潜在耐药机制,从高效发现新结构天然分子、活性分子的作用机制、化学及生物合成高效制备到成药性评价全链条开展创新药物研发,获得了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候选药物,授权药物发明专利18项。
23
周 俭,1967年8月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肝癌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新机制”,成功主刀国际首例“活体供肝+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亚洲首例肝ALPPS手术。创立肝癌早期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提高了肝癌病人生存率。在Cell、Nature、J Clin Oncol、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40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11篇,单篇最高他引近500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转化11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4
周平红,1968年9月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在国际首创多项内镜新技术,创建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疾病技术体系,被欧美消化内镜学会等制定的20部国际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并在全球广泛推广,现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符合适应证疾病治疗金标准,为中国消化内镜走向世界做出突出贡献。牵头制定专家共识3部,主编专著10部,在Gastroenterology、 Gut、Ann Surg等发表论文15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700,被引3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 已转化16项。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5
周鸣飞,1968年9月生,复旦大学化学系系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分子光谱和化学键研究,致力于分子光谱实验方法的发展及其对反应中间体、自由基和气相团簇等瞬态物种的光谱探测和成键研究。拓展了元素最高氧化态,突破了对元素成键能力极限的认识;发现了主族碱土金属元素d轨道成键,将18电子规则拓展到碱土金属体系;提出了利用配位键策略调控原子轨道能级结构,实现了硼-硼三键、硼-铁四键、铀-铁三键等多重键。在 Science 和 Natur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20多篇。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26
赵 晨,1974年3月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探索视网膜退行性疾病(RD)发病新机制及诊疗新策略。揭示了年龄相关性RD原发病变的关键新机制和新的治疗靶标,以及血管性RD核心分子机制及诊疗新靶点,推动了遗传性 RD 临床诊断体系建立并提出了干预新策略。发表高影响SCI论文约80篇,2020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27
赵维莅,1973年8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淋巴瘤临床和基础研究,聚焦侵袭性淋巴瘤,发现多组学致病新标志。紧扣肿瘤生物学行为,揭示微环境耐药新靶点。针对致病耐药关键通路,拓展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策略。注重临床创新转化,着眼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分子分型和耐药靶点,开拓基于发病机制的淋巴瘤精准诊治新模式,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在Cancer Cell、Nat Genet、Signal Transduct Tar等期刊发表论文101篇,总影响因子超1200。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8
胡金波,1973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与有机氟化学和氟材料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亲核氟烷基化反应中的“负氟效应”概念,被收入教科书;发展了一系列原创性氟化学合成试剂,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其中2个试剂被国际同行称为“胡试剂”;创造性发展了多个氟化学反应,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氟烷基化、氟烯基化、氟化等三大类反应之间的相互转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功开发了锂同位素萃取分离新方法,为我国新一代核能的发展解决了关键难题。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2022年获美国化学会氟化学创造性工作奖(首位华人获奖者)。
29
俞燕蕾,1971年2月生,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智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提出创制光控智能形变液晶高分子的新构想,研发出全新的高性能材料,全方位满足光响应柔性执行器的研发需求,已初步实现从光控智能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到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跨跃式发展。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国际PCT专利1项。2019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
30
姜 虹,1967年9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头颈颌面手术麻醉,创建了头颈颌面手术麻醉管理策略,将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至1.9%(远低于国际上9.0%),相关成果被写入6部国际指南。率先开展人工智能与气道管理的研究,成果参加2021年美国ASA年会交流,获APSF颁发的皮尔斯奖,为北美地区以外学者首次获得。近5年发表SCI论文56篇,其中1区21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项,欧盟、日本等国际发明专利3项,转化3项。201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31
袁 烽,1971年3月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致力于建筑智能设计与数字建造的研发工作。面向双碳高效的高质量建筑产业升级目标,开创了从建筑创作到数字建造的双核创造,研发了成套智感精控的建筑机器人软件;发明了多场景预制、现场的数字建造硬件装备,实践了多材料工艺生产系统,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一体化多模态建筑机器人装备技术体系。近5年出版著作12本,发表论文146 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30项。
32
徐美东,1971年1月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诊疗工作,围绕“食管肿瘤的内镜微创治疗”开展了系列研究,并专注于食管早期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分子机制这一决定内镜微创治疗指征的关键问题,在国际上首创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黏膜下肿瘤、经内镜隧道食管憩室嵴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扩大了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和广泛开展。近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总影响因子290分。
33
高绍荣,1970年3月生。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系统揭示了组蛋白修饰与RNA甲基化修饰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重塑与调控机制,阐明了体细胞重编程中关键表观修饰的重塑及其对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曾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他引近8000次。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34
黄 立,1968年2月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从事中、高速船舶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主持了多型船用柴油机研制和多项国防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在柴油机总体设计、关键零部件研制、样机验证等方面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带领团队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柴油机自主研发体系,培育了自主可控的配套体系,解决了我国船舶动力瓶颈问题。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行业发展规划等40余篇。
35
黄晓宇,1973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围绕着“聚合物分子刷的高效精确合成”这一难题,以分子设计和合成化学为基础,发展了一系列高效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分子刷的新策略,系统研究了聚合物分子刷结构—性能间关系,并基于聚合物分子刷制备了系列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已在国家反恐防暴维稳一线得到了实战应用。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在国际化学/材料类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
36
崔 勇,1969年8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功能多孔材料研究,提出功能体框架化策略,实现手性位点单分散的多孔材料的精准合成和结构调控,明确了手性识别和活化过程的重要结构参数,模型化手性分离和催化过程,创建出系列高化学稳定性、高效和高选择性手性多孔异相催化和分离新体系。在Nature、JACS、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130多篇。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37
彭慧胜,1976年7月生,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系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创造了系列新型纤维状的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发光器件、显示器件和传感器件,建立了纤维器件普适性集成方法,有效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微型化、集成化和柔性化的发展需要,实现了纤维电子器件在航空航天、军事国防、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他引23000余次,主编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7项,其中37项实现转让转化。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38
雷 震,1978年2月生。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在流体力学领域从事前沿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强零条件”的概念,发现了不可压流体的非线性内蕴结构并独自建立了不可压弹性与粘弹方程组解的整体稳定性理论,在不可压 NS方程组等领域有杰出贡献,获得了菲尔茨奖得主Bourgain、陶哲轩、阿贝尔奖及沃尔夫奖得主Sinai等国际数学大家的高度评价。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39
虞先濬,1971年5月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胰腺肿瘤外科综合治疗及转化研究,建立了胰腺癌综合诊治的“中国上海方案”,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根治性和有效性。领导下的单中心胰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量已连续7年位居上海第一,术后3年总生存率达到56.8%,位居上海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1500。
40
本文来源上海科协
转自:“科奖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