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普教所4项成果荣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2/11/8 16:45:42 阅读:197 发布者:
近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徐士强、夏雪梅、郁琴芳、胡庆芳4位专家领衔的成果分别荣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获奖成果概况
获奖团队:徐士强、朱 丽、吕星宇、胡庆芳、郭朝红、王晓华
成果简介:依据国家高中多样化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尊重学生禀赋差异和需求,针对普通高中同质化办学、学生千人一面、分层体系下活力不足等问题,研究特色高中建设,探索高中适性扬长育人之路,历经11年。提出了特色高中内涵新主张;创立了一体多翼集成式规划设计方案,即:个性化办学目标引领,富含特色的课程为主体,教学、教师、资源和评价为翼实现有机集成;创建了金字塔式课程模型,强调特色课程融入必修课程以奠基、嵌入选择性必修课程以提趣、填补选修课程以扬长;形成了互鉴-分层-融合的多模态教学策略,含基于特色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和项目化学习、满足学生需求的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等;建立了内生与外驱结合的支持系统,含注重引导的评价,项目化-协同式的支持体系,流程式推进机制等。成果打造了特色高中建设新样例,树立了普通高中新型优质发展的新标杆,被《中国教育报》两次头版报道;带动上海1/3以上高中特色办学、惠及数万师生;论文《特色高中如何撬动高中教育变革》被人民网转载;“上海市推动特色高中建设同频共振”入选教育部“激发学校活力典型案例”;成果纳入“上海市推进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经验”主件,被教育部“教育这十年”专场专题发布。
获奖团队:夏雪梅、崔春华、吴宇玉、王晓华、杨金芳、滕 平
成果简介:项目化学习是指向素养落地的学与教创新实践。面对素养如何落地,新目标如何不变成旧实践等难题,本成果立足素养与项目化学习内在关联,构建本土项目化学习实践范型:分学科背景中指向素养的学科项目化学习系统设计,以解决学科教师如何基于课标设计项目的难题;融入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系列学习工具和6种支持课型;创造性地根据国家课程不同功能,形成活动、学科、跨学科三类项目;根据(跨)学科素养进阶构建序列项目群,匹配不同课时结构。8年探索促进区域质量观转变,实验组学生主动高阶学习,课堂样态产生实质性转变;项目组助力上海市教委出台全国首个项目化学习文件,培育市区实验学校300多所,项目近万个,辐射15个省市;将在Springer出版英文版,输出本土质量标准;央视新闻、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广泛报道。
获奖团队:郁琴芳、刘 静、杨 静、王君瑶、盛天和
成果简介:为回应家长养育焦虑、能力缺失、参与困难等问题,针对家校关系单向化、家庭教育指导碎片化、协同机制模糊化等难点,研究形成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和家长“学校教育参与”双主体双互动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搭建以家校组织创新、学生事务协商等八大工作机制;建构校长家校合作领导力模型,开发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与家长教育行为细节两类课程;研制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指标、家长学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促成上海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等政策的出台,树立了家校协同育人的上海样板,成果被教育部采纳并参与修订《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牵头成立长三角家校合作研究与指导联盟;出版《父母教育行为50个细节》等著作;发表系列论文;指导上海500多所学校;成果在江苏、广东等几千所学校推广,惠及几十万学生、家长。
获奖团队:胡庆芳、何哲慧、贺永旺、郑小燕、祝小华
成果简介:针对中小学以日常听评课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主题不聚焦、观察欠工具、假设不实证、结论缺推理”等问题,扎根课堂、专题驱动、规范研究和知识建构的课例研究新范式,开发应用“五要素+十指标+若干观察点”教学分析框架深度剖析课堂实践,探索建构持续改进型、对比改进型等多样研究实践形态,整体形成“确立研究主题-选择执教内容-观察分析诊断-研究主导改进-成就教学范例-建构思想知识”的渐进推进流程,凝练提出“1234”实践指导准则。共出版著作6本,2本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2本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发表30余篇教学论文,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在江浙沪京辽5省市6地市12区县面对面指导教师达300余名,覆盖学校170余所;多次参与国际交流、国内论坛和教师培训。
让我们对以上获奖的专家和团队表示祝贺!未来,普教所将秉承上海普教科研四十年的科研精神和优良传统,加快建设基础教育智库、孵化更多高质量的科研与教学成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转自:“上海普教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